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為何只有三人無爭議入選?

葉夜love


春秋五霸有不同的說法,主要是兩種,其一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其二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兩種不同的版本,只有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三人無爭議入選,其餘兩名霸主,各有各有說法。與其他雄君相比,齊桓公、晉文公與楚莊王又勝在哪呢?

第一,什麼是霸業?

首先要明確何為霸業。

春秋五霸,又稱為春秋五伯。霸就是伯的意思,伯就是“侯伯”,指諸侯之長。那麼怎樣才算是諸侯之長呢?

在春秋時代的第一位霸主是鄭莊公,但他並沒有入選五霸,因為的霸業是純靠武力支撐的,儘管打敗周邊的所有對手,但並沒有得到眾諸侯的擁護。真正的霸業是從齊桓公開始的,管仲設計了一種新型國際關係,就是召集諸侯會議,成立諸侯聯盟。用現在的話說,霸主就是諸侯會議聯席主席,就是聯盟中的頭頭。

這種模式是齊國首創的。公元前681年,齊桓公主持北杏會議,這是他召開的第一次諸侯峰會,共有五個國家參加。兩年後的鄄城會議,宋國、陳國、衛國、鄭國等都參加了,周天子還專門派出代表參加,故而此次會議,被認為是齊桓公霸業的開端。

所以,霸主不僅僅是憑恃武力,得到諸侯擁護,主持諸侯峰會,這才是更重要的。

第二,齊桓公、晉文公與楚莊王,在諸侯聯盟中擁有強大的影響力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三位名君,都把國家的帶入鼎盛,國力非常強大,武力值很高。

比如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口號,齊國戰鬥在攘夷的最前線,聯合華夏諸國,抵禦外夷侵犯,贏得諸侯的尊重。他的偉大事業,可概括為“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九合諸侯意指多次召集諸侯國會議。在古文中“九”字經常是虛指,泛指“多”的意思,根據錢穆《國史大綱》統計,齊桓公主持召開諸侯會議多達十五次。

晉文公在城濮之戰中,打敗楚國,一躍成為華夏之領袖。他仍然沿用齊桓公的稱霸模式,在打敗楚國後,於鄭國的踐土召開諸侯峰會,參加會議的有晉、魯、齊、宋、蔡、鄭、莒、衛八個國家。這是繼齊桓公“九合諸侯”後的又一次重大國際會議,齊桓公開創的以諸侯會盟為主的霸業模式得以延續。

第二次會議在晉國的溫地舉行。與會的國家包括晉、魯、齊、宋、蔡、鄭、陳、莒、邾、秦十個國家。這次會議決議的精神,是對不順從的國家實施軍事打擊,確立諸侯會盟在國際事務中扮演聯合國的角色。這兩次重要會議,確立了晉文公霸主不可動搖的地位。

在晉文公之後,天下格局明朗化,即晉、楚兩強爭霸。晉國與楚國各自擁有一批諸侯國,我們可能稱之為“中原聯盟”與“南方聯盟”。晉國是中原聯盟無可爭議的霸主,而楚國則是南方聯盟的老大。在楚國曆史上,楚莊王是最傑出的一人。在邲之戰大敗晉師後,楚莊王幾乎無敵於天下。

無論是齊桓公、晉文公或楚莊王,都是左右天下大勢的關鍵人物。而其他幾位霸主,與此三人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

第三,其他幾位霸主,都不具備全局性的影響力

下面我來分析一下秦穆公、宋襄公、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為什麼霸業不及上述三人。

宋襄公就不必說了,稀裡糊塗被選入五霸。他武功平平,也沒什麼影響力,為什麼會入選呢?因為齊桓公死後,國際權力出現一個真空期,當時宋襄公是齊桓公的頭號追隨者,自認為諸侯盟主,非自己莫屬。於是他召集幾個小諸侯,召開國際會議,風光了幾天。後世有些人便認為宋襄公繼承齊桓公衣缽,也推他為霸主,其實非常勉強。

秦穆公無疑是春秋時代最偉大的君主之一,但他倒黴之處,是遇到了一個崛起中的晉國,在崤山之戰後,秦國東進中原的路就被晉國給切斷了。儘管秦穆公後來“遂霸西戎”,但是其在中原的影響力幾乎為零,其霸業屬於自嗨型,東方諸侯沒一個鳥他的。

吳王闔閭創造了奇蹟,幾乎把百年霸主楚國給滅了,吳國雄起於東南,著實是偉大的人物。然而,吳國當時被視為文化落後、帶有濃厚蠻夷色彩的諸侯,對整個政治重心中原的影響力是很有限的。諸夏視吳國為異類,故而吳國實力雖強,並沒有幾個諸侯願意尊他為盟主。

越王勾踐的情況,與吳王闔閭類似。勾踐滅掉當時雄極一時的吳國,又創造了一個歷史奇蹟。勾踐不失時宜地會齊、晉諸侯于徐州,並致貢於周。周元王封勾踐為伯,這意味著周王室承認越為諸侯之長,只是這種任命象徵性的意義大於實際意義。越國的影響力,也只限於東南,當時實際上真正領袖諸侯的,仍然是雄踞北方的晉國。因此,越王勾踐雖也稱為“霸主”,但不備具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那種跺跺腳便天下震動的能力。


君山話史


關於“春秋五霸”的說法,中國歷史教科書裡面有兩種,第一種是來源於《史記索隱》:“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第二種來源於《荀子·王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按照這兩種說法,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三人沒有爭議。

我們來分析一下第一種說法是否正確:1.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在“春秋五霸”當中,絕對是無人能及,這個毫無疑問。2.宋襄公:因為護送齊桓公的兒子齊孝公回國繼位,當時齊國霸權衰落,於是就想代替齊桓公稱霸。因為沒有威信,就利用楚國威懾其他諸侯國。結果會盟時被楚成王抓了起來,在魯僖公的調停下才被釋放。回國後,宋襄公討伐鄭國,楚國出兵救援。在“泓水之戰”當中,宋襄公被楚國射傷,次年因傷勢過重而亡。所以,宋襄公就是一個湊數的,根本沒有稱霸成功。3.晉文公:在外流浪了19年,期間到齊國,齊桓公死後齊國內亂才離開。後來到了楚國,楚成王款待了他。晉國在晉獻公死後,晉國的政局就不穩,最後秦穆公因為爭霸需要護送晉文公回國繼位。晉文公繼位以後,在城濮之戰打敗了南方的強楚,成為春秋霸主。

4.秦穆公:秦穆公一直有稱霸中原的野心,但是晉文公回國繼位以後,打敗了楚國,秦穆公稱霸的夢也破滅了。不過晉文公在位時間不長,做國君八年後去世。秦國又做起了爭霸夢,結果長途偷襲鄭國的時候被暴露,秦軍回國的時候經過崤山的時候遭到晉國的伏擊,全軍覆沒。此後的秦國,失去了爭霸中原的實力。於是,轉向稱霸西戎,成為西戎霸主。5.楚莊王:其實,楚國在南方的軍事實力都很強,中原國家都害怕楚國。只是,晉文公以後,晉國實在太強,所以被晉國壓制。總之,晉文公死後,晉國一直與楚國打仗。從公元前632年,晉文公稱霸開始,到公元前597年“邲之戰”,楚國成為霸主用了35年。楚莊王去世以後,楚國霸權逐漸衰落,中原都是晉國一覽獨大。

6.吳王闔閭:吳王闔閭是通過暗殺而繼承王位的,公元前515年,吳王闔閭派專諸刺殺吳王僚,奪取吳國王位。期間任用楚國伍子胥為相,以齊國人孫武為將軍,於公元前506年,攻破楚國首都。最後,楚國在秦國的援救下復國。後來,吳王闔閭在於越國的作戰當中受傷,不久去世。兒子夫差繼位,很快圍困了越國,越王勾踐向吳國稱臣。按理說,闔閭是沒有稱霸的,就進攻了一個楚國,曾佔領了楚國的首都,讓其威震中原。7.越王勾踐:勾踐在位的時候曾打敗國吳國,不過吳王闔閭死後,兒子夫差勵精圖治很快又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向吳王夫差稱臣,越王到了吳國臥薪嚐膽,發誓滅吳。後來,越國使用美人計,夫差將勾踐放了回去。勾踐用了十幾年的時間,招兵買馬,最終打敗了吳國並稱霸中原。勾踐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名霸主。

最後,總結一下:如果要選霸主,我看“春秋五霸”就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越王勾踐四人能被列入。秦穆公勉強能進入,但是宋襄公完全就是一個湊數的,包括吳王闔閭也就打敗了楚國。最終與越國交手,也吃了敗仗。所以,宋襄公和吳王闔閭,根本算不上霸主。不過,晉國從晉文公開始,霸業都沒有衰落。尤其是晉襄公繼位以後,晉國也非常的強大,不僅僅打敗楚國,還打敗了秦國。比起,宋襄公和秦穆公牛逼多了。估計,是晉國的晉文公已經霸佔了一個位置,不便把晉襄公再列入“春秋五霸”。所以,“春秋五霸”水分很重,我覺得沒有爭議的只有齊桓公和晉文公,其他的基本有爭議,小夥伴們覺得呢?


謀士說


誠邀,如題。其實在不同的版本中,“春秋五霸”的定義是不一樣的,現在史學家比較認可的兩種說法是墨子、荀子提出的稱“齊桓、晉文、楚莊、吳闔閭、越勾踐”為五霸,以及《左傳》、《史記》中以“齊桓、晉文、秦穆、宋襄、楚莊”為五霸;可以看到,兩種說法中都有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三人,剩下的說法不一,這是為什麼呢?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說說這春秋五霸的說法是從何得來的。

實際上春秋五霸是由孟子提出的,據史料記載,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也就是說五霸並不是什麼好詞,孟子認為這是歷史的罪人。

實際上春秋也不止五霸

其實所謂的五霸不過是個虛數,因為按照霸主的要求,春秋時期天下還有千百個國家,曾經爭霸,大肆會盟諸侯的國君也有十幾個,要是用五個來框選那是遠遠不夠的。所謂的五霸,不過是因為先秦學者承受五行之說,其數尚五,因此湊出來的五霸。相似的還有“五色”,“五音”,“五味”等提法,所以按照文言文虛指的用法去理解這個五字就好了,真實不必去深究詳細是哪五人。

以上就是小編的回答,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東周分為春秋與戰國,戰國有七雄,是指秦、齊、楚、韓、趙、魏七個國家,而春秋有五霸,比較流行的有兩種說法,第一種,出自《史記索隱》,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宋襄公、秦穆公。

而第二種說法,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我們可以看出,這兩種說法有三個人都沒有爭議,那就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分別來自齊國、晉國、楚國,這是春秋時期最強大的三個諸侯國。

為什麼是這三個人呢?那評選為春秋霸主的標準是什麼呢?為什麼兩種說法的另外四位有爭議呢?

我們知道,周滅商之後,採用的是分封制,在西周的時候,周天子的實力還比較雄厚,所以天下的諸侯還比較臣服周天子,而西周滅亡之後,周平王是在諸侯們的幫助下建立了東周,而且此時的諸侯國的實力通過兼併、發展,越來越強大。

那麼周天子就變成了名義上的天下共主,所以鄭莊公率軍攻打周天子,搶割周天子的麥子,還將周桓王打傷,周天子的威信掃地,這時候就開始出現了諸侯霸主。

要怎麼成為諸侯霸主呢?一般有兩大條件,第一,其所在的諸侯國的地盤大,人口多,軍隊多,實力強。第二,通過會盟的方式,獲得諸多諸侯國的認可。簡單的來總結,就是你得很強,而且別人也認為你很強,也願意跟隨你。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之所以能成為春秋霸主,他們本身的能力當然是重要的,但其實最關鍵的原因是,他們來自強大的齊國、晉國、楚國,所以鄭莊公雖然稱霸一時,但是因為鄭國並不強,所以鄭莊公沒有成為公認的春秋霸主。

齊桓公,經過管仲的改革之後,齊國成為當時最強大的諸侯國,齊桓公聽從管仲的意思,用“尊王攘夷”的旗號,大大的提高了在眾諸侯國的威信,最後在葵丘會盟,天下諸侯認可,周天子也認可。

晉文公,晉國後來分為韓、趙、魏,可見此時的晉國是多麼的強大,晉文公身邊有大量優秀的人,建立了三軍六卿,晉國變強,平定周朝子帶之亂,在城濮之戰中大敗楚軍,後來在踐土會盟,周天子還封晉文公為侯伯,也就是諸侯之長。

楚莊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在邲之戰大敗晉軍,問鼎中原,楚國的強大就是從楚莊王開始的。

吳王闔閭與越王夫差之所以一般不被認可,主要原因是他們只是稱霸於一方,稱霸的時間比較短,而且不是爭霸,而是通過滅國兼併,而秦穆公,其實是在多種史料認可他為春秋五霸,但是春秋的秦國不能與戰國的秦國相提並論,相比楚莊來說,還是稍稍不如的。而宋襄公,只是因為仁義,很多人認為更像一個笑話。


歷史簡單說


其主要問題可以用荀子的一句話來形容。

荀子曾經說過,戰國時期有三大精兵,秦國的銳士,魏國的魏武卒和齊國的競技,當然這些軍隊都是當世最強的三支軍隊,但是尋思說這三支軍隊無論再怎麼強悍,都比不過齊桓公和晉文公率領的軍隊。

我們都知道,人類歷史一直呈現一種發展的狀態,也就是說戰鬥力越來越強,生產力越來越強,而軍隊的作戰能力也會越來越強。為什麼荀子會提出齊桓公和晉文公這個百年以前的春秋霸主麾下的軍隊會比現在身經百戰的勇士更加強悍?其實說起來的話,荀子來自於如家,如家對於帝王心術,對於思想的教育十分重視。

對於如家人來講,第一位創始人孔子老先生曾經十分推崇周禮,也就是周王朝的禮儀,周王朝的禮儀,在整個華夏大地推行了200多年,可以說成為人們遵循遵守的一條法律,法度,或者說是一種信仰。

與此同時,在這個時候,周王朝的信仰還沒有衰弱下去,周王朝對於中原大地的管理仍然還是有足夠的威懾力的,所以這個時候春秋時期的霸主,更多的並不是考慮如何凌駕於周王朝,周王室之上,而是能夠利用周王室的威儀,壓垮那些不服從周王室的諸侯。俗話說的好,師出有名,通過列數這些諸侯國家不服從周王室的罪狀,究極其他的一幫小弟替你打,這樣的話,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的實力,還能夠收穫相當多的好處。

這樣的國家才能夠稱之為霸主,我們去看能夠入選春秋五霸的那些候選人,除了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三個人以外,呼籲最高的,那當然是宋襄公和秦穆公,(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這兩個人一個光靠軍事實力壓垮了當時的中原大國晉國,純粹依靠均是而且這個人來自於蠻夷之地,很多人都不屑於去服從這個人的領導,此時中原地區的諸侯仍然還是服從晉國的領導。

就是說宋襄公那的確算是一個笑話,大家把他選為春秋五霸更多的,不過是為了能夠讓大家有茶後談資。

據說在這之後的越王勾劍,或者是吳王闔閭,這兩個人只能夠算作是小吧,也就是在小地區可以成就自己的霸業。至於說天下來講,他們沒有推行周王室的禮儀,沒有辦法做到全天下的諸侯都服從他們。

所以說春秋五霸的人數一直在變動,但是晉文公,齊桓公,楚莊王這三個人地位沒有改變。


漩渦鳴人yy


其實一部春秋主要就是晉楚爭霸史,按照實力第一梯隊晉、楚兩國,第二梯隊齊、秦兩國,其他國家只在某一特定時期突然崛起一下但也很快下去了。像早期鄭莊公那時還都是小打小鬧,而秦國基本是在局部地區稱霸,吳國、越國起來的時候都已經是春秋後期了。如果非要排個五霸,個人覺得霸主按時間先後順序依次為:

齊桓公(名義上的第一位霸主,和他同時期的晉獻公不跟他玩,而他帶領的八國聯軍跟楚成王根本就沒敢打。死後齊國霸業也丟了,所以他這個霸主有點水)

晉文公(城濮之戰後打敗楚國稱霸,當時無可爭議的霸主)

趙盾(晉文公死後晉國出現的第一位權臣,代替晉國國君主持召開諸侯盟會,擊敗秦國,壓制楚國。當然也可以說是這一時期晉國的國君,但趙盾絕對是無冕之王了)

楚莊王(趙盾死後帶領楚國開始反擊,邲之戰後稱霸)

從楚莊王死到晉悼公這中間的晉楚兩國有打有和,但基本誰也沒有多大優勢

晉悼公(聯吳疲楚,春秋最後一位霸主)


秦懶


周朝代實行分封制,到了春秋時期大小諸侯國已達108個,此時,周天子勢力衰微,失去權威,諸侯國逐漸強大。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能在政治生活中佔據主導地位,互相征戰,擴充地盤,先後稱霸的有五個諸侯,叫做“春秋五霸”。

關於五霸的八種說法

由於春秋五霸的說法很多,而且資料相對較少,歷史上關於春秋五霸的組成及排序各說不一,都是站在各自立場上提出的,下面我先列舉一下比較有據可查的八種說法。

1、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宋襄公——《史記》

《史記》依據五方位及五德終始說列舉出“五霸史記說”,即五霸配五方:齊桓(東)、晉文(北)、秦穆(西)、楚莊(南)、宋襄(中)

2、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闔閭、勾踐”——《荀子·王霸》

《王霸》篇是荀子對於王霸兩道的論述,以儒家的角度排的,齊桓公、晉文公是華夏正統居前,楚莊、闔閭、勾踐,三位周禮視角下的“南蠻”故居後。

3、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闔閭”——《白虎通·號篇》

白虎通義這個排名既有史記說的五德論影子,也有王霸論色彩,五霸選取標準折中前兩說。

4、“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勾踐”——《四子講德論》

四子講德論為漢代辭賦家王褒所作,此說五霸的採用,主要以辭賦論述的文學效果為目的,此說,以魅力值為標準。

5、“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夫差”——《漢書·諸王侯表序》

有點扯,不知道依據什麼標準。

6、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鮚崎亭集外編》

估計作者是三晉大地的。

7、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鄭莊公——《辭通》

此書為近代著作,舉春秋前期三個世代的君主(①鄭莊②齊桓③晉文秦穆楚莊。

8“齊桓公、晉文公、鄭莊公、秦穆公、宋襄公” ——南懷瑾 《論語別裁》

同上。

綜上所述,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得票最多,應該說基本上沒有什麼爭議,而且排一、二位也大都認可,至於排第三的楚莊王和秦穆公之爭了。大體上傾向於楚莊王。為什麼是這樣結果,下面簡略分析一下。

其實按完成諸侯會盟這一重大稱霸標誌統計,稱霸的諸侯有齊桓公(姜小白)、晉文公(姬重耳)、晉襄公(姬歡)、楚莊王(熊旅)、晉悼公(姬周)、鄭莊公、秦穆公、宋襄公、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等,遠遠超過五霸的名額。但具體分析鄭國、宋國、秦國、吳國、越國構建的區域霸權,是非標準的霸權;這類區域霸權其規模、影響、成就難以與齊國(齊桓公)、晉國(晉文公、晉悼公)、楚國(楚莊王)相提並論,因此據這一點,真正有影響力的霸主,其實只有三個,即,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其他的基本上是湊數,畢竟“五霸”名字叫出來響亮,古代人講究“九五至尊”之說。

下面具體分析一下這三位。

1、齊桓公(公元前716年-前643年)。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桓公成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桓公於前681年在甄(今山東鄄城)召集宋、陳等四國諸侯會盟,齊桓公是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

2、晉文公(前671年 或前697年 -前628年)。晉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與齊桓公並稱“齊桓晉文”。對外聯合秦國和齊國伐曹攻衛、救宋服鄭,平定周室子帶之亂,受到周天子賞賜。前632年於城濮大敗楚軍,並召集齊、宋等國於踐土會盟, 成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開創了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

3、楚莊王(?—前591年),楚莊王自前613年至前591年,共在位23年,後世對其多給予較高評價,有關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鳴驚人”、“問鼎中原”等也成為固定的成語,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公元前五九八年,楚莊王率軍在邲(今河南鄭州)與晉軍大戰,打敗晉軍。中原各國背晉向楚。楚莊王又成為中原霸主。因楚國不是中原文化正統,被稱為南蠻,影響了其號召力,又自稱為王不服周朝之禮,因此在排位上有所貶,只能屈居第三位,其實當時楚國的國力和地盤在當時是最大的。



掌心讀歷史


先天問題,實際上按照當時吳越未經開發的情況,雖然士兵善戰,可一來人口不足,無論吳還是越最強時翻來覆去還是那幾萬大軍,春秋時期額楚晉就能拉出幾十萬大軍,齊國稍弱點但損失個十萬也就傷了元氣還是東方大國,二來就是糧食,同理,晉楚養著幾十萬大軍沒什麼意外也不缺糧草,吳越就幾萬人稍微有點情況就鬧饑荒,根本沒有齊晉楚這樣的國力,最多就是偽強國,這方面可以參考二戰一戰時的日本等國,哪怕士兵悍勇,技術發達,武器先進,戰術牛逼,然而真碰上發力的美蘇,從殖民地吸收物資人力的英法,還是差點的(二戰法國雖然投降了,可在非洲還是有十分廣大的領土。)

而歷史就是如此,吳越哪怕號稱一時稱霸,然而吳國滅亡,後來獨戰江東地區的越國也被回過來神的楚國滅了。


尋雲幽星


春秋戰國是一大亂世,歷經數百年的戰爭,春秋初年成堆的諸侯國變成戰國時期屈指可數的幾個,可見兼併戰爭的激烈。在春秋時期,周天子權威受到極大削弱,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能在國際交往中佔據主導地位,對內善治以增強國力,對外戰爭以擴展國土,其中成功的則被稱作霸主,春秋共有五位霸主,是為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的說法很多,流傳最廣的是兩種,一是《史記》的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宋襄公,二則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這兩種說法中,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是都有的,但是其他說法中楚莊王也落選了,無爭議的其實只有齊桓公和晉文公兩人而已,兩人之後楚莊王出現次數比較多,然後是秦穆公,剩下的人數就多了。

稱霸的標配是舉行了諸侯會盟,自齊桓公開始,舉辦諸侯會盟的諸侯不少,除了上書的七位,還有其他幾位,加起來接近二十之數,遠遠超過了五霸。

雖然都算會盟諸侯,勉強算是成就了霸業,但是霸業的規模不可同日而語,齊桓公扛著“尊王攘夷”的大旗率先稱霸,其霸業可算輝煌,而之後的晉文公依託龐大的晉國,霸業也很大,剩下的,除了楚國仰仗國土廣闊跟晉國長期爭霸,其他的如秦國、宋國等都只是小範圍的區域霸權,秦霸西戎,宋國也就在家門口附近霸一下而已。


平沙趣說歷史


因為春秋時期的政治格局,和大家想得根本不一樣。

所謂霸,現在看上去比較霸氣,但和霸氣的霸還是有區別的。霸,實際上就是伯,方伯,一音之轉為“霸”。

而方伯,就是諸侯長,《禮記·王制》:“千里之外設方伯。”這個東西不是東周時期才出現的新鮮玩意,西周就有了,只不過到了東周才開始玩出花樣來。

方伯政治,即認定一個諸侯長,諸侯們尊他為首,一起服務於周天子。

如何認定,則需要周天子出面表示認同,然後召集諸侯會盟。

以晉文公著名的踐土之盟為例子,應晉文公之邀,周天子移駕踐土,周襄王對此表示了認同,頒佈冊命,並賜予晉文公禮物(“大輅”“戎輅”兩種車輛及配套物品、漆弓一件、一百個紅色箭鏃、一千個黑色箭鏃、黑黍釀造的香酒一罈,玉器、三百名勇士)。

然後文公就去召集諸侯,秦、齊、魯、宋、蔡、陳、莒、邾等國諸侯都十分給面子,大家一起來開個會。實際上就是認定他方伯的身份了。


方伯的身份,在春秋前中期是很吃香的。後來,強國弱國的勢力基本奠定,北方最強的是晉國,南方最強的是楚國,齊國、秦國勢力稍遜,其餘各國都不如他們。

晉國、楚國爭奪霸主的位置,都精疲力竭,於是有了兩次弭兵之盟,約定大家一起做霸主,第二次弭兵還確定了“從交相見”,小弟們互相去對方勢力的宗主國去交保護費。

在這之後,幾十年的和平之下,主要矛盾開始轉向各國內部。

也就是說,方伯這個位置已經沒有人稀罕了。

君不見,只有吳、越這樣的邊荒之地的諸侯才耿耿於懷想要當霸主麼?吳王夫差黃池之會可以看出,晉國這樣的國家已經不在乎當不當方伯了。所以出現了截然不同的記載,有的書說是晉國蟬聯了方伯的地位,有的書說是吳國拿到了這個位置。


所以啊,就算論霸主,也不僅僅是五個,而是很多個。湊五這個數字,只不過是古人的數字迷戀,因為有五行,所以什麼五帝、五霸都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