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光華院長:2035年中國人均GDP或達3.5萬國際元,這裡的國際元怎麼計算?

貸款教授


國際元實際是購買力平價產物。為了方便對各國真實經濟實力進行比對,需要統一貨幣計量單位。如果用直接匯率法就存在比較大的缺陷,不能真實的反映。如果使用購買力平價法,將各國貨幣的真實購買力統一兌換成一種貨幣,能夠較好的衡量各國的經濟實力。當然,國際元是一種虛擬貨幣,並沒有在市場中真實存在。



現在人民幣對國際元的比例大概是3.55元人民幣=1國際元。如果按照這個方法,2018年我國人均GDP是64664元人民幣,折1.8萬國際元,在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中排名80位左右。

2035年我國人均GDP能夠達到3.5萬國際元嗎?換句話說,在17年內我國人均GDP還能夠翻一翻嗎?個人覺得問題不大。因為以後只要年均增長率達到4.2%,2035年就能夠超過3.5萬國際元。4.2%增長率對中國來說並不是很難實現。很多經濟學家,對我國未來20年的發展還是比較樂觀的,認為實際增長率能夠達到5%以上。如果這樣的話,2035年超過4萬國際元的可能性是極大的。


2035年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節點。按照十九大的報告,2035年要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按照設想,到那時,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將大幅躍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人民生活更為寬裕,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


財經知識局


國際元是多邊購買力平價比較中將不同國家貨幣轉換為統一貨幣的方法,它是基於通貨購買力平價(PPP)與日常用品國際平均價格的雙生概念。100國際元與100美元在美國的購買力相同。

平時我們應該都聽過“GDP”一詞吧?不知道大家是否又聽過“購買力平價GDP”呢?平時各國公佈的GDP數據,都是以其國家的法定貨幣計算的,比如中國用人民幣、美國用美元、英國用英鎊、印度用盧比……而購買力平價GDP是基於以國際元為衡量貨幣來計算的GDP。以下是世界銀行公佈的2017年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購買力平價GDP數據,如下表。我們可以發現,2017年中國購買力平價GDP為23.3萬億國際元,位居世界第一,而美國的購買力平價GDP為19.39萬億國際元,位居第二。其實以購買力平價GDP來看,我們國家在2014年就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了。

很多人可能會把國際元等同於美元,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只是指相同面額的國際元的購買力等同於美元在美國國內的購買力,而非全世界。比如根據匯率換算,目前100美元相當於670人民幣,也就是說,100美元在中國的購買力是670人民幣,但100國際元在中國的購買力可就不是670人民幣了。

從上表中的購買力平價GDP數據來看,中國的GDP是比美國高的,但按照常規匯率換算,2017年中國的GDP只有12.24萬億美元,而購買力平價GDP卻高達23.3萬億國際元,因此通過兩相對比,100國際元的購買力只有355人民幣左右。這種情況不只出現在我們國家,從上表中的數據來看,很多國家的購買力平價GDP都是要比它按照匯率換算成美元的GDP高得多,比如印度,其2017年的GDP只有2.6萬億美元,但購買力平價GDP卻高達9.45萬億國際元。


錦繡中源


要解釋這個問題,要轉好幾個彎,我儘量用聽得懂的人話來說,但你也要動動腦筋才容易理解、

什麼是國際元

國際元(International Dollar)是一種在特定時間與美元有相同購買力的假設通貨單位,最早是由統計學家羅伊·C·吉爾裡在1958年提出,薩利姆·漢納·哈米斯於1970至1972年間發展而成,所以又叫吉爾裡-哈米斯元(Geary-Khamis Dollar),

國際元是基於通貨購買力平價(PPP)與日常用品國際平均價格的雙生概念。1國際元在1個國家的購買力,與1美元在美國的購買力相同。

有人可能要問,那直接用美元不就得了,何必多此一舉呢?

這還真不一樣。

目前國際上的商品流通大多都是用匯率換算成美元,雖然很方便,但是也有弊端,比如,有些國家為了鼓勵出口,使本國貨幣貶值,更容易形成貿易順差,而有些國家為了增加購買力,是本國貨幣升值,這樣一來可能出現以美元計價,兩個國家的GDP總量或者人均GDP相同或相當,但國內的真實生活水平可能相差很大。

因此,為了更有效的衡量購買力平價(英文縮寫PPP,又稱相對購買力指標,是一種根據各國不同的物價水平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的等值係數,可以對各國不同經濟數據進行合理比較)經濟學家就發明了“國際元”,一種相對平衡的、虛擬的國際性貨幣,採用購買力平價而不是匯率的方法來確定的一種國際標準貨幣單位。這樣各國GDP等數據都可以統一轉化成國際元,能夠更準確的衡量和比較。

如果說到這,你還是不太能理解,那我就講一個與國際元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概念,巨無霸指數。

巨無霸指數

巨無霸指數(Big Mac index)是一個非正式的經濟指數,用以測量兩種貨幣的匯率理論上是否合理。這種測量方法假定購買力平價理論成立。

巨無霸指數由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提出的,將世界各國當地麥當勞餐廳裡的巨無霸漢堡包(由兩片面包、牛肉餅、蔬菜、芝士等統一配料組成)價格,按照匯率摺合成美元,再與美國麥當勞餐廳裡巨無霸漢堡的售價,來評估兩種貨幣在理論上的合理匯率,進而得出某種貨幣是被高估還是低估了。

比如,假設在美國的餐廳裡巨無霸賣2美元一個,中國的巨無霸賣10元人民幣一個,按照購買力平價理論,由兩片面包、牛肉餅、蔬菜、芝士等組成的巨無霸漢堡所需的購買力應該是相同的,那麼2美元對應的購買力應該等於1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所以1美元應該等於5元人民幣,也就是美元和人民幣的匯率應該是1:5比較合理,而實際上美元和人民幣的匯率是1:6.7,那麼人民幣就被低估了。


事實上,若以巨無霸指數來衡量,中國的收入水平確實被低估了,

根據瑞士聯合銀行集團公佈的2018年“巨無霸指數”的排名,在中國香港,勞動者平均只需要工作11.8分鐘就可以購買一個巨無霸漢堡,排在世界第一,排在第二位的是中國臺灣,需要工作12分鐘,而排在榜單最後一位的肯尼亞內羅畢,這一數字是1033.8分鐘。

所以,有不少學者認為,以美元計價,並不能反正除美國外其他國家真正的經濟實力,這個時候,如果採用國際元來表示,就會客觀準確很多,比如,按照匯率來表示,2017年中國的GDP約為12.24萬億美元,而如果採用“國際元”來表示,這一數字超過了20萬億美元,也就是說中國的經濟實力被低估了。

囉嗦了這麼多,國際元就是國際美元,計算過程比較複雜,考慮的因素比較多,你就記得是代表真實購買力就行。


鑫財經


國際元的概念很陌生,先來介紹一下:

“國際元”的學名為Geary-Khamis Dollar,是多邊購買力平價比較中將不同國家貨幣轉換為統一貨幣的方法。通過“購買力平價”計算方法確定一個國際標準貨幣單位的基本範式:

步驟一:從當代經濟社會人們所需的各類消費品中篩選一定數量種類的商品服務(比如50種)包括1公斤大米、1噸自來水、1平方米磚混住宅、1公斤汽油、1米棉布、1公斤白菜、一名護士的平均日工資、一名教師的平均日工資,等等。
步驟二:根據一箇中等發達國家比如中國,一箇中等城市比如西安市,一箇中等收入城市家庭在上述50種商品服務的支付權重來作為計算國際標準貨幣單位的權重係數。
步驟三:對50種商品的價格進行加權平均所獲之數再除以100,最終得數可定義為一個國際標準貨幣單位,可以叫做一個“國際元”。
另外也有學者這樣去計算。首先選取世界上國民經濟產值(GDP)最大的若干個國家,譬如說:20個,將他們的貨幣,按今年的比值劃一,都摺合成美元,譬如美元和人民幣的比值可定為:1:6.8,然後加權平均,定出一種虛擬的國際元,作為國際結算的貨幣。它的權值可以考慮為國民經濟總量的數值。


其實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行的紙黃金SDR有點類似,那麼為什麼這裡面要用這種國際元來表示,而不是用美元等其他貨幣呢?因為貨幣的價值是絕對的,但是國際元是一個相對的度量衡。比方說如果美元發生了大幅貶值,那麼中間的數據就會出現很多問題,變得不連貫。但是由於國際元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比較起來更能夠體現兩個國家的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


比方說,未來隨著中國的發展,在沒有濫發貨幣的情況下,人民幣對美元肯定是要升值的,因為二者的相對實力在發生著變化,但是具體的匯率是否一定會呈現這種變化呢?那又不一定。所以,在衡量很長週期的數據時,最好還是採用這種相對化的指標。


以股易金



行雲流水


現在咋一提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名字,就覺得噁心呢?!

在你們的問題沒交代清楚之前,就出來招搖,你們的心得多大啊!你們北大領導都這智商?都這麼不要臉?


周生世界觀


看了提問,很迷惑。

關鍵詞,一北大。二北大光華院長。三國際元。

一:我沒誤會的話,應該是北京大學吧😄。北京大學是我國的高等學府,廣大學子們的心中聖殿,非常著名。

二:北大光華學院。我弱弱的問一句?是給翟天臨簽發博士後錄取通知書的北大光華學院嗎?翟天臨的錄取通知書有院長的簽名、蓋章嗎?

三:最主要的是這個(國際元)。我是孤陋寡聞之人,不知道國際元是個什麼東東。既然是院長,我的認識就是‘磚家’、‘叫獸’。說的話也確實是高、大、上。我等普通人還真的難以理解。

四:看了題目以後,心中有萬千匹‘草泥馬🐴’在奔騰。磚家、叫獸、院長大人。你特馬🐴滴,能不能說人話?!!!





吉祥天空1


中國人沒別的本事,窩內鬥、抬槓、嘴硬的可以咬爛鋼鍁、頭硬的可以撞倒泰山,遇上外敵就當漢奸!真服你們了!北大教授發表一點自己的看法,就招來一群嗡嗡叫的蒼蠅!你有本事,也去當教授啊!還有前不久,北大校長唸錯一個不常見的漢字,同樣招來狗咬蛋,一嘴毛!你要有本事也去當北大校長啊!我曾經發出十個字,讓這些笑話北大校長是白痴的文豪們讀出發音,至今沒有一個放屁的!


柴振寬


我是經濟學一級教授,我經過嚴格地分析研究,中國到2055年人均收入可達10.5萬宇宙元,其購買力相當美元的10倍!到時中國是宇宙最富有的國家,除了能買下太陽系以外,還剩餘100000000000萬億宇宙元!


007182181951


國際元怎麼算,國際元是什麼,到那個時候國際元又將是什麼一個“玩意”,我想這個問題先得問問北大的高材生、學霸、博士、博士後,如果連北大的高材生甚至於北大的博士、博士後都回答不了那我們不知道這位北大教授說的是什麼就不足為奇而且也不丟人了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