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詩是什麼意思?

總叨叨


打油詩相傳起源於中國唐朝一名叫綽號張打油的書生,其作品《雪詩》:「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對雪景作出了生動的描述。他開創了一個新的詩體,後人便將這種用字通俗淺白、俚俗諧謔,而且琅琅上口,風格風趣幽默的詩稱為打油詩。

打油詩不用講究詩詞應有的格律、平仄和對偶,但是也要求押韻。一般用詞通俗簡單,風趣幽默,通常由五字句或者七字句組成,打油詩通常用來表達諷刺或嘲弄,就像喜劇中的小品一樣讓人喜歡。歷史上很多大人物都會寫打油詩,有的自嘲、有的諷刺,也有的純粹為博他人一樂。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首很不錯的打油詩:

1、

大明湖大明湖,湖明大。大明湖上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蛤蟆叫,咕兒呱, 咕兒呱咕兒呱咕兒呱,一戳一蹦達。

贊曰:蛤蛤!

山東大軍閥張宗昌作

2、

《題黃鶴樓》

唐·李白

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怎麼樣?詩仙都可以這麼“不正經“。

3、

《戲杜甫詩》

飯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

為問因何太瘦生,只為從來作詩苦。

4、

《竹筍燜肉詩》

宋·蘇東坡

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5、

《詠石塔》

遠看石塔黑乎乎 , 上面細來下面粗。

有朝一日反過來,下面細來上面粗。”

6、

《不知妻美劉強東》

不知妻美劉強東,一無所有王健林, 普通家庭馬化騰,悔創阿里是馬雲, 名下無房潘石屹,家裡最醜劉亦菲, 會打一點張繼科,普通粉絲陳奕迅, 電競玩家周杰倫,一般帥氣吳彥祖, 隨便鍛鍊彭于晏。

7、

登山

  司馬光

  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嶺頭上。  乾坤只在掌握中,五湖四海歸一望。

8、

幾何詩

  人生在世能幾何?何必苦苦學幾何。  學了幾何值幾何?不學幾何又幾何?

9、

題李白墓詩

  採石灣頭一堆土,李白文章冠今古。  來的去的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刀斧。

10、

笑煞一群牛

  明·解縉

  春雨滑如油,下得滿街流。  跌倒解學士,笑煞一群牛。


中東快訊


五八年號召大家寫詩,樣板就是“天上沒有玉皇,地下沒有龍王,喝令三山五嶽開道,我來了!”我們驚為世界上最好的詩,大家搶著“寫詩”,慢慢琢磨出來,二四六八最後一個字押韻就是詩,當時大練鋼鐵,人人錘鐵礦石,我寫了一首“昨晚月西起,礦石到學校。今天天一亮,礦石錘好了。”老師說,寫的不錯,不過月亮也是從東面出來的。後來到單位參加文藝節目,才知道那時候寫的詩,都是打油詩,也就是順口溜。


興海亭


嘿嘿,這打油詩其實大有學問,從古至今歷經千年發展,已經成為我國民間文化的經典特色。


相傳,打油詩是唐朝詩人張打油所創,起初這張打油平平無奇,多年來苦讀聖賢書,卻始終不得名第。

某日,張打油賞雪景突發奇想,即興創作出一首《詠雪》:

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豈料這首朗朗上口的小詩很快一傳十,十傳百,不管是鄉野農夫,還是稚嫩兒童,都能十分輕鬆的信口拈來,且越來越多的人,仿照張打油詩中的韻律和格式,也開始紛紛創作,逐漸形成了一種“結構簡單,用詞樸素,形意傳神”的新詩體,因首創之人是張打油,因此該詩體便被命名為:


打油詩。

後來經過多年發展,以及民間各路好漢的不斷探索,終於在唐朝打油詩的基礎上,發展成更具深層含義的打油詩,詩中詞句更加詼諧,內容也更為通俗,不再拘泥於平仄韻律,幾乎人人有意,皆可創作。


縱觀打油詩的歷史發展,其實無外乎兩點最重要的特徵:


一是絕對好記。

詞句不難,也就意味著打油詩所用詞彙非常簡單,如宋代流傳的一則趣聞,農村老婦對詩蘇東坡,面對蘇大詩人,農村老婦不慌不忙,憑藉日常生活創作出一則打油詩,竟令蘇東坡拍手稱讚,詩曰:

蓬髮星星兩乳烏,朝朝送飯去尋夫。


蓬髮,正是指老婦蓬頭垢面之意,至於這“星星兩乳烏”,大家都懂(*/ω\*)。

朝朝送飯去尋夫,正是說老婦每天早上都去給丈夫送飯。


一句詩便將日常生活與老婦狀態囊括其中,又非常押韻,實屬妙哉。


打油詩的第二個特徵,便是押韻。

無論你如何創作,打油詩從頭到尾都是押韻,甚至從古到今,這一核心格式一直未變,如清朝民間廣為流傳的打油詩:


謝天謝地謝諸君,我本無才哪會吟?曾記唐人詩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


該詩正是婚禮上賓客刁難新人時,由新娘隨口所創,卻引發鬨堂大笑,此後更是成為民間小兒口口相傳的笑談,而該詩妙就妙在最後一句的“春宵一刻”,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到了新中國成立之後,為了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更為了鼓舞人民士氣,我國的文藝工作者可謂大展才華,請大家仔細回憶,相信自己童年時期,不論是村頭,還是巷尾,均能聽到類似的打油詩,比如大躍進時期,就湧現出許許多多的著名打油詩: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種個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嶽山上頭。

把它扔到太平洋,地球又多一個洲!

一頭肥豬大又長,豬身橫跨太平洋。

豬背可以降飛機,豬身就是飛機場!

總結來說,中國人民從古至今都不缺乏文化創作的精神,而這些濃縮了生活經驗的打油詩,更體現出中國人民的生活智慧,以及積極對待人生的樂觀態度。


於此,我也獻醜一番,作一首打油詩,供諸位欣賞:


寫篇文章倆鐘頭,敲敲打打累斷手。


————————


錢品聚


為什麼順口溜式的詩被稱為“打油詩”

詩歌本來是屬於文人圈子的高雅藝術,但自從出了“打油詩”,詩歌的姿態也便放低了許多,那些學識不高,甚至不通文墨的人也都敢堂而皇之地吟幾句詩了。

所謂“打油詩”,就是順口溜式的詩。這種詩不講究平仄對仗,意境不高,辭藻不美,只講究趣味性,供人一樂。

那麼,這種詩為何被稱為“打油詩”呢?

唐代時南陽有個書生,姓張,名打油。張打油生性達觀幽默,雖考取功名未成,仍整日悠哉閒逛,自得其樂。據說他酷愛民間文藝,尤其喜歡作順口溜詩。

閒逛時,張經常興之所至,便隨口謅上一首,以過詩癮。“江山一籠統,井口一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便是他的傑作。

話說有一天,張打油又出來溜達,走至一個新落成的縣衙,看裡面無人,便悄悄進去參觀。

臨走時詩興又發,在潔白的牆壁上留下了大作一首:“六出九天雪飄飄,恰似玉女下瓊瑤。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掃帚的使掃帚,使鍬的使鍬。”縣太爺聽說後,十分生氣,便下令抓了張打油。

縣太爺在大堂上責問張打油為何要亂寫亂畫,張打油答道:“吟詩作文,乃高雅之事,何在乎區區一面牆壁。”縣太爺一聽他口氣挺大,便以當時的南陽城被“安史之亂”的叛軍圍困為題材,要求他作詩一首。聲稱如果作得好,便不再治他罪。

張打油稍加思索便吟道:“賊兵百萬困南陽。”縣太爺也是懂文墨之人,暗覺氣勢不凡。接下張又道:“也無救兵也無糧。”縣太爺覺得這句便略微失去氣勢了。最後,張收尾道:“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叫孃的叫娘。”

乾脆成了打趣的俏皮話,在場的人一聽都笑了。縣太爺覺得雖然境界不高,但也頗有幾分意思,於是便放了張打油。後來此事傳開,張打油成了名人。人們便將這種順口溜詩稱為“打油詩”了。


知書Mr


打油詩算是比較另類卻又常見的存在,相傳源於唐代一個不見經傳的讀書人,名叫張打油。

與主流詩不同的是,打油詩的內容比較詼諧通俗,而且不拘泥格律,所以俗稱白話詩。由於古代大部分平民文化程度不高,而這類詩又容易讀懂,所以打油詩很快就在廣大人群中流傳開來。



原來的打油詩雖然造句比較淺俗,但往往具有一定的諷刺色彩,用以影射當時社會的一些現象,這與近代的諷刺漫畫功能有些相似。不過,到了民國之後,打油詩這個詞就有些貶義了,多是用來譏笑那些粗製濫造而且不知所云的作品。

如今“打油”可以理解成作品有水分,相對古詩而言,現代詩的打油成分似乎更多一些。畢竟古詩寫的如何,明眼就可看得出來,而質疑大部分人寫的現代詩,回覆更多的是“你不懂”。


詩詞補習班


我來就打油詩談幾點個人粗淺看法。百度對打油詩的定義是:打油詩是一種富於,i。。趣味性的俚俗詩體。還說打油詩可以不必遵循舊詩體的格律,並認定唐朝某位叫張打油的平民是打油詩的鼻祖。我對以上說法持有異議。首先,打油詩不僅包括俚俗詩體,並不是一種純民間的下里巴人的文學形式。王安石、蘇東坡等歷史上文章巨匠都寫過打油詩。例如蘇東坡在論及兒孫時寫道"我願兒孫愚且魯,平安做官到公卿"。這是打油詩,是文人在含蓄地罵人,並不能歸於俚俗詩體。第二,一些打油詩寫得技巧高超,特別意味深長,別有情趣。比如某文人諷喻蘇小妹臉長的隹句是"昨曰一滴相思淚,今日方始到腮邊"。類似的例子還很多,並且典型違背音韻格侓要求的並不多。第三,一些俚俗詩體,即民間順口溜也是諷刺到位,識見深遠。例如"當官的,怪模樣,戴著官帽左右晃。一出門就穿大氅,一步一屁嘣嘣響。百姓見了忙迴避,觸了黴頭要遭秧。"第四,我認為打油詩是發飆洩憤,諷刺暴露的專有詩體。發牢騷是古今中外所有人類社會角落都會發生的情感外溢現象。當官的要發牢騷,百姓更可以。牢騷滿腹,今日人眾說怪話發牢騷,古代先民也會這樣。因此打油詩應當自遠古時就有,用詩行和韻文表達心中的不滿,而絕非唐人張打油開闢的新型詩體。

綜上,我認為對百度所給出的打油詩定義應予否定,所談關於打油詩的範圍、內容和要求應予重新確定。我給出的打油詩定義是:打油詩是社會人眾用以洩憤、諷刺和暴露以及傳承記述的一類詩體。其範圍是所有的韻文,並不具有獨立的詩體形式。簡言之,打油詩應當不拘形式,首先是詩,現代詩可以,古代近體詩可以,順口溜也可以。俚俗體應為打油詩的一種形式。主要依內容確定有關詩詞是否打了"油"。

個人一孔之見,誠摯歡近批評指正。

咸陽人


鄭秦雲


最經典的打油詩要數唐朝張打油的《詠雪》: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從這首千古以來的打油詩的代表作就不難看出,打油詩固然有其獨到之處,其特點也是顯而易見:一、取材廣泛;二、詼諧幽默;三、押韻易記;四、少有限制。打油詩雖然不是陽春白雪,甚至往低一點講,就是人們常說的順口溜而已,但是,由於其個性鮮明,大眾性強,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深得老百姓的喜愛,況且歷史上有許多文人墨客也不乏打油詩之作。最後用一首巜打油詩》來為"打油詩"作結:張打油瞬間出口,詩便隨雪而予丟。井中水定會長流,人間世代相擁有。天上地下盡出手,朗朗易記不停休。世事萬物皆可秀,推陳出新不落後。


如一尊者


打油詩的由來是這樣的,唐朝中代有個書生叫張打油,他別出心裁的創作一個一種風趣幽默的詩體,這種詩不講究對仗工整隻講究合轍押韻。他做的第一首打油詩是《詠雪》。詩云:"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還別說,整首詩沒有"雪"字,卻透入出雪的意境。

後來他又寫了一首打油詩,不過他把詩寫的不是地方,他把打油詩寫在了衙門口牆上了。詩云:“六出九天雪飄飄,街前街後盡瓊瑤。有朝一日天晴了,使帚的使帚,使鍬的使 鍬。” 他寫了雪後剷雪的情景。

亂寫亂畫,縣太爺發怒了,查查誰寫的?旁邊有個師爺說,這還用查嗎?這種詩只有張打油會寫。縣太爺命人抓來張打油,張打油死不承認,說,小人雖愛胡謅幾句,但不至於寫這種沒水平的詩!大人如若不信,請出題一試。”高官也怕冤枉好人,於是說道:“好,本官今日就考考你。 如今安祿山逆賊正兵圍長安,你就以此為題作首詩吧。”

張打油脫口吟道:“天兵百萬困長安,也無救兵也無糧。”縣太爺一聽,前一句還挺有氣魄,後一句也太直白了。張打油一氣呵成地念出了後幾句:“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孃的哭娘。”登時眾人鬨堂大笑。這和牆上題詩如出一轍,真是不打自招了。縣太爺也被惹得大笑不止,一笑氣也消了,便饒過了張打油。

打油詩之所以流傳久遠,因為人們喜聞樂見。打油詩曾經出現過系列接龍的趣話,在江蘇太湖就出現過這樣一組,第一人先寫道:望湖亭在太湖西,多少遊人胡亂題。我也胡亂題一首,待他泥牆一齊泥。有人看不過眼,在下面接了一首:多時不見詩人面,一見詩人丈二長。不是詩人長丈二,緣何放屁在高牆?不久,又有好事者在一邊寫下一首,把前面兩首都罵了:放屁在高牆,為何牆不倒?那邊也有屁,把它撐住了!


秉燭讀春秋


——————牛郎申冤—————

————(打油詩自助餐)——

新近牛郎有點懸,致電織女說周全

皆因你牛什麼牛,不幸躺槍被風流

領導批我負心郎,拋妻棄子黑心腸

僱主斥我屎殼郎,隔三差五做新郎

專家說我青花郎,風花雪月不落場

教授講我武大郎,西門洞開失嬌娘

好友笑我紅花郎,鬼使神差上錯床

警察盤我小夜郎,尋花問柳暗裡忙

網友讚我七匹狼,披著羊皮扮色狼

歌手吼我灰太狼,忘想通吃喜羊羊

牛郎我比竇娥冤,八郎從來沒沾邊

當年搖號百家姓,當牛做馬還蒙冤

織女回電挺牛郎,身正何懼飛短長

咱倆恩愛幾千年,天上人間只等閒

山盟海誓昭曰月,天荒地老共嬋娟

凡間牛人千千萬,難免也有牛魔王

野花再美莫強採,嫩草雖肥別貪吃

牛郎得令訴衷腸,誓做人間牛堅強

《你牛什麼牛》是一首專門唱給男人的歌,以上算是聽歌有感吧。


走向寬容


打油詩,

詩打油,

源起唐朝落泊文人張打油。

搞笑詩,

詩搞笑,

詩中的漫畫順口溜的格調。

能誇大,

能誇小,

把你笑的喘不過氣,直不起腰!

可諷刺,

可嘲笑,

也可風趣幽默打情和罵俏。

說其俗,

確實俗,

百姓人人能寫來個個能吟。

取材廣,

情趣濃,

可唱下里巴人可對風馬牛。

說其雅,

也夠雅,

唐宋八大家,打油是行家。

說實用,

也實用,

可朝堂議政,可調飯當醋。

說厲害,

也厲害,

可臊死將帥,退雄師百萬。

若不信,

史上看,

奇油怪詩奇事怪事千千萬。

也可驚,

也可嘆,

惹得你哭笑不得能噴了飯!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