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該如何根治?

睡眠日記




抑鬱症是當今社會十分嚴重的流行病。為此很多人都在研究其治療方法。今天筆者介紹一種對抑鬱有顯著療效的方法一一藝術療法。


抑鬱在中醫裡屬於情志疾病。稱為“氣滯血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認為憤怒沒有向外攻擊而轉向自己,也就是說情緒缺乏出口而壓抑在內心。屬於情緒疾病。表現為興趣喪失,生命力停滯。什麼是興趣?興趣往往是一個人情緒(能量)的最大出口。比如畫家、作家、各種藝術家都是把自己的情緒(能量)通過藝術的形式渲洩出來,如畫家凡高的畫作明顯的表現出躁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尤其是自畫像表現出強烈的焦慮和煩躁(躁鬱症患者的典型情緒特徵)。從其他畫作上可以明顯感覺到這種情緒表現。



這幾天看巜中國詩詞大會》明顯感覺到詩人通過詩詞將作者的情緒投射到人事、景物和山水之間。有詩情畫意之說。所以中外各種藝術作品都是作者情緒的投射(外化)。將內在的情緒外化是治療抑鬱症的基本思想。而情緒不能外化則鬱積成疾一一抑鬱或者發展為抑鬱症。



所以藝術療法不失為一種有效治療抑鬱症的方法。尤其對於文化程度較高的知識分子而言是最好的方法。



抑鬱症的藝術療法分下面幾個方面

一、直接的藝術表達

如寫作、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表現(器樂表達)、舞蹈及各種肢體語言表達等一一這些形式屬於情緒渲洩。在精神分析理論中有一個名詞叫渲洩療法。



二、通過藝術欣賞來帶出壓抑的情緒(能量)

如傷感的音樂、欣賞李清照的詞、蘇軾(東坡居士一一多次被貶,人生起伏很大,但詩詞意象幽遠)的詩詞、古人的書、畫。尤其是作者在人生低谷時期的作品明顯的表現出惆悵、鬱悶的情緒。這種作品表達的意境與抑鬱患者的內心感受引發共鳴,從而達到帶出患者情緒(同病相憐)的作用。中國的(包括部分國外)藝術形式都是道家思想的集中表現。而道家思想是心理疾病的良藥。中醫就是道家文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中醫發端於道教文化)。所以藝術欣賞也是心靈之旅。在藝術欣賞的過程中心中的負面情緒得以釋放、渲洩和投射。通過意象而達到共鳴。



詩詞的意境就是精神分析理論中的意象。所以讀詩詞可以通意象與作者共情。這種共情具有療愈作用。聽音樂(如紅樓夢、泰坦尼克號中的音樂)可以共鳴而達到情緒的帶出起到渲洩的作用。欣賞書、畫可以從悽美的意境中找到抑鬱者的精神歸宿。



因為抑鬱症患者最大的問題是情緒鬱結於心而無法釋放。攻擊別人會造成傷害甚至犯罪,攻擊自己則更加抑鬱,如果不進行合適的轉化會通過身體的疾病甚至癌症的形式發洩出來。所以有效的藝術轉化和藝術欣賞的心靈之旅是最好的方式。



四、中度以上的抑鬱患者還是要輔以適當的藥物治療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綜上所述,抑鬱症的藝術療法作為筆者的思考,呈現給讀者。希望能在患者自救的路上多一種療法。



我是心理問答達人 心理領域創作者:夏蟲不可語冰2008。點贊評論轉發關注可閱讀更多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文章。


夏蟲不可語冰2008


及時瞭解抑鬱症的症狀,有助於你對自己的進一步瞭解。

症狀一、心境方面

患者存在2個星期以上的抑鬱狀態或者情感當中,長期的抑鬱寡歡,情緒難以提高,對外界的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興趣,缺乏自信,有意的避開人群,不願意主動與人打交道。

症狀二、認知方面

患者看待事物往往只考慮到其消極的一面,而且空虛感以及沒有人生價值感包圍著患者,對正常的社會現象失去了正確理性的判斷。時間的感受力減退,不能在有趣的活動之中體驗到快樂。

症狀三、軀體功能方面

患者主要會有進食困難,以及難以進入睡眠的情況。而這種情況的持續進行則會導致無力感以及頭痛等。需要服用大量的幫助睡眠的藥物。

症狀四、自殺企圖

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可能會想到以死解脫,自殺的念頭會越來越強,而現代調查也顯示,抑鬱症患者終末期大概有3.4%的患者想到自殺。

抑鬱症的確診並不難,根據患者的發病病程便可以進行大概的判斷,例如症狀較重的是重性抑鬱障礙。而症狀較輕,但是病程較長的則有可能是心境惡劣障礙。最後有明顯的季節變化特徵的,可以是季節性情緒失調。當然還需要排出一些有相似症狀的生理疾病。

目前全世界的抑鬱症發病年齡都在提前,發病率也在不斷的增加,在中國,抑鬱症的發病率就達到了6%,這是一個可怕的數字。但是在積極治療的情況下抑鬱症的預後還是比較良好的。考慮到抑鬱症讓患者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以及有自殺的可能,因此及時治療是非常有必要的。

抑鬱症的治療除了使用藥物,還應該配合行為思想的治療,在患者的症狀完全緩解之後,有可能還會繼續復發,因此藥物治療應該在症狀緩解之後六個月方能停止。

另外奉勸廣大群眾,抑鬱症並不罕見,它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底,如果你也有上面的症狀,應該及時尋求專業的醫師進行診療。


39健康網


抑鬱症是可以治癒的。不管是罹患著疾病,飽受煎熬的病人和急求答案的家人都需要有個正確的信念。

臨床對於抑鬱症的治療目標在於儘可能早期診斷,及時規範治療,控制症狀,提高臨床的治癒率,最大限度的減少病殘率和自殺率,防止復燃及復發。成功治療的關鍵需要徹底的消除臨床症狀,減少復發風險,提高生存質量,恢復良好的社會功能,達到真正的臨床治癒。可用的治療的手段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以及物理治療。關於心理治療的說明,可作為某些抑鬱障礙的單獨治療選擇,但是心理治療一旦考慮在患者中使用,就必須需要有機的整合到抑鬱症患者的整個精神科治療方案之中,而不是獨立於整個治療方案之外的治療手段。不管採用何種治療手段,其實是需要綜合應用的手段,其前提是需要建立共同致力於患者健康的聯盟,比如良好的醫患關係,患者自身心態,患者和家人之間關係,良好的外部環境等等。

抑鬱症只是抑鬱障礙的其中一種典型的疾病,一般大眾習慣性的將二者相互代替。實際上抑鬱障礙還包括持續性抑鬱障礙、經前期心緒不良障礙、醫學狀況所致的抑鬱障礙等等。這個概念還是提醒注意一下。

注意筆者一直使用“治癒”,這個詞,而不是“根治”,醫者不打誑語,醫學上許多疾病都沒有根治,最簡單去到一個手足癬,就難以根治,談何抑鬱症。抑鬱症是有復發的,抑鬱症本來就是情緒失調原因,管控不好自己情緒自然就會復發,按情理也不難理解。按醫學說法當然有內在腦功能失調的因素。研究顯示,抑鬱症的複發率達到50%-85%,這個複發率還是相當高的,其中50%患者是在疾病發生後的兩年內復發,因為根據這樣的統計規律特點,為改善這種高複發性疾病的愈後,防止復燃及復發,是倡導全病程治療的。這個全病程治療策略就包括急性期治療(8-12周)、鞏固期治療(4-9月)和維持期治療(一般傾向於至少2-3年)。希望大家重視,抑鬱症還是很麻煩的一個病。


一盞茶的恬靜


憂鬱症如何根治?這個問題不好回答!最好的醫治還是藥物治療,再加中醫調理,還有精神心裡治療,電療,聽說上海東方醫院還有手術治療,但我個人認為不管怎樣治療都是緩解症狀,達到治癒目的,精神疾病是個頑症,也是是世界攻克的難題!有些心裡資諮詢師謊稱能治療憂鬱症,我毫不客氣罵他缺德!就連精科醫院也不敢保證根治憂鬱症。

憂鬱症雖然難以治癒和根治,但有痊癒的可能,也有幾十年從未發過病的患者例證,因此我說最好的治癒和根治不是醫生,而是自己!憂鬱症初次發病者,一定要認識它,瞭解它,接受它,一定要到專科醫院治療,堅持服藥3—5年你就接近痊癒的終點,如果防止復發堅持維持量復藥半顆—1顆。當你在康復的路上,症狀消失,你要有所覺察自己個性等方面多多不足,如果你還是抱怨生活,抱怨他人,不愛自己,藥到病根不會除!是病總有因!你理解接受了、瞭解了自己,你就覺悟,愛他人,先愛自己,從而。讓生命覺醒,愛身邊的每一人。這叫自我療傷,反之,你有過患病史,複發率比任何人都高。

有的患者多次復發,反反覆覆,別說除根,就連治癒難度也不小!復發的原因就是不吃藥,就是不按療程復藥,還有的錯誤的認為吃藥會把人吃呆傻了,直接停藥或不吃藥,導致終身不愈。

醫生不是神,更不是萬能!最好的醫治離不開患者家屬和患者自己,憂鬱症是否根治關鍵還是患者自己,三分醫治七份調理,何況是憂鬱症,誰也不能保證不復發!


阿陳141992894


我是一個自願心裡輔導者,雖比不上人家專業人員功底經驗,但近幾年來也平平接觸過不少的“抑鬱症”患者,它們都是渴求著健康,帶著期盼和希望而來,通過眾多的觸手接處,所以我多多少少對此病還可談的上有點了解結累,問題是;要說服和解答徹底清楚一個問題(特別是對於你現所提出的這個問答)是須突口的,到底“抑鬱症”該如何根治?及能不能完全治好?這需因人因病的輕重度而來說,你應知道明白一個道理,凡是疾病這個詞,它不是同等同量的,有的病看似同病,但它的病理由來還是有區別的,其患病的障礙症狀表現的也是各異的,所以,治病必須找根。醫生為什麼要見病珍斷後才下藥呢?以實際結合經驗,意思就是這樣來的,為的就是對症治療。

另外對於你今天所提出的口頭問答題,從方法講,的確是有點一針見血了,相信你也懂的明白此道理。通常說;就箕是屬專家教授也不會用這種方式直面說穿一種問題的正與否!按正常說:都是有虛話也有實話,虛話是為了給與患得者一個心裡思想上的安慰,不增加負單刺激!實話是為了將一種疾病的病理情況論討清楚,以方便對症治療,但不論是用那種方式方法,一般也絕不會直面於患者的,這是每位醫者必須尊貴的醫德,也是必須注重的。其實際也等於是該與患得者的一個心底!兩種解答各有長處也有短處。今日面對朋友這個絕對性的提問,我到不知該如何直面的好?(尤其是面對網絡,有些話不僅是你一人可看到,而是涉面很廣泛)因而在此難擇!我雖不是救世主,沒本事搭救不了社會上成千上萬正在痛苦中患病煎熬的人,但我也絕不可無意簡去傷害一個無冤無故的難中人,那等於是落井下石。這是我自立誓言,這輩子做人最起碼的原則,所以絕不可隨意改變基底原則性!敬請諒解。如有必要,你可選有爭對性的病例患病者情況與我私信共討了解!謝謝


手機用戶20635025140


接下來,咱們步入正題,這個問題有些籠統,因為我還不確定是大人還是孩子,現在來看病的小孩子也越來越多了,我先說小孩子的,老人,之後咱們再說大人的,如果想看成人階段可以跳到下方直接閱讀即可。

兒童抑鬱症

我們做父母的可以提前捕捉一些細節:

  1. 身體不舒服、不想吃飯、噁心嘔吐;

  2. 受到刺激後表現出驚恐,絕望眼神,容易傷心、流淚、失眠;

  3. 情緒總是低落狀態,滿臉都是“不高興”,認為所有人都不理解他們;

  4. 伴隨捶打自己身體的行為。

那如何著手解決呢?

  1. 營造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父母經常關注孩子,多給孩子一些尊重,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

  2. 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對應選擇的權利,比如2歲選擇午餐吃什麼、4歲選擇穿什麼等;

  3. 幫助孩子發洩學習壓力,摩天輪、植物園、遊樂場等,用喜好和能力培養相互成長;

  4. 不要讓孩子太孤立,多交朋友,解決孩子的負面情緒。

相對孩子如果出現抑鬱症,家長們還是比較好解決的。


老年抑鬱症

老年病例這幾年也開始增多,特別是60歲以上的老人,患病率可以達到7-10%,特別是一些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纏身的老年人,抑鬱症的發病率可以高達50%,這個數據其實已經相當龐大了。所以,藉此機會我也呼籲,如果家中有老人,儘可能的做到多呵護,不要讓家中老人做空巢老人。

老年人因為職業生涯的結束,會產生失落感導致情緒失落,特別是家中老人只剩一人的孤寡老人,隨著老伴的離去,引發了抑鬱症。而且身體疾病的長期服藥,也會造成心理抑鬱,所以,有時家中老人對我們發脾氣,我們一定要知道是怎麼回事,提前做好這個心理預期的準備。畢竟,老人們是需要被理解、被關懷的。


老人們的治療也是比較簡單的,嚴重的用藥物治療加心理引導,一般都是注重飲食和愛好的培養、多做運動等即可。藥物就不多說了,之前我寫的很多文章都有提到這種治療的優劣勢,增加運動也比較易懂。這裡主要說一下飲食:

  1. 不要大量飲酒,飲酒過量會使人情緒更加低落;

  2. 避免喝濃茶、咖啡,會增加老人的失眠症狀,導致心情沉悶;

  3. 少吃麵包、饅頭髮酵過的單糖食物,因為這些會影響血糖上升產生5-羥色胺;

  4. 多吃多糖含量高的,富含維生素的、膳食纖維或者堅果類的食品。


成人抑鬱症

如果我們自己得了抑鬱症,有一句話要經常跟自己說:“接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無論貧窮還是富有,我愛自己,因為我不想讓愛我的人難受痛苦,我也不會去傷害他們...”


這句話希望大家先牢記,因為成人在自我調整這個環節中,是整個人生生命週期最接近頂峰的,因此,長時間的自我陳述,是可以起到潛意識催眠的效果。

其次,我們這裡不講廢話,直接來抓核心,就是我們自我的接納程度,比如有的人明明在測量時屬於抑鬱症範疇,但就是不承認,這樣也不利於後期的引導治療。具體方法如下:

停止與自己對立

也許這個時候你會認為自己的缺點多到令人髮指,自己都無法忍受,但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學會停止這些對自己的挑剔和責備。學會愛自己,站在自己的一邊,而不是像仇人無時無刻苛刻的對自己。


停止苛求自己

我們並非完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可以犯錯,因為你身邊的每個人都不會像古聖先賢一樣表現的那麼高明,既然如此,又何必讓自己達到生活環境都到達不了的高度呢?只要跟自己說,爭取不再一個地方摔多次跟頭就好。為什麼是多次?一個6.7歲的孩子洗個碗還需要摔幾個才能學會,更何況我們成人要學會不摔跟頭呢?

無條件接納自己

我相信,我們都是一樣的,喜歡自己聰明,高成就,討厭自己笨拙等,但你要真正的做到愛自己,就需要接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就像愛你的愛人、男友、女友一樣,他們是完美的嗎?不,他們都是有缺點的,為何你還愛他們呢?因為你已經接納了,這種感覺用在自己身上也是同樣有效果的。這裡還可以對著鏡子跟自己說:“無論我是什麼樣子,我都無條件的接納你...”


相信我,這些方法都是很有幫助的,雖然他們看上去很簡單,不需要用藥,也不需要物理治療,更不需要去找心理醫生,但最難的是你能否堅持對自己說,千萬不要對著自己說了2.3天,就覺得沒用,就再也不用了。每個人的心理承受和接受能力的週期都不一樣,所以你要等待鏡子中的你真正接受你的觀點...


以上這些內容均是原創,純手打,如果對你有幫助,希望可以關注‘霖士心理’,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交流,希望我們身邊的抑鬱症患者越來越少...


霖士心理


對於醫患來說,任何疾病,如果要找原因那都基本是小事,主要問題是解決辦法。目前世界上對心理和精神的研究基本上已經到了瓶頸了。(也就是都清楚原因,但也都知道自己有極其的無能無奈成分,天天網上說廢話也沒意義。)這篇我就來說說抑鬱症群體特性和治療理念以及解決辦法:

一是先天遺傳生理疾病使體弱不具備健康競爭力。有些疾病多數無法痊癒。(能治療又有條件就治療。沒條件就先延緩,或運用社會力量或自己學習醫學自救,別以為現代醫學有多牛,中醫慢,西醫藥殘忍(以其他的病替代這個病)。要積極鍛鍊,保持你這個身體的能達到的健康水平,別奢望一定要和誰誰明星一樣,接納自己當下的實際情況。)

二是後天接收的教育偏差使三觀不合理,心態不平和,普遍狹隘思維。(學習三觀現實準確內容,解構原來的侷限,建立新觀念體系,不落伍也不聽忽悠)

三是信仰缺失,精神空虛,凡事稍有不順就悲觀看待又因知識儲備不夠無法解決。或者感到想要的都有了而產生迷失,卻不懂該退要退,該停止時要停止,理解現實群體侷限,該躲藏就躲起來,這類自殺者的代表人物是哥哥張國榮。(學習哲學和經濟學以及其他相關內容,形成較高級別的生命認知)

四是情感認知侷限,無法有效辨別協調和維護各種情感合作關係。(學習情感建立和耐心維護的,相關人的品質提升的社會現實知識,從幸福的人那裡學,也從不幸的人那裡吸收經驗)

五是個體價值較低,自我價值認知層次也非常低,不適應激烈的生存中的升級競爭,苦於無法突破。慾望超過了實際能力。(在沒有任何外力幫助的情況下,自己必須挖掘自己長處或再學習培養價值點,也可以嘗試分析社會各種欠缺或主流發展趨勢,再找機會切入。切記主要預防上當受騙,每天少八卦,多看看新聞聯播,也要學會在資訊中尋找到你關注的價值點,如果某個點進入的人太多,你又無法超越,就考慮往前或後推理需求點,當無法再新時,也就是復古的時候了)

以上這些,對於抑鬱症患者或其他心理和精神類患者是絕對有用的,只在於你自己在平復期吸收多少了。理論上而言,凡是能夠使我們真正獲得成長的真理都是值得追隨的。並不用看他是不是幾百歲或者是不是什麼學家,任何宗教或諸子百家都有其照耀不到的地方,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切不可以為所有的抑鬱症患者都一模一樣,或者僅僅憑藉別人那裡學的一兩招,甚至依託所謂的心理和精神病學就一輩子坐井底看天。某些天天說瞎話忽悠人的已經沒了良知,利益永遠比患者的真正康復重要。這個群體越來越大了,這也正是要改變的時候了。希望患者自立自強自尊,多多努力學習別人的長處,轉化為自己的發展動力,不要怨天尤人,積極進取,創造出自己的一片藍天。




抑鬱症該如何根治?

抑鬱症是個性比較敏感容易緊張焦慮的人,在受到某些挫折、失敗、打擊之後,不能客觀地分析失敗的原因,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盲目自責,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覺得自己的將來沒有希望,覺得別人都比自己強,沒有能力應對可能發生的事情,因此而產生了高焦慮,這種長期的高焦慮使人情緒低落,出現抑鬱情緒,形成抑鬱症。

抑鬱症形成的主要因素,一是低級的自我評價,二是總覺得自己不行形成了自動化思維,三是容易焦慮敏感的個性。

如果能把這三個問題解決,就能根治。抑鬱症患者雖然自卑,實際往往過去的成功經歷很多;自動化思維是一種條件反射,可以用練習改變;成功的體驗多了,自信就會慢慢樹立起來,內心就會慢慢變得強大。


霍體清


抑鬱症速來以複發率高和遷延著稱,水準越高的醫院越不會跟你說根治的問題,不能根治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不能參照醫囑服藥、不良的治療方法、患者受到了持續性刺激,或者CBT流派當中提到的存在維持病情的不合理認知等等。如果你想抑鬱症得到根治完全不復發,那麼你再次患病的概率就更大因為這就是抑鬱症常見的一種不合理認知。你應該考慮的是有效的控制病情,將病情控制在無傷大雅的範圍。這裡邊的邏輯就好比,你問我感冒要如何根治?我從沒聽說過感冒可以根治的,所以如果你把注意力持續的放在這個話題上,那很大的可能你距離下次發病也就不遠了。一般的正規醫院都會推薦你:在堅持服藥的基礎上有條件的話接受相關的心理諮詢。至於中醫,我不太懂,但據我所知中醫當中沒有抑鬱症的診斷標準。


淡藍色冰冷


一直以來,我對很多慢性疾病“”根治“”一說總存半信半疑,如糖尿病,又如抑鬱症。因為,人這一輩子“身體”和“精神心理”面對的外部刺激太多太多,情緒難免要受影響,“老”病(包含心理疾病)容易復發。輕的可以通過休息、加強營養,短期用藥恢復到正常狀態,重的恐怕需長期服藥才能保持“正常狀態”。慢性疾病,有靜止期和活動期,如火山時而噴發時而休息一樣,所以病友需定期到專科醫師隨訪,評估自己狀態,需要時還要調整藥物。總而言之,生命不息,問題不斷,奮鬥不止。精神上,更要樹立珍愛生命,永不放棄自己的堅強信念,尤其是抑鬱夥伴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