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六、七歲這個階段的小孩這麼討厭呢?

孫達達氧化鋁行業


為什麼六,七歲這個階段的孩子讓人煩?

其實,如果瞭解兒童成長規律你就知道,孩子的這些行為是非常正常的。

從身體發育和心理規律來說,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身體各方面發育還沒有完善。幼兒時期,因為身體發育規律,只能在小範圍內調皮活躍【和性格,生活習慣,模仿大人一言一行等有關】。

上小學校後,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發育,活動範圍就開始加大。孩子各方面的判斷能力,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待人接物的能力,生活規則遵守等等都不完善。【孩子調皮等和性格,生活習慣,模仿大人一言一行,孩子的興趣愛好有關】。如果小學時期,有意識的培養閱讀或者孩子的興趣愛好的專注力。生活習慣的最初的"原則性"。那麼孩子還是不會太調皮的。

有的孩子真的讓人"討厭"嗎?其實這樣說有些片面了。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大部分都是這樣讓人"不耐煩"。總是對動物,科幻,探險,八卦搞笑,玩具拼插等等特別感興趣,也就是求知慾望,總要問一問,如果你沒有時間或者你想著工作等等,就會沒有耐心去傾聽孩子的問題,或者回答不了……所以你就會覺得煩,這些都是正常的。但是有一個現象我們不能忽視,就是等孩子再過幾年,他總是在你這裡,得不到思想上的求知慾滿足和有效引導,那麼以後就會和你心理"漸行漸遠"。因為他那時候年齡在12-13歲,由於孩子成長規律,就會脫離對父母的"依戀"期。就出現要求獨立自主的思想和自我的思想意識,也就是所謂的"叛逆期"等……

性格外向的孩子表現的就是好動,一刻不閒著等。有的人說是不是有"多動症"等。我不這樣認為,只要沒有醫學上的身體基本疾病。孩子只要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感興趣,有專注的過程,同時口語表達有一定的邏輯思維,就沒有問題。

同時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由於身體成長規律所決定,注意力時間也是有限的【因人而異】。

就寫這些吧!


海涵快樂閱讀


題主問:六七歲這個階段小孩為什麼這麼讓人討厭?

我家的侄女七八歲,在她爸媽眼裡經常也是也是一個“讓人討厭”的小孩。

舉兩個例子說說。

半歲的妹妹在睡覺,侄女在客廳亂蹦亂跳,媽媽提醒她幾次,就停止了兩分鐘,然後又繼續發出各種噪音;兩三歲的弟弟拿了侄女不用的玩具哨子,侄女看到後立馬一手奪走,弟弟大哭,侄女自己不玩也不給弟弟玩。家人教訓她兩句,她立馬就哇哇大哭……

她爸媽經常說她精力旺盛過度,不聽大人話,脾氣暴躁,固執,不知道分享,粘人等等,有時也會質問孩子:“你怎麼這麼讓人不省心,讓人心煩讓人討厭?”


但對孩子來說,這樣的話基本無感。她依舊做著讓大人討厭的事。

但只有一種情況,孩子會“乖”上一段時間。被媽媽誇獎了,在學校得到老師表揚了,爸爸帶她打球了,奶奶說她乖了。


又一次,侄女和弟弟搶拼圖玩具,媽媽見了說:“咱家丫頭最會玩拼圖,這個太簡單了,你去拿後面那個難一點的,這個你給弟弟,看看他會不會,不會的話你就當小老師教教他……”侄女沒哭沒鬧就把玩具給了弟弟,也做了一回不讓人討厭的聽話的乖孩子。

有時候孩子做出的令大人討厭的行為,可能缺乏關注了,他是在吸引大人的注意。斥責他反彈可能會更大,誇誇他說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就是我們大人得先履好心情,萬不可先動了肝火!

『一手養娃,一手記錄,我是守衡筆記,感謝閱讀點贊評論,歡迎交流經驗』

六衡媽媽


這跟幾歲沒關係吧!跟教育有關係、有些孩子惹人喜歡是家長用心教育了。說說我自己妹妹的孩子四歲左右,有一次我在他家睡、他媽剛下樓,他就光著腳下床了,農村的地很髒的、他家基本沒拖過,聽到他媽上樓的聲音、趕緊偷偷跑回床上老老實實的睡覺、好像什麼也沒發生一樣!我當時就不喜歡這個孩子了!覺得這是耍聰明、我跟他媽說,你兒子真聰明(不好意思說人家要小聰明,只能這麼婉轉說,希望他能聽懂)就把剛才的事情說一遍、結果他媽立馬摟著兒子說,俺娃咋內聰明!我瞬間無語了!教育思想根本不在一個頻道!從此我再也沒有干涉過別人的教育。她倆孩子現在都上學了,一個12,一個7歲、耍小聰明的手段一直在用、去別人家總要偷偷拿走點東西,到現在一直這樣。我是親姊妹、但是我也不喜歡我孩子跟他媽玩


請叫我御姐205


淘小子是好的,淘姑娘是巧的。首先您要從思想上認識到自家的活寶真的是寶。

六、七歲的孩子,已經開始了對世界的感知,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思維跳躍度大,奇思妙想層出不窮,父母總是感覺迎接不暇,每天會很疲憊,所以就產生了厭煩情緒。

帶孩子時,不妨專心一些,放下其他瑣事,包括手機。

再調整一下節奏,試著把自己的思維調快半拍,比如寶寶畫畫時,先想好畫完講故事,那麼,等寶寶畫完立馬告訴他/她要開始講故事,寶寶會很快融入你所設定的氛圍,從而減少了因為TA思維的跳躍使你應接不暇。

增加室外活動,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可以減少孩子的煩躁。看鳥語花香,魚戲蓮葉,加強孩子對大自然的美好與嚮往。

根據孩子的興趣,適當參加興趣班,比如音樂,美術方面,幫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會增加孩子的期待感,心中有目標,慢慢注意力會更容易集中。

愛動,是孩子的天性。而孩子又像一張白紙,等待您去描繪。用心引導,還是會很有成就感的。

靜下心來,一切都將不一樣。


鹿城燕語


很嚴肅地對你說:(1)一個“已成年人”。一個“未成年人”。(2)一個“心智必須成熟的已成年人”。一個“心智肯定不成熟的未成年孩子”。(3)這兩者的“厲害”交集:幾乎是“零”!!!(4)“強勢的已成年人”討厭、嫌棄“零交集”的“弱小的未成年孩子”。(5)根源只有一個:心智必須成熟卻不成熟的已成年人,心胸狹隘到“連弱小的孩子們都容不下”!!!(6)試問:一個連弱小孩子都容不下的“成年人”,內心還能容納什麼???心理是不是有病?是不是需要“看心理醫生”???(7)所以,請一定你去看病!不要耽誤了病情!!!


丁香88577228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基本上是狗嫌棄,貓憎惡。把這些孩子和小狗小貓放在一起,即使是狗中的戰鬥機,哈士奇,也會感覺到生無可戀。

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效果,是因為這個時間段的孩子特別喜歡好動,並且對於未知世界的探索非常強烈,他們的探索包含了一些不遵守規則的探索。



比如說,如果在某個地方電線露了頭,你告訴孩子說那有電,千萬別去摸它,我能跟你說嗎?如果你不提醒他,他可能還不知道,只要你提醒她了,她一定去碰一碰他。

當然這個時期他們的精力充沛,做任何事情都無所畏懼,家中的一切他們都幹翻著試一試,東西你把它扔在了犄角旮旯裡面,三五年找不到,他們也能給你找出來。



還有一個他們的嘴裡永遠不休息,不是問東就是問西,不是打小報告就是告狀,反正只要他們睜開眼,他們的嘴,他們的手,他們的身體就沒有一刻停止。

但是我們雖然說了這麼多,我們還是要由衷的表揚一下他們,如果每個人都有這個時間孩子的精神狀態,我想活到500歲,絕對不成問題。


宜城老師


1,你們說,月子裡的孩子最難帶的時候,我感覺他笑得很美呀。

你們說一歲的孩子最累人,可我覺得他飯會吃路會走很乖巧。

你們說孩子的叛逆期磨死個人。可我覺得他會說不了,表明有他自己的決定,溝通更容易,聽他的啊。

2,永遠不覺得孩子難帶或討厭,生死之交,想愛想呼,怎麼愛她都不夠。

3,寧可她成績一般般,也不以母親的虛榮心去兇她,跟她一起學習。



彤同飛烏魯木齊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給父母送來的恩賜,他們都是遺落人間的天使,他們的心間就像一張純潔的白紙,上面要書寫什麼,怎麼書寫,這是作為孩子父母應該認真考慮的,因為你的一念之間可能決定孩子未來的成長之路。

孩子成長過程中肯定會出現一些可能叫其他人難以忍受的行為,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不要放任也不能一味的壓制,強迫他們做我們認為對的事情,我們可以和孩子平等的,心態平和的進行溝通,指出他的問題,並進一步引導孩子應該如何改變自己,不是簡單的外科手術式的強制改變,而是引導孩子自內而外的進行自我蛻變。

每個父母都期許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其實我們這樣可能抹殺了孩子的天份,給孩子一定的自我成長空間,也許你會遇到一個完全超越你想象中的優秀的孩子。我們不要期許自己的孩子必須飛黃騰達,只要孩子將來能夠自食其力,有良好的自律意識,不對社會對他人造成任何一種傷害,身體健康,生活無憂,就是我們最大的欣慰。

孩子有些調皮,讓你感覺崩潰的時候,正是促進孩子成長的最好時機,不要因為自己的心情而錯過教育孩子的大好時機。


一縷飄蕩的雲


其實是父母沒有達到做父母的標準,就提前生了孩子。根源是父母素質差,昨天坐地鐵,看到一個6歲左右的男孩走到我旁邊的女孩旁邊說:你讓開,我想坐這裡。那個女孩沒理他。


Don1596232


講這些話的一定是沒有熱心的父母,我一個大男人帶著6歲的閨女,明天早上我去上班,她上幼兒園。就想早點接她回家,抱抱她,然後一起去買點菜,我們一起做飯。什麼事情一起商量。她非常的懂事,現在的孩子不是以前,她們接觸的新鮮事物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