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經濟”被定為國家戰略!



發改委官網公佈信息,印發《關於促進分享經濟發展的指導性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重點強調了以下幾個方面:

1、分享經濟強調所有權與使用權的相對分離,強調供給側與需求側的彈性匹配,強調消費使用與生產服務的深度融合。

2、加強部門與地方制定出臺准入政策、開展行業指導的銜接協調,避免用舊辦法管制新業態。

3、堅持包容審慎的監管原則,探索建立政府、平臺企業、行業協會以及資源提供者和消費者共同參與的分享經濟多方協同治理機制。

4、鼓勵和引導分享經濟企業開展有效有序競爭。

5、鼓勵和支持具有競爭優勢的分享經濟平臺企業有序“走出去”。

6、積極發揮分享經濟促進就業的作用。

分享經濟作為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下湧現的新業態新模式,正在加快驅動資產權屬、組織形態、就業模式和消費方式的革新。推動分享經濟發展,將有效提高社會資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眾生活,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分享經濟創新創業活躍,發展迅速,利用“互聯網+”,創造眾多新業態,化解過剩產能,帶動大量就業,顯示出巨大發展活力與潛力,已成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向更廣範圍、更深程度發展的重要抓手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但是,分享經濟發展也面臨著認識不統一、制度不適應、保障不健全等諸多問題和挑戰。按照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總體要求,為加強預期引導,優化發展環境,促進分享經濟發展,現提出以下指導性意見。

一、分享經濟在現階段主要表現為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通過互聯網平臺將分散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提高利用效率的新型經濟形態。

二、分享經濟強調所有權與使用權的相對分離,倡導共享利用、集約發展、靈活創新的先進理念;強調供給側與需求側的彈性匹配,實現動態及時、精準高效的供需對接;強調消費使用與生產服務的深度融合,形成人人參與、人人享有的發展模式。

三、促進分享經濟更好更快發展,要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目標,以支持創新創業為核心,以滿足消費需求和消費意願為導向,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按照“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原則,發展與監管並重,積極探索推進,加強分類指導,創新監管模式,推進協同治理,健全法律法規,維護公平競爭,強化發展保障,充分發揮地方和部門的積極性、主動性,支持和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積極探索分享經濟新業態新模式。

四、合理界定不同行業領域分享經濟的業態屬性,分類細化管理。加強部門與地方制定出臺准入政策、開展行業指導的銜接協調,避免用舊辦法管制新業態,破除行業壁壘和地域限制。清理規範制約分享經濟發展的行政許可、商事登記等事項,進一步取消或放寬資源提供者市場準入條件限制,審慎出臺新的市場準入政策。擬出臺各項市場準入、監管措施,必須事先公開徵求公眾意見,充分開展諮詢評估,提高政策透明度。堅持底線思維,增強安全意識,對於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社會穩定、文化安全、金融風險等密切相關的業態和模式,嚴格規範准入條件。

五、堅持包容審慎的監管原則,探索建立政府、平臺企業、行業協會以及資源提供者和消費者共同參與的分享經濟多方協同治理機制。強化地方政府自主權和創造性,做好與現有社會治理體系和管理制度的銜接,完善分享經濟發展行業指導和事中事後監管。充分利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創新網絡業務監管手段。加快網絡交易監管服務平臺建設,實施線上線下一體化管理。平臺企業要加強內部治理和安全保障,強化社會責任擔當,嚴格規範經營。行業協會等有關社會組織要推動出臺行業服務標準和自律公約,完善社會監督。資源提供者和消費者要強化道德約束,實現共享共治,促進分享經濟以文明方式發展。

六、根據分享經濟的不同形態和特點,科學合理界定平臺企業、資源提供者和消費者的權利、責任及義務,明確追責標準和履責範圍,研究建立平臺企業履職盡責與依法獲得責任豁免的聯動協調機制,促進行業規範發展。平臺企業應建立相應規則,嚴格落實網絡主體資格審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積極協助政府監督執法和權利人維權。資源提供者應履行信息公示義務,積極配合相關調查。消費者應依法合規使用分享資源。

七、引導平臺企業建立健全消費者投訴和糾紛解決機制,鼓勵行業組織依法合規探索設立分享經濟用戶投訴和維權的第三方平臺。依法嚴厲打擊洩露和濫用用戶個人信息等損害消費者權益行為。加強對分享經濟發展涉及的專利、版權、商標等知識產權的保護、創造、運用和服務。鼓勵金融機構結合分享經濟需求,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研究制定適應分享經濟特點的保險政策,積極利用保險等市場機制保障資源提供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八、鼓勵和引導分享經濟企業開展有效有序競爭。切實加強對分享經濟領域平臺企業壟斷行為的監管與防範,維護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營造新舊業

態、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環境。嚴禁以違法手段開展競爭,嚴厲打擊擾亂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的行為。

九、積極發揮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作用,依法推進各類信用信息平臺無縫對接,打破信息孤島,建立政府和企業互動的信息共享合作機制,充分利用互聯網信用數據,對現有徵信體系進行補充完善,並向徵信機構提供服務。積極引導平臺企業利用大數據監測、用戶雙向評價、第三方認證、第三方信用評級等手段和機制,健全相關主體信用記錄,強化對資源提供者的身份認證、信用評級和信用管理,提升源頭治理能力。依法加強信用記錄、風險預警、違法失信行為等信息在線披露,大力推動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平臺企業要健全信用信息保全機制,承擔協查義務,並協同有關部門實施失信聯合懲戒措施。

十、鼓勵和支持具有競爭優勢的分享經濟平臺企業有序“走出去”,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構建跨境產業體系,打造國際知名品牌,培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分享經濟平臺企業。

十一、大力推動政府部門數據共享、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公共服務資源分享,增加公共服務供給,提升服務效率,降低服務成本。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加大政府部門對分享經濟產品和服務的購買力度,擴大公共服務需求。在城鄉用地佈局和公共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中,充分考慮分享經濟發展需求。鼓勵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分享人才智力、儀器設備、實驗平臺、科研成果等創新資源與生產能力。

十二、積極發揮分享經濟促進就業的作用,研究完善適應分享經濟特點的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參保繳費措施,切實加強勞動者權益保障。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勞動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對與從業者簽訂勞動合同的平臺企業,以及依託平臺企業靈活就業、自主創業的人員,按規定落實相關就業創業扶持政策。

十三、研究完善適合分享經濟特點的稅收徵管措施。依法加強對平臺企業涉稅信息的採集和稅收風險分析工作,加快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管理。推廣應用電子發票,不斷提高分享經濟納稅服務的信息化水平,持續增強分享經濟納稅服務能力。

十四、建立健全反映分享經濟的統計調查指標和評價指標。充分運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創新統計調查方法,推動部門統計信息共享,多渠道收集相關數據並建立數據庫,完善統計核算,科學準確評估分享經濟在經濟發展、改善民生、促進就業和增加居民收入、擴大國內消費等方面的貢獻。

十五、加強釋法、修法工作,按程序及時調整不適應分享經濟發展和管理的法律法規與政策規定,不斷優化法律服務。在相關立法工作中,根據國家有關戰略部署和分享經濟發展特點進行設計,加強制度與監管的適應性。根據需要及時研究制定分行業分領域分享經濟管理辦法。

十六、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起責任,主動作為,切實加強對分享經濟的深入研究,因地制宜,不斷完善發展環境,創造良好社會預期,務實推進分享經濟健康快速發展。鼓勵有條件的行業和地區先行先試,充分發揮專業化眾創空間、科技孵化器的支撐作用和雙創示範基地的示範作用,不斷提升服務能力,積極開展相關探索實踐。“互聯網+”行動部際聯席會議要加強對分享經濟發展的統籌協調和政策解讀,條件成熟時推動成立分享經濟專家諮詢委員會,為政府決策提供重要支撐。

共享經濟將給電商帶來什麼?


何為共享經濟?

民眾公平、有償地共享一切社會資源,彼此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享受經濟紅利。而此種共享在發展中會頻繁地以移動互聯網為媒介,顯然,共享經濟與電子商務有著密切的聯繫。

那麼,共享經濟將給電子商務帶來什麼呢?這不僅是當今各電子商務企業思考的話題,也是整個電商行業探討的話題。畢竟一個新的經濟結構的出現與發展,必然將會帶動傳統企業結構性的變革,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必然給電商企業帶來更多地價值。

擁抱共享經濟 創造更多可能

提起共享經濟,當下最火的無疑就是——共享單車,“共享”就是如今互聯網行業的最大風口,共享經濟讓處在互聯網大浪中的投資者們垂涎欲滴,爭相入場。滴滴投資了ofo,騰訊和美團入手了摩拜,而中國市值最高的公司阿里巴巴,也進軍了永安行。

電商平臺的模式一直有這樣一種定論:找到商業痛點——拿出解決方案——找到投資方完成A輪融資——成立運營團隊——開始市場運作。而共享單車在共享經濟大潮下,作為一個新興的個性化的電子商務企業,順暢而快速找到了商業痛點,並完成了市場運作的閉環。

為了破解“最後一公里出行難”的問題,幾年前,政府出資的公共自行車租賃項目曾在上海進行過試點。最終浦東的試點無疾而終,只剩下閔行區繼續留存。而面對廣闊的自由市場,共享單車想方設法對症下藥,利用互聯網和各大電商平臺,嘗試有樁到無樁的策略,不僅解決了“最後一公里出行難”的問題,同時解決了停放難的問題,為使用者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便捷。

乘風破浪 開啟共享經濟+電子商務新藍海

摩拜迅速地抓住痛點並定位於“為有需求的人群在公共交通之間的間隙短途中提供無固定地點、隨時隨地可使用的自行車的服務”,構建起未來商業模式板塊中最重要的核心拼圖,開創了共享經濟的藍海。

共享單車就是典型的在共享經濟懷抱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的電子商務的新模式,共享單車最終是一個工具載體,一個線上搜索和支付的平臺以及一個線下流動的平臺。在線上,摩拜、ofo的押金和充值方式都離不開微信和支付寶,單車平臺支付現金流需要通過其他平臺來完成一次交易,龐大的受眾群支撐起了支付平臺的現金流,共享單車的運作鏈得以完整進行。

這就是共享經濟為電子商務整個產業帶來的創新商機,通過市場推廣和品牌建設來逐步增大自己的用戶量。電子商務這個大平臺被視作一個個體跟商家共享粉絲的大平臺。幾乎所有的電商在一個平臺上共享著千萬用戶。

由此可見,共享經濟和電子商務的融合勢必能夠為整個產業帶來創新的技術和商機。那麼,電子商務企業如何在今天共享經濟的大經濟態勢下發展和創新成長呢?2017電商峰會上,即將圍繞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促進消費穩定增長”、“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持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重點工作部署,推動實施《促進電子商務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6—2018年)》,探討如何加速電商提質、深化電商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引領和部署數字經濟時代下電子商務的主要發展任務,切實發揮電子商務對促進經濟增長、產業升級和脫貧攻堅的作用,帶動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加快培育新動能,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