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要種得又大又圓,這些事情要知道!

龍眼是一種典型的熱帶水果,果肉清甜,特別受歡迎,有很廣闊的市場前景,很多果農通過種植龍眼發家致富。但是也有農民抱怨說沒有獲得理想的經濟效益,“搖錢樹”變“丟錢樹”,白忙活一場,最後只能無奈地荒廢掉,或者砍掉改種其他樹。出現這種現象,除了市場價格不穩定的原因,還是因為果農沒有掌握高效的龍眼種植技術,再過幾個月龍眼又要結果了,現在要特別注意科學管理了。

龍眼要種得又大又圓,這些事情要知道!

首先是溫度管理。龍眼是一種在寒冷的北方結不出果的植物,可見溫度對它的影響有多大,有些農民以為做好水肥管理就能花繁果茂,卻忽略冬春防寒,自然產量不高。一般龍眼在0℃以下就會受凍害,很多地區凌晨溫度特別低,就要提前做好防寒工作。提前防寒包括入冬前要給足水肥,冬天要清園,防止病蟲在樹體脆弱時入侵,還要用生石灰將樹幹塗白,用稻草、地膜、草皮等物覆蓋土面。比較猛烈的寒流來襲,可以在園地點燃穀殼,草皮等,用煙霧提升溫度,樹體被凍住可噴水解凍。

龍眼要種得又大又圓,這些事情要知道!

然後是土壤和水肥管理。每年入冬前,秋梢老熟後,就應該對果園進行一次翻土,翻土可以讓土質更疏鬆,有利於龍眼的根系生長,還能促進土壤裡的微生物活動。在翻土時順便施肥,不要把肥施在靠近樹基部的位置,吸收養分的細小鬚根都伸展到外圍了,要在樹冠邊緣開環形溝或條溝,先墊一層落葉、雜草,10年樹齡放10斤左右農家肥,最上層施8斤左右磷鉀肥,再覆土。

全年最少要施6次肥,平均每株施15kg/年,包括3~4月的花前肥,根據花的多少來決定施多少肥,一般是每株施0.2kg複合肥,再加0.2kg尿素。花期到果實膨大期每隔25天左右施一次肥,農家肥搭配複合肥使用,到果實膨大期則每隔15天施一次,每次1kg左右,龍眼很受肥的,用肥水猛攻,果實又大又甜。採完果還要補一次肥,施肥都要結合澆水。

龍眼要種得又大又圓,這些事情要知道!

龍眼產量低還有個原因是果農不捨得疏花疏果,不但當年的龍眼品質降低,樹體負擔過重,新梢長得少,“大小年”的現象特別嚴重。還有沒有及時抹芽疏枝,使枝梢細弱,也結不出果。有些地方採取“三疏一”的方法,就是留下三分之二的結果枝,在結果枝上再進一步疏粒,這種方法是相對科學的,但這個比例也是參考具體品種的。

龍眼要種得又大又圓,這些事情要知道!

龍眼的病蟲害比較多,剝開龍眼殼偶爾能看到基部那裡有白色的蟲子,龍眼的樹幹還會被蛀食,導致樹體死亡。病害主要有黴斑病、褐斑病、炭疽病等,蟲害有、白蟻、蝽蟓、龍眼雞等,這個龍眼雞小時候還經常抓來玩,但它對龍眼危害挺大的。要以預防為主,提前噴藥,發現枝幹有蛀洞、枝葉乾枯、卷葉、黑斑等情況,要迅速找問題,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