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在起義過程中都做了什麼喪盡天良的事情?

錢塘安東陽


據說,黃巢起義過程中做過以下壞事:

  1. 攻佔廣州,屠殺近12萬人;

  2. 製作巨舂,加工“人肉軍糧”;
  3. 攻陷長安,整座都城焚於一旦。

然而這些事件中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下面我給大家分析一下:

黃巢屠廣州城

黃巢的起義軍在廣州屠殺12萬人的記載是在阿拉伯人的《見聞錄》中,裡面記載了被黃巢殺害的都是在廣州經商的伊斯蘭教徒、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火教徒。黃巢是三月份開始進攻嶺南,到第二年的九月就完全佔據了整個嶺南地區,這種作戰速度可以算是閃電戰了。但黃巢在廣州呆的時間不長,因為士兵水土不服,又感染了瘟疫,因此很快又轉攻桂林。就在這短短的時間裡,黃巢的起義軍隊伍一直在擴大,離開廣州的時候已達到10萬人之多。由此可見,當是在嶺南地區還是有人願意跟著黃巢一起幹事業的。如果黃巢殺人不眨眼,屠盡城中百姓,試問誰願意跟著一個殺害親人的惡魔走呢?

因此黃巢在廣州屠殺的12萬人,應該是如阿拉伯人所說的,所殺都是外國宗教徒,屠殺的原因自然也與宗教有關了。

黃巢製作“人肉軍糧”

據《舊唐書》記載:“關東仍歲無耕稼,人俄倚牆壁間,賊俘人而食,日殺數千。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這是黃巢在攻打陳州的時候,因為軍中缺糧,於是便發明了幾百臺“巨碓”,把活人扔進巨碓之中搗碎,連骨頭一起製作成軍糧給士兵們吃。當時把戰線附近的百姓吃完還不夠,還要“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汴、曹、徐、兗等數十州,鹹被其毒。”就是說黃巢還派人到另外十個州去捉活人回來做軍糧。

關於《舊唐書》的這一記載,我不信!

  • 首先,整個活人扔進所謂的巨碓中搗碎將會是什麼樣子?內臟汙穢全部夾雜在一起,這樣做出來的食物誰吃得下?就算勉強嚥下去,那也肯定會得病。

  • 其次,黃巢攻打陳州用了一年多,他有精力去製作幾百臺巨碓,為什麼不製作幾百臺攻城的機械呢?如果有這樣的資源,多幾百臺攻城機器早就把陳州攻下了,何必要苦苦在那裡吃一年多的“人肉軍糧”?
  • 最後,說黃巢派兵去另外十個州捉活人更是無稽之談!大家可以看下面的地圖,黃巢去捉人的那十個州,近的雖然在陳州隔壁,遠的卻隔了好幾個州府,如此遠的距離,不惜浪費兵力去捉人,還要帶回陳州進行加工,這對於作戰中的軍隊來說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黃巢攻長安

黃巢攻陷長安城是可信的,詩人韋莊的《秦婦吟》也記錄了當時攻城的情景。不過類似這種城池淪陷後的災難場面是每一場戰爭中都會有的,也體現了戰爭的殘酷,但這不能說黃巢喪盡天良,任何一場戰爭都是一場災難,這樣的結果也是無法避免的。

黃巢起義是功是過,黃巢是英雄還是惡魔,這些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水煮汗青


875年,黃巢在冤句起兵,響應王仙芝,開始起義,一直持續到884年。黃巢起義是唐末人民起義中,持續時間最長、涉及範圍最大、對歷史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場農民起義。

黃巢起義,採取流動作戰方式,沒有穩定後方,因此,缺乏經濟上的保障、也沒有與百姓建立深厚情誼。

黃巢性格暴躁、心胸狹隘,有時候會做出一些非常不理智的事情,甚至做了喪盡天良的事情。主要有以下三件事,被後人所詬病。

報復百姓、血洗長安

881年,黃巢率領大軍進入長安。唐朝降將張直方組織軍隊和群眾迎接黃巢大軍進城。

黃巢大軍列隊整齊、軍紀嚴明,對老百姓秋毫無犯,整個長安城老百姓生活平靜安寧。

黃巢命令部屬告訴長安城的老百姓:“黃王起兵,就是為了拯救老百姓。你們只管正常生活,不要害怕。”黃巢還命令向那些窮困潦倒的貧民分發錢財和物品,讓他們能夠生活、不致餓死。

老百姓對黃巢感激不盡,無比擁護。黃巢軍隊走到哪兒,人民都站到道路兩邊歡迎他們。

黃巢在長安城中穩定下來後,就忙於稱帝,放鬆警惕,沒有強化軍紀。沒過多長時間,那些痛恨唐朝統治的部屬,大肆殺戮唐朝宗室成員;唐朝降軍也乘機屠殺普通百姓。一時之間,長安城中殺風四起,大街上到處都是被殺死人的屍體。

黃巢知道後,下令禁止殺人,但是,局面已經失控,短期內無法收到明顯效果。

黃巢起義軍又沒收富裕人家的財產,僥倖活命的唐朝宮室成員都是赤腳走路、連一雙鞋子都沒有了。

濫殺成風、沒收財產,使得留在長安城的唐朝皇室和官員,惶惶不可終日。他們伺機協助唐朝軍隊打回長安。

882年,在城內人員引導之下,唐朝軍隊攻入長安。在霸上露天宿營的黃巢,得知唐朝軍隊紀律渙散,每支軍隊之間相互不能援助,就命令軍隊從各個城門進入長安城中,把唐朝軍隊打得大敗,唐朝軍隊死亡了十分之八九。

黃巢軍隊再次佔領長安。回想自己對長安民眾的種種好處,對比唐朝統治者的種種暴行,可得到的回報卻是有些城民竟然協助官軍進攻自己,黃巢氣憤難平,於是,放縱自己的士兵在長安城中任意屠殺。

黃巢的士兵三五成群,挨家挨戶搜擄財物、見人就殺。

整個長安城內,大街小巷都是橫豎躺在地上的死屍,到處都流淌著人的血水、遍地可見已經乾涸的紅褐色的血液。很多天之後,有些幽深巷陌中,還可以看見屍體腐化之後留下的堆堆白骨。

這次“洗城”,殺死普通民眾不少於20萬人。

882年9月,黃巢部將朱溫投降唐朝,並與唐軍李克用聯合,一起向長安進攻。


883年4月,黃巢被迫撤出長安。黃巢命令部下放火焚燒了長安多條主要街道兩邊的房屋,留下長安城大片廢墟。


應付軍糧、啖人陳州

逃離長安之後,黃巢部將孟楷在挺進河南途中,被俘遇害。黃巢異常悲憤,發誓一定要為孟楷報仇雪恨。

黃巢把所有軍隊集中起來、駐紮到溵水,將陳州包圍起來。在陳州城外,挖了五道深溝,防止唐軍逃跑,起義軍分很多路向陳州進攻。


由於陳州城內唐軍拼命抵抗,黃巢軍隊久攻不下。軍糧問題日益嚴重。為了解決士兵吃飯問題,黃巢命令士兵到周邊老百姓家中去收繳糧食。但是,由於長期自然災害,百姓自己都沒有飯吃,哪有多餘糧食?

沒有糧食,黃巢命令士兵剝樹皮充當食物。10萬大軍,一天三餐吃樹皮,很快將能找到的樹皮都吃完了。黃巢軍隊所包圍的陳州地區,赤地千里,除了活人沒有生物。

萬般無奈,黃巢秘密命令一支小部隊、到隱蔽的地方建造100多個巨碓,把俘虜來的敵人放進巨碓中磨成肉糜,供應給前線士兵作為軍糧,並且不許告訴他們這是人肉。

從長安一路過來,已經餓死了數以萬計的士兵。活著的士兵,只要有吃的,根本顧不上辨別是什麼,狼吞虎嚥、吃下去保住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黃巢軍隊圍困陳州300多天,每天都要供應伙食。俘虜吃完了,就把老百姓也當成軍糧。陳州周邊所有的老百姓,無論男女、不分老幼,能抓到的統統放入巨碓中,加工成肉糜。100多個巨碓日夜加工,為前線士兵提供食物。

陳州地區的活人被吃光了,黃巢命令軍隊到附近十幾個州去搶劫食物、俘獲人口。俘虜來的人都被巨碓磨成肉糜,供應前線士兵。

等到唐軍解除陳州之圍的時候,黃巢軍隊啖食了30萬人。

因為啖食人肉,黃巢的士兵有不少生病以致死亡。

這是人類歷史上慘不堪言的一幕,即使動物世界,也不會出現這樣的悲劇。

劫富濟貧、屠城廣州

在向南方進軍過程中,黃巢看到廣州地區十分富裕,就希望自己能夠統治這一地區。

879年,黃巢起義軍兵臨廣州城下。

黃巢上表唐王朝,要求冊封自己為廣州節度使。唐朝朝廷斷然拒絕,黃巢非常憤怒。他命令士兵猛烈進攻廣州城。

廣州城很快被攻破,進城之後,黃巢命令士兵對城內財富進行一次大洗劫。

當時,廣州城是中國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大量阿拉伯人、波斯人、猶太人居住在城內。這些外國人主要依靠經商發財致富,擁有大量財富。也有一個傳說:之前,有一批大食、波斯人曾經搶劫過廣州城、並且焚燒了很多房舍。

黃巢軍隊劫掠阿拉伯、猶太、波斯商人財富的時候,受到他們的反抗。想到這些人曾經搶劫過中國人,黃巢命令對城內的外國人進行瘋狂的大屠殺。在廣州城寄居的、經商的伊斯蘭教徒、猶太教徒、基督教徒等,總共有12萬人被殺害。

這時候,黃巢提出的主張是:打家劫舍、劫富濟貧。黃巢之所以屠殺這些外國人,一方面是為以前死難的中國人報仇,另一方面是為自己軍隊籌集軍餉和物資。

黃巢在廣州停留的時間不長,因為士兵水土不服,不少人感染了疾病。黃巢不得不轉戰其他地方。

雖然黃巢起義軍困難重重,但是在廣州期間,起義隊伍一直在不斷擴展。黃巢進入廣州時,只有8千人。當黃巢從廣州開始北伐的時候,起義隊伍壯大了很多,已經增加到10萬士兵。

特意把黃巢在廣州這部分內容安排到最後,因為黃巢的這一舉動明顯與前面兩個行動有著本質區別。

有一些人稱讚黃巢在廣州的殺戮是一場義舉;也有人說黃巢在廣州是消滅異教徒。

黃巢的所作所為,全部都是由於戰爭而引起的。

戰爭是殘酷的,受難的總是百姓眾生。

增強國力,保衛和平,讓人民安居樂業的領導人,就是老百姓的恩人、就是老百姓的福星。

你怎麼看待黃巢起義軍所做的三件事?

我是:岳飛的飛。


岳飛的飛


黃巢不像是一個解民倒懸、壯志未酬的義軍首領,反而像是一個地獄出來的惡鬼,為禍人間,極盡窮兇極惡之事。


1.廣州屠城

公元879年,黃巢在進攻廣州時,遭到了軍民的頑強抵抗。城破之日,下令屠城,被殺之人多達數十萬人。據《中國印度見聞錄》記載,在這場屠殺中,僅僅是不同宗教的教徒就死傷近15萬人,再加上其他的普通百姓,這個數字就顯得更加巨大。



2.搶掠長安

黃巢也一直想著當皇帝,而且顯得有點兒迫不及待。公元880年,長安城剛破,黃巢就登基稱帝。這位新皇帝不想著安撫民心,反倒縱兵燒殺搶掠,這個搶的目標不止前唐的王公貴族,普通的富人也難逃,好好的一座帝都哀鴻遍地,到處是黃巢軍隊的獸行。

“朱門甲第無一半,當街踏盡公卿骨”



3.焚燬長安

黃巢軍隊被李克用打敗後,退出長安向東邊逃竄。但是可能心理不服,走之前將長安放火焚燒,這座耗費幾代人心血的長安城被付之一炬。

4.人肉為糧

黃巢在逃竄過程中,軍糧耗盡,竟然想到吃人。這就不單單是殘暴了,而是變態,大變態。當時其大規模屠殺河南、山東百姓,人數達數十萬之眾,導致“關東仍歲無耕稼,人俄倚牆壁間”。



黃毒對當時的社會秩序產生了致命性的打擊,其又無力把控自己,導演了中國的一段黑暗歷史。

我是歷史聆聽者,歡迎各位不吝賜教,點個小贊也是極好。


秘史雜談


黃巢這個人在歷史上評價並不高,關於他做過什麼喪盡天良的事情,歷史上大概有三次記載,這三件事,無論是什麼時候,都足以稱得上是喪盡天良,首先第一個就是黃巢在佔領廣州之後,展開了屠殺,黃巢似乎非常的喜歡屠城,他在廣州乾的這件事可謂是喪盡天良,他整整屠殺了十二萬人。

有趣的是,這件事還被阿拉伯人記載進了《見聞錄》,值得一提的是,黃巢這次屠殺的人,基本都是和外國宗教有關的人,如今這件事很少被提起,容易引起矛盾,如果大家感興趣也可以去自己查查黃巢是因為哪個宗教才開始屠殺的,有一部分歷史學家認為,黃巢的這次屠殺,從某些方面來說,是一件好事。

第二件事就是人肉軍糧,這件事在歷史上的爭議還是比較大的,史書是這樣記載的,黃巢建造了數百個巨碓,這個工具的作用就是做人肉軍糧,大致的解釋就是,將活人直接扔進巨碓裡,然後搗碎,就這樣將人做成了軍糧,黃巢走到哪裡,都會抓不少人,目的就是在缺軍糧的時候將這些人給做成軍糧。

試問一下,內臟汙穢全部夾雜在一起,士兵能吃下去也是不容易,當然這件事很多史學家認為是故意在醜化黃巢的,歷史上拿人肉當食物的軍隊的確有,可是並沒有像黃巢這樣誇張的。而且史書記載黃巢的軍隊至少吃了三十萬人,這就更加的誇張了,拿人肉當軍糧不奇怪,可是能吃這麼多真實性就不高了。

第三件事就是黃巢攻陷長安城了,他在長安城裡首先乾的就是屠城,男女老少一個不放過,據記載長安城的屍骨堆積如山,這都是黃巢做的。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黃巢做過什麼喪盡天良的事情?什麼叫喪盡天良?

看了那麼多回答,無非都是在指責黃巢殺人,殺,人殺人。為什麼殺人,歸根結底無非就是掠奪軍糧,軍餉,掠奪財富,沒糧食吃了逼急了還吃人,比如黃巢圍攻陳州,沒糧食吃了就偷偷擄掠老百姓充當軍糧,據傳足足吃了三十萬人。吃人是不是罪大惡極,是,但是張巡守睢陽也把全城男女老少吃了個遍,怎麼就都誇他是個忠臣義士呢?都是吃人,黃巢最起碼還留一塊遮羞布,儘可能不讓士兵知道這是人肉,張巡就直接多了,公開把自己小妾殺了分給部下吃。



有人說黃巢吃了三十多萬人啊,拿一句網上流行的話說:女裝只有零次和無數次。同樣,吃人也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一次和第無數次是可以劃等號的!!

說張巡是好人啊,為了李唐不惜賠上全家,乃至整個睢陽城男女老少的性命,是個大忠臣。他忠於誰?忠於這個國家?不,他忠於的是李家一家一姓。同樣,黃巢反的也是李家一家一姓,他忠於他自己。你能說黃巢不是唐朝人,但是你不能說他是外國人。所以說黃巢和張巡就吃人上來說,本質上是一模一樣的,唯一的不同是張巡忠於的李唐贏了,黃巢輸了。所以張巡就成了英雄,黃巢就成了魔頭。

再說屠城事件,這就更有意思了,古代哪次亂世哪個將軍手裡沒有幾座城的老百姓的人命啊。劉邦仁義不,當年城陽是劉邦和項羽兩人合夥作案,穎陽、煮棗、胡陵那可是劉邦親自下的手。

還有其他鼎鼎大名的將軍,曹操屠徐州,十萬人,說殺就殺了。吳漢屠成都,吳漢這個人那就是個劊子手。為什麼沐英時期主要工作是往雲南移民,那是因為傅友徳攻下雲南,屠殺了雲南三十萬人。還有常遇春,別看打仗狠,搞屠殺那也是一流,不算蒙古人,光懷慶府,還有山東兩地,死在他手裡的漢人也有五六十萬。


為什麼劉邦屠城史書說他仁義,常遇春、傅友徳、曹操、郭威、吳漢等人屠城就都是英雄。黃巢屠城那就是殺人魔頭呢?

屠城無非是為了激勵士氣,節約軍糧,搶劫財富,上述那些人的出發點其實都是一樣的,勝了的就是大英雄,輸了的就是罪大惡極??難道黃巢是遠渡重洋的外來侵略者?

守仁君不是想替黃巢洗白,守仁君只想說,看待歷史問題,要不就都用古人的角度看,要不就都用現代人的角度看,史書裡的成功者,就都用古人的角度去看,什麼建功立業,開創幾百年基業。史書裡的失敗者就說什麼殺人如麻,罪大惡極?這是什麼道理。


守仁讀仁


“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聽了宋江這句詩,我還以為黃巢是個弱者,但是翻翻官方資料,發現這個人還是挺狠的。

首先說黃巢何許人也

黃巢並不是個農民,他家祖上以販賣私鹽為生,家底是比較豐厚的。黃巢也不是個本分的商人,略帶點遊俠氣質。他讀過點書,喜歡舞刀弄槍的,還招攬了一批混混做自己的手下。

黃巢這個人不甘於平凡,喜歡轟轟烈烈的生活,恰巧趕上高仙芝起兵反唐,他就自己拉起了一支隊伍,和王仙芝遙相呼應。

民間有種傳說,說黃巢考上了武狀元,上殿面見皇帝,結果王寶釧先黃巢長得太醜,勸皇上不要加封這麼醜的人做官,皇帝就聽了。黃巢對此事大為光火,一怒之下起兵,他發誓要殺死王寶釧,殺死皇帝。

不管怎麼說,黃巢起義的目的不太純,並不是為了解民倒懸,他做了不少頗有爭議的事。

初次洗劫長安城


黃巢初入長安城的時候,還假仁假義,命令手下的人給予窮人錢財。結果沒幾天他們就原形畢露。他們把百姓抓起來拷打,索要錢財。有錢人就逼他們滾出去,宅子讓給自己住。對於那些當官的和皇親國戚,黃巢的手下更是不放過塔恩,全部殺掉。老百姓家的女眷都被黃巢的手下給糟蹋了。

總之就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好好一座繁華的長安城被他們搞的烏煙瘴氣,屍橫遍地,儼然成了人間地獄。

血洗長安城

黃巢攻入長安城沒有多長時間,就被官軍驅逐出來。但是黃巢老謀深算,他沒有遠遁,而是抓住時機反撲懈怠的唐軍,再度入主長安。黃巢為了報復長安百姓歡迎官軍的行為,縱容手下屠城,據說殺死百姓八萬有餘,只殺得血流遍地。

造大碓,吃人充飢

黃巢起兵那幾年,時局動盪,百姓流離失所,田地荒蕪,又趕上天災,沒有糧食可吃。當兵的打仗餓著肚子哪行,黃巢就讓人造了幾百個大石碓,把抓來的老百姓扔進去,搗碎了吃掉,據說一天能吃三千多個。聽聽都讓人覺得毛骨悚然。

盡信書不如無書,但是盡不信書的態度同樣不可取。所以我相信黃巢濫殺過,但是不相信有史書裡說的這麼駭人聽聞,這麼不堪!


西堤君


大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天下大災,民不聊生。當年,王仙芝率眾起義。黃巢因為屢試不第,也於第二年,聚眾響應王仙芝。起義軍數月之間,發展到了數萬人。

乾符五年,唐朝請來了善戰的沙陀援兵,王仙芝在湖北黃梅兵敗被殺,黃巢自立為黃王轉戰江南。

黃巢屠福州

乾符六年,公元879年,該年三月,黃巢幹了第一件喪盡天良的事情,福州屠城。

據《新唐書》記載,黃巢圍福州,唐朝觀察史韋岫棄城逃跑。黃巢大軍圍城,“焚室廬,殺人如蓺(讀億音,同麻類似)”。

“是時閩地諸州皆沒”,黃巢佔領了福建全境,並屠殺劫掠當地的富商大戶。當時的泉州有很多外來經商者,大約有萬餘人。根據一本阿拉伯史學家所寫的史料推測,黃巢可能將泉州的這一萬多外國商人全部屠殺了。

不過這一點存疑,畢竟兩唐書,《資治通鑑》,甚至能查到的個人筆記等中文史料都沒有記載黃巢在泉州屠城的記錄。但也沒法證明完全沒發生過。至少按《新唐書》的記載,黃巢在福州幹過的事情,在泉州再做一遍,不是沒有可能。

黃巢屠廣州

黃巢佔領閩地之後,向唐朝請授安南都護、廣州節度使的官職,未果,“急攻廣州”。黃巢在攻下廣州之後,幹了第二件喪盡天良的事情。

同樣根據阿拉伯歷史學家艾布·賽義德·哈桑所撰寫的阿拉伯文史料,黃巢在廣州再次大肆濫殺無辜,其中包括在廣州經商的伊斯蘭、猶太、基督及波斯商人,共計十二萬人。

這一點同樣存疑,理由同泉州一樣。但按照兩唐書的記載,黃巢佔領廣州後不久,“賊中大疫,眾死什四,遂引北還”,除了水土原因之外,當時正值夏天到來,有沒有大肆殺戮之後,引發疾役的可能,沒法排除。

有些觀點認為黃巢此舉乃英雄所為。這個值得商榷,畢竟這些外來者都是商人和傳教士。

黃巢屠長安

黃巢在廣州遇到疾役之後,揮軍北還。

廣明元年,公元880年,黃巢攻下了唐東都洛陽。據《太平預覽》記載,黃巢軍這次是軍紀嚴明,不剽財物,甚至還向貧民散發財物,受到了百姓的熱烈歡迎。

同年十一月,黃巢越過潼關,攻佔長安,自立為帝,建立大齊朝。黃巢進入長安,初期秩序井然,但很快起義軍就開始在長安城內燒殺劫掠。《資治通鑑》記載,“居數日,各出大掠,焚市肆,殺人滿街,巢不能禁”。

到了廣明二年,公元881年,唐軍反攻,因為起義軍在長安劫掠,長安百姓幫助唐軍,迫使黃巢軍退出了長安城。但是,唐軍入城後,同樣是“官軍不整”,“軍士重負”,把長安城又搶了一遍。

黃巢反攻長安,大敗唐軍。黃巢再次入長安後,幹了第三件喪盡天良的事情。

黃巢十分痛恨長安居民之前協助官軍,“縱擊殺八萬人,備流於路可涉也,謂之‘洗城’”。長安城居民這次最慘,先被黃巢軍劫掠;迎來了王師,又被王師劫掠;最後又被黃巢軍屠戮。

黃巢軍以人為食

黃巢稱帝,屠長安之後,走上了滅亡之路。

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唐僖宗組織唐軍反攻。黃巢大將朱溫降唐,李克用率沙陀軍援唐,黃巢軍數戰不利。

中和三年,公元883年,黃巢撤出長安。當年六月,黃巢兵圍陳州。在這裡,黃巢幹了最後一件喪盡天良的事情。

《舊唐書》記載,黃巢圍陳州之時,關東糧食歉收,大軍缺糧。當時的“人餓倚牆壁間,賊俘人而食,日殺數千。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黃巢建了一個“舂磨砦”,在那裡造了數百個錘臼,直接把人丟到臼中,錘碎了,當食物吃。黃巢大軍每天吃數千人,總共吃掉了三四十萬人。

《新唐書》中的記載類似,而《資治通鑑》中說的更詳細。黃巢把陳州附近的人抓來吃掉之後,還不夠,還“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卞、曹、濮、徐、袞等數十州,鹹被其毒”。這是要把人給吃光的節奏呀。

按照黃巢繼任者的作為來看,這件事的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中和四年,公元884年,黃巢亡。秦宗權接替了黃巢,自稱為帝。他打仗不帶糧食,而是拉著滿車滿車的用鹽醃製的屍體。

都說唐末五代時期,是真正吃人的時代,一點都不假呀。正因為此,周世宗柴榮和宋太祖趙匡胤才被人推崇至極,是他們解救了處於水深火熱中的天下蒼生。


奕天讀歷史


黃巢起義所做的那些惡事並沒有真憑實據,可信度十分之小。野史上說黃巢攻陷廣州之後,在當地大肆屠殺,殺害無辜百姓十二萬人,這其實並不可信。



我們來理性分析一下,廣州殺害無辜百姓十二萬人,倘若黃巢軍真如此殘忍,那麼當地百姓應該恨之入骨才對。可實際上黃巢軍自攻陷嶺南地區之後,一直在招兵買馬,離開廣州之時兵力已經高達十二萬人,倘若黃巢軍大肆殺戮又怎麼會有如此多的百姓願意參加黃巢。


其次就是黃巢軍以人肉為軍糧,這更加不可信。歷史上確確實實出現過以人肉為軍糧的時候,可那是沒有食物吃的時候,是不得已而為之,沒有幾個士兵會喜歡食用人肉。

《舊唐書》記載黃巢軍制造了幾十個絞肉機器,將活人直接扔進去,然後骨頭與內臟都絞成一堆肉泥,用來給士兵充軍糧。這肯定不可信,如此倘若是將活人扔進絞肉機,那場面可想而知,估計人看到食慾都沒了,況且骨頭與內臟也在一起,人若食用這肉肯定會生病。


麥地傳奇


唐朝末年政權腐朽、殘酷壓迫,全國燃起了起義的烈火,875年,王仙芝在河南濮陽起義,自封天補平均大將軍,很快攻下濮州、曹州,並派人四處聯絡起義部隊,當時在山東冤句的黃巢,帶領著黃存、黃鄴等兄弟8人,在家鄉組織了起義部隊投奔王仙芝,黃巢擔任軍中判官。唐朝廷忠武、宣武等5鎮節度使派兵圍攻王仙芝部,並施以高官厚祿勸降王仙芝,黃巢發現王仙芝投降活動後,破口大罵並帶著本部與起義軍分道揚鑣。

圖為仙霞關,此處有黃巢起義遺址。

黃巢先打回山東老家,攻破鄆州,拿下沂州,隊伍發展到數萬人,唐朝多次勸降無果,878年王仙芝兵敗身亡,黃巢自稱沖天大將軍,進逼洛陽受挫後,決定率軍南下,開始南征北伐,879年連克杭州、福州,廣州,黃巢以“義軍百萬都統”名義詔令天下義軍,880年率軍北上,拿下潭州、襄陽,此時黃巢的部隊轉戰南方15州,擁軍20萬,各地義軍紛紛來附,最終在年底一舉拿下洛陽,起軍義發展到60萬。

圖為仙霞關的黃巢雕像。

881年黃巢攻破長安城,唐僖宗倉惶逃走,群龍無首的唐朝官員為活命,全跑到長安城外20裡的灞橋迎接黃巢進城,起義軍人帶紅頭巾,手執兵器,浩浩蕩蕩進城,街道兩旁百姓夾道歡迎,“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就是黃巢進城後,意氣風發的詩作。不久黃巢在長安登基稱帝,國號“大齊”,並大赦天下。

圖為仙霞古道,為黃巢起義軍開闢的古道。

同時逃到成都的唐僖宗加緊了向全國發出討伐黃巢的詔令,並在成都重組政府,唐軍開始向黃巢反撲,而此時的黃巢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並沒有積極鞏固城池,也未向西對唐軍展開追擊,黃巢將領全沉浸在享樂中,黃巢陶醉在長安帝王生活,特別是起義部隊已沒有嚴明的紀律,到處燒殺搶掠,將領們強佔官僚府邸、霸佔妻女,很多士兵搶到財物後脫離隊伍回家了,渾噩中黃巢被唐軍部隊包圍,883年黃巢兵敗被殺。

史書記載黃巢死於泰山,頭顱獻於唐僖宗,屍首就地掩埋,圖為泰山腳下的黃巢墓址。

所以黃巢肯定是幹了很多壞事,傳的沸沸揚揚的一是黃巢部隊吃人肉,二是黃巢盜挖乾陵,在這裡我想說,當餓殍遍野時,發生吃人肉事件肯定存在,但說其日食三千,共吃了全國六百萬人,我覺得是後世政權對農民起義的抹黑,另外乾陵至今沒被盜挖,這也不存在。


圖文繪歷史


歷史掌握在勝利者的手中,成王敗寇。

不是所有的史官都像司馬遷一樣剛烈,大部分還是會順應統治者的思想。這就導致很多原本應該歸屬於英雄行列的,在史官的筆下成了無惡不作的惡魔。

樓主的問題,已經把黃巢當做了壞人,但我還是想從另一個角度去闡述一下觀點。


1.黃巢起義的背景

唐末關東大旱,百姓顆粒無收,但是當時的官府不想著救濟災民,反倒強迫百姓繳納賦稅,服差役。百姓被逼迫的沒有辦法,聚集在黃巢周圍,跟官府對抗。

說明黃巢本人在當地還是很有威信的,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的追隨者。

2.食人之說

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很多都把黃巢刻畫成了一個食人惡魔。《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五十·黃巢傳》載:“賊圍陳郡三日,關東仍歲無耕稼,人俄倚牆壁間,賊俘人而食,日殺數千。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但是我們仔細想一下就可以知道,這種說法其實是站不住腳的。當時黃巢軍隊還有數十萬人,圍攻陳州三百餘日。因為人體的結構(血與骨頭含量多),平均五六人一日食一人,軍隊按十萬人算,三百天一共要吃掉六百萬人,這個數量已經超過了當地的人口。

退一萬步講,就算黃巢喜歡吃人,但他的部隊也不一定喜歡。

但他輸了,唐朝統治者對其深惡痛絕,只能讓他遺臭萬年。

我是歷史伶俜者,用最平凡的語言講述歷史文化故事,如果喜歡請點上一攢,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進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