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了不起的女修行人

南懷瑾先生:了不起的女修行人


許多宗教雖然重男輕女,但是到最後還是歸到女性身上去了。像道教最後最大的是瑤池聖母,是玉皇大帝的媽媽。天主教最崇拜的是聖母。在佛教,最為大眾所依的觀世音菩薩,是以女身度眾生的。這都是代表了母愛。

佛法素來講平等,但是在戒律和規炬上,對女性還是有等差的,有平等中的差別。尤其是講到修行,女性就必須先修到能夠轉成男身,才能成佛。一般素來是這麼說,唯一不同的,有幾本經典,一是《維摩詰經》,還有一本是很少見的《佛說月上女經》,以女身而成佛,與釋迦牟尼佛問答,為佛所默然認可。第三本經是唯識法相宗最重視的《勝鬘夫人經》。這幾本經真正講到男女平等。……

中國禪宗的叢林制度還是依佛的戒律,是重男輕女,因此禪宗同其他宗派大寺廟的規矩一樣,沒有比丘尼當方丈的。過去沒有比丘、比丘尼合住的廟子,叢林就更不可能了。比丘尼廟子的方丈,還是由比丘掛名出任,但他本人不來。比丘尼的叢林,極少有開堂說法的,所以比丘尼還是要去比丘的廟子聽法,聽完就走。比丘在天黑無法趕路的情況下,才准許到比丘尼的廟子掛單,但只准在大堂上打坐,不可入寮房。

禪宗有位比丘尼,法號叫末山,她認為自己大徹大悟了,可以當方丈,就開堂說法。這在當時是革命性的一件事,在禪宗語錄以外的記載上,很多人像趙州和尚這樣的大禪師,對此事都反對,其中有位灌溪和尚就去找末山尼,態度非常桀傲不馴。小尼姑通報了,末山尼就讓人去問灌溪,究竟是為遊山玩水而來,還是為法而來。灌溪答,當然為法而來!而且如果問法輸了的話,自願在你的廟上作園頭(就是管菜園的),種菜三年供所有人吃。於是末山即刻開堂,打鐘擊鼓,召集眾人上殿。末山尼升座,就與灌溪展開對話。他們開始說的一些我們就略過不提,灌溪問:如何是末山景(末山是地名)。答:「猿抱子歸青嶂嶺,鳥銜花落碧巖前。」這句話很平凡,末山風景就如此,就是不露頂。……末山尼氣派大,她說自己已經成就,不露頂了。灌溪聽了就再問:如何是末山主?就是舍利弗問天女的問題。末山尼就答:非男女相。灌溪跟著問:何不變去?末山尼就大聲罵,不是神又不是鬼,變個什麼?灌溪就跪下來拜,等於承認末山尼是大徹大悟了,也規規矩矩地在廟外搭了個蓬子,作了三年園頭。

——南懷瑾先生《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