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和張飛,誰更厲害?為什麼?

歷史知事



初出便把奇謀獻,劍走偏鋒會潼關。魏延為蜀漢將領,深受劉備的器重。原為長沙太守韓玄的部下,後來為救黃忠,斬殺韓玄,投奔劉備。劉備入川時,魏延因戰功卓著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取漢中之後,魏延因功被封為鎮遠將軍、漢中太守。

魏延是難得的虎將,能守善攻,鎮守漢中十年之久,曹軍不敢南下,這也讓他成為蜀漢獨當一面的悍將。劉備繼位為帝后,拜魏延為鎮北將軍。諸葛亮屢次北伐,魏延也隨軍征戰,曾提出子午谷奇謀,因功被封為涼州刺史、都亭侯。諸葛亮逝世後,魏延因與楊儀不和,阻攔蜀軍撤退,被斬殺。


張飛為蜀漢名將,位列五虎上將,其同一時期在蜀漢的地位高於魏延。張飛與關羽一起並稱為萬人敵,張飛的戰力可比肩呂布。虎牢關,張飛單挑呂布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徐州城下,張飛再次大戰呂布一百回合不分勝負。後人也說,張飛在三國之中是最不懼怕呂布之人。

張飛不但武藝超群,更是膽識過人,長坂坡當陽橋,張飛單人獨騎,獨退曹操百萬大軍。漢中之戰,又曾以少勝多,大敗張郃。因此張飛的戰力非同一般,然而有人便產生疑問,魏延和張飛都是蜀漢獨當一面的悍將,究竟誰更厲害?個人認為,二人各有所長,以下依據演義內容做簡要分析(僅供參考)。


首先從武藝上說魏延不如張飛。張飛能打是出了名的,單挑呂布的戰績,已經讓敵人膽寒。長坂坡大叫三聲:誰敢與我張飛大戰三百回合,敵人驚慌失措,獨退曹操近百萬大軍。劉備率軍入川之時,張飛又曾與馬超大戰幾百個回合不分勝負,後來二人又挑燈夜戰,還是不分勝負,因此張飛的戰力不是擺設。而魏延就沒有相關的事蹟,長沙之戰,魏延沒有出手。投靠劉備之後,魏延也是斬殺一些不太有名氣的戰將,幾乎沒有和當世名將較量。


魏延的武藝不如張飛從兩個方面就能看出來。一者關羽率軍攻取長沙,太守韓玄十分懼怕,唯有黃忠敢藐視關羽,聲稱一千個來一千個死,誓死要與關羽一戰。魏延此時並沒有發話,顯而易見,魏延在長沙的地位沒有黃忠重要,他也知道論武力更不如黃忠。韓玄更是明白這個道理,這才沒有派魏延出戰。而關羽卻和黃忠互有勝負,不分上下,張飛關羽黃忠都位列五虎上將,他們應該比魏延武藝高一籌。

二者劉備入川作戰,馬超進軍葭萌關,劉備與諸葛亮商議對策,諸葛亮卻說:須是張、趙二將,方可與之敵。當時魏延也隨軍入川作戰,而諸葛亮劉備商議派遣誰取迎戰馬超,並沒有提及魏延,反而張飛被確定為唯一的人選,因此可知張飛的武藝在魏延之上。演義中曾這樣記載:

卻說長沙太守韓玄平生性急,輕於殺戮,眾皆惡之。是時聽知雲長軍到,便喚老將黃忠商議。忠曰:“不須主公憂慮,憑某這口刀,這張弓,一千個來,一千個死”

又有這樣的記載:

忽流馬探報,言:“孟達、霍峻守葭萌關,今被東川張魯馬超與楊柏、馬岱領兵攻打甚急,救遲則關隘休矣。”玄德大驚。孔明曰:“須是張、趙二將,方可與敵。”玄德曰:“子龍引兵在外未回。翼德已在此,可急遣之。”


其次分析論出謀劃策鎮守一方魏延更勝一籌。魏延隨武力不及張飛,但為人小心謹慎,善於思考。從以下幾個方面就可以得出結論,一者劉備攻取漢中之後,商議派遣何人鎮守,最終確定由魏延鎮守漢中,而並沒有讓張飛鎮守。魏延為沒有讓劉備失望,鎮守漢中十年,曹軍未敢南下,也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了。二者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間,魏延就曾提出兵出子午谷奇襲長安的計劃。

諸葛亮以地勢險要,風險太大,果斷拒絕魏延請求。而這個計劃千百年來被很多人討論,爭議很多,最主要是後來鄧艾偷渡陰平,奇襲成都卻成功了。因此很多人誇讚魏延子午谷奇謀,這也能說明,魏延行軍打仗是有軍事策略的,而張飛打仗雖然偶爾也有策略,不如魏延想的多。演義中曾這樣記載:

卻說漢中王令魏延總督軍馬,守禦東川,隨引百官回成都,差官起造宮廷,又置館舍。


再次分析論性格習慣張飛不如魏延。張飛性格暴躁,打仗見面就要大罵,比如就曾大罵呂布三姓家奴。而且他性情激動,遇到強勁的敵人,總想著去挑戰。也許這些在戰場上是優點,但也反應了其脾氣暴躁的特點。除此之外,張飛尤其喜歡喝酒,經常醉酒誤事,比如張飛守徐州的時候,走之前曾向劉備立下軍令狀不喝酒,後來依舊醉酒,被呂布偷襲,劉備的家人也被俘虜,而呂布卻成了徐州的主人。

張飛不但愛喝酒,一但醉酒或者遇到不開心的事,就會打罵士卒。劉備討伐東吳得時候,張飛因為關羽報仇心切,讓部將範疆張達置辦孝服、白旗,供三軍出征使用,但限定三日之內。二人因時間緊任務重,不敢答應,張飛便將二人鞭背五十,並責令次日便要完工。二人因忍無可忍,半夜趁著張飛熟睡將其斬殺。張飛的這些性格缺陷,是他失敗的原因,而魏延卻沒有相關的行為,因此從性格上說,魏延更穩重一些。

你是如何看待魏延和張飛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魏延是很強,但我選張飛,因為張飛比魏延更強。

張飛位列古代六十四名將之一,古代六十四名將三國入圍武將僅關羽、張遼、周瑜、呂蒙、陸遜、鄧艾、陸抗七人而已。所以張飛,魏延還真比不了。

論勇來說張飛是萬人敵,這話程昱說過,郭嘉說過,傅幹也說過;劉曄則說他勇冠三軍;熊虎之將是周瑜對他的評價。對於魏延的武力評價陳壽也有說過是“勇猛過人”。

“萬人敵”、“熊虎之將”這些名詞應該要比“勇猛過人”要牛逼吧,三國這麼多風雲人物都承認了張飛之勇,他們的評價應該比我們這些後人的評價更有代表性,我想大家對於張飛比魏延勇猛應該也沒有多大疑問。張飛是猛將,魏延是勇將,魏延武力差張飛一截。


大家唯一覺得有疑問的應該就是張飛與魏延的謀略到底誰強。

很多人認為魏延的謀略是碾壓張飛的,我覺得不對。畢竟張飛遠不是演義裡的那般有勇無謀,入選古代六十四名將的哪個會是有勇無謀之輩呢?張飛能入選自然不會是靠武力,咱們來用戰績說話。

張飛與魏延一起出現是在攻取西川時,當時劉備入川帶了魏延,魏延跟著老大劉備一起征戰。之後龐統死了,劉備叫諸葛亮等人入川相助,諸葛亮、趙雲、張飛各自帶了一支精兵入川相助。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這時魏延還在跟隨老大作戰,張飛人家自己帶兵了。


而且張飛入川戰績可觀,義釋嚴顏大家都知道,但由於演義對嚴顏的過度描寫,導致張飛的有些戰功還是被忽略了。演義裡說道因為嚴顏的招降,才使得後來關隘都降的,其實不然,嚴顏並沒有幫忙招降,土地都是老張一寸一寸打下來的,張飛一人平定了巴郡、巴西兩大郡。

在漢中之戰時,張郃進犯巴西,張飛前去抵抗,用計將張郃引誘到瓦口關,打的張郃大敗,張郃為了逃跑拋棄戰馬爬山而逃,此戰可能是張郃最狼狽的一次。

這樣獨擋一面,計敗張郃的大將怎麼說謀略也不在魏延之下吧。魏延應該是和張郃一檔的層次,還沒有達到張飛這個等級。

魏延唯一贏張飛的可能就是在入圍鎮守漢中大將之時了,但這裡劉備選擇用魏延,原因並不是張飛不如他。

不用張飛其實是為了給新興大將一個成長機會,魏延跟著劉備入川,實力劉備是見著了,也是可以的,但總得給他獨擋一面的機會繼續成長,給魏延鎮守漢中就是給他的成長機會。畢竟劉備總得鍛煉出一些獨擋一面的將領來吧,要不之後打起仗來關張等人都不在了,該咋打呢?張飛已經具備這種能力了,不需要再鍛鍊了。



其實當時在討論鎮守漢中大將時,大臣們心中首選就是張飛,畢竟張飛實力擺在那。《三國志》有記載,當得重將以鎮漢川,眾論以為必在張飛。當劉備選擇了魏延時“一軍盡驚”。

從這裡可以看出,在大臣們心中重將除了遠在荊州的關羽,就應該是張飛了。魏延贏得漢中大將之責,其實只是劉備更想鍛鍊一些新人罷了,劉備其實這樣做挺冒險的,不過魏延還是不錯的,沒辜負劉備厚望。


夏目歷史君


魏延和張飛誰更歷害?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劉備為什麼把魏延放在戰略重地,咽喉要道漢中交給魏延,而不交給關羽及張飛,更何況關羽,張飛與劉備情若兄弟,能放心一個外將,一守十多年,難道不怕曹操大兵壓境時魏延投降,漢中的戰略意義何等重要,明顯的講劉備眼光獨到,別說張飛,即是關羽也不及魏延,關張二人就一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之人,匹夫之勇,張飛就更不用說酒後丟了徐州,後來關羽守荊州事實證明不行,不光丟了荊州,葬送了半個蜀國,而丟了自己的性命,連帶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又損兵折將若干,張飛再勇難道強過呂布,有勇無謀在戰爭年代並不能說是好的將軍,魏延文武全才一直受排擠,特別是劉備死後,諸葛亮更是排擠魏延,寧用馬稷也不用魏延,街亭失守從此蜀國走向衰弱,魏延成了內鬥的犧牲品,張飛死得無一點價值,被自己人割了腦袋,不關怎麼說關羽還是死在戰場上,在現代可說烈士,而張飛卻無此榮譽。

要說綜合實力,魏延遠遠大於張飛。



9紫氣東來


許多人都知道張飛厲害,但是張飛究竟厲害在哪裡?許多人又都歧視魏延,認為魏延徒有虛名,只靠著口說無憑、沒有實現的“子午谷奇謀”自吹自擂。那麼兩人究竟誰更厲害,需要對比才能知道,我認為是魏延!別急,聽我慢慢分析!

張飛、關羽之勇在當時幾乎是公認的,曹操的手下謀士程昱、荀攸就曾經說過:羽、飛,皆萬人敵。那麼張飛究竟厲害到什麼程度呢?

張飛揚名於世是在劉備長坂坡潰敗時,當時曹操南下征討荊州,劉備南逃。曹操怕劉備趕到江陵(軍事重鎮)據守,於是親率五千騎兵一日一夜不停的追趕,終於在長坂坡追上劉備大軍。曹操率領騎兵衝散了劉備的隊伍,差點活捉劉備。劉備派張飛領二十餘名騎兵斷後,張飛據橋自守,邀曹軍將領單挑,而曹軍沒有一個人敢於迎戰,劉備遂得安。

先主聞曹公卒至,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這個故事有些離奇,但確實是正史記載,從一個方面反映了曹操懼怕張飛之勇。雖然世人皆知,但有待推敲。例如,曹操這麼多騎兵,一擁而上不就行了嗎?所以,這個故事不能作為張飛厲害的鐵證。那麼張飛有什麼值得推敲的勇武之舉呢?還真有,時間就在劉備佔領益州後。

劉備迫降成都,佔領益州。此時孫權不樂意了,於是給劉備寫信索要荊州。劉備敷衍道:等我奪了涼州再還荊州。孫權沒有受騙,而是直接派呂蒙、魯肅進軍陸口,襲取荊州南部四郡。此時劉備麻煩了,為什麼這樣說呢?

此時曹操正在征討漢中張魯,而張魯根本不是曹操的對手,而漢中一失,則益州難保。所以劉備急需進兵漢中,接應張魯,據守曹操。但是孫權卻偷襲荊州南部四郡,這讓劉備頭疼不已。沒有辦法,劉備親率四萬大軍前去荊州,同時派張飛進軍巴西郡,據守曹軍。

這時的形勢異常危機,張魯雖然很弱,但是沒有想到如此之弱。他敗退速度之快讓曹操和劉備都感到震驚。曹操與張魯相持於陽平關,本打算撤退,誰知道曹軍撤退時誤入張魯軍之營寨,造成張魯軍中士兵還以為曹軍偷襲營寨,於是大亂,隨之被抓住機會的曹軍所徹底擊潰,張魯於是逃亡到巴西郡深山中。隨後曹操率軍撤出漢中,留夏侯淵和張郃督領漢中,防備劉備來襲。

張飛北上時,張郃已經佔領了巴東郡,正向巴西郡進軍,企圖將巴西郡百姓遷移到漢中。如果張飛敗於張郃,那麼巴西郡也將被張郃徹底佔領。看下圖,而漢中通往蜀地的天險劍門關(劍閣)就在巴西郡西部,所以張飛必須戰勝張郃。那麼張飛勝了嗎?

張飛率軍匆匆北上迎擊曹軍,在宕渠一帶遇到張郃。雙方相持五十餘日,分不出勝負。為了擊潰張郃,張飛將張郃軍隊吸引到兒濛一帶,這裡山路狹窄,不利於行軍。然後張飛率兵突擊張郃軍前部,曹軍首尾不能相顧,被張飛擊敗。張郃輸的很慘,僅帶數餘名隨從攀山越嶺逃命而去。

飛率精卒萬餘人,從他道邀郃軍交戰,山道迮狹,前後不得相救,飛遂破郃。郃棄馬緣山,獨與麾下十餘人從問道退,引軍還南鄭,巴土獲安。

張飛擊潰張郃後,為了紀念這次難得的勝利,親筆寫下幾個大字並立碑紀念:漢將軍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郃於兒濛,立馬勒名。這塊碑現如今還保存完好,看下圖。

既然張飛這麼厲害,是不是說明張飛比魏延強呢?不是的,魏延也是個很厲害的將軍,不比張飛差多少。

仔細研究你會發現,魏延領軍打仗沒有敗過。魏延是劉備平定荊州南部四郡時投靠的劉備,後隨劉備入蜀。在向成都進軍的過程中屢立戰功,曾經幫助劉備攻陷雒城(軍師龐統死於雒城攻堅戰),被劉備封為牙門將軍。

後劉備擊潰曹操,取得漢中之地,自封漢中王。隨後還軍成都,劉備開始考慮漢中太守的人選。當時眾人都認為張飛最合適,因為無論從資歷還是從軍功上,張飛都是最適合的人選。但是最終劉備效仿當年劉邦提拔韓信的故事,封魏延為漢中太守,鎮遠將軍,一時舉座皆驚。

當時劉備試探魏延:我將漢中防守重任委任於你,你將怎麼做呢?魏延自信的回答:如果曹操舉天下之兵來犯,那麼我為主上據守。如果曹操派一偏將來犯,即使有十萬之眾,我也會吞併了他。劉備哈哈大笑,盛讚魏延忠勇。那麼魏延是說大話嗎?不是的。

魏延在鎮守漢中的十多年間,漢中之地安穩平靜,沒有受到絲毫的侵擾。這一切都與魏延有莫大的關係,那麼魏延的實力究竟怎麼樣呢?

魏延的實力真正發揮在諸葛亮時期,諸葛亮主持北伐,任命魏延為涼州太守,前軍師司馬,假節,視魏延為軍事上最重要的依靠。魏延也曾經向諸葛亮提出建議:率精兵五千出子午谷,奇襲長安。然後諸葛亮從它路進攻關中,雙方匯合於潼關。可惜,諸葛亮沒有采納,這不得不讓人遺憾。

魏延隨諸葛亮打仗,逢戰必勝。他曾經獨自率軍西入羌中,與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大戰,將二人擊潰,奪取城池,諸葛亮表其為南鄭候。和後期的姜維相比,姜維也曾任涼州刺史,也曾獨自率領偏師西入羌中,但是姜維總是被郭淮所擊敗,這就是差距。

魏延後期跟著諸葛亮與司馬懿對戰,司馬懿好不容易平生進攻一次,還被魏延擊潰。這一次蜀軍收穫頗豐,斬首三千餘人,獲取軍資若干。

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之,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宣王還保營。

說了這麼多,那麼張飛和魏延到底誰更厲害些呢?其實不用我們猜,劉備已經給過我們答案。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劉備定漢中太守時的情形,為什麼劉備棄張飛而用魏延呢?就是因為魏延比張飛強。為什麼呢?

張飛勇武,這是他的長處,但是張飛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不體恤小人。用劉備的話說叫: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也就是說:你刑法過重,又經常鞭撻手下,打過他們之後你還留他們在你身邊,這樣會早晚惹禍。

張飛因為這個缺點惹過不少事,在守下邳時,張飛打罵曹豹,引來曹豹記恨,隨後曹豹勾結呂布,致使劉備丟了徐州。後期張飛鞭笞張達、範強,被二人殺害。

由此可見,張飛是個優點和缺點都很大的人,那麼魏延呢?魏延文武雙全,既能守,也能攻。放在漢中,可保漢中十年無動亂。隨諸葛亮北伐,幾乎戰無不勝。因此,也許魏延在勇武上差張飛那麼一點點,但是魏延在用兵和帶兵上比張飛要強很多。

魏延體恤士兵,善養士卒,手下皆願意為其死戰,這就是魏延最大的長處。因此,權衡張飛和魏延的優點和缺點,劉備認為魏延堪當大任,隨之任命他為漢中太守。

而我和劉備的觀點是一致的,在我看來,張飛攻擊力90分,那麼魏延就是89分,兩人相差不大。但是如果張飛防守能力70分的話,那麼魏延防守能力就有90分。所以綜合考慮,我認為魏延比張飛厲害。你覺得呢?


每日趣評


張飛和魏延,都是三國時蜀漢重要將領。

兩人同在一個陣營,沒有正面直接PK過,所以要想知道誰厲害,就得用別的方法間接辨別。 我們先確定一個辨別的標準。

判定一個武將是不是很厲害,我感覺要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他的武力值,也就是武藝的高低;二是作為一名將領,帶兵的能力,戰場應變能力,制定戰術能力等綜合能力。

張飛:


如果你只是逞匹夫之勇,只能算是一名猛將,不能算是名將。比如典韋這樣的,我們承認他的單挑能力,但他遠遠不能算是名將。 從第一方面來比較,我認為張飛略勝一籌的。

作為劉備五虎上將中最生猛的一位,張飛的勇猛在整個三國中都是前五的存在。虎牢關就曾經單挑過呂布,後來在徐州幾次要和呂布火拼,放眼整個三國,也就只有他不把呂布放在眼裡了。

他戰許褚,鬥馬超,敗張郃,和三國時的很多名將過過招。特別是,張飛就是許褚的剋星。三國演義裡寫道:許禇當先,橫刀縱馬,引軍前進。二更以後,往褒州路上而來。

行過一半,忽山凹裡鼓角震天,一枝軍當住,為首大將乃燕人張益德也,挺矛驟馬,直取許褚。褚舞刀來迎。只一合,一矛正中許褚眉心,翻身落馬。要知道許褚是曹操手下第一猛將,和馬超大戰一天一夜也不分勝負,但遇到張飛這個苦主,每次都要吃虧。

關羽在曹操手下的那段時間裡,和曹操說過:“吾三弟張翼德,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爾“,曹操聽了勃然變色,吩咐眾將:以後看到張飛一定要小心,不可輕敵。這也是後來張飛在當陽長板坡嚇退曹兵的主要原因。

魏延一生沒怎麼和頂級大將單挑過。雖然在後劉備時代,他是蜀漢第一大將,但也許是他不喜歡,也許是沒有機會,總之,我們只看到他曾經擊敗費瑤、郭淮這樣的二流將領,他當時的老對手張郃,也沒有多少下面交戰的記錄。

張郃:


魏延不是一個喜歡上陣單挑的人。當年在長沙,關羽來攻,上陣和關羽廝殺的是黃忠而不是他,可見在當時的長沙太守韓玄心中,他的武力值比不上比他年長很多的黃忠的。

第二個方面,兩人各有特點。張飛雖然表面上粗魯,其實也有他細緻的地方。義釋嚴顏就是很好的例子。但張飛性剛,好飲酒,又喜歡鞭打士兵,這是他的短處,他一生也在這上面栽過不少跟斗,最後死在這上面。

當年讓他守徐州,就是酒醉,鞭打曹豹,才丟了劉備好不容易到手的根據地。 魏延被世人稱道的,就是那個著名的“子午谷奇謀“,這反映出他是個愛思考的將領。甚至有人認為,如果諸葛亮採納了他的建議,也許三國的歷史會改寫。


這一點我們現在是無法證實了。但這個從子午谷偷襲長安的計劃,並不是沒有實施的可能,主要是看統帥的決斷了。諸葛亮平生謹慎,自然不會採納這種冒險的奇招。

在蜀漢中後期,魏延是蜀國最重要也是最拿得出手的將軍,這一點是無可置疑的。但他性情高傲,一直不討諸葛亮的喜愛,諸葛亮甚至在劉備面前說他腦後有反骨,這並不是諸葛亮會看相,而是要殺殺他的傲氣。

劉備稱王后,魏延被任命為漢中太守,充分說明魏延不簡單,他在劉備心裡是有重要地位的。要知道,當時蜀漢最重要的兩塊戰略要地是荊州和漢中,守荊州的是劉備的二弟關羽,按常理漢中就應該交給三弟吧。

對於張飛,劉備太瞭解了,也許是認為張飛不是最佳人選,魏延才是那個最佳,所以這個任命一出來,是“舉座皆驚“,大家都沒想到的。 諸葛亮幾次出祁山,北伐中原,都是帶著魏延的。


特別是建興九年,魏延解南圍之圍,斬魏兵上萬,使長安大震,充分體現了他的能力。 據裴注引《魏略》所記,諸葛亮死後,將兵權是託付給魏延的,而不是楊儀。

只是楊儀與魏延平日不和,造謠說魏延要投敵,這才讓魏延坐實了“反叛”的名聲。

如果我們以10分來分別給兩人兩人打分的話,武力方面張飛是10,魏延應該是8分;領兵作戰方面,魏延是9的話,張飛應該是7,兩人綜合總分應該是不相上下的,畢竟張飛和魏延這種百年難遇的大將,不管哪個君主都會珍惜吧。


剛日讀史


張飛和魏延兩個人相比,無論是個人勇武還是帶兵能力,都是張飛更厲害。

論武力,張飛和關羽一直有武勇之名,曹操手下的程昱、郭嘉、傅幹都誇兩人是萬人敵,有些人說萬人敵是說關羽和張飛兩人的統帥能力強,但是在劉備依附曹操前,實力一直很有限,根本沒有多少人馬可以讓關羽和張飛展示統帥能力,所以應該是說關張二人的武力。也有人說這不過是為了凸顯劉備所以誇張的說法,但是周瑜也說過關羽、張飛是熊虎之將,希望孫權能把劉備和兩人分開,並將兩人收歸己用,則“大事可定”,從這點來說,絕不只是誇讚而已。

另外兩個人也有實戰記錄,關羽單騎衝陣斬顏良,張飛當陽帶二十騎兵阻擊曹軍無人敢敵,說明兩個人的名氣不是隨便說說的,魏延在這方面和張飛差距很大。

論帶兵能力,張飛在入川時義釋嚴顏,又曾經在宕渠帶兵大破魏國名將張郃,張郃所部大部被殲滅,僅以身免,“獨與麾下十餘人從問道退”。魏國的五子良將征戰多年,被打的這麼慘的除了張郃,就只有于禁了,很巧,也是被和張飛齊名的關羽打的。

郃別督諸軍下巴西,欲徙其民於漢中,進軍宕渠、矇頭、蕩石,與飛相拒五十餘日。飛率精卒萬餘人,從他道邀郃軍交戰,山道迮狹,前後不得相救,飛遂破郃。郃棄馬緣山,獨與麾下十餘人從問道退,引軍還南鄭,巴土獲安。

魏延雖然有在陽谿擊敗費瑤、郭淮的戰績,但是費瑤、郭淮相比張郃要略遜一籌,而且戰果相比張飛要小,費瑤、郭淮只是被擊敗而已,並未被打的全軍覆沒。而滷城之戰魏延雖然也有參與,但是此戰是諸葛亮親自指揮,魏延只是和高翔、吳班等一起參加了戰鬥,並不能證明魏延的統帥能力。

所以從戰績來說,張飛的帶兵能力也是比魏延強。

當然,張飛毛病也不少,“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最終被小人所害。問題是魏延這方面問題更大,他“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不僅小人不喜歡他,君子也不喜歡他,得罪的人還要多,最後也因此而慘死。

因此無論從哪個方面來比,魏延都差張飛甚遠,不能相比。


不沉的經遠


魏延在蜀漢後期,是最厲害的武將了,但是,那只是因為更厲害的死光了。且不論五虎上將,就馬岱,廖化,關平,張苞,曹真這種A或者A+武將,都足夠魏延苦戰了。

不過,即使再怎麼不堪,魏延也是有實力的。雖然沒有太耀眼的戰績,不過一流武將還是可以勝任的。就憑他拼文聘 疑孟獲 殺王雙 破郭淮 獻計子午谷,陽溪,滷城大捷,當初,劉備讓魏延鎮守蜀漢關鍵的要塞漢中,滿朝文武大驚失色,於是,魏延說了這樣一句話。“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早知道,魏延可不是劉三刀潘鳳的性格,其實魏延很低調的,能說出這句話,說明他真的不把曹操的手下放在眼裡。後來,文聘,王雙,郭淮也紛紛因為自己的輕敵付出了代價。如此武將,雖然不是超一流,但是,在一流武將中也是拔尖的檔次,可以排在A+。當然,一定是打不過張飛的,張飛作為五虎上將,戰功赫赫,是S級的


藍翼惡魔


張飛當然比魏延更“厲害”,這裡的“厲害”指的並不是二人單打獨鬥時的武藝,而是二人的軍事才能以及在軍中的資歷、戰績。

張飛的情況大家都比較清楚,早年就跟隨劉備,是劉備的絕對嫡系,劉備在徐州、豫州期間曾短暫地投奔過曹操,曹操以朝廷的名義任命張飛為中郎將,相當於師長,時間大概在漢獻帝建安二年(197年)前後。

魏延生年不詳,應該沒有張飛年齡大,他於赤壁之戰(208年)後才追隨的劉備,後僅以部曲的身份隨劉備進入益州,也就是僅僅是個上校團長什麼的,而這時張飛已經是雜號將軍了,相當於軍長。

上面是從資歷方面說的,魏延顯然遠遠比不上張飛。從戰績方面看,魏延較張飛也有所遜色,之前的不提,即使魏延隨劉備入蜀後的情況,魏延也不如張飛耀眼。

在劉備平定益州過程中張飛有兩次出色表現,一次是江州之戰,他“義釋嚴顏”,這不是小說演義出來的,歷史上也如此,張飛的表現受到後世的稱讚,蘇軾等人寫詩讚嘆過張飛。

還有一次是巴西之戰,對手是曹魏名將張郃,張飛打得既勇猛又機智,張郃最終只帶著十幾騎逃回了漢中,張飛替劉備收服了巴中三郡,立下大功。

當然,魏延在此過程中也立了不少功勞,魏延與卓膺、黃忠一起佔據涪城,當時劉備所部兵不滿萬,孤軍無糧,劉璋派遣劉璝、張任、泠苞、鄧賢、吳懿等前來圍攻,魏延、黃忠等人反而大破劉璋軍。

劉備後來派魏延率軍平定了廣漢郡,魏延數有戰功,升為牙門將軍。但這個牙門將軍不是雜號將軍的一種,而是“牙門將”,也就是趙雲在長坂坡之戰中被火線提拔擔任的那個,比偏將軍還要再低一些。

劉備平定漢中後,提拔張飛為右將軍,相當於大軍區司令,提拔魏延為鎮遠將軍,相當於軍長。一個是上將,一個是少將,差距還是挺大的。

綜合起來看,魏延比張飛差了一到兩個檔次,這是綜合二人的資歷、戰績得出的結論,至於二人“單挑”是個什麼結果就不知道了,不過那個毫無意義。

既然這樣,問題也就來了:劉備留人鎮守漢中,為什麼不選張飛而選了魏延呢?

這裡面大概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漢中重要,巴西等三郡也挺重要,張飛熟悉巴西等三郡的情況,讓他回去鎮守在閬中,劉備在成都會感到更安心。

另一方面,張飛一直追隨劉備,劉備深知張飛的優點和缺點,張飛的優點是勇猛,當時的人們已稱之為“萬人敵”,但缺點是不能善待部下,容易出事,對益州來說漢中更重要,劉備不敢拿益州的安危開玩笑。


南門太守


我認為,張飛更厲害,因為關張皆萬人敵,是三國時期最有名的大將,張飛也是有勇有謀之主,不然他收老將妍妍怎麼解釋?魏延這個人不夠忠勇,從三國後期魏延造反就可以看出來,在這之前,有關張趙馬黃壓著,有諸葛亮壓著,他不敢,等那些精英沒了以後,他就開始猖狂了,而張飛不管那些人在不在,一定會忠於老劉的漢世江山,張飛的缺點是愛喝酒,酒後鬧事,除此以外無缺點,試問,魏延打不過張飛,動心眼兒他也不是個,論靠山和地位,他也不是張飛的個,所以我認為張飛更厲害


君發劉軍


魏延文武雙全,連孔明都敬他三分,不象關張還看不起孔明,結果死於非命,自作蔥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