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疆拓土 貽範古今:紀念數學家、系統與控制學家關肇直院士百年誕辰

作者 | 韓揚眉

开疆拓土 贻范古今:纪念数学家、系统与控制学家关肇直院士百年诞辰

關肇直(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供圖)

3月30日,春寒料峭,數學和系統控制領域的院士、學者近百人聚集在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會議室。

參會者大多已白髮蒼蒼,有的甚至坐著輪椅、拄著柺杖。他們從全國各地而來,只為紀念自己的恩師、前輩——中國控制理論的開拓者與傳播者、著名泛函分析學家關肇直的百年誕辰。

站在國家需求最前線開拓新領域

關肇直1919年 2月出生於廣東省南海縣的一個書香世家,1982年11月12日因病與世長辭。今年是他誕辰100週年。

“開疆拓土,而不安於一城一邑的治理。”關肇直的一生涉足多個領域,在中國基礎數學、應用數學、控制理論、系統科學,以及國防科研事業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會場上,大家感念的是關肇直的學術思想和他在自己開創的研究領域奠定的研究基礎,時至今日仍具有深遠影響。

1949年新中國成立,關肇直毅然中斷在法國的學業,回到百廢待興的祖國。此前,我國從事泛函分析研究的學者不多,關肇直歸國後挑起了在我國發展泛函分析的重任,在中科院數學所建立了泛函分析研究室。

他在泛函分析方面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他開創性地提出泛函分析中“單調算子”的思想,證明了求解希爾伯特空間中非線性方程的最速下降法的收斂性;

為了原子能科學發展的需要,他應用抽象空間中線性算子的譜擾動理論,給出平板幾何情形的中子遷移算子的譜的確切結構,並指出本徵廣義函數組的完整性;

他用線性算子緊擾動的理論處理了彈性振動問題,他證明了一類非對稱核線性積分方程非零本徵值的存在性,為激光理論奠定了數學基礎。

20世紀60年代,關肇直敏銳地意識到現代控制理論對國家,特別是國防現代化的重要性。

“錢公(錢學森)倡導,關公領隊”。關肇直扛起了在中國發展現代控制理論和系統科學的“大旗”,並用餘生全部精力致力於其研究和應用。

他組建了我國第一個控制理論研究室,創建了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成為中國現代控制理論的開拓者。

他十分關注理論的應用,奔走於國內許多高校,與國防科研單位間“對接需求”,在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軌道設計和測定、導彈制導、潛艇慣性導航等研究中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貢獻。

關肇直主持的研究工作多次受到獎勵和表彰。

“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軌道計算方案的制定”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飛行器彈性控制理論研究”獲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尖兵一號通用型衛星和東方紅一號衛星”獲1985年首屆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關肇直負責該項目中軌道設計和軌道測定兩個課題)。

“沒有理論拿什麼聯繫實際?”在長期的科研工作中,他還形成了一套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係哲學思想。在關肇直看來,純粹數學與應用數學是一個整體。

他形象地解釋說,這有如經緯交織,相輔相成,偏廢哪一方面都是錯誤的。他強調數學在發展我國經濟和國防建設方面的重要意義,並且身體力行,也強調數學的理論研究。他指出正因為要與實際聯繫,才更需要加強理論研究。

青年人的良師益友

關肇直曾幫助、指導過的年輕人如今有的已成為了享譽全球的數學家、系統控制學家。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恭慶曾在北京大學聽過關肇直講授的《泛函分析》課程。關肇直的教誨歷歷在目。“我早年的幾篇文章都是在關先生的指導、幫助和關懷下發表的”。

張恭慶告訴《中國科學報》,關肇直曾把華羅庚廣義函數方面的工作介紹給他,並讓他參加自己領導的討論班。

當他處在“低落期”時,關肇直鼓勵他說,有機會還是要做(科研),要有獨創精神,哪怕最困難的時候,也不要跟著別人走,要走自己的路。張恭慶一直牢記恩師囑託,後來做出了許多獨創性的科研成果。

77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李邦河拿出關肇直晚年寫給他的信並再次誦讀。“他不僅為我制定了方向,還推薦了書籍,我一直牢記關先生在信中的期盼,我還要繼續努力落實他對我的期盼”。

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原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翰馥是控制理論研究室首批成員,他告訴《中國科學報》,“關先生不僅在業務上給予指導,我第一篇用英文發表的論文就是關先生幫我翻譯並打字。以後我的英文論文就試著自己寫,但關先生都幫我修改把關。”

當天到場的還有中國科大1959和1962兩屆“關龍班”的20多位學生。

關肇直統一設計了兩屆“關龍班”大學3年的各種基礎課(分析、代數、幾何、函數論、微分方程等),並親自教學。

紀念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1959屆“關龍班”學生嚴加安帶來了一幅精緻裝裱的七言律詩書法作品懷念恩師,“六軼春秋逝若風,同窗歲月不朦朧。關公講課全神注,弟子聆聽耳目聰。端肅儀容常憶及,慈祥笑貌駐心中。百年冥壽更懷念,銘記恩師培育功”。

1959屆“關龍班”學生孫家昶回憶,“80年代,‘關龍班’70多人中有30多個同學都在國外留學,最後絕大部分都回到了祖國。我們出國都有關老師的推薦信,當時關老師明確跟我說‘一定要回來,送你出去的目的就是回來報效祖國’”。

1962屆“關龍班”學生餘德浩大學畢業後曾因長期脫離數學專業而苦悶,關老師不斷給他寄資料,鼓勵他不要忘記數學。

1978年國家恢復研究生制度,關老師馬上建議他報考研究生,終於重回科研道路。如今他在計算數學領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

1981年,病榻上的關肇直仍心繫年輕人的成長,他給中科院成都數理室年輕人寫了40餘封信談思想、情操和理想。

“我們要有創立學派在國際上爭鳴的氣概,不要對自己的同志盛氣凌人,對外國人卑躬屈膝,我們要有自信心又要謙虛謹慎。”“科學家不等於讀書人……前者唯一強調的是創造、洞察、發現科學的真理,提出新概念、新理論,解決問題。”

承襲風骨 告慰“老關”

關肇直學識淵博,興趣廣泛,有著很好的文史哲素養,擅長賦詩填詞,“對數學主要是自然辯證法,極感興趣”。他深得同窗好友和年輕人欽佩,被稱為“老關”“關聖人”。

如今,先生已去三十七載,但他的話卻仍縈繞在後輩們的耳畔。紀念會上,昔日“弟子”、曾受關肇直影響和指導的科研人員都感慨:“‘老關’走得太早了。”

如今,關肇直創建的控制理論研究室,已發展為現在的中國科學院系統控制重點實驗室(簡稱控制室)。

在幾代學術帶頭人的共同努力下,迸發出經久不衰的創新活力,呈上一份又一份具有原創性、突破性和關鍵性的成績單,並且活躍在國際控制領域的各學術組織中,受到國際控制界的高度重視和讚譽。

控制室已經成為中國系統控制領域向世界開放、與國際接軌的一個窗口。

關肇直髮起的控制理論及應用學術年會,已發展為現在的中國控制會議,是國內外控制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系列學術會議。

為紀念關肇直、鼓勵從事系統控制理論及其應用的青年科技人員做出國際一流的成果,1994 年,中國控制會議設立了“關肇直獎”,迄今已頒佈24 屆,共37 篇論文獲此殊榮。

關肇直親手建立的中科院系統科學研究所,歷經40多年的發展,沉澱了深厚的文化氛圍,凝聚了一批傑出的科學家,已成為國內外系統科學的前沿陣地。

後繼科學家們承襲先賢風骨,執著於開闢新的研究方向,努力攻克挑戰性難題,既面向原創性、突破性、關鍵性的重大基礎理論,又面向國家重大需求。

關肇直所開創的事業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以此可以告慰我們敬重的‘老關’了”。陳翰馥說。

“他既是一位優秀的科學家,又是一個值得尊敬的愛國者。”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席南華指出,“追憶先生風範,繼承優良傳統,弘揚以關肇直先生為代表的研究院精神。我們紀念緬懷先生的最好方法是努力培養和造就係統科學方面的青年人才,將優良的學術傳統發揚傳承下去。”

《中國科學報》 (2019-04-04 第3版 綜合)

开疆拓土 贻范古今:纪念数学家、系统与控制学家关肇直院士百年诞辰
开疆拓土 贻范古今:纪念数学家、系统与控制学家关肇直院士百年诞辰

請按下方二維碼3秒識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