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期間,有的農村有送"窮"的習俗,你知道是哪一天嗎?怎麼送?有什麼來歷?

建行漸遠


中國民間,在每年的正月初五有一個很特別的習俗——送窮,這一天,老百姓們會舉行儀式,祭送窮鬼,又稱“窮子”。據傳,窮鬼是顓頊之子,他身材矮小又體弱多病,在世時喜歡穿破爛衣衫,喝稀飯。就算是剛做的新衣服,只要一給他,他就扯破或用火燒出洞以後才穿,因此大家稱其為“窮子”。

又據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文宗備問》記載,窮子"本死於正月晦日,即正月的最後一天,所以有些地方的“送窮”日就在這一天。還有些地方是定在正月初六,或者是正月初三,不過,不管哪一天為送窮日,其意義都是一樣的。“送窮”這一習俗,並不是近代才有的,早在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就專門寫過一篇《送窮文》,唐代詩人姚合也寫有《晦日送窮三首》,其中第一首雲: 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 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都可見,送窮的風俗在唐代已經相當普遍了。

至於送窮的儀式,不同的年代和不同的地區稍有區別,韓愈《送窮文》中,提到要為窮鬼"結柳作車,引帆上牆。"意思是說,送窮時既要為"窮鬼"準備下象徵性的車船,還要給"窮鬼"帶上乾糧。而這一做法在有些地方就一直流傳著,他們是"以芭蕉船送窮"。清康熙年間山西《徐溝縣誌》則是這樣記載送窮的方式的,“五日早,掃堂宇,委土戶外,曰‘送窮’”;河北《欒城縣誌》這樣記載:“五日,掃除穢土置門外,曰‘送窮’”。意思都是說:在初五這一日,將家中塵土垃圾掃好歸攏倒到野外,這就是送窮了。有些地方,同時還要鳴炮、燒香、敬紙,儀式非常的隆重。

還有些地方是在初四就要用彩紙剪出掃除垃圾的紙人模樣,待初五日扔出門外;或者是將家中破舊衣物揀出一二套扔掉或者焚燒祭祀。都算是“送窮”。可見,各地送窮,各有各的儀式,但都反映了老百姓們辭舊迎新,希望生活一年勝過一年的美好願望!


陌上花開且緩歸


正月期間,有的農村有送"窮"的習俗,你知道是哪一天嗎?怎麼送?有什麼來歷?

馬上就要到了歡天喜地過大年的時候了,過年也是有很多的風俗習慣和講究的,尤其是在民間有臘月忌尾,正月忌頭的說法,在臘月期間隨著大年的臨近,很多時候說話是要有禁忌的,切不可隨口亂說,正月初五之前也是有很多講究,不能動掃帚,據說是怕姜子牙的老婆馬氏沾染,馬氏是著名的掃帚星,所以對於掃帚在大年初一是不能動的,還有像什麼不能動剪刀,不能亂說話,等等諸多的講究,只有到了“破”五之後,這些禁忌才算解除。


破五不但是破除禁忌的日子,還是破除窮神的日子,很多地區把這一天稱之為送五窮,五窮是指“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等五種窮鬼。在過年期間被混跡在諸位神仙之中,混吃混喝,百姓都是很善良的,大過年的也並沒有虧待他們,但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在破五這一天,是要將這些窮神給送走的,很多地區都會在晚上講家裡的灶灰掃出去,並且燃放鞭炮,讓這樣窮神遠離,對於初五送五窮除了這五種窮神的說法之外,其實在民間還有很多種的說法。

據說在過年期間所有的神仙都會被我們所供奉,當然貢品自然也是有的,唯獨沒人去供奉茅廁裡面的髒神,這髒神本來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小芝麻粒的神仙,也就耐心的等待到了初五,卻不料還是沒有自己什麼事,邊去找上面理論,為啥沒有我的貢品和祭祀,髒神也是神啊,負責這事的是彌勒佛,彌勒佛一看是髒神,人家大過年的對於你髒神來說,唯恐躲避還來不及呢,誰還會專門供奉你呢?這樣吧給你安排到今天吧,所以破五也有送髒神的說法。

這些都是民間的過年習俗,也是對於美好生活的一種期盼和願景,尤其是過年,都要講究討個吉利,破五在各地的習俗都要很多,有的地方還講究在這一天不能吃米,都是一些傳統的習俗,對於破五送五窮,你的農村老家有這樣的習俗嗎?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正月期間,有的農村有送"窮"的習俗,你知道是哪一天嗎?怎麼送?有什麼來歷?

關於過年送窮神,民間有不同的說法。多數地方為正月初六日送窮神,有的地方是正月初五送窮神,有的地方是正月初三日送窮神,也有正月二十九日送窮神的。而膾炙人口的蒲松齡的《除日祭窮神》文,有“今日一年盡,明朝是新春,化紙錢,燒金銀,奠酒漿,把香焚。我央你離了我的門,不怪你棄舊迎新”句,明顯地說明了是除夕那天,也就是年三十的晚上除舊迎新時送窮神。

不管送窮為哪一天,也不管各地送窮活動有如何不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利用掃除垃圾、扔掉破爛的活動,表示送走窮鬼窮神,反映了漢族人民普遍希望在辭舊迎新的年節期間,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富貴安康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根據史書記載,漢族民間相傳窮鬼是上古帝王顓頊的兒子。他生性喜穿破爛脫衣服,喝餿飯,如果給他新衣服,他也扯破或用火燒出洞以後才穿,因此,大家都叫他“窮子”。窮子死在正月的晦日,宮人們把他理葬,稱“送窮子。”以後就留下正月送窮鬼的習俗。民間送窮的風俗唐代時已經相當盛行,以後歷代相傳。

送窮神的主要活動是清掃衛生,這是節後第一次認真清掃衛生,要將廁所等汙穢處清理乾淨,將家裡破舊的衣服收拾出來扔到街上,用火燒掉,並點燭燃香,進行供奉,送窮鬼上路。據宋時《歲時雜記》記載:“人日前一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送窮神的風俗,在全國各地流行,但在我們膠東農村,很少有這項活動,但商家多於此業開業,寓意六六大順,生意興隆。

其實,送窮神就是反映了人們的一種美好願望,也是節後玩樂幾天後收斂玩心,開始清理衛生,打點生活,重新開始掙錢的時候。只不過人們把這些普通的生活,賦予了更多的民俗意義。


齊東晏子


我們那裡是初五送,叫“倒窮土”,以前村裡睡的土炕,把炕蓆捲起來掃掃都有土,再加上也沒地板磚,地上的土也不少,掃吧掃吧初五早上太陽昇起前倒出去,裡頭還放幾個硬幣,倒完後再響個炮完事。現在家裡沒那些土就倒些瓜子皮啥的,寓意來年不在窮。


夏至149911368


過春節正月為什麼有“七不出門、八不歸家”的傳統說法?


那個蟲兒敢做聲


正月初五,倒垃圾。俗稱送窮神。從年三十一直到初五不掃地,不倒垃圾,怕破財。初五這天才倒垃圾,叫送窮神。聽老人講,初五之前不能倒垃圾會破財。


逍遙候龍哥


大年初一可以不倒垃圾房子裡面得啥味一直到初五不扔垃圾,哪那多講究


用戶8327641157530


我們這兒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