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聽過哪些溺愛孩子的事?結果呢?

愛的水奇蹟


我家鄰居有六個姑娘,一個兒子。兒子是全家人的寶,是盼星星,盼月亮得來的,是掌上明珠,好吃好喝的他全佔有,他可以隨時欺負,打罵姐姐們,姐姐們只是忍受,決不能還手。上學了不好好學習,欺負老師,打罵同學。這些事家長看起來說,他不懂事。結果小學沒有畢業,就輟學了,在家當老大。後來姐姐們都出嫁了,他啃老了,又沾染上了賭博,家裡地不斷買出,直到父母去世,他就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廢人,孤家寡人一枚。這是父母溺愛孩子的可悲。





9847171018315


雙母記

這個故事,我是小時候聽我的母親講的,到現在還記得。

說是有妯娌二人,一個甄娘,一個喬娘,皆寡,各有一子,兩兒基本同年。妯娌二人各自精心撫養。這甄子與喬子兄弟二人,從小一起長大,又同窗求學,關係非常好。

有一天放學,倆人從一大戶人家門前經過,看見大門敞開,院中再無旁人,唯樹下有一婦人乘涼睡著了。婦人的雙手腕上各帶了一隻翡翠玉鐲,亮光閃閃,煞是搶眼。喬生一時見財起意,提議偷回變賣。甄生害怕母親戒子棍,初不同意,但經不住喬生百般攛掇,於是倆人上前,各偷玉鐲一隻回家。

甄生回家後,將玉鐲交於母親。甄娘一看,如此貴重之物,先是心下一驚。再問來歷,兒言路上所揀。甄娘不信,便從門後取出戒子棍嚴勵叱問,甄子才訴以實情。甄母聽後,大哭寡母養兒不易,心盼望子成龍,罵子今日竟心起邪念,幹得偷盜營生,上怎對得起天,下怎對得起地,中怎對得起早死父親?一番罵得甄生慚愧,向母跪地認錯。甄母隨即責令甄生將所盜之物歸還失主,並向失主當面賠罪。自此甄生規規矩矩,一心求學,再無邪念。

再說喬娘之子,將玉鐲交於母親。喬娘一見,喜上眉頭。再問來歷,子言所偷經過。喬母聽後,不但不責,反而藏起玉鐲,教匆使人知,並以好吃好喝獎勵喬子。喬子見母不責反喜,心裡當下高興,以為今日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及至二人長成,甄生因勤學律己,終於得中狀元,官拜御史。喬子因母嬌縱慣養,而偷盜成性。由小偷到大偷,學業荒廢,屢考不弟。後來,在一次入室偷盜時被主人發現,為求脫身殺了主人,最後終被擒獲入獄,判秋後斬立決。

行刑之日,喬子一見監斬官,正是自己兄弟甄子,羞愧難當,恨當初其母教子不嚴,嬌慣有加,以至今日之死罪。於是乞求監斬官,言:"臨死前想再吃一口母乳“。監斬官一時同情,喬娘也信以為真。喬娘遂俯身上前,不料喬子一口吞去,咬掉其母乳頭。喬娘痛不欲生,至此才悔恨自己縱子之過,大哭今日之痛是咎由自取。

故事講完了,《雙母記》的故事奈人尋味,令人深思。可如何教子,是個千年話題,但這個故事的內涵,在當今社會仍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玉禪子340


看到這個問題使我感覺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難度,在溺愛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我認為結果一般都是不理想的,甚至可以用糟糕來形容。我身邊的親人就是真實案例,今天我來分享一下。

案例一就是我三叔家的孩子,三叔今年61歲了,他是一個從農村走到城市裡的人。他排行老三,是家裡面最有學問的一個,高中畢業,種種原因沒有繼續求學。成家後,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有一個更好的環境,他從農村出來了。完全靠自己的勞力賺錢養家餬口,他出苦力,拉板車做運輸,辛辛苦苦度過半生,也有點積蓄,孩子在上學的時候他和三嬸都是百依百順,孩子高中沒上完就輟學了。為了讓孩子有一技能,他又花錢給孩子找了個技術學校。畢業後,孩子表現還算可以,到外面打了幾年工,雖說也沒有剩下什麼錢,但三叔認為,孩子不向他要錢花就行了。他攢點錢給孩子結婚用,也挺好的。事情就是發生在2018年,突然三叔和親戚都接到不同的電話,說要還錢。期間有人找上門,有催賬的,也有銀行的,都來催還款了。當時家裡面的人都懵圈了,發生了什麼事情?百思不得其解。開始問孩子怎都不說。起初說給別人借錢了,2萬多元,三叔拿積蓄把錢還上了。又過了幾天電話又來了,再問孩子,孩子說8萬元,三叔又把錢給還了。沒過幾天,電話又來了,就這樣反反覆覆,像擠牙膏一樣的先後還了20萬。家人感覺這樣也不對呀,在叔叔們的突擊審問下終於理清了賬目,共計29萬,起因是想賺錢,又想來錢快,建了某某賭博網站,某某群,一個字賭,害了孩子也害慘了三叔。三叔把所有的積蓄都拿來還賬了,從出了這件事情後,三叔明顯老得很快,精神不如以前了。最近又患上抑鬱症,去了幾次醫院都是拿些藥回來療養,現在自己看病的錢都是給親戚借的。我作為旁觀者看這件事情,感覺三叔好可憐,三叔的病還得孩子能給他治好,這叫解鈴還須繫鈴人。平時也很少跟他孩子有多少溝通,畢竟有代溝。

案例二,緊接著我姑姑的小孩也出現同樣的問題,也外欠十幾萬,在這不多說了。

通過這件事,讓我想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難度性,這個世界怎麼了,是現在的孩子變的和家長一代人不一樣了?還是家長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我覺得是後者。我還認為不能靠錢來解決孩子的問題,不能只顧賺錢忽略孩子的成長,不能和孩子產生距離。家長和孩子的關係既是父子母子關係,又是朋友兄弟姐弟關係。家長應多瞭解孩子的思想動向,及時發現及時解決。良好的溝通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否則孩子一旦出現這樣的問題,後果很嚴重。使我想到一句雞湯話:大致意思就是說,你用掙錢的時間陪伴培養孩子,孩子成人成才後掙的錢遠比你用陪孩子的時間賺的錢要多。放到這件事情上我覺得是對的,也許不對。

最後祝願天下所有的孩子都不迷戀遊戲,迷戀賭博,家庭和和美美!

個人意見不喜勿噴,歡迎指正。





13476918157


你見過聽過哪些溺愛孩子的事?結果呢?

我本家有一位叔叔,有三個孩子,兩個女兒,一個兒子,三個孩子都長得很清秀。有一次我和爺爺說起他們家,爺爺說他家的教育方式如果不改,遲早要出大問題。


我說是怎麼回事?爺爺告訴我,叔叔有一次喜滋滋當爺爺說,他16兒子在賭場上,1000多塊的寶(90年代賭場上,賭單和雙,一個孩子1000多塊,如果沒有大人的縱容和溺愛,根本就沒有這樣膽)最讓人擔憂的是叔叔和嬸嬸,不但不引起警戒,還引以為豪。


叔叔兒子22歲娶了一個二婚的富婆當老婆,可不到二年時間,那個女的因吸毒過量死了,24歲那年又因為和同村的一個混混吵架,用一把自制火銃把人家給打死了,最後判了死刑。嬸嬸因受不了打擊,同年喝農藥死了。


叔叔的大女兒嫁到婆家也是吸毒,最後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癱瘓了,現在叔叔成了孤寡老人,只有小女兒偶爾來看看他。


這是我聽過的縱容和溺愛孩子最慘的事例。

愛自己的孩子母雞都會,最重要的是教育他們。我不知道現在福利院的叔叔,有沒有後悔當年沒有教育他們!


記錄甜美生活


最近爆火的《都挺好》裡的蘇明成就是被媽媽溺愛出來的孩子,好在他的父親、兄妹們並沒有溺愛他。結果大家也看得到,想要好好生存,只能等生活把父母沒給他上的課上了。

身邊溺愛孩子的故事不要太多,特別是那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大的孩子,以及夫妻老來得子的家庭中的孩子通常都在溺愛中長大。親人積極的滿足孩子一切無理的要求,沒有批評教育只有順從迎歡;不能客觀的給予孩子評價,而是盲目的覺得自己的孩子什麼都好、最好。

這樣的孩子長大會怎麼樣呢?會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覺得別人對自己的付出都是應該的,不斷的問身邊的人索取卻不懂得付出、回報與感恩;缺乏獨立生存的能力;缺乏愛他人的能力;不能正確的看待評價自己(盲目自卑或自負);缺乏正確的歸因系統;抵禦挫折的能力差等等。


周文靜ZOE


很小的時候,我就聽大伯母說過一個母親溺愛孩子的故事。說的是很久以前,一個被母親溺愛的少年,由於從小受到母親的極度溺愛,無論他在外面闖了多大的禍,母親都是一味的包庇縱容。後來玩網絡遊戲成癮,由於母親不想讓他太沉迷於遊戲,不再給他多餘的錢,後來這孩子先是偷家了的錢,到後最後就是殺死自己母親,拿完家裡的錢在網吧沒日沒夜的玩,像沒發生什麼事過一樣!


張娜一路陪伴你


我堂爺爺家的小叔叔,家裡唯一的兒子,從小不好好讀書,被寵壞了,靠幾個姐姐的錢娶了老婆,也不工作,天天打麻將,混吃混喝的,到處借錢,小孩子都是我堂爺爺帶的,唉,老人家也好可憐


小紅67605


我們村就有,他媽媽很溺愛自己的兒子,從小慣著,他兒子不論做什麼錯事,他媽媽都護短,都覺得是別人的錯,如今他兒子長大的,好吃懶做,無所事事,沒什麼出息,自己累死累活的賺錢蓋房子,哎


nnw1231752837


我們這裡有個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從小特別溺愛,孩子在家呼風喚雨,指哪打哪,最後孩子一不如自己所願,就對自己的爺爺奶奶大大出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