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河南鄉下老百姓走親戚都是帶些啥?

澎湃的味道


先前,河南鄉下老百姓走親戚帶的禮物是有分別的。比如,男女訂過婚的,無論是結沒結婚,男方須在正月初二上午到老丈人家看望,按照傳統習俗,要帶上一塊“禮肉”。禮肉,俗稱禮條肉,是豬肉的一種分割形式,要越肥越好,大約有四五斤重,男方再窮,就是借錢也要帶禮條肉。

上圖為河南鄉下過年時男方給女方家送的禮條肉。

女方回訪男方一般是在正月初四上午。對於女方的禮物,無論多寡或帶什麼,男方都不會挑剔的。女方回訪男方,帶上二斤“果子”就可以了。果子,就是點心,用紅綠紙盒包著,每盒裝半斤,兩盒一挷,共兩挷。放在一箇中號竹籃裡。

上圖為河南鄉下過年走親戚用的果子(點心)


如果是走姑表、姨表親戚,通常也是帶兩斤果子,多者,也有帶四斤果子的。

後來,條件好了,走親戚帶方便麵的比較多,條件好的,還有帶成箱飲料的,也有帶煙帶酒的。但是,青年男女從訂婚開始到結婚後,過年走親戚時,男方必須要帶禮肉,而且禮肉的塊頭不能太小,否則,會被女方家人看不起的。

近年來,河南鄉下過年走親戚,禮物豐富多了,有帶酒的,有帶煙的,有帶食品的,也有帶飲料的,且檔次比較高,價格也高,正常情況下,走一趟親戚需花費五六百元錢。

河南農村有五里不通俗,十里改規矩的說法,如果外地姑娘嫁給河南人,一定要了解一下河南鄉下過年走親戚時帶禮物的風俗啊!

過年走親戚,是我國傳統的年俗文化的一個內容。


中州耕牛堂主


老一輩日常走親戚是挎個籃子,低下是麵粉,上一層放層雞蛋,以實用為主,或者是家裡自己漏的紅薯粉條,臨近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會殺黑豬,送親戚或吃不完的賣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