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笔记中为彩礼嫁女庙主大王的浑姥爷:祥宏讲夷坚之陈通判女

宋代段子:这个“时空重叠”的故事比《夷坚志》其他同类故事更费解些。关键人物是个女孩,她在床上“假死”120天,没有呼吸,而在另外的“异世界”她成为某个地方神的小妻;她在那个世界碰伤脚,躺在现实床上的她,脚趾却流血了。

宋代笔记中为彩礼嫁女庙主大王的浑姥爷:祥宏讲夷坚之陈通判女


陈通判女来自祥宏讲夷坚00:0008:47

【原文】

兴化陈子辉,绍兴戊午,待南雄通判阙,居乡里。当夏夜,家人聚饮,其妻顾长女使理乐,乐声失节,怒而叱去之,女不复出。

酒罢,问所在,得于后堂空室中,对灯把针,痴不省事,挟与还,卧床则已死。气虽绝而心微温,医巫拯疗不効,凡奄奄百二十日。

闻泉州有道士善持法,招之而至。先以法印印遍体,乃召其魂,云为漳州大庙所录。后两夕忽呻吟作声,至旦,屈右足呼痛,视之,一指破流血。正昼,稍能开目。又明日,始言“外翁召我去”。

女外家在漳州,元未尝识,而说其舍宇不少差,且云:“外翁嫁我与大王作小妻,受聘财金钗两双,臂缠一双,银十笏,钱千贯,采帛不胜计,猪羊各二十口,酒数十缸。我入王宫,夫人极相怜,每日食饮必三人共坐。又令训诸小婢音乐,留甚久。

外报家人来欲取我,我未欲归,王亦使逐去。比两日间,又报或持官文书督取甚峻,王发怒,遣兵捍拒之。使者将举火焚宫,通我身皆火焰,王欲相近不复得。群吏曳我以出,王索轿送我,轿卒恐惧奔窜。

不得已独行,山路险确,腰股俱疲。过岭下,小石损我足,仆地移时,至今犹痛不堪忍。”

自是神采如旧,但每至阴雨则小腹必痛,后以嫁迪功郎郭某,辛酉岁成昏于南雄州。

宋代笔记中为彩礼嫁女庙主大王的浑姥爷:祥宏讲夷坚之陈通判女


【白话语音文字版】

兴化军(福建莆田)的陈子辉,在宋高宗绍兴戊午年(绍兴八年,1138年)因为待缺南雄(广东)通判住在家乡。一个夏天的夜晚,陈家人一起吃喝,陈子辉妻子招呼大女儿奏乐助兴,女儿在演奏过程中曲调失和,遭到父母数落,女儿委屈离席,大家吃喝继续。

等吃完饭,也没见大女儿出来,家人四处寻找,找来找去,在后堂一间空房,发现女儿坐在灯下,手里拿着针,已经不省人事,完全痴呆了!大家赶紧搀扶着女儿回到自己房间,等到了床上发现,女儿已经死了,虽然停止呼吸了,但胸口还有点微温。

陈子辉夫妇很着急,赶紧找医生、巫师过来整治,折腾了半天也没用,女儿一直保持死亡状态,在床上躺了整整120天,唯一就是身体没有全冷。陈子辉听说泉州有个道士会法术,赶紧找来看看能不能把女儿给救回来。法师来了以后先用法印印满女儿身体,后来道士把女儿的魂魄招来了,她把信息传递出来说:“我是被漳州大庙抓走了!”又过了两个晚上,女儿忽然能呻吟了,到了白天呢,她的腿脚能活动了,也知道疼了,大家发现她有一个脚趾头流血了。等到正午时分,女儿稍微能够睁开眼了,又过了一天,她就能说话了。

她说:“我是被外翁(姥爷)弄走了。”女儿的姥爷家在漳州,她以前没去过,根本不认识姥爷,但她描述的姥爷家的房舍屋宇和当地的生活环境一点都不差。她接着说:“我姥爷把我嫁给了漳州大庙的庙主做小妻,还收了大王(庙主)很多彩礼,包括金钗两双、臂缠一双、十笏银子(1笏=50两)、钱千贯、彩帛不计其数、猪羊各20口,还有好几十瓮的酒。我进了王宫以后,大王和夫人对我都很好,平时吃饭,我们三个人都坐一块儿,后来大王还让我培训王府里的小侍女演奏乐器。我在那地方待的时间挺长,后来外边有消息说,我家里人要把我带走。我本来不想走。开始,大王派手下把来人哄走了,但过了两天,又有人来要人。这回人家拿着上面的公文,这回大王生气了,他派手下兵丁抗拒命令,但是外边来的使者更厉害,他们把王宫点着了。大王也不能靠近我了,后来,他手下的官吏把我给拽了出来,好像我是个祸患一样。大王对我不错,还四处找轿子要送我。这帮抬轿子的,一看我这个情况都吓坏了,四散奔逃。他们不敢抬我,我没办法,只能一个人走,山路崎岖险峻。我走的艰难,腰腿累的够呛。在经过一座山岭的时候,路上一个小石头把我的脚割破了,当时我就倒地上了,到现在我的脚还特别疼呢!”

女儿把事情原原本本都说完了,从此以后,她也恢复正常了,神采如旧,唯一就是到阴雨天的时候,她的小腹部会疼。后来,她也嫁人了,嫁给了一位姓郭的迪功郎(低级文官),宋高宗绍兴十一年(辛酉年,1141年),陈通判这个女儿跟这位姓郭的迪功郎在南雄州成婚。

【祥宏点评】:看来陈子辉去南雄州做通判的时候是带着女儿去赴任的;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断气的人”在床上躺了120天还能活过来,在现代社会看来无疑是奇迹;这故事有相当真实性成分,她从没去过姥爷家,但从她的描述来看,姥爷家的房舍情况她说的头头是道,确实匪夷所思;这个大王看起来是漳州大庙(地方神庙)的庙神;臂缠指的是过去妇女手臂上的一种装饰物;现实生活中女孩的脚指流血,她是躺在床上的,她述说是在“异境”中脚碰石头上导致流血,这个事情颇令人费解。

(文图说明:《夷坚志》原文电子版文字主要来自“龙的传人”博客-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出版的《夷坚志》校订;全部图片来自网络。)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6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