青海互聯網和餐飲服務投訴增速驚人

2018年,青海省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投訴舉報辦公室和各級12315,接受諮詢投訴舉報40563件,較上年同比增長31.6%,為消費者避免經濟損失3100.72萬元。

從投訴的基本情況來看,涉及問題類投訴如合同問題、售後問題、廣告問題等佔比較大,達65.5%。其中,合同問題主要集中在合同附加條款、期房和現房不相符、周邊環境不一樣、配套設施不完善、交房延誤、有關定金出現糾紛等方面;售後問題集中在交通工具、家用電器、日用百貨等類別,反映出商家對汽車、家電、手機、房屋建材等商品,不履行國家規定的“三包”義務問題;廣告問題集中在電視購物和網絡購物中的虛假廣告、虛假宣傳,特別是針對老年人的保健品、食品、藥品廣告及宣傳,尤其是利用早市組織老年人授課並推銷保健品等問題突出。

商品類投訴去年共受理3657件,佔投訴總量的53.1%,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食品、交通工具、家用電器質量問題。這當中,食品投訴1156件,佔商品類投訴總量的31.6%,同比上年增長641.03%,主要問題有過期、包裝上沒有相關標誌、懷疑缺斤少兩欺騙消費者、餐飲衛生等問題。家用電器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廠家不能及時提供配件,導致維修期限延長,影響消費者正常使用,家電出現問題導致消費者財產損失等。

服務類投訴去年受理3233件,佔投訴總量的46.9%,排前五位的分別是互聯網服務、電信服務、餐飲服務、居民服務及修理維護服務。值得一提的是,互聯網服務方面的投訴增速特別快,同比上年增長190.3%。投訴的主要內容有廣告含有虛假內容,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商品假冒偽劣、質量不合格;經營者拒不履行合同約定;售後服務差,不履行國家規定的七日無理由退貨、三包等義務;未經商標專用權人許可,擅自使用與商標專用權人註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等。

餐飲服務方面的投訴增速也快,較上年增長164%。主要問題有消費者就餐等待時間較長、餐飲服務不及時、商家訂立不合理消費制度,設置最低消費,強制收取開瓶費、餐位費、茶位費等;餐飲店不明碼標價、飯菜分量少、價格貴;將預訂的包廂轉給他人等。

去年共受理舉報1115件,佔接訴總量的2.89%,同比增加364件,增幅為48.5%。其中,違反產品質量法律法規的投訴已立案154起,罰沒金額26.877萬元;其他市場違法行為的投訴已立案114起,罰沒金額1.16萬元,以無證經營為主;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的投訴已立案61起,罰沒金額1.903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