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春打五九尾,叫花子跑斷腿;春打六九頭,吃穿都不愁”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夫也瘋狂


農村老話“春打五九尾,叫花子跑斷腿;春打六九頭,吃穿都不愁”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是2019年1月5日,開始進入二十四節氣的小寒了,每個節氣有15天,這是雷打不動的,所以再過一個月的2月4日(一月大有31號)就是立春節氣了。



“春打五九尾,叫花子跑斷腿; 春打六九頭,吃穿都不愁”這句農村俗語的字面意思並不難理解,意思是說,如果立春這一天正好在五九的最後一天的話,那明年就不是一個好年景,叫花子要飯也怕是要不到了,從東家跑到西家跑斷腿,也沒人肯給口吃的。而如果立春這一天正好在六九第一天的話,那麼明年就是一個好年景,老百姓吃穿都不必發愁了!

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個人感覺農村屬俗語本來就是有地域性的,每一句俗語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個人最感興趣的卻是今年這立春節氣是在五九尾呢還是在六九頭?個人感覺這立春節氣就應該固定在數九的某一天,而不會有五九尾和六九頭的區別!

這個問題我一直想不明白!所謂的“五九”和“六九”,大夥兒應該都不陌生,這是數九寒天中的兩個九。我們知道,“連冬數九”是多數人的共識,年中央氣象臺也是這麼說的。所以說從冬至這一天就開始進入數九天的一九了。



冬至以後再經歷小寒和大寒兩個節氣,一共45天,就到立春節氣了。

我們再看數九,冬至這一天是一九第一天,過了五個九天,就是數上45天以後,就到了六九第一天了!

這樣看來,冬至到立春節氣,無論哪一年都是經歷45天,而從冬至開始數九,數上五個九也就是45天以後就到立春節氣了!

這樣立春這一天,無論如何都是六九第一天才對!

那為什麼民間還會有“春打六九頭”和“春打五九尾”的區別呢?!就像題主提到的“春打五九尾,叫花子跑斷腿;春打六九頭,吃穿都不愁”這句俗語!



那麼,是不是不是從冬至開始數九呢?!在曾經的問答中,還有許多網友認為不是從冬至開始數九,什麼“冬至逢壬數九”,什麼“單日冬至雙日九,雙日冬至當日九”等等!

現在越來越覺得,如果真有”春打六九頭”和“春打六九尾”的區別的話,那“單日冬至雙日九,雙日冬至當日九”這句話好像才是最有道理的!

請教各位高人,到底是從哪一天開始數九合適呢?連冬數九對不對?真的有“春打六九頭”和“春打六九尾”的區別嗎?


村姑說村事


農諺是祖先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經過長期的觀察,留下的一筆寶貴的財富,可以根據農諺指導我們的農業生產。眼看立春將近,下面我們說說有關立春的農諺吧。

關於打春時間要麼趕在五九的最後一天,也就是所說的五九尾;要麼趕在六九的第一天,叫做春打六九頭。打春打在五九和六九是有一定說法的。

一 ,“春打五九尾,要飯的跑斷腿;春打六九頭,吃喝都不愁”啥意思?

一些地區流傳“春打五九尾,叫花子跑斷腿”,這句話是說,打春打在五九尾的話,這年的收成會不好,糧食沒有足夠的剩餘,自己吃都成困難,所以叫花子要飯就成了困難。要是打春打在六九的頭天的話,當年的收成會相當不錯,就是所謂的“春打六九頭,吃喝都不愁”。

二,這句話一定對嗎?

我們知道,農諺雖說有一定的準確性,但是它具有很強的地域性,離開這句農諺流傳的區域單純去分析,可能會有偏頗。一些地區還流傳“春打六九頭,喝水像吃油;春打五九尾,吃油像喝水” 啥意思呢?這句話是說,要是打春趕到六九的話,來年春季天氣往往比較乾旱,吃水困難;要是打春打在五九尾,會是豐收年,吃喝都不愁,吃油也能像喝水一樣。

對比兩則農諺,我們會發現有矛盾,兩農諺說得恰好相反,信誰啊?

其實農諺有地域性,各地不可一概而論,應該結合本地流傳的為準。


三,結論

其實,這些農諺在生產落後的時候,準確性奇高,可是隨著生產的發展,技術的提高,灌蓋合理,只要我們用心對待,絕對可以獲得豐收。農諺只能作為參考,真正決定收成的 還是我們的雙手。

但願來年是個豐收年,糧價希望也能水漲船高,咱們農民生活幸福。以上是我的個人見解和看法,如有不當歡迎大家批評指正吧!


愛花草的農人


農村老話“春打五九尾,叫花子跑斷腿;春打六九頭,吃穿都不愁”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記得以前在農村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各種關於種植業、養殖業、節氣的俗語,人們甚至可以通過一些節氣出現的時間而確定來年的收成如何。在農村生活的時候,村裡的老人經常會說這樣一句俗語“春打五九尾,家家邁不開腿”,意思是告訴我們立春的時候在五九尾的時候,來年很難豐收,一些家庭甚至會因為飢餓而抬不起腿來。當然,這些俗語都是有一定的時代區間的,時代性是我們這些俗語很明顯的特徵。



“春打五九尾,叫花子跑斷腿;春打六九頭,吃穿都不愁”,這句俗語是我們的老祖宗總結出來的,在我們隴東地區廣為流傳很多人都知道。俗語的意思很簡單,如果立春的時間是在五九的尾的話,那來年收成就一定不怎麼好,叫花子要飯的話都不怎麼好要;如果立春的時間是在六九的頭天的話,那來年就會豐收,老百姓就會吃穿不愁,能夠有很大的收穫。

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為了方便記錄關鍵的時間,為了在種植的時候有更好的收穫,所以人們便以數九的形式來記錄冬天時間的變化,一共有十個九。立春的時間的話,基本都是相對固定的,一般都是2月3日―2月5日,一般都是在六九的頭一天,當然也有非常少的天氣是在五九的後面天裡。以今年為例,今年的立春的具體時間是在2月4日,按照農曆來說,就是在除夕的那天,這天就正好是在五九的最後幾天,按照俗語說的,今年的收成可能不太好。

不同的俗語可能會有不同的說法,不同的俗語對同一件事情可能給出的答案和結果都會有所不同。正如“春打五九尾,叫花子跑斷腿;春打六九頭,吃穿都不愁”這句俗語說的,按照這句俗語說的,今年可能不會豐收,但是你如果懂得的民俗比較多的話,你就會懂得,每年除夕的時候,人們都會通過“灶馬頭”的方式來看是否會豐收。“幾牛耕地”、“幾龍治水”、“幾日得辛”也是人們判斷是否能夠分手的重要依據,所以俗語要結合具體情況來看,不要全部相信。


老農民說事


關於這句老話,也可以說成“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春打六九頭,家家喂上牛”等說法,如果是按照這類老經驗說法,應該是立春出現在“六九頭”更符合過去農民的心意,這樣才會趕上一個好年景,才利於糧食作物的大豐收,自然也就不愁吃不愁穿,家家戶戶都會有充足糧食喂得起耕牛了!因為之前也有回答過類似的老話,下面就簡單聊一下:

關於“春打五九尾,叫花子跑斷腿”,意思是說:如果立春出現在“數九寒天”中五九的最後一天裡,可能預示來年的年景不好,糧食作物可能會收成不好,這樣一旦歉收的話,對於要飯的人就更苦了,即便跑斷腿也可能討不到幾口吃的!關於這樣的年景其實今年便是如此,因為今年立春時間為2018年2月4日5點28分,而這天正好是五九的第九天,即“五九尾”!因而今年遭遇了春天的“倒春寒”影響和夏季高溫天氣影響,導致夏收小麥收成嚴重減產,而秋收玉米也出現了產量下降,另外就是今年蔬菜作物也因天氣影響而遭遇了短期供需緊張的情況,例如今年的香菜價格便是!另外,今年的“數九寒冬”裡,也會遭遇這類情況,因為今年立春時間為2019年2月4日11點18分,即除夕,也是五九的最後一天,至於這句老話對於2019年準不準,我們不妨瞧瞧來年的年景怎麼樣,基本上就一目瞭然了!

而關於“春打六九頭,吃穿都不愁”,意思是說:如果立春節氣出現在“數九寒冬”中六九的頭一天裡,可能預示著來年會農業大豐收,也就是不錯的年景,這樣農戶就不用愁吃穿了!例如2012年立春節氣就是出現在六九第一天裡,不過在那一年冬季的南方遇到下大雪也並沒有帶來多好的年景哦!不知道大家對於當年還有沒有印象呢!



由於這裡的“春打”是打春意思,也就是指立春節氣,而“五九尾”即五九最後一天,“六九頭”即六九第一天。這句老話的產生背景,其實是因為過去人們將冬至這天作為“迴歸年”的開始,因為這天太陽已經到達南迴歸線附近,並開始向北迴歸,也就是從這天起開始漸漸晝長夜短了!因而就會認為是迴歸年的起端,因而會將今年冬至到明年冬至期間稱為“迴歸年”,這段時間約為365.25天,而由於一年會有24節氣,因而兩個節氣間隔時間大約為15.2天,而冬至是數九寒天的開始,又離立春會經歷小寒、大寒和立春三個節氣,具體花費時間應該為45.6天,也就是45天14小時24分鐘,實際上還差9小時38分鐘就是46天了!

由於五九最後一天是冬至後的第45天,而六九第一天是冬至後的第46天,因而,如果冬至時間是出現在冬至那天的上午9點38分之前,立春便是出現在第45天裡,也就是“春打五九尾”。而如果冬至時間為當天上午9點38分之後的話,立春應該就會出現在第46天,也就是“春打六九頭”了!

因此,這其實只是一種時間差變化而導致的節氣出現早晚問題,並不一定特別適用於每一年的,例如最近今年其實基本都是“春打五九尾”的年份,可是我們並沒有感覺連年都是不好的年景哦!另外,受現代氣象變化影響,很多老話的預判往往會存在很大偏差的,即便預示著來年是個好年景,但在現代氣象變化下也可能不是哦!所以說,這類說法我們只當一聽,對於來年農業“未雨綢繆”還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以上僅為個人見解!


龍百曉生


這是早先留下來的老古話,預示著來年莊稼收成的好壞吧!但現在科學的發達加上厄爾尼諾現象,以前的老古話好像不是太靈驗。但老古話都有一定道理的。


洪澤湖海清鴿子


春打五九尾一般年景來說不是怎麼太好的,年內總有點不太順,相反春打六九頭算是年景照頭好,年內五穀豐登事事暢順包括國事總之春打六九頭風條雨順,六字當頭代表順,當然春打五九尾即是年景有點不順,萬難的事也是被人排除掉的,這是多年聽老古人的經驗過裎說的,,,,


手機用戶78287423119


不好,2019年就是春打五九尾,看來今年年頭又不怎麼好啊,得多多努力處處留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