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的天價郵票有哪些?


一、瑞典三先令黃票

  瑞典三先令黃票,或稱三先令錯體郵票,是一張瑞典發行、面值為三先令的郵票,“黃色三先令”是瑞典1855年印刷的錯版三先令郵票,當時應為綠色,而黃色是八先令郵票的顏色。保有單張郵票的拍賣天價紀錄。一枚曾拍出287.5萬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1943萬元)

二、黑便士

  世界上第一枚帶背膠郵票,1840年5月1日在英國正式發行,6日投入使用。曾經,在美國舉行的一次拍賣會中一枚“黑便士”以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149萬元)的價格,被一名富商買走。

三、倒置的珍妮

  倒置的珍妮,又稱珍妮倒,中文俗稱倒飛機。是美國在1918年5月10日發行的一枚郵票。由於印刷錯誤,郵票中的“柯蒂斯·珍妮-4”飛機的圖案上下倒置,估計大約有100張這樣的錯版郵票存世。印刷上的倒置使該郵票身價不菲,在2006年,一張“倒置的珍妮”大約價值50萬美元。

四、毛里求斯“郵局”郵票

<strong>

  1847年9月,毛里求斯總督夫人舉行舞會,為郵寄請柬,當地郵局發行了兩種郵票,面值分別為桔黃色1便士和藍色2便士,圖案為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側面頭像,各500枚。這是英國殖民地最早發行的郵票。郵票由一位名叫約瑟夫·巴德納的鐘表匠雕刻,由於是第一次做而且他視力極差,結果將“post paid”(已付郵費)印刷成“post office”(郵政局)。但是當時沒有人發現這錯誤。舞會結束後,大部分請柬都被丟掉,只有十幾枚郵票被一班輪船運到了歐洲和印度。1869年後,人們才發現這枚郵票的錯誤。目前實寄封僅發現1個,1993年以500萬美元的價格拍出。而1便士郵票新票存世15枚,2便士新票存世12枚。均為世界珍郵。

五、英屬圭亞那一分洋紅

  1856年初,英屬圭亞那當地的郵票短缺,新印刷的還未從英國送到,因此只能在當地報紙印刷廠內趕印了少量的洋紅色1分和藍色4分郵票。這些郵票印刷的非常粗糙。其中洋紅色一分郵票主要用來貼用新聞報,因此非常罕見。1922年,美國集郵家海因德以32148美元的高價買走。海因德逝世後,該郵票又數易人手,1980年該郵票以93.5萬美元的高價拍出,是迄今為止世界第二貴的郵票。

六、藍軍郵

  1953年中國郵電部和軍委通信部聯合決定發行一套軍用郵票,分三枚,圖案相同,面值相同,底紋刷色則分別為桔紅色、棕色和藍色,在集郵界俗稱為“紅軍郵”“黃軍郵”“藍軍郵”。三種郵票印量分別為4250萬枚;3250萬枚;3250萬枚。本來擬定於1953年9月開始下發使用,但是在下發過程中發現沒有信箱代號的情況下容易洩露部隊番號,而且使用對象不易控制。因此最後決定停用。當時已有部分黃軍郵下發,而藍軍郵在8月24日才印畢,因此流出極少,成為珍郵。1999年8月,一枚藍軍郵四方連以374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拍出。

七、全國山河一片紅

  文化大革命期間,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成立革命委員會而在1968年11月25日發行的郵票,印刷數量3000萬枚,但在發行前北京郵局已提前售出500餘枚。由於該郵票中中國和蒙古、緬甸、不丹的國界線與官方國界線不符,而且沒有畫出南海諸島,被地圖出版社一名編輯檢舉,隨後郵電部緊急宣佈暫停發售,今後也不再發行,全部銷燬。另外,還有“大全國山河一片紅”的票樣,沒有正式印刷。大一片紅曾在1999年8月以50萬人民幣的高價拍出。

八、薩克森深紅色變體票

  薩克森在1850加入德奧郵政聯盟後,發行了第一套無齒郵票,郵票面值3芬尼,凸版印刷,共印50萬枚,實際售出463058枚,其餘銷燬。這些郵票專供寄雜誌報紙等印刷品,在取出郵件後大部分都被棄毀,因此存世稀少。而錯色變體票更加稀罕。一枚使用過的錯色變體票四方連於1987年3月14日以50萬馬克的價格拍出。

九、宮門倒印票

  中華郵政於1915年發行的北京老版帆船普通郵票,其中以“元”為面值主圖的郵票是以北京國子監牌坊作為主圖的,通稱“宮門票”。在印刷部分面值2元的郵票時,因套印的紙張倒置,造成圖中宮門圖案顛倒,因此稱為“宮門倒印票”。被稱為“民國四珍”之首,目前存世僅50枚。1996年5月20日在北京的一個拍賣會上以38萬人民幣成交。


壹號收藏


一、瑞士“三先令”神秘的身價

參考價格:一枚曾拍出287.5萬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1943萬元)

“黃色三先令”是瑞典1855年印刷的錯版三先令郵票,當時應為綠色,而黃色是八先令郵票的顏色。2010年5月,瑞士日內瓦一家拍賣行宣佈,瑞典“黃色三先令”郵票蟬聯世界最貴單張郵票頭銜。拍賣師戴維·費爾德曼表示,競拍者要求拍賣行對他們的身份和郵票成交價保密。費爾德曼也拒絕透露當時最新成交價,是否與1996年的成交價287.5萬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1943萬元)相當。他說“它仍比任何單張郵票都貴”,真是吊足了人們的胃口。

二、“黑便士”全球最早自黏郵票

參考價格:一枚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149萬元)

1840年,世界上最早的郵票“黑便士”在英國誕生。郵票原定於1840年5月6日正式啟用,但因為組織工作的疏忽,有的城市竟於5月2日提前發售。提前發售的郵票數量不多,流傳後世的更加稀少,據說全世界只發現了兩枚,被收藏界視為珍寶。前幾年,美國的一家拍賣行宣佈要公開拍賣一枚,起價10萬美元。沒多久,一枚“黑便士”便以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149萬元)的價格,被一名富商買走。

三、倒置的珍妮“美郵之王”

參考價格:一聯3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890萬元)

“倒置的珍妮”每枚面值24美分,是美國1918年發行的第一枚航空郵票,在圈內有“美郵之王”稱號。一聯“倒置的珍妮”總身價為3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890萬元)。迄今為止,在全世界範圍內,只有大約100張被發現。

四、毛里求斯“郵局”郵票

此“郵局”非彼郵局

參考價格:一枚105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052萬元)

1847年9月,毛里求斯總督戈姆的夫人舉行舞會,她廣發請柬,邀請上層社會的朋友與名流。為了郵寄請柬的需要,毛里求斯郵政局發行了一套郵票,但“PostPaid”(郵資已付)被錯刻成了“Postoffice”(郵局),隨後一躍成為世界著名珍郵。2011年,英國斯賓客拍賣行第11026期拍賣會上,一枚難得一見的毛里求斯藍色2便士“郵局”郵票舊品,被買家出價105.31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052萬元)拍獲。

五、英屬圭亞那洋紅色帆船郵票存世孤品

參考價格:一枚8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36萬元)

1856年發行的英屬圭亞那洋紅色帆船郵票,面值一分,洋紅底子,黑色圖案,是世界珍貴的郵票之一,現傳世僅一枚。早在1980年,在美國紐約舉行的“世界奇珍異寶”拍賣大會上,英屬圭亞那洋紅色帆船郵票就賣了8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36萬元)。


愛收藏


1840年5月6日,英國正式發行了黑便士郵票,這也是世界上首次發行的郵票。歐洲其他國家也很快學習英國發行郵票的方式,美洲和世界上其他一些國家也開始發行郵票,而且越印越精美,變成一種藝術品。郵票在世界上廣泛發行,證明它是推動郵政事業發展的有效方式。1878年7月,英國人在中國發行他們印製的面值1分銀的郵票10萬枚,被稱之為大龍郵票,中國的第一枚郵票也就是大龍郵票,大龍郵票的問世標誌著中國的民郵票正式開始,近代的郵政事業就開始了新的一頁。

經過10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郵政事業有了巨大的發展,近些年來隨著電子網絡技術的發達,電子通信也在一定程度上衝擊了傳統的通信方式,郵票的使用已經開始減少,不過人們在回顧世界郵政歷史的時候仍然不能夠忘記那第一枚黑便士。下面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中國郵壇史上最為珍貴的郵票排行榜:

1.大龍郵票

1878年,清朝政府海關試辦郵政發行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主圖是清皇室的象徵——蟠龍,簡稱“大龍郵票”。作為中國首枚郵票,漲勢驚人:一整版的大龍郵票拍出561萬元,全套大龍、小龍、蟠龍郵票更是高達2000萬元。

2.全國山河一片紅

1968年11月25日發行了“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面值8分。2012年中國嘉德春拍,一枚《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俗稱“大一片紅”)以730.25萬元的天價成交,創中國單枚郵票成交最高紀錄。

3.“80版猴票”

1980年我國發行了中國首枚生肖郵票——猴票,30年間,從每枚8分翻漲到如今的18萬倍,這樣的升值速度,不但在中國郵票裡絕無僅有,在世界郵票中也難找到。2011年80枚整版更是拍出120萬元。

4.藍軍郵

這套郵票共3枚,1953年發行,底色分別用橘黃、紫色、藍色來表示陸、空、海三軍,簡稱為“黃、紫、藍軍郵”,“軍人貼用”郵票,目前存世量非常稀少,2011年一套藍軍郵四方連以340萬元拍出。

5.紅印花

紅印花郵票,作為我國第一枚“代用郵票”,它屢次刷新國際華郵拍賣成交的新紀錄,被譽為當之無愧的“華郵之王”,中國嘉德2006年春季拍賣會上,紅印花加蓋小字壹圓以242萬元天價成交。如今,這些郵票的價格肯定水漲船高了!


成都別墅裝修


紅印花加蓋郵票

紅印花8種加蓋票中,以加蓋小字當1元票最為罕貴,根據集郵家多年探索研究,迄今有實物或照片為憑者存世共31枚,其中30枚為新票,另1枚為銷八卦戳的舊票。

紅印花小壹元

紅印花原票全張為100枚。為了方便加蓋,就將全張十字形剖開,成4個小張,每張25枚。因此,加蓋的版模是直5枚,橫5枚。最初加蓋的是當1圓。印版內“當壹圓”3個字相當於5號鉛字,試蓋了兩個全張。送審時郵政當局嫌加蓋的中文“當壹圓”字型太小,不甚醒目,使用起來可能不方便,即令停止加蓋。隨後就改用大字繼續加蓋,其餘文字未加改動。按理說,不合格的郵品是廢品,應就地處理掉不得外流。然而,紅印花小字當1元加蓋後並未銷燬,據說隨著大字當1元票一起交郵局出售。郵學家研究後得出一個結論,小字當1元實際上是樣票,加蓋數量50枚沒有公開出售,是被以監印加蓋郵票的費拉爾為首的少數人瓜分了。費拉爾共買得7枚,其中1件四方連,3個單枚。紅印花小字當1元是正票而並非變體票,早期是我國集郵家追求的目標。它被列入中國珍郵“前四寶”之一,又是“紅印花八寶”之一。是中國最名貴的郵票,蜚聲中外郵壇,躋身世界珍郵行列,被美國《林氏集郵新聞》高級編輯唐娜·奧基夫收錄在自己編輯的《世界珍郵》第二集裡,附圖並專門對其產生的原因、背景、收藏情況、價值等作了詳細介紹。存世量33枚,未使用的新票32枚,其中四方連和橫雙連各1件,其餘為單枚,包括1枚舊票。

據集郵家劉肇寧先生在《我國最名貴的郵票——小壹圓》一文中介紹:歷年來收藏過多枚小1元郵票的中外集郵家有:費拉爾,在1897年至1940年間,擁有7枚,其中包括1個四方連;周今覺,在1932年至1947年間,擁有5枚,其中包括1個四方連;德根,在1897年至1956年間,擁有5枚,其中包括1個橫雙連;郭植芳,自1946年以後,擁有6枚,其中包括1件四方連;林文琰,自1981年起,擁有5枚,其中包括1件四方連;李定方,在1963年至1972年間,擁有3枚;克萊恩,在1933年至1947年間,擁有4枚;紐伯得,在1947年至1962年間,擁有3枚;大衛德爵士,在1942年至1970年間,擁有4枚;水原明窗,自1957年以後,擁有3枚。

拍賣記錄

全國郵展大型郵品拍賣會於2001年9月24日開槌,清代珍郵《紅印花加蓋小字當一元》最後以180萬元天價成交,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女士成為該珍郵的新主人。

上午9時30分,拍賣會開始後,首先投入競拍的是春秋戰國到明清、現代等各個時期的錢幣和紀念幣,大部分拍品都是接近底價成交。10時15分,清代《紅印花加蓋小字當一元》出現在展示拍品的大屏幕上。“底價180萬元,加價幅度1萬元。”拍賣師話音剛落,委託競買席上的77號買家就果斷地舉起號牌,也許是被天價所震驚,在場的其他數十位買主無一應價。拍賣師最終一錘定音。之後77號買家又以42萬元的高價,把這次拍賣會第二號珍郵《紅印花小二分倒蓋覆蓋票》收入囊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