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本幫菜,正在慢慢消失……

K君從香港來上海,點名要吃本幫菜。

這真是一個難題。

坦率地說,我已經很久沒有吃本幫菜了。我家附近,有面館,有川菜,有粵菜,有魯菜,偏偏,沒有本幫菜。

那種典型的本幫菜小店,不知不覺都不見了!

我再拿出手機查詢,家附近幾百米,有一個大型商場,裡面有500多家美食店鋪。本幫菜有多少?

4家!


上海本幫菜,正在慢慢消失……


到最後,K君還是吃上了本幫菜。我請美食界的一個朋友推薦,來到一家沒有包房的小店。菜自然是美味的,糟缽頭正宗,但環境嘈雜。一頓飯吃了半小時,就差不多了,失去了“聚談”的意義。

K君抹抹嘴,說:“下次我們去XX吃自助餐吧。”

1.

本幫菜式微,以我不太專業的觀點,首先是口味問題。

這是一個犧牲口感、滿足顏值的時代,所以,“濃油赤醬”讓很多人有點卻步。

其實,本幫菜原本就是服務窮苦人家的。

為什麼要“濃油”,因為肚子裡沒油水。

為什麼要“赤醬”,因為勞累了一天,缺少鹽分,要吃得鹹一些。

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裡面,杜月笙吃得很清淡。其實,杜月笙是窮苦人家出身,“萊陽梨”從小就喜歡“濃油赤醬”。發達之後,杜公館待客,幾乎都是本幫菜口味。


上海本幫菜,正在慢慢消失……


逃到香港後,杜月笙家裡每天開一個圓臺面,如果坐滿了,就再開一個方桌。顧嘉堂、萬墨林們每天上門吃的,就是本幫菜。

只不過,昔日的優點,放到今天,卻成了一種說不太上來的缺點。

現代人普遍營養過剩,希望少鹽、少油。超市裡買回來的菠菜,洗一洗就吃。以前作為“下腳料”的雞胸肉,現在成了寶貝。

我到一朋友家裡做客,端上來的毛蟹年糕,毛蟹是水煮的,這還有什麼吃頭?可朋友依舊吃得津津有味,還一再向我推廣“健康飲食”。


上海本幫菜,正在慢慢消失……


想想也是,本幫菜和現在的健康觀念,確實有點出入。幾個上海女孩子聚餐,會去吃本幫菜嗎?應該不會吧。點上一份紅燒肉,你吃一塊還是三塊?

男女小囡談朋友,會去吃本幫菜嗎?也不會吧。點上一份草頭圈子,你吃草頭我吃圈子?

這種口味,與果腹有關,與情調無緣。好比一條青魚,懂經的本幫菜廚師,可以燒出下巴、划水、肚檔、禿肺、糟魚、醃魚、魚湯等。

年輕人懂什麼?抬抬手:生魚片!


上海本幫菜,正在慢慢消失……


還有一檔,頂頂糾結,就是豬油。香港人吃紅蔥豬油,上海人講究豬油拌飯。其實呢,一碗飯拌豬油,拌多了白花花一層,心裡有負擔。拌少了又不夠香,這當中的尺度,真的很難把握。

2.

本幫菜的式微,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具備社交功能的上海老菜場,越來越少了。

上海人大概是最喜歡去小菜場的。任何東西一進冰箱,感覺就不新鮮了。

更重要的是,一些小菜場,成了鄰里之間每天打招呼交流的地方,在小菜場裡討論菜價、研究小菜燒法時,也就增進了鄰里之間的溫情。

早上逛菜場,就是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空間裡,形成了社交。“小寧波今朝的魚不錯。”“牛肉今朝哪家好?”一問一答之間,也就有了一種溫情。


上海本幫菜,正在慢慢消失……


鄰里間的交往,還有一種傳承功能。就是能將本幫菜的做法,一一相傳。現在的年輕人,還有多少會做八寶辣醬、走油肉的?看烹調書,真不如鄰居大媽在小菜場里拉著你講5分鐘。

上海本幫菜,也就在這種溫情之中,一一做上了飯桌。

老上海都知道,以前上海灘有四大菜場。你要買海產品,去三角地菜場。買豬下水,福州路菜場。買魚翅海參,去菜市街。買牛肉,大自鳴鐘菜場。


上海本幫菜,正在慢慢消失……


老上海也都知道,春筍上市,要吃醃篤鮮。清明節前刀魚面。端午前後大蒜燒黃魚,6月份吃蝦,9月份吃砂鍋魚頭湯,記得要放幾根青蒜……

本幫菜這種鮮明的季節性,如今已經淡薄了。傳統菜場因為“髒亂差”及“食品安全”等問題,基本上都整改了。“家門口的菜場”越來越少,老百姓投入了“生鮮超市”的懷抱。


上海本幫菜,正在慢慢消失……


超市的優勢在於,方便、快捷乃至新鮮,但文化,是有載體的。上海人的小菜場,就是本幫菜文化的一個載體。

屬於本幫菜的溫情,在城市的快速發展中,凝固了起來。

3.

本幫菜,當然也是有“網紅店”的。

在上海市中心,西起陝西南路,東至茂名南路,有一條小馬路,名叫進賢路。這條路,本來是“本幫菜一條街”,現在有3家本幫菜小店是比較有名的,海金滋、蘭心和茂隆。

這3家我都去吃過,應該說,性價比都是很不錯的。人均幾十元,可以吃到店裡的招牌菜,而且滋味確實很棒。


上海本幫菜,正在慢慢消失……


海金滋的蔥烤大排,切成小塊,嫩而入味。蟹粉蛋是上海灘最像蟹粉的蛋了,雖然我還是喜歡吃蟹粉。

蘭心的老闆脾氣很爆,我第一次去看到他和客人吵架。雖然起因是客人想佔位而蘭心沒這規矩,但腔調還是有點難看。蘭心的紅燒肉我吃著不錯,乾燒鯧魚是絕活。

茂隆擁有“上海灘最兇的老闆娘”,對其態度網上差評如潮,但門腔和紅燒肉醬蛋就是好吃,你也沒辦法。


上海本幫菜,正在慢慢消失……


這3家店,應該算是比較正宗的本幫菜店了。但是,3家店有一個普遍的問題——地方太小,就餐環境太差。

當然總會有人說,環境差怕什麼,味道好啊!而且這種小房子,就是本幫菜的傳統。

這話自然是有一點道理的。但是,上海人現在吃飯,“吃環境”的越來越多了。我有一個朋友,曾在新天地開了一個飯店,外國國家元首和著名女星都曾光顧,食材水準沒得說,但缺點就是一個,沒有包房,冰冰來了也是卡座。開了半年,顧客漸稀。高人指點之後,飯店重新裝修,多了16個包間。從此生意興隆。


上海本幫菜,正在慢慢消失……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如今人們聚談,喜歡包間,喜歡江景,喜歡歷史建築。吃飯不僅僅是吃飯,你讓本幫菜師傅,如何從菜刀飯鏟上去找回客源?

像進賢路上這3家本幫菜店,兩三人中午去吃頓午飯,或許還有可能。朋友團聚,親友聚會,就不可能去了吧。

4.

去年,朋友邀我去一家本幫館吃飯,大廚走出來,開口卻是山東腔。未幾,老闆跑來訴苦:如今的上海小囡,誰肯當廚師?山東師傅認真點學,比上海廚師要好很多……

吃本幫菜的人,越來越少。

做本幫菜的人,也越來越少。

因《舌尖上的中國》爆紅、被稱為“上海本幫菜第一人”的李伯榮前不久去世,引得滬上飲食界一片悲聲。當天晚上,一名美食家很認真地對我說:“大師去世,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問題。”

菜系的發展,是要有名人支撐的。


上海本幫菜,正在慢慢消失……


杜月笙辦家宴,“糟缽頭”這樣的菜,基本不上,因為太廉價。上什麼菜呢?蝦子大烏參!

豐子愷寫上海城隍廟,是從一碗“過橋面”開始的。一碗麵,澆頭是素什錦,再加半斤紹興黃酒,就是一頓午飯。

張愛玲寫:在晚上的月下去買蟹殼黃,穿著件緊窄的紫花布旗袍。

上世紀80年代起,本幫菜減少了動物內臟,李伯榮開發了糟煎銀鱈魚,從此本幫館多了一道“健康菜”。


上海本幫菜,正在慢慢消失……


本幫菜有“粗”,比如乳腐肉,必須大塊五花肉,取其肥嫩。

本幫菜也有“細”,比如扣三絲,李伯榮的標準是“一盆菜1999根”。

沒有懂得深意的人,必然也就沒有創新的人。

試問如今,多少年輕廚師會做雞圈肉?會做空心菜塞肉?這種賣不出價格,而又要花大功夫的菜,有多少本幫館願意燒?


上海本幫菜,正在慢慢消失……


就像踢球需要球星,唱戲需要名角,燒菜也需要名人。

要有名廚做,要有名人吃。否則,本幫菜就沒有將來。

5.

是輕易地開了頭,卻無法輕鬆結尾。

美食、尤其是本幫菜的話題,太過宏大,太過悠久,大家雲集,本來沒有我置喙的地方。


上海本幫菜,正在慢慢消失……


只不過,從我個人的角度,寫寫本幫菜的口味,寫寫本幫館的數量、環境,寫寫上海小菜場的改造,寫寫本幫菜的後備人才,也蠻好。

個人觀點,表達一個上海吃貨的一點點心思。

如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