僕固懷恩叛唐朝,郭子儀兩退番兵

吐蕃唐朝爭霸二百年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八月,朝廷收到一封自訟信,信中寫道:“……臣靜而思之,其罪有六:昔同羅叛亂,臣為先帝掃清河曲,一也;臣男玢為同羅所虜,得間亡歸,臣斬之以令眾士,二也;臣有二女,遠嫁外夷,為國和親,蕩平寇敵,三也;臣與男瑒不顧死亡,為國效命,四也;河北新附,節度使皆握強兵,臣撫綏以安反側,五也;臣說諭回紇,使赴急難,天下既平,送之歸國,六也。臣既負六罪,誠合萬誅,惟當吞恨九泉,銜冤千古,復何訴哉!……”

信中所言六罪實為六功,寫信的人名叫僕固懷恩,他出身於鐵勒九姓之一的僕固部落,身份顯赫,世為酋長。安史之亂爆發後,僕固懷恩成為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的部下,帶領部落加入平定叛軍的戰爭,立功無數。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郭子儀在相州戰敗後,朝廷任命李光弼為朔方節度使、天下兵馬副元帥,僕固懷恩又成為李光弼的部下,然而僕固懷恩與李光弼的關係並不太融洽。上元二年(761年),李光弼在邙山與史思明決戰時,僕固懷恩與李光弼陣前不和導致唐軍大敗,李光弼被降為河南副元帥,僕固懷恩也被召入京師,擔任工部尚書。

寶應元年(762年),唐代宗即位,任命雍王李適(後來的唐德宗)為天下兵馬元帥,僕固懷恩為朔方節度使、天下兵馬副元帥,率領唐朝、回紇聯軍討伐史朝義。僕固懷恩奮勇激戰,屢敗叛軍,收復洛陽,降服薛嵩、張忠志、田承嗣等河北叛將,最終在廣德元年(763年)平定范陽,結束安史之亂。

唐吐戰爭史6|僕固懷恩叛唐朝,郭子儀兩退番兵

戰後,僕固懷恩送回紇軍隊返國,路經太原,因回紇可汗是僕固懷恩的女婿,河東節度使辛雲京便擔心僕固懷恩會勾結回紇軍隊襲擊太原,於是閉城嚴防僕固懷恩。辛雲京的無禮行為激怒了僕固懷恩,兩人的矛盾迅速激化,僕固懷恩於是屯兵河東,以報復和威脅辛雲京。

辛雲京後來勾結宦官駱奉仙,誣陷僕固懷恩謀反,朝廷兩不責備,下詔和解辛雲京和僕固懷恩。僕固懷恩為自己辯罪,上書朝廷,開頭的那段話就是出自僕固懷恩上書朝廷的奏章中。

這年十月,吐蕃攻陷長安,唐代宗避難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僕固懷恩冷漠對待,不去勤王,招來非議。魚朝恩上臺後,同樣支持辛雲京,僕固懷恩進退兩難,最終在廣德二年(764年)正月起兵叛亂,進攻河東。

唐代宗隨即任命郭子儀為河中節度使,前往河東鎮壓僕固懷恩的叛亂。僕固懷恩的部將們見老領導郭子儀到來,紛紛倒戈朝廷,僕固懷恩很快兵敗,帶領殘部回到朔方軍的根據地靈武(今寧夏靈武縣),謀圖再舉。

自安史之亂爆發以來,僕固懷恩一門中為朝廷死者四十六人,自己的女兒遠嫁回紇,自是忠心無二,然而朝廷模稜兩可的態度分明是在懷疑僕固懷恩,僕固懷恩起兵反叛,實屬無奈。僕固懷恩回到靈武后,決意嚴厲報復朝廷,他用自己特殊的身份說服回紇可汗背叛唐朝,又派人聯合吐蕃贊普,開始策劃進攻長安。

廣德二年(764年)八月,僕固懷恩率領本部人馬和回紇、吐蕃十萬聯軍,大舉進攻唐朝。唐代宗聞訊大驚,正巧郭子儀入朝,唐代宗於是任命郭子儀為主帥,領兵鎮守奉天(今陝西乾縣),防禦僕固懷恩。

僕固懷恩取道邠州(今陝西彬縣),進逼奉天(今陝西乾縣)。郭子儀知道僕固懷恩利在速戰速決,便沒有主動出擊敵軍,轉而採取防禦戰術,故意向僕固懷恩示弱,尋機決戰。僕固懷恩以為朝廷無備,志在必得,當他抵達奉天后,忽然發現郭子儀已經在乾陵的南邊擺好陣勢,當即明白自己襲擊長安的計劃已經破產,於是不戰而退。

郭子儀在前線防禦僕固懷恩時,位於僕固懷恩後方的河西節度使楊志烈也沒有閒著。楊志烈為緩解長安的危急形勢,派監軍柏文達進攻僕固懷恩的老巢靈武,以牽制僕固懷恩。柏文達起初進軍順利,連克數縣,兵臨靈武,但當僕固懷恩聞訊返回後,派軍隊襲擊柏文達,柏文達死傷過半,狼狽撤軍。

不久,吐蕃發兵進攻涼州(今甘肅武威市),楊志烈寡不敵眾,逃亡甘州(今甘肅張掖市),被沙陀人殺害,涼州於是陷落,成為吐蕃的城池。

唐吐戰爭史6|僕固懷恩叛唐朝,郭子儀兩退番兵

永泰元年(765年)九月,僕固懷恩引誘回紇、吐蕃、吐谷渾、党項、奴剌數十萬番兵捲土重來,他分兵三道進攻唐朝,讓吐蕃大將馬重英等出兵北道,進攻奉天;讓党項酋長任敷等出兵東道,進攻同州(今陝西大荔縣);讓吐谷渾、奴剌出兵西道,進攻盩厔(今陝西周至縣)。

奉天依舊是主攻目標,僕固懷恩讓回紇軍隊跟在吐蕃軍隊後面,自己又率本部人馬跟在回紇軍隊後面,非得拿下長安才能消解心中的怨恨。大戰在即,僕固懷恩卻在進軍途中忽患重病,在鳴沙(今寧夏青銅峽)離世,其部將為了爭奪主帥之位開始自相殘殺起來。

吐蕃大將馬重英等率領十萬大軍按照計劃抵達奉天后,郭子儀尚在河中,唐代宗急召郭子儀救援京師,屯兵涇陽(今陝西涇陽縣);又命淮西節度使李忠臣、鎮西節度使馬璘、河南節度使郝庭玉、鳳翔節度使李抱玉、同華節度使周智光、鄜坊節度使杜冕等在長安周邊屯兵,做好充分的防禦準備。就連唐代宗自己也率禁衛軍屯兵苑中,做好了御駕親征的準備。

此時防守奉天的是朔方兵馬使渾瑊和討擊使白元光兩員驍將,白元光負責防守,渾瑊負責進攻,兩人密切配合,對吐蕃大軍毫不畏懼。渾瑊或白天對戰,或黑夜偷襲,前後斬首五千多級,不斷給吐蕃製造麻煩。吐蕃進攻奉天不能得手,又值連日大雨,於是轉攻醴泉(今陝西禮泉縣),大掠數萬男女而去。周智光引兵出擊撤退的吐蕃軍,在澄城(今陝西澄城縣)之北擊破吐蕃軍,又趁勝追擊,直到把吐蕃軍趕到邠州方才撤軍。

唐代宗得知吐蕃大軍從奉天撤離的消息後,剛要舒一口氣,卻又聽說吐蕃大軍和回紇大軍聯兵而來,再次進攻奉天,心中不免驚慌起來,好在郭子儀已經達到涇陽,這就讓他的心安定了不少。

唐吐戰爭史6|僕固懷恩叛唐朝,郭子儀兩退番兵

吐蕃、回紇聯軍抵達奉天后,開始圍攻涇陽,此時傳來了僕固懷恩病死的消息,攻唐聯軍立刻陷入群龍無首的局面。党項軍隊早已撤離同州,吐蕃軍隊和回紇軍隊也產生了矛盾,分營而居。

郭子儀站在城頭上,看到敵營發生變化後,趕緊派人打探情報。當郭子儀探清敵情後,他很快想出一個對策。這天,郭子儀派牙將李光瓚前往回紇軍營,提議回紇與自己聯合進攻吐蕃。然而,回紇將領並不相信李光瓚的話,他們要求郭子儀親自到回紇軍營來見他們,郭子儀欣然表示同意。

郭子儀臨行前,他的部將為他準備了五百精騎作為護衛,郭子儀說這沒有什麼好處,便只帶著幾個騎兵離開了涇陽城。郭子儀到達回紇軍營後,先派人向回紇傳話,說自己來了,後摘掉頭盔脫掉盔甲放下武器,進入回紇軍營,面見回紇諸將。回紇諸將見到郭子儀真來後,紛紛下馬羅拜。

郭子儀隨後下馬,拉住回紇主帥藥葛羅的手,張口就說唐朝待回紇不薄,責備回紇負約,最後說道:“今吾挺身而來,聽汝執我殺之,我之將士必致死與汝戰矣。”藥葛羅向郭子儀解釋回紇出兵幫助僕固懷恩的原委後,郭子儀提議回紇幫助唐朝進攻吐蕃,凡是吐蕃所掠的物資盡歸回紇所有。藥葛羅當即表示同意,在軍營中和郭子儀執酒為誓,訂立盟約。

吐蕃馬重英等聽到回紇藥葛羅和郭子儀結盟的消息後,擔心遭到襲擊,便在當夜拔營,從涇陽撤軍。藥葛羅領兵追擊吐蕃,郭子儀也派白元光率領精銳騎兵協助作戰,唐、回聯軍在靈臺(今甘肅靈臺縣)西原大敗吐蕃,又在涇州(今甘肅涇川縣)之東擊敗吐蕃,得勝而歸。

郭子儀單騎入敵營,用自己的威信取得回紇的信任,不戰而屈人之兵,變劣勢為優勢,不愧為一代名將!吐蕃退軍後,郭子儀招降僕固懷恩的驍將僕固名臣、李建忠等人,又招降党項酋長鄭庭、郝德等人,徹底緩解了唐朝邊境緊張的局勢。

唐代宗為加強防禦吐蕃的力量,在永泰元年(765年)任命路嗣恭為朔方節度使,在大曆元年(766年)任命馬璘兼任邠寧節度使,在大曆二年(767年)任命崔寧為劍南西川節度使,在大曆三年(768年)調任馬璘為涇原節度使,在大曆四年(769年)調任郭子儀為邠寧節度使。再加上鳳翔節度使李抱玉,唐朝的邊境重地靈武、邠州、涇州、鳳翔於是皆有能將防守,諸將間亦互相支援,吐蕃雖時常進犯,卻頻繁遭遇失敗,對長安已經不能造成威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