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簡單的迫擊炮,為何至今仍廣泛使用未有新型武器替代?

candy2004


很多人都覺得“迫擊炮僅僅是因為結構簡單亦或者是為了降低成本,而不得不被採用的廉價武器,殺傷力不足,技術含量也不高”。對於這種想法,我們只能說是對不同炮種用途不瞭解,亦或者是僅僅被武器的表面性能所侷限,而沒有考慮武器應用也是一種戰爭科學。迫擊炮自誕生之初,就是有其專門用途和具備其他類型火炮所沒有的優勢而存在的。其在戰爭中的重要性,從當今美國、歐洲和俄羅斯軍隊仍大量裝備,就可見一斑。

迫擊炮的誕生極其用途

迫擊炮是為了當時的塹壕戰而研製的,最早的雛形可能得追溯到日俄戰爭時代。當年的沙俄軍隊發現,當己方軍隊在要塞塹壕裡時,沒有什麼武器可以有效打擊迫近的日軍,大口徑火炮打不了這麼近,而步槍機槍有打不著抵近塹壕裡的人。所謂的急中生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沙俄海軍低級軍官利用從軍艦上拆解下來的47mm艦炮,在炮口上安裝改裝的“超口徑”榴彈,以大射角仰射,榴彈以較高的拋物導彈飛出,並以近乎垂直的彈道下落打擊塹壕裡的日軍,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效果。一戰期間整個塹壕戰僵持階段,類似的初期迫擊炮一下子就遍地開花起來,其彈道特徵都是發射角發射、高拋彈道、垂直下落。因此,我們可以瞭解到,迫擊炮從一開始出現就是因為起其特殊的彈道特性,可以打擊其他炮類打不到的目標。雖說榴彈炮的彈道也是拋物彈道,但是比起迫擊炮來說,其彈道就顯得低平的多,會存在較大的射擊盲區,加農炮近乎平直的彈道就更不必說了,很難打擊到“山包、工事”等障礙物之後的目標。相較而言,迫擊炮的射擊盲區就小的多了。

迫擊炮的破片殺傷效果比同等其他炮類更好

我們知道,迫擊炮不僅拋物彈道更高,可以更容易越過障礙物打擊目標,而且其下落彈道近乎是垂直的,爆破片分散幾乎是以彈著點為圓心的均勻圓形,殺傷效果更好。榴彈炮和加農炮的彈道低平的多,所以其炮彈是斜著著地,必然會有一部分破片會被炸到土裡,發揮不出打擊效果。下圖是美軍各種口徑迫擊炮的殺傷範圍和形狀: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例如裝藥原理和炮彈形式的不同,還會給迫擊炮帶來不可替代的優勢,美軍再“天頂星”還不是一樣得“乖乖”裝備迫擊炮麼?


衛青點兵


迫擊炮是最經典的一種炮呢!

這是一種臻於完美的武器,無法替代!

首先是迫擊炮彈彈道感人。

通常的情況下迫擊炮可以在45-85度的角度下發射,這是一個打擊障礙物後目標的極好角度。其次輕型迫擊炮的射程達到了5-1.5公里,可以有效的填補步兵步槍的火力空缺。

再有就是迫擊炮的結構簡單、輕便,可以隨著步兵快速轉移。

從結構上看,迫擊炮只需要將炮彈從炮口放入就可以擊發,並且不需要退殼機構。這樣發射速度大為提高。可以在短時間內以密集的火力組織進攻。

同時由於中小口徑迫擊炮重量都很輕,因此可以快速的佈置陣地對步兵展開火力支援。

這種武器目前在戰場上還沒有任何替代品可以存在,如果非得扯幾個替代品的話,編程榴彈算是一個。

例如美軍的XM25榴彈發系統:

這種榴彈發射器使用可編程榴彈進行攻擊,在發射榴彈後設置榴彈的爆炸時間。在理論上是可以攻擊掩蔽物後面的目標的。

但是:

首先,這種榴彈發射器需要抵肩發射,口徑做不大。例如XM25就只有25mm口徑。

其次,這款武器

只有能夠容納四顆榴彈的彈匣,火力密度真心跟不上。

最後,XM-25單價高達35000美元,每枚空爆彈的價格超過1000美元,真心沒有迫擊炮實惠。

所以美國在阿富汗戰場上試用了一陣後就直接取消合約不再訂購了。


所以說迫擊炮算是完美的武器,只要可靠性再高些就是橙裝了!


但就和任何其他武器系統一樣,迫擊炮也在自己的改進上不斷的做出努力,現在的最新的單兵迫擊炮系統已經做的十分科幻了。

這是一款美軍最新的超輕型迫擊炮,單人使用,採用液體懸浮式的瞄準具。總共重量只有5.3公斤。隨身攜帶都沒有任何問題。


或許迫擊炮才是迫擊炮的替代品。


軍武數據庫


答案之一就是迫擊炮的結構簡單。

同樣重要的原因還有重量輕,火力猛,精度也還不錯。

迫擊炮算是身管火炮裡結構最簡單的之一了。基本部件就是炮管、座鈑、支架(81毫米以上口徑的或者還有個瞄準鏡)了,緊急情況下摟著一根炮筒也能打簡便射擊。

重量輕:87式82迫戰鬥重量40公斤。展開撤收方便,分解後兩個人就能攜帶。一個炮班除了帶上炮,還可以攜帶炮彈若干發,部署方便,是分隊指揮員的最愛。

射程遠:不要說82迫,PP93式60迫的最大射程5.5公里,已經超過平地上的人眼觀察範圍,對於在戰場上壓制敵方的無工事機槍火力點已經足夠。

射速高:81/82迫的戰鬥射速可以達到2秒一發的程度,一個基數的炮彈可以在4分鐘打光。

殺傷效果好:迫擊炮彈由於是亞音速飛行,過載小,彈壁薄,裝藥量比同口徑的線膛炮彈更大;且彈道彎曲,炮彈殺傷區近似圓形,面積大於線膛炮彈的橢圓形。

成本低:迫擊炮基本為滑膛,製造簡單,材料要求低。迫擊炮彈彈體可以是鑄造,成本較之近似口徑榴彈炮彈低得多。因此,戰時容易組織大規模生產。二戰中蘇聯大量生產120毫米迫擊炮,德軍繳獲後評價甚高,也迅速仿製裝備。

迫擊炮也有缺點:滑膛導致遠射精度不高。彈道彎曲導致飛行時間長,易於被反炮兵雷達捕捉,現代戰場條件下的生存性不如以往。第一個缺點人們以開發更精確的末制導炮彈以應對,例如美軍的XM395末制導炮彈和國產GP120C1末制導迫彈。第二個其實並不是迫擊炮才有的缺點,其它火炮一樣存在這個問題,因此一是加強炮班快速轉移的訓練,一是加強自行化。

所以說,通過運用新技術,目前的迫擊炮已經很好地適應了現代戰爭的要求,還將在未來陸戰中繼續發揮其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asiavikin


在滿足需求的情況下,越簡單的設計越困難,很多時候,不要說減掉一個零件,就算是尺寸縮小一毫米,性能上都會產生極大的差距。這一點在工業設計領域尤其明顯,想要做出跟迫擊炮一樣性能的武器裝備很容易,但是想要設計出跟迫擊炮一樣簡單的裝備性能上還需要超過迫擊炮,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真的很難。這就是迫擊炮這種武器用仍然無法被取代的原因。就現在的戰鬥距離來說,只有大口徑槍榴彈有可能替代一部分迫擊炮的用途,但也只限於中短距離的曲射打擊,我們只能期望自推進榴彈的更加小型化和單兵無人機的實用化這兩項技術有所突破,讓我們擁有更遠射程更小型化的槍射榴彈以及更長續航更高耐久度偵查無人機來替代迫擊炮的做一天。

順便說一句,目前中美都在力推的袖劍系列小型單兵導彈是已知最好的升級裝備,但那玩意太貴了,一發82mm的迫擊炮彈才多少錢,一發60mm的袖劍夠買10發迫擊炮彈了吧。


Mrzhou97848


功能強大,無法取代,彈道曲線。當時中國。炮兵部長用迫擊炮炸死日本中將之花阿不歸秀。其實世界上取消一次迫擊炮,包括我們,但後來發現不可替代。今天的步兵班應該取消彈藥手,而是換一個擲彈筒手,就是單兵迫擊炮。二戰時每個日本鬼子都裝備一個擲彈洞


趙撿子


迫擊炮雖然結構簡單,但命中率精準,是用目測即了進行精準打擊的,他的角度運算是中國古老的密位公式達到精度六千分之一即六千米只有一米如果中國萬公里的導彈那誤差超出了公里,如果按奇門盾甲十五行數學就沒有誤差,加上大氣流風向也不會超出半米。


簫劍367李佔先


迫擊炮膛壓低,這樣彈體可以做薄一些來加大裝藥量 同口徑的火炮迫擊炮裝藥量是最大的,精度也比火箭炮好 不用構築陣地 便捷好保養 人員好培訓,一個熟悉彈道表的炮班長甚至可以指揮三四門炮射擊 這個是加農炮和榴彈炮比不了的,再一個就是彈道特性 臨空的炮彈是聽不見破風聲的,並且發射聲音小。


飛翔D荷蘭人


迫擊炮作為近戰支援重火力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彈道曲線角度大,迫擊炮的主要目標是打擊反斜面或一般工事後面的敵有生力量。大家都知道在野外近距離攻防戰中一般進攻作戰前都會炮擊敵方陣地,摧毀敵方的表面工事,但是戰壕是不能完全摧毀的,在進攻發起時迫擊炮能打擊戰壕內的有生力量,並且攜帶機動快捷,結構簡單易操作。迫擊炮在戰時只需概率瞄準,射速快,炮彈又輕便所以是步兵分隊不可或缺殺傷武器。目前還沒有什麼可替代武器研製出來,無論是軍費富足的美軍還是窮的要死的俄軍都還裝備有迫擊炮。我軍當然也不例外。


楓葉林


打什麼樣的仗,就需要用什麼樣的武器,武器的使用是根據戰場的實際需要,近距打擊集群目標當然要用機槍,遠距離狙殺個體高價值目標當然要用狙擊槍。迫擊炮作為近戰重火力打擊武器,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適宜提供近戰火力突擊,彌補特種機動作戰火力不足的問題,實現戰術層面上的火力支持。


微言匠心


咋說沒有呢,擲彈筒、槍榴彈、火箭筒都在搶迫擊炮的飯碗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