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恢復郎牌郎酒”是最聰明的選擇?

為什麼說“恢復郎牌郎酒”是最聰明的選擇?

為什麼說“恢復郎牌郎酒”是最聰明的選擇?

說郎牌郎酒是一款不錯的產品,不僅因為它品質過硬,更因為其背後隱藏著的商業價值。

從品質上講,這款產品酒體是1984年獲得“中國名酒”稱號的郎牌郎酒。全套復原生產工藝流程和標準,整體不變,細節提升。郎酒集團每年3.5萬噸產能,12萬噸優質醬酒儲存的實力保障,應該說挑不出毛病。

為什麼經典重現就是好產品?品質過硬是一方面,商業價值出色是另一方面。好產品不僅要滿足消費者價值,還要有充分的市場效率,並帶給合作伙伴商業利益。

- 在潮流變革中,佔據主動 -

像iPhone那樣,改變手機消費走向的劃時代產品可遇不可求。大多數情況下,順應潮流,並在其中佔據主動地位的,稱得上好產品。

中檔市場的爭奪已不可避免

種種跡象表明,白酒行業將出現這一次全國品牌與區域品牌在中檔市場的正面衝撞。從去年開始,名酒企業開始不約而同地佈局中檔。我們認為,原先全國性名酒高端強勢,區域落地不足的“名酒空心化”狀態將被改變。這將是一個重要的行業發展階段。

過去多年,白酒品牌都在努力搶佔更高的價格點。白酒價格不斷擴張帶來機遇,在2008年到2014年之間,區域品牌進軍次高端市場,拉昇品牌形象的同時,順便分一杯羹。一段時間內,從餐飲包廂,到團購大戰,區域品牌與全國品牌的PK中,並沒有明顯地落於下風。

2012年,“三公消費”緊縮,高價消費緊縮,茅臺五糧液順勢下調了價格,這一招清理了市場。兩年之內,立足未穩的區域高價產品幾乎悉數消失。不過,高價產品受阻,並沒有讓區域品牌傷筋動骨。

然而這次,中檔市場的爭奪價值不同。茅臺推出三茅一曲的四款中檔品牌;五糧液宣佈系列酒要做到百億規模,要打造多個二十億元、十億元級的中檔品牌,五糧春五糧醇兩年內銷售量要達到3-5萬噸。而本次糖酒會上,瀘州老窖宣佈收縮產品線,確定主力戰略產品,瀘州老窖特曲重回主力陣營,在這個價位段老窖佈局了窖齡、特曲、頭曲三個品牌系列。而郎酒集團在已有的郎牌特曲、郎酒郎哥基礎上,新推出郎牌原漿,並且恢復郎牌郎酒,同樣有四款戰略產品落子。

由於高價位市場茅五格局暫時穩定,中檔市場的競爭將關係到企業的業績表現,因此全國名酒全力出擊的可能性較大。對於很多區域強勢品牌而言,這可能是生死之戰。

可以選擇,就是優勢

郎牌郎酒正是進攻方成員之一。相對於防守方,它沒那麼多歷史包袱,它既可以選擇新價格和運營體系,又可以拋開不利因素,直取優勢點。

它的進攻利器是“性價比”和“商業模式”。郎牌郎酒鎖定懂白酒、懂醬香的發燒友作為切入口,用品鑑會來體驗性價比,滿足這個“民間專家”群體的自我滿足和表現需求。同時,用198元的中等定價來避免價格高了“不實在”,低了“太摳門”的不利印象,對接消費者“恰當”的價格需求。

今天的渠道與幾年前已有很大不同,對中檔白酒的消費形態和習慣已然變化,四個主力渠道變成了六個,錯綜交替,很多問題不是加大費用,加強管控就能解決的。對老運營方式修修補補,顯然不如重建直接和輕鬆。郎牌郎酒的價格管理體系,基於六個渠道構建,兼顧經銷商與渠道聯盟商的持續利益,有利於市場持續運營。

- 消費者一望便知 -

好的產品必須是一望便知的東西,能夠讓你的目標群和非目標群都認可的東西。

如果貨架上一款產品,還需要POP和促銷人員溝通才能促成銷售,那就稱不上好產品。因為它的消費者培育成本很高。白酒新品的這個隱形成本特別高,想要建立其消費信任,企業需要投入龐大花銷,並且保持足夠的時間。

在白酒的消費中,如果是自己用的酒,消費者往往在意其酒體品質好、口感適合、性價比高;如果是親友聚會或者招待客人,消費者又需要價值明確,客人不至於猜測酒的檔次和價格。

這一點上,郎牌郎酒顯然具有先天優勢,它曾在市場銷售了三十餘年。它的風格如何?價格怎樣?是什麼檔次的酒?適合什麼樣的消費場景,消費者心目中是有印象的。加上前兩年110週年紀念酒的連接,郎牌郎酒基本上一望便知。

從這個角度看,郎酒集團的“恢復”是一個非常聰明的策略。用“恢復”將現在的郎牌郎酒和以往的普郎連接起來。以前喝過普郎的消費者,不僅腦海中能夠立即浮現出以往的體驗,甚至還能順帶懷懷舊。而即使沒有喝過這款酒的消費者,也大致知道這是什麼。這一點太重要了。

這種一望便知的產品之所以好,不僅因為知名度高,更因為會有效減少消費者培育的時間和成本。這樣白酒,行業內始終是稀缺的。

這才是經典的價值。

因為經典,所以重現。

因為經典,所以生生不息。

小提示:葡萄酒經銷商內參是酒業第一新媒體酒業家旗下專注葡萄酒市場的公號。歡迎長按如下二維碼關注↓↓↓

新聞爆料、申請報道請聯繫:18513149050

合作請聯繫:150175547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