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中國題材的小說,被譯成16國文字,是法國大學生必讀世界名著

近現代著名作家、翻譯家盛成早年曾在法國留學深造,1928年他以自己的母親為原型,用法文創作了小說《我的母親》。書稿寫好後,盛成滿懷熱情地投給當地的好幾家出版社,但都石沉大海。原因很簡單,作為一個外國年輕人,盛成文筆雖好,但在法國一點名氣都沒有,出版社考慮到自身的經濟利益,誰都不敢冒虧損的風險進行出版。

見作品無人問津,盛成十分絕望,他的一位好朋友給他出主意,讓他請法國文化界名人寫一篇序,於是盛成找到了法國大文豪、自己的朋友羅曼•羅蘭,可被羅蘭婉言拒絕。後來盛成又想到了有著“20世紀的雨果”之稱的大詩人保羅•瓦萊裡。

這部中國題材的小說,被譯成16國文字,是法國大學生必讀世界名著

​盛成與瓦萊裡有過幾面之緣。他在法國讀研究生時,通過瓦萊裡的哥哥結識了瓦萊裡。有一天,盛成在車站月臺上遇到瓦萊裡,當時瓦萊裡的母親剛去世,他頗為感傷。盛成走到他面前安慰他,並將他送上火車,後來又特意寫了一封信給他再次表示安慰,這讓瓦萊裡備感溫暖。後來盛成研究生畢業後,任教於巴黎大學,講解《易經》,瓦萊裡還曾親自前去聆聽,並被這個中國小夥子淵博的學識所折服。

盛成把寫好的書稿郵寄到了瓦萊裡的住所,並言辭懇切地希望瓦萊裡能寫一篇序。瓦萊裡讀完書稿後,馬上給盛成回信說:“就書稿所講述的內容來說,我深信你可以毫不費力地找到一個出版商,這是一部非常獨特的、樸實的作品。”瓦萊裡在信中保證將向書商推薦這部書稿,併為這部書寫一篇序。很快盛成就收到了瓦萊裡寄來的序,當他看到這篇序言時,一下子驚呆了,以“惜墨如金,吐言似玉”著稱的瓦萊裡竟然寫了一萬多字!在序言裡,瓦萊裡對《我的母親》不吝讚美之詞,他稱這部書改變了他對中國長期持有的誤解和偏見,盛讚盛成是“法國文壇的一個明星”。

這部中國題材的小說,被譯成16國文字,是法國大學生必讀世界名著

​有了瓦萊裡的序,盛成的書稿瞬間身價倍增,出版商們紛紛拋出了橄欖枝,在1928年6月,盛成的書稿終於付梓成書。這部書一出版,很快便成了暢銷書,一時間洛陽紙貴,法國民眾踴躍搶購,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盛成的大名,“盛成熱”席捲法蘭西,而這一年盛成剛剛29歲。當地媒體不無感嘆地在報紙中寫道:這真了不起,簡直是開啟了一個新紀元。無論是法國的政要還是社會名流,都爭相跟盛成交朋友。當初沒給盛成寫序的羅蘭也是懊悔不已,還說早知《我的母親》如此受歡迎,就該擔下寫序的活兒,結果卻讓瓦萊裡搶了風頭。

後來《我的母親》先後被譯成16國文字,發行量超過百萬冊。美國作家海明威也成了盛成的粉絲,他還特意給盛成寫了一封信說:“瓦萊裡素來惜墨如金,朋友們都戲說他是‘一字千金’,現在你一下得到了他一萬多字,真成了‘千萬富翁’。”

這部中國題材的小說,被譯成16國文字,是法國大學生必讀世界名著

​《我的母親》對法國影響極為深遠,半個多世紀後,為了表彰盛成對法國文學的貢獻,1985年法國總統密特朗親自向盛成頒發了法國榮譽軍團勳章。在法國大學文科必讀的“世界名著”一欄中,《我的母親》赫然在列,該書的部分章節還選入了法國的中小學課本。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劉佔青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