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的駕駛倉或者說指揮倉在哪個部位?在水下怎麼感知敵人?

Danxingdao11


潛艇一般分為6-7個艙段,每一個艙段都會有水密門隔斷,而指揮艙一般在指揮圍塔下面的這個艙段,也就是潛艇的中前部;至於潛艇怎麼感知敵人,道理與戰鬥機類似,戰鬥機在空中利用雷達發射的電磁波定位敵方戰機,潛艇則利用聲吶發射聲波定位敵方艦艇。


093攻擊型核潛艇,指揮艙位於圍塔下方

“弗吉尼亞級”核潛艇艇艏裝備了大尺寸球形聲吶

現代潛艇不論是常規動力潛艇還是核潛艇,其艇體結構基本類似,從艇艏至艇艉分為幾個相互獨立的隔艙,其中指揮艙就唯一潛望鏡所在的艙室。指揮艙內集中了潛艇幾乎所有信息收集、處理以及潛艇操控相關的系統、設備,經常在影視作品中看到潛艇指揮員拉下潛望鏡查看海面情況的鏡頭,就是發生在指揮艙。指揮艙是潛艇的神經中樞,一般包括三大功能模塊,包括武器操控模塊、潛艇操控模塊、聲吶操控模塊,是技術密度最高也是最“脆弱”的艙段。

俄羅斯“基洛級”潛艇結構圖,指揮艙位於圍塔正下方
英國“前衛級”戰略核潛艇結構圖
英國“前衛級”戰略核潛艇的指揮艙一角

潛艇最突出的優勢就是能夠在水下發動隱蔽襲擊,而在水下的探測目前主要是利用聲吶,各種類型的聲吶,現代先進潛艇的聲吶系統一般包括艇艏的大口徑聲吶(圓柱形或者球形陣列)、舷側陣聲吶以及艇艉拖曳陣聲吶等。聲吶不僅結構形式不同,工作形式也分為主動聲吶和被動聲吶(現代聲吶基本都同時具有主/被動兩種工作模式),一般情況下潛艇主要依靠被動聲吶感知周邊環境和敵情,主動聲吶只有在雙方相互暴露且相互攻擊進入膠著階段才會使用,否則一旦使用主動聲吶,那就意味著就像在黑夜中打開手電筒一樣,極容易被敵方攻擊!
印度租借俄羅斯的“阿庫拉級”核潛艇艇艏被撞出了一個大開口,可以看到裡面的聲吶結構


英國“機敏級”核潛艇美國“弗吉尼亞級”核潛艇都裝備了舷側陣聲吶
“阿庫拉級”核潛艇尾部的大球就是拖曳聲吶收放裝置
俄羅斯最新的“亞森級”核潛艇尾部的拖曳聲吶收房口

現代先進常規潛艇和核潛艇的聲吶探測技術已非常成熟,探測距離可達上百公里,而且隨著技術的進步,潛艇還可以通過衛星、長波通訊甚至量子通信技術獲知反潛機、水面艦艇等對敵方艦艇的探測信息,進而對敵方進行打擊。由於反潛的難度極高,潛艇已經成為中小國家海軍建設重點發展對象,未來的水下對抗技術將會是爭奪的焦點之一。
國產新型常規潛艇下水,下側的舷側陣聲吶清晰可見


威吶解析


潛艇的駕駛、指揮室通常位於潛艇圍殼(帆罩)下方的艇體內,日本海上自衛隊稱之為發令所,是整個潛艇的大腦、中樞部位。

這個分段內,通常由潛艇的操舵駕駛臺、武器控制檯、對策製圖臺、潛望鏡等構成,鄰近的區域還會有電信室、聲納室等部門。

(日本海上自衛隊“汐潮”級潛艇指揮室內的操舵臺。造型類似於飛機的駕駛臺,由兩名駕駛員操作,駕駛臺看不到外界情況,只是通過控制檯上的屏幕和指示表,來掌握本艇的航向、姿態。)

潛艇在水下行動,因為不可能直接觀察到外界形勢,屬於是眼睛被蒙上的盲駛,這時候就需要憑藉聽力來了解外界的情況,所使用的設備就是聲納裝置,或是通過潛艇艇體內安裝的聲納,或是通過拖曳聲納,其原理則非常簡單,類似於蝙蝠飛行時辨識目標的辦法,即依靠偵聽本艇聲納發出的聲波所反射回的回波的快慢、強弱等情況,來發現目標以及辨明目標的身份、運動方向等信息,以便潛艇指揮人員制定和採取對策方法。


海研會


潛艇的塔臺位置,有潛望鏡觀察水面!!


暴風實驗室


知道聲納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