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生態廊道建設,美化城市環境,開啟百姓詩意生活

在南水北調生態文化公園二七區段,李可一邊撿垃圾一邊說道,在從事鄭州市南水北調生態文化公園的綠道養護工作中,他感覺很是自豪,南水北調工程是國家工程,意義重大。

鄭州生態廊道建設,美化城市環境,開啟百姓詩意生活


“在過去,這裡少有綠植,如今,水渠道邊早已綠樹成蔭,三分種,七分養,我們的養護工作主要是為了讓這些樹長得更好。”南水北調管養二標段負責人李可說。

李可從事養護工作8年有餘,他說:“如今這段區域的清潔工作量已翻倍,隨之翻倍的也是我的責任心。”保證南水北調水渠兩側綠道的環境衛生是他們團隊重要的工作之一,以確保水源安全。

“綠道猶如為途經鄭州的南水北調水域增添了一張防護網,以保護水質不受汙染。”李可說。

據介紹,這段區域僅是長達61.7公里南水北調生態文化公園的一部分,旨在為當地居民提供更為舒適、綠色的居住環境。

鄭州市園林局城市綠化管理處副處長張永強介紹,南水北調生態文化公園從2013年開始著手建設,將南水北調幹渠鄭州段兩側各200米區域規劃建設成連接常西湖南北區域、貫穿鄭州都市區的一條特色生態景觀帶,同時保證水源安全。

南水北調工程是我國的戰略性工程,分東、中、西三條線路,東線工程起點位於江蘇揚州江都水利樞紐;中線工程起點位於漢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庫,供水區域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個省(市)。

鄭州生態廊道建設,美化城市環境,開啟百姓詩意生活


“其中,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自南向北穿過鄭州市,因此,確保其環境乾淨衛生是很有必要的。”張永強說。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鄭州市南水北調生態文化公園建設共完成拆遷面積334.5萬平方米,清理垃圾1429萬立方米,培土2135萬立方米,完成投資23.98億元,累計完成綠化面積1141萬平方米,其中,大部分園區已建設完成。

南水北調生態文化公園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更加美麗和安全的出行環境,很多居民喜歡來這裡跑步或騎車,二七區林業和園林局副局長翟相海說。

家住鄭州的一位跑友李海濤說,他平時喜歡在早上6點和下午5點跑步,經常會看到爺爺奶奶們推著自己的孫子孫女在公園裡散步。

“在這裡跑步很舒適放鬆,尤其是滿園春色映入眼簾的時候。”李海濤說。

生態廊道建設是鄭州都市區新型城鎮化的引領工程,自2012年2月16日啟動以來,鄭州市上下圍繞“綠”,採取有力手段和措施,精心組織,全力以赴,以勢如破竹之勢,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綠化建設高潮。

鄭州生態廊道建設,美化城市環境,開啟百姓詩意生活


該生態廊道建設除水系兩側綠道建設外,還包括城市主幹道(幹線公路)沿線生態廊道(綠道)建設和鐵路沿線兩側綠道建設。

截至目前,鄭州市生態廊道建設共完成拆遷面積4328萬平方米,清理垃圾5438萬立方米,培土5650萬立方米,總投資281.49億元,建成綠化道路69條(段),總長度3400公里。

鄭州生態廊道建設,美化城市環境,開啟百姓詩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