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電影明星16歲走紅,25歲服藥自殺,死後30萬人送別,死因遺憾

1935年3月8日,阮玲玉自殺的消息震驚中國,五個影迷無法接受,也跳樓自殺。葬禮上,30多萬人走上街頭為其送行。

阮玲玉是當時四大美女之一,上海灘最炙手可熱的電影明星。

這位電影明星16歲走紅,25歲服藥自殺,死後30萬人送別,死因遺憾

她16歲投身影壇,9年內一共拍攝29部影片,絕大部分成為無聲默片的經典。那麼,阮玲玉為何在25歲最當紅時結束自己的生命?

雖然時光已走過84年,但她被逼死的原因,對現代大多數人來講,仍是難題。如果她能明白,也許就不會自殺。

01

1910年,阮玲玉出生在上海一個普通工人家中。父親在6歲時因肺癆去世,阮玲玉跟著母親進入一個張姓大戶人家做工謀生。手腳麻利的母親多年來博得了張家的認可,憑著張家老爺是上海崇德女子中學的校董的關係,阮玲玉得以半價學費進入這座教會私立學校。

作為女傭的女兒,得到這一切殊為不易。

這位電影明星16歲走紅,25歲服藥自殺,死後30萬人送別,死因遺憾

黃毛丫頭逐漸褪去了幼稚,出落成妙齡少女,這一切都沒有逃過一個人的眼睛,他就是張家四少爺張達民。年長阮玲玉三歲的張達民是一個標準的公子哥,常常出入舞廳、賭場等聲色場所,深諳追求女孩的手段。這一次,他決定向阮玲玉發起進攻,每天藉故與阮玲玉聊天,送她小禮物慢慢“入侵”,製造浪漫邂逅的偶遇。

懵懂的阮玲玉每次見到張達民都向後退,她心裡濃厚的“主僕意識”,讓她始終不敢逾矩。而正在接受新式教育的她,又隱隱地盼望著張達民的出現。這種矛盾心理,令她變得憂鬱敏感,在張達民看來,阮玲玉愈發可愛,於是加緊了追求的力度。

一天, 母親突然被張家辭退,理由是發現傭人的女兒竟然勾引少爺。百口莫辯的母親只好帶著阮玲玉逃離張家,學業也難以為繼。15歲的阮玲玉第一次感受到了出身的卑微,此刻的她突然明白,為何自己上學期間,母親不曾去學校看她一次,原來是害怕低人一等的身份被人戳穿。

正當阮玲玉無處可去時,張達民再次出現在她和母親面前,不斷說服母親同意二人同居。生計窘迫的阮母見到了“靠山”,便應承下來。

阮玲玉也被“痴情”的張達民感動了,可是初嘗甜蜜的她怎麼也想不到,眼前的這個男人,竟然是日後逼死自己的幫兇。

這位電影明星16歲走紅,25歲服藥自殺,死後30萬人送別,死因遺憾

從此,三個人的吃穿用度完全靠著張達民的零花錢,很快便捉襟見肘。雪上加霜的是,張達民迷上了賭博,僅存的生活費也被揮霍一空,常常幾日不歸家。一心想過安穩日子的阮玲玉屢次苦勸張達民收斂,卻換來了兩記耳光。

兩個世界的人始終走不到彼此心裡,如果換做旁人,也許就此分開。但阮玲玉軟弱的性格,讓她害怕失去張達民之後自己再次無家可歸。

母親告訴她“這都是命”,沒有任何辦法,除了屈從。

02

阮玲玉不止一次的幻想過婚禮的樣子,在教堂裡,穿著白色的婚紗,挽著愛人的胳膊,一同走向幸福的彼岸。

然而,上帝卻和她開了一個玩笑,將她和張達民的婚禮安排在了靈堂。

與張達民同居的日子過了不久,張家老爺去世了。按照張家規矩,只有結婚的子女才能分到足額的家產,單身只有一半。屬於張達民的一份是10萬元,雖然不多,也夠他用好一陣子了。為了得到這筆錢,他向阮玲玉求婚,請求她與自己在靈堂上舉行婚禮。

如此晦氣,讓阮玲玉怎麼也不願答應。經不住張達民的軟磨硬泡,為了日後生活能寬裕些,二度屈從。

自此,“主僕戀”終於修成正果。

容貌嬌美的阮玲玉藉助張家大少爺的關係,報考上海明星電影公司,成功踏入影壇。在那個年代,中國電影還處於無聲默片的階段,沒有音樂和臺詞,悲歡離合的劇情完全靠演員的表情和動作來呈現。

16歲的阮玲玉,出演了銀屏處女作《掛名的夫妻》,展露了她的天賦。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她先後參演了《北京楊貴妃》、《血淚碑》、《白雲塔》、《情慾寶鑑》、《故都春夢》、《桃花泣血記》等多部膾炙人口的電影,飾演的角色從少女、村姑、賣花女到歌妓、交際花不一而足,多為命運悲慘的底層人物形象。

這位電影明星16歲走紅,25歲服藥自殺,死後30萬人送別,死因遺憾

《掛名的夫妻》中飾演一位守節女子

天性軟弱的阮玲玉將自身的特點完美融入到影片之中,尤其是在愛情主題電影中,哀怨絕倫,催人淚下,憑藉出色表現,阮玲玉成為名震上海灘的璀璨新星。

星光背後,卻總有一個陰影揮之不去。丈夫張達民沉迷賭博將遺產揮霍一空,甚至借了高利貸,輸了錢朝阮玲玉撒氣。阮玲玉好言相勸,張達民暴露流氓無賴的本性,拳打腳踢。

此時的阮玲玉片酬豐厚,再也沒有經濟上的壓力。她認為張達民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沒錢,他仍是愛自己的。如果與張達民撕破臉,當年“主僕私通”的醜事便會大白於天下,這是八卦小報最愛的猛料。迫於輿論壓力,她懦弱的性格再次替她做了決定,除了給母親留出一定的養老錢,將絕大多數片酬都給了張達民。

自己在外拼命拍戲,為的是養一個吃軟飯的男人,這樣的日子讓阮玲玉心力交瘁。而當一個女人自己可以解決物質需求後,她最需要的就是情感需求,張達民顯然給不了。

上帝覺察到了,派了另外一個男人出現在她面前。這個男人比張達民還狠,不僅欺騙了阮玲玉的感情,而且直接將她逼上了絕路。

03

就像所有的悲劇一樣,阮玲玉接下來的故事也有著一個喜劇的開頭。

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阮玲玉到香港避難,在應酬中遇到了一個人。此人名叫唐季珊,是東南亞有名的富商,經營茶葉生意。他生性風流,雖有家室,但仍與當時名揚全國的電影明星張織雲保持曖昧關係。

匆匆一面,阮玲玉並未過多關注唐季珊,但唐季珊卻深深地記住了她。他打聽到阮玲玉喜歡跳舞,便三番兩次邀請阮玲玉去高級舞廳,卻被婉拒。上海局面好轉後,阮玲玉便離港回到滬上繼續拍戲。張達民仍舊靠著阮玲玉養活,終日不見人。

因為唐季珊資產雄厚,便被多家電影公司拉入做投資人,他也成了阮玲玉所在的聯華電影公司的大股東。這個巧合,讓他再度燃起追到阮玲玉的希望。每次去片場,他都會帶上一束鮮花,放上溫馨關懷的小卡片,告訴阮玲玉不要太辛苦。久而久之,缺少呵護的阮玲玉,感受到了體貼,得到了被愛的幸福。

這位電影明星16歲走紅,25歲服藥自殺,死後30萬人送別,死因遺憾

在片場

對於唐季珊來講,阮玲玉只是他眾多獵物中的一個。而阮玲玉卻被矇在鼓裡,她的眼中,唐季珊溫文爾雅,成熟體貼,是唯一的真愛。

手頭再次拮据的張達民回到家,發現阮玲玉婚內出軌,他要找律師起訴阮玲玉,並威脅將大明星的八卦賣給媒體。阮玲玉再次妥協,與張達民簽訂了離婚契約,約定每月要給張達民100元。

有一種幸福,叫做渣男的前妻。離開了渣男,遇到了真愛,日子一定會好起來,阮玲玉確信不疑。唐季珊給阮玲玉買了一座三層小洋樓,二人開始同居。

這位電影明星16歲走紅,25歲服藥自殺,死後30萬人送別,死因遺憾

之後,電影《神女》和《新女性》讓阮玲玉的事業更加紅火,這把火卻燒成了一個男人心中的怒火。

還是張達民,嫉妒和恨的結果就是報復。

而恰恰阮玲玉在他手裡有個把柄。他控告阮玲玉私刻自己的印章盜取財物贈予他人,就是唐季珊。

這位電影明星16歲走紅,25歲服藥自殺,死後30萬人送別,死因遺憾

那麼,阮玲玉有沒有這樣做呢?

心裡沒有,但現實中卻是如此。原來,有一筆20萬的存款,本來是留給母親的,當時為了圖方便,就借用了張達民的戶名,離婚後,阮玲玉要取出這筆款子,擔心張達民從中作梗,便私刻了張達民的印章自行取出。孰料,此事被張達民發現,於是才有了上述一幕。

而且,張達民此次在律師的鼓動下,將此事由民事訴訟變更為刑事訴訟,這就要求被告要站在法庭上,這對於一個大明星而言,是影響演藝生涯的絕對負面事件。阮玲玉再一次想息事寧人,但唐季珊卻站了出來,控告張達民誣陷,並要求阮玲玉登報聲明二人同居期間經濟獨立。

唐季珊的潛臺詞是自己沒有受到阮玲玉的資助,與這20萬毫無瓜葛,顯然是為了保全自己,而全然不顧阮玲玉的名譽。

然而,唐季珊控告張達民的訴訟因證據不足被判敗訴,這場三角戀的大瓜讓群眾看得津津有味,連報紙的銷量都漲了不少。

連環官司極大影響了阮玲玉的情緒,她只能靠高強度的工作暫時忘記這一切。事實證明,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的生活已經跌到谷底了,那麼命運會告訴你,還可以更糟。

不甘寂寞的唐季珊又勾搭上自己的閨蜜,這讓阮玲玉的心又被紮了一刀。阮玲玉稍有爭辯,唐季珊便施暴於她。

這位電影明星16歲走紅,25歲服藥自殺,死後30萬人送別,死因遺憾

電影中的悲慘境遇,殺青後就結束了,然而,比電影更加悲慘的現實世界卻擺脫不得。

兩個渣男,一樣無恥,阮玲玉崩潰了。

04

1935年3月7日晚,阮玲玉邀請了所有對她有恩的朋友吃飯,席間,她一反常態,頻頻舉杯,不斷說著那些聽起來像告別的話。

這位電影明星16歲走紅,25歲服藥自殺,死後30萬人送別,死因遺憾

回到家,望著睡夢中的唐季珊,她將三瓶安眠藥倒入粥中,平靜地喝下。

半夜醒來,唐季珊發現阮玲玉自殺,並留下兩封遺書。奇怪的是,唐季珊並沒有把她送到家附近的大醫院搶救,而是驅車去了十幾公里外的日本醫院。然而,這所醫院沒有值班大夫,又轉入另外一傢俬人診所。阮玲玉此時的狀況非常危急,診所不敢接診,建議轉到條件更好的醫院。

時間來到第二天上午,阮玲玉失去了最佳的搶救時間,生命趨近枯竭,於3月8日下午6點38分離世,終年25歲。

雖貴為明星,但阮玲玉要的並不多,一個愛她的丈夫,一份安穩的生活,就夠了。然而,她窮盡一生都無法得到。

她的一封遺書,是寫給前夫張達民的:

“你真無良心,現在我死了,你大概心滿意足啊!人們一定以為我畏罪?其實我何罪可畏,我不過很悔悟不應該做你們兩人的爭奪品,但是太遲了!”

另一封遺書是留給唐季珊的。她描述唐季珊是玩弄女性的惡魔,並屢次毒打她。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唐季珊見死不救,故意拖延搶救時間。

他不想讓公眾知道,自己就是直接逼死阮玲玉的兇手。這兩封遺書只有他一人得見,他便偽造了阮玲玉遺書登報,將涉及到自己的部分,變成阮玲玉對他的虧欠。

“我很對你不住,令你為我受罪。……我死而有靈,將永永遠遠保護你的。……”

1935年3月14日是阮玲玉出殯的日子,30多萬影迷走上街頭送別心愛的明星。《紐約時報》評價說,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哀禮。

這位電影明星16歲走紅,25歲服藥自殺,死後30萬人送別,死因遺憾

她曾說過,“演員應該是瘋子,我就是一個。”

生前無比榮耀,死後極盡哀榮,阮玲玉走完了她倉促而又悲劇的一生。

05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描寫了一個同樣被愛情逼上絕路的女子安娜。安娜面對卡列寧和渥倫斯基兩個男人,雖然有愛,但她沒有出路。當愛情變成一種罪惡和折磨,死便成了有意識的選擇。

安娜和阮玲玉雖然屬於不同國家,但她們對待愛情的勇敢卻是相同的,最終都選擇了自殺。更加令人痛惜的是,相比虛構的安娜,阮玲玉是活生生的存在。

這位電影明星16歲走紅,25歲服藥自殺,死後30萬人送別,死因遺憾

她的死,與其說是唐季珊和張達民兩個渣男的逼迫,不如說是她的軟弱的性格決定的。

她聽從母親那句“這都是命”,始終寄希望於通過“靠山”來改變命運,然而,靠山山倒,終之一生也不過雨打浮萍之命。

這位電影明星16歲走紅,25歲服藥自殺,死後30萬人送別,死因遺憾

她不明白,女人幸福不是靠男人,而要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