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筆記中為彩禮嫁女廟主大王的渾姥爺:祥宏講夷堅之陳通判女

宋代段子:這個“時空重疊”的故事比《夷堅志》其他同類故事更費解些。關鍵人物是個女孩,她在床上“假死”120天,沒有呼吸,而在另外的“異世界”她成為某個地方神的小妻;她在那個世界碰傷腳,躺在現實床上的她,腳趾卻流血了。

宋代筆記中為彩禮嫁女廟主大王的渾姥爺:祥宏講夷堅之陳通判女


陳通判女來自祥宏講夷堅00:0008:47

【原文】

興化陳子輝,紹興戊午,待南雄通判闕,居鄉里。當夏夜,家人聚飲,其妻顧長女使理樂,樂聲失節,怒而叱去之,女不復出。

酒罷,問所在,得於後堂空室中,對燈把針,痴不省事,挾與還,臥床則已死。氣雖絕而心微溫,醫巫拯療不効,凡奄奄百二十日。

聞泉州有道士善持法,招之而至。先以法印印遍體,乃召其魂,云為漳州大廟所錄。後兩夕忽呻吟作聲,至旦,屈右足呼痛,視之,一指破流血。正晝,稍能開目。又明日,始言“外翁召我去”。

女外家在漳州,元未嘗識,而說其舍宇不少差,且雲:“外翁嫁我與大王作小妻,受聘財金釵兩雙,臂纏一雙,銀十笏,錢千貫,採帛不勝計,豬羊各二十口,酒數十缸。我入王宮,夫人極相憐,每日食飲必三人共坐。又令訓諸小婢音樂,留甚久。

外報家人來欲取我,我未欲歸,王亦使逐去。比兩日間,又報或持官文書督取甚峻,王發怒,遣兵捍拒之。使者將舉火焚宮,通我身皆火焰,王欲相近不復得。群吏曳我以出,王索轎送我,轎卒恐懼奔竄。

不得已獨行,山路險確,腰股俱疲。過嶺下,小石損我足,仆地移時,至今猶痛不堪忍。”

自是神采如舊,但每至陰雨則小腹必痛,後以嫁迪功郎郭某,辛酉歲成昏於南雄州。

宋代筆記中為彩禮嫁女廟主大王的渾姥爺:祥宏講夷堅之陳通判女


【白話語音文字版】

興化軍(福建莆田)的陳子輝,在宋高宗紹興戊午年(紹興八年,1138年)因為待缺南雄(廣東)通判住在家鄉。一個夏天的夜晚,陳家人一起吃喝,陳子輝妻子招呼大女兒奏樂助興,女兒在演奏過程中曲調失和,遭到父母數落,女兒委屈離席,大家吃喝繼續。

等吃完飯,也沒見大女兒出來,家人四處尋找,找來找去,在後堂一間空房,發現女兒坐在燈下,手裡拿著針,已經不省人事,完全痴呆了!大家趕緊攙扶著女兒回到自己房間,等到了床上發現,女兒已經死了,雖然停止呼吸了,但胸口還有點微溫。

陳子輝夫婦很著急,趕緊找醫生、巫師過來整治,折騰了半天也沒用,女兒一直保持死亡狀態,在床上躺了整整120天,唯一就是身體沒有全冷。陳子輝聽說泉州有個道士會法術,趕緊找來看看能不能把女兒給救回來。法師來了以後先用法印印滿女兒身體,後來道士把女兒的魂魄招來了,她把信息傳遞出來說:“我是被漳州大廟抓走了!”又過了兩個晚上,女兒忽然能呻吟了,到了白天呢,她的腿腳能活動了,也知道疼了,大家發現她有一個腳趾頭流血了。等到正午時分,女兒稍微能夠睜開眼了,又過了一天,她就能說話了。

她說:“我是被外翁(姥爺)弄走了。”女兒的姥爺家在漳州,她以前沒去過,根本不認識姥爺,但她描述的姥爺家的房舍屋宇和當地的生活環境一點都不差。她接著說:“我姥爺把我嫁給了漳州大廟的廟主做小妻,還收了大王(廟主)很多彩禮,包括金釵兩雙、臂纏一雙、十笏銀子(1笏=50兩)、錢千貫、彩帛不計其數、豬羊各20口,還有好幾十甕的酒。我進了王宮以後,大王和夫人對我都很好,平時吃飯,我們三個人都坐一塊兒,後來大王還讓我培訓王府裡的小侍女演奏樂器。我在那地方待的時間挺長,後來外邊有消息說,我家裡人要把我帶走。我本來不想走。開始,大王派手下把來人哄走了,但過了兩天,又有人來要人。這回人家拿著上面的公文,這回大王生氣了,他派手下兵丁抗拒命令,但是外邊來的使者更厲害,他們把王宮點著了。大王也不能靠近我了,後來,他手下的官吏把我給拽了出來,好像我是個禍患一樣。大王對我不錯,還四處找轎子要送我。這幫抬轎子的,一看我這個情況都嚇壞了,四散奔逃。他們不敢抬我,我沒辦法,只能一個人走,山路崎嶇險峻。我走的艱難,腰腿累的夠嗆。在經過一座山嶺的時候,路上一個小石頭把我的腳割破了,當時我就倒地上了,到現在我的腳還特別疼呢!”

女兒把事情原原本本都說完了,從此以後,她也恢復正常了,神采如舊,唯一就是到陰雨天的時候,她的小腹部會疼。後來,她也嫁人了,嫁給了一位姓郭的迪功郎(低級文官),宋高宗紹興十一年(辛酉年,1141年),陳通判這個女兒跟這位姓郭的迪功郎在南雄州成婚。

【祥宏點評】:看來陳子輝去南雄州做通判的時候是帶著女兒去赴任的;一般情況下,如果一個“斷氣的人”在床上躺了120天還能活過來,在現代社會看來無疑是奇蹟;這故事有相當真實性成分,她從沒去過姥爺家,但從她的描述來看,姥爺家的房舍情況她說的頭頭是道,確實匪夷所思;這個大王看起來是漳州大廟(地方神廟)的廟神;臂纏指的是過去婦女手臂上的一種裝飾物;現實生活中女孩的腳指流血,她是躺在床上的,她述說是在“異境”中腳碰石頭上導致流血,這個事情頗令人費解。

(文圖說明:《夷堅志》原文電子版文字主要來自“龍的傳人”博客-特別緻謝!再經中華書局出版的《夷堅志》校訂;全部圖片來自網絡。)

《夷堅志》簡介:

宋代大文人洪邁編撰的《夷堅志》是中國古代志怪筆記小說的頂峰。它卷軼浩繁,包羅萬象,流傳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600多個宋代事件,是中華傳統文化最偉大的寶庫之一。

《夷堅志》的時空觀深契佛法,與宋代文化領先世界的歷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異事、神怪大全,本質上卻是最真實細膩的宋代社會生活實錄,極具文獻價值。

宋代社會生活塑造了此後中國人的心靈格局,《夷堅志》仿若是中國人的心靈大海。人們平時沉浮其中,茫然不覺,一旦凝神靜思就會發現:

天下沒有新鮮事,一切盡在《夷堅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