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三週了,說話說得不是特別好,能上幼兒園了嗎?

近在眼前934


開學在即,很多剛入幼兒園的寶寶,正經歷著各種考驗,第一次離開父母,第一次集體生活,第一次開始社交等等,可以說,寶寶到了陌生的環境,從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都牽動著父母的心。

幼兒園的大數據統計,父母最關心的問題是,寶寶話都說不清楚,遇到困難問如何有效和老師溝通。

很多寶寶說話不清楚是剛入幼兒園孩子的常見現象。這也是特定年齡階段語言發育規律。

分析原因:

1、舌繫帶過短

剛出生的寶寶,舌繫帶常常長到舌尖或者接近舌尖,2歲後,舌繫帶才會發育趨於正常,也就是遠離舌尖,所以,很多寶寶舌繫帶短,這是正常的發育規律。

舌繫帶短會怎樣?舉個例子,我們對著張口,觀察一下發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後音時,舌繫帶和舌尖的變化。你會發現,舌頭的靈活度受舌肌和舌繫帶控制。舌繫帶在發育過程中,也會有先天缺陷,舌繫帶強直、舌繫帶過短等情況。

2、舌肌的問題

舌是我們最靈活的器官之一,它掌控著進食和說話的重要功能,幫助我們完成各種精密複雜的運動,如吸吮,攪拌、咀嚼、吞嚥、發音等。

每個人的舌頭髮育都不一樣,舌頭過大、過小、過扁寬、過厚、舌繫帶過短、舌肌力量不足等,都因人而異,如果舌肌出現問題,一定會影響吐字和發音,特別是舌面音、舌根音影響明顯。像很多聲母“L、T、K”等,都會發不準。

3、錯誤的發音方式和語言習慣。

語言的發育受家庭語言環境的影響,父母或直接看護人的語言習慣對幼兒影響很大,特別是某些方言習慣,在形成幼兒語言習慣中,起著誘導作用。

關於舌頭影響語言的誤導

1、舌繫帶短不短誰說的算

在舌的發育過程中,舌繫帶會逐漸向舌根部退縮,所以在嬰幼兒時期,一般舌繫帶過短,可不必急著做矯正手術,可觀察到2歲以後,再確定是否真的為舌繫帶過短。

2、舌繫帶的作用

只要孩子說話不清晰,就帶著孩子去醫院要求割舌繫帶。發音不清的原因有多種,如先天性唇裂、顎裂、牙齒缺失、舌繫帶異常、發聲器官運動不協調、大腦發育障礙等都可引起發音不準。

大舌頭怎麼訓練

舌操是語言障礙矯正,功能訓練裡的一個重要環節,活舌操是能鍛鍊舌肌的口腔操,堅持日久定會巧舌如簧,口齒清晰流暢。

一是對舌頭的控制訓練,二是發音訓練。首先說一下發音訓練,針對自己發音不清晰的某個或某幾個音系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家庭訓練可以採用以下幾個方法:1.聽錄音,模仿正確的發音。2.自己練習並錄音。3.收聽錄音與正確的發音進行比較。至於舌肌訓練,網上可以搜到很多舌操教程,可作為參考。

唇舌操只是說語言矯正的一個功能訓練之一,真正的矯正師在訓練時,會結合其他發音內容訓練,並不斷通過觀察訓練中發音的錯誤,進行及時調整,同時還要一些器械配合,對口腔內某些肌肉進行強化訓練等。

寶寶馬上開學了,據大數據統計,父母最擔心孩子去幼兒園的問題,1、寶寶營養夠不夠。2、寶寶生病了怎麼辦?3、寶寶生活遇到困難,說不清楚怎麼辦?4、寶寶收到欺負,會和老師講嗎?與其擔心孩子,不如加強寶寶的自立能力,那麼首要的就是要解決寶寶說話的問題,畢竟語言才是走入社會的第一社交工具,是保護自己的強有力助手。


陽光語言矯正師


孩子已經三週歲了,可不可以上幼兒園?首先幼兒園規定孩子的年齡為3~6週歲,所以當幼兒園開始招生的時候,如果孩子剛剛三週歲,那麼可以讓孩子上幼兒園,但是也還是需要看孩子的能力而定,題主描述孩子三週歲了,但是說話情況不是特別好,這種情況下,建議家長不要讓孩子上幼兒園,可以等孩子到了三歲半之後再上幼兒園。



不然孩子在幼兒園裡面有可能會因為說話不清楚,而無法和其他小朋友和老師正常交流,那麼就會受到一定的委屈。所以這樣的情況,家長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多陪孩子說話,並且多帶孩子到公共場合,讓孩子主動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玩耍,這樣家長給孩子提供一個讓他多說話的場所,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才會得到提高。

很多家長說,正因為孩子說話不清楚,所以才把孩子送到幼兒園裡面去,讓孩子在幼兒園裡面鍛鍊一下,話是這麼說沒錯,但是等孩子真正到了幼兒園之後,他就有可能因為說話說不清楚,而被其他的小朋友嘲笑,或者是沒有辦法和其他的小朋友正常交流溝通,其他的小朋友有可能就不會和這個孩子在一起玩。

那個時候家長就會覺得孩子因為說話不清楚,在幼兒園裡面就會過得特別孤獨,到時候家長就會感覺到特別心疼了,所以說為了能讓孩子在幼兒園裡面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生活,建議家長這種情況下可以等孩子說話清楚完整了之後,再把孩子送到幼兒園裡面。

因為我們幼兒園就接收過這麼一個孩子,本身孩子年齡到了,然後家長之前也沒有給老師說孩子說話不太清楚,就直接把孩子送到了幼兒園裡面,等孩子上了兩天幼兒園之後,老師就發現這個孩子基本上不和其他的小朋友和老師交流,老師問什麼也只是點頭或者是搖頭,從來不說話。

然後就和孩子的家長交流溝通了一下,孩子家長這個時候才告訴老師說,孩子因為從小是爺爺奶奶照看的,所以說話特別晚,到了三週歲了,說話也只是兩個字兩個字的說,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清楚,老師就感到非常的震驚,才明白為什麼每次給孩子說話,孩子只是點頭或者是搖頭,從來不跟老師說話,其實他不是不想給老師說,而是他不知道該怎麼來表達他的意思,因為他不會說。



然後這種情況下,老師就委婉的給家長提了一個建議,希望孩子在家裡鍛鍊一下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然後等孩子能完整的表達一句話的時候,再讓孩子來幼兒園裡面上學,因為現在班級裡孩子多,雖然能帶動孩子說話,但是老師沒有辦法總是陪著孩子說話,因為老師還得照顧其他的孩子。

但是家長不同意,家長覺得既然孩子已經年齡到了,他在家裡不說話,在幼兒園裡面孩子多,其他小朋友一帶他,他可能就會說話了。那麼家長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孩子上了一個月的幼兒園之後說的話不超過10句,而且每次都是兩個字兩個字的往外說,完整的一句話根本就不會說。

剛開始的時候其他小朋友會覺得這個小朋友特別有意思,只是兩個字兩個字的蹦,然後呢,都會去學這個小朋友說話,後來發現這個小朋友不是故意這麼說話的,而是真的不會說話,所以他們就開始嘲笑這個小朋友,導致後來孩子雖然語言能力表達不清楚,但是其他的方面還是可以的。

他也能感受到別人對他的嘲笑,所以他後來的時候就不願意來幼兒園上學了,每次來幼兒園上學就抱著媽媽哭,不進教室。嘴裡只會喊著媽媽不上,媽媽不上,因為其他的話他根本就不會說。

最後家長才發現原來孩子光年齡到了是不行,如果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都不會的話,這種情況下在幼兒園裡面根本是沒有辦法生活的,最後家長又把孩子帶回了家,然後專門鍛鍊孩子說話,當然了這種情況下,他也不敢把孩子再繼續交給爺爺奶奶照顧了,因為造成孩子說話晚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老人帶孩子,平時不經常給孩子交流溝通。

老人只是給孩子做好吃的,讓孩子在家裡看電視,那麼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認為不說話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他慢慢的就不會出現願意說話的情況了,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會慢慢退化了。



後來家長在照看了孩子半年之後,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大大的提升,等他再繼續上幼兒園的時候已經能很清楚的和老師打招呼了。所以說孩子到了三週歲之後,按照年齡是可以上幼兒園了,但是如果孩子說話特別不清楚的話,建議讓孩子在家裡呆一段時間,然後等他語言表達能力清楚了之後,再送到幼兒園裡面上學。


最美幼兒教師


孩子三週歲了,當然可以上幼兒園了。幼兒園不是孩子所有能力都非常好才去的地方,那樣,就不用老師去培養和發展孩子的能力了。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需要幼兒與成人交流、同伴交流,讓幼兒在交流的過程中,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的反應。如果您的孩子語言發展不太好,那麼在幼兒園的這個集體當中,老師為孩子創設了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孩子在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時候,拓展了生活經驗、豐富了語言詞彙,同時也發展著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根據幼兒語言的學習與發展目標,三週歲的孩子應能聽懂日常會話;能清楚地說兒歌、講簡短的故事;在成人提醒下,能恰當地使用禮貌用語;主動要求成人講故事、讀圖書等。如果三週歲的幼兒在語言發展的某個方面不太好的話,來到幼兒園,通過幼兒園教師組織的語言集體教學活動和日常的生活活動,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就能有效地促進的幼兒語言的發展水平。

做為家長更要大力地配合幼兒園,在與孩子單獨相處的時候,也要多與孩子交流互動,鼓勵孩子多說話,當他說的不好或說錯的時候,不要指責,要耐心的傾聽和指導。經常和孩子一起看圖書、講故事,這是每個家長都能做到的。只有幼兒園和家長的配合做好了,全方位地提供幼兒進行語言學習和發展的環境,那麼相信,您的孩子很快就會喜歡說話、願意說話。


如果您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月亮姐辰辰】,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


月亮姐姐Nancy


1、寶寶能夠說出簡單的句子嗎?比如:我餓了。

2、寶寶能夠簡單的敘述事情嗎?比如:帶寶寶去遊玩, 可以問問寶寶都看到了什麼?寶寶可以回答看到綠的樹,紅的花。

3、寶寶可以簡單的模仿背誦嗎?比如:可以完整的背誦一首唐詩。

4、三週歲的寶寶開始將語言和自己的認知感配對,當寶寶發現語言可以配對時,喜歡不停的重複這種配對!比如我家大寶三歲時喜歡不停的叫媽媽 ,當我答應她後,她並沒有其他事情,她特別喜歡她叫一聲 我答一聲,這是寶寶在感受語言的魅力!

5、三歲的寶寶喜歡問問題,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比如:媽媽 這是什麼?對於寶寶的問題 我們要做簡潔、正確的回答。

我的建議是:女寶寶的話現在可以入園試試,男寶寶的話最好等到秋季入園。三週歲是寶寶心理和性格形成最關鍵的一年,是寶寶語言能力發育的黃金期,也是寶寶社交能力的拓展期,情感發展的體驗期!我們要給三歲的寶寶更多的關愛和陪伴,促進寶寶智能的全面發展!

朋友們 覺得本文有點用處的話, 請點個贊吧! 我是兩個寶寶的媽, 專注於嬰幼兒養育,感興趣的朋友關注我吧!


育兒無小事有啥說啥


寶寶入園也就意味著寶寶的獨立,所以每個父母都難以割斷家和幼兒園之間搖擺不定的這根紐帶,因為我們對孩子的愛以然已經超出了我們自己都無法想象的度,如果寶寶三週整了但說話表達不夠清晰,是否要入園得看自家的具體情況:

1、如果家裡有專人照看孩子,那麼這種情況下不要入園,可以再帶半年或者一年後再送幼兒園,很多家長說幼兒園可以學東西學紀律,其實這些在家裡學的更好,因為在家裡可以出去接觸的人和事範圍更廣,眼界和思維也更開闊,至於紀律問題,還是在一定的年齡段都會慢慢學會,而且寶寶越長大紀律性會越好。

2、結果家裡沒有專人照看孩子,而且家裡的經濟情況也不合適夫妻一方全職在家的情況下,那麼儘量在短時間內,培養好寶寶的自理能力,即使說話和表達不是很清晰,只要寶寶自理能力強,那麼也是可以讓寶寶上幼兒園的。

3、如果是女寶寶,無論家裡是否有專人照看都可以入園,因為女寶寶的模仿力和需要發育都很強,即使此時說話不清晰只要入園後都會很快適應,在老師的引導下會很快學會清晰的說話和表達方式。如果寶寶是男寶寶,而且家裡有專人照看,那麼最好在四歲左右再去幼兒園,因為男寶寶的紀律約束性差,大部分男寶寶語言發育期,普遍較同齡的女寶寶稍晚一些,所以在寶寶四周歲送去幼兒園的話,會培養他一個良好的自理習慣和課堂紀律。

無論寶寶何時入園,父母都要首先用心去為寶貝挑選合適的幼兒園,其次父母和主要照看人,都要先培養寶寶的自理能力,只有寶寶生活能自理了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獨立了,此時再入園那麼父母就會更加的省心和放心。


RQ育兒話題王


寶媽,我大寶三歲,可是說話也是不太清楚,但是我在兩歲半就給她上幼兒園了,所以你孩子現在三歲是完全可以上幼兒園了,千萬不要低估孩子的適應能力哦。

而且三歲是孩子語言發育和社會發展能力的最佳時期,最好不要錯過上幼兒園的機會。

但是在上幼兒園之前,爸爸媽媽應該給寶寶一個過度的適應時期。

比如提前跟他講解上幼兒園的好處,當然乾巴巴的說教孩子不一定願意聽,你可以給他看看一些關於上幼兒園的視頻,比如巧虎系列還有藍迪系列的,都有關於上幼兒園的好處講解。

此外,你可以帶她去附近的幼兒園轉轉,到放學時候,幼兒園都是開放的,有滑滑梯之類的遊樂場所,讓孩子提前去接觸一下。

這樣一來,孩子基本上不會對上幼兒園有所排斥。這時你再稍加引導就可以促成了。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引導和學校的教育。不要低估孩子的潛力,到了年齡就大膽鼓勵她去上幼兒園。



與君成悅


寶貝應該是三週歲吧,三週歲說話不是很利落,這個在幼兒園很正常。

並不是每一個上幼兒園的孩子都具備了獨立生活的能力。

幼兒園就是保教並重,保育為主,教育為輔。在教育上,也是以孩子的各種能力、習慣培養為主。

在幼兒園每個班級一般都有三位老師,其中一位是生活老師,就是保育員,主要會負責孩子的進餐、午睡、盥洗、如廁等生活事件。

就是說,在班級開展活動,通常會有兩位老師在。當一位教師在組織活動。有孩子想解小便、喝水,另一位老師會帶孩子去。

特別是小班階段,孩子各方面能力都比較弱,老師對於生活環節也會更加關注,對於能力弱的孩子一般都會做到一對一幫助。

等到了中大班,孩子各方面能力增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那麼在孩子如廁啊盥洗啊時,老師也會放手。

幼兒園的活動室跟午睡室、廁所都在一起,這是為了方便管理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不讓孩子離開老師的視線,做到每個孩子在做什麼,老師都能觀察到。

所以,從這一點來說,因為孩子在語言能力上有點弱而害怕孩子不能適應幼兒園生活,得不到老師的幫助和照顧,是完全不用擔心的。

但是,家長也要學會鍛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不要包辦代替。

比如,在各種情境中跟孩子多交流,多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每個孩子有自己適應社會的一套方法。他語言能力弱,也可能其他方面比較好,比如會很認真聽講,會默默做好自己的事。



當孩子到了三週歲,家長需要做的是給孩子鍛鍊和成長的機會,利用各種活動去刺激孩子,加速他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所以,找一個優秀的幼兒園,找一個有愛心的老師,找一群可愛的孩子,讓孩子去學習適應集體生活吧!

當一學期後,我可以肯定,孩子的發展會出乎你的意外!


幼兒園陶陶


按照年齡二歲半到三歲的幼兒,是最初上幼兒園的最佳年齡,你的孩子三歲說話不是特別好,那還是有一定表達能力的,比如,吃飯,穿衣服,稱呼老師等等簡單的語句,雖然不清楚老師也能聽的明白。再一個在兒園小朋友都在能用語言表達,他(她)從中也能順著改變。

語言不清楚不能在家裡,那樣會越來越厲害的,所以你送到幼兒園一段時間看看吧,慢慢會好的。


語言不清楚有多方面原因,父母經常吵架不被著孩子也容易產生孩子語音障礙的。夫妻和睦相處也是保證孩子身心健康的原因。我們家的鄰居有個孩子,從小說話也是不清楚,慢慢長大了,還是那樣,上醫院檢查說舌頭底下多個細小的筋,後做了手術割掉好多了。這是我的分析,僅你參考。

最後還是想說,希望每個家庭的孩子,都能健健康康茁壯的成長!


風吹不倒的秋草



寶寶三週歲了,說話說得不是特別好,能上幼兒園了嗎?

我記得我外孫子13個月就可以說話,第一句話叫我咬咬,到了3歲,什麼都會說,還會數100個數,在幼兒園唱歌、跳舞非常優秀。

在公園裡有個老鄉,他的孫子說話晚,就知道打人。長的胖胖的,很可愛。爺爺奶奶很著急,問我管不管事,能不能上幼兒園。我說有的男孩發育晚,你先等一年再說。4週歲了,孩子說話正常了,上了幼兒園。

我的鄰居的孫子,長的更好了,從小不知道他不說話,三週歲了,別人家的小孩上幼兒園了,可他不願意說話,就會吵吵。爺爺奶奶非常著急,等到現在10多歲,跟他同歲的都上初中了,他還沒上一天學。

我認為他這是得了難語症,得了這種病,也就廢了。


玉傑中醫


1.孩子能否獨立生活:孩子雖然說話不清楚,但如果能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自己穿脫衣服的話,完全可以上幼兒園,去了有幼兒園,因為環境的改變,可能會讓孩子的語言發展速度加快。

2.孩子是否有自我的安全意識:對不太會說話的孩子來說,學會自我保護是很重要的,因為在幼兒園裡避免不了磕碰或者是和小朋友之前產生摩擦,孩子不會表達沒關係,如果會保護自己不會受到嚴重的傷害就可以了。還需要提示一點,如果你家孩子在家裡是“小霸王”,並不代表在幼兒園也會成為“小霸王”,不會說話又霸道的孩子,很容易被其他孩子討厭,慢慢就會變得孤立,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是絕對沒有好處的。所以與其教孩子如何去欺負別人,不如教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3.家長是否做好了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準備:這一點是最重要的!為什麼有一些孩子4歲甚至更大才去幼兒園,這都是因為家長自己過不去心理這關,覺得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穿不暖、愛欺負、不會向老師表達自己的感受、去了幼兒園總生病所以還是不要去了……孩子上幼兒園生病是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有一些孩子嚴重點兒,有一些孩子沒有那麼嚴重,所以家長要正視這個問題。孩子每一次生病,都是自身的免疫系統和病毒抗爭的過程。再說說覺得孩子上幼兒園可憐的家長,孩子可不可憐是孩子的感受,不是成人的感受,我們不應該因為自己的主管意見就剝奪孩子去幼兒園學習的機會。

如果以上三點都沒有問題,三歲不太會說話,我認為可以送幼兒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