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創作立場聲明:兩款手錶為測評者為家人選購,因而使用習慣的側重也難免會更主觀一些。另外,這並非是兩款手錶全面功能的測評,主要只針對其中的部分功能進行測試。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先花點筆墨介紹一下這兩款表:

售價1380的 vívoactive 3trainer 是 vívoactive 3 家族的新產品,價格比vívoactive 3/Music直接低了一千塊,功能上最大區別在於少了Garmin Pay和內置音樂(可以在手錶上控制手機播放的音樂)。可以理解成3T和此前推出的235Lite一樣,都是去掉部分功能而後價格下探的產品。

另外,vívoactive 3是個很有趣的產品——佳明的產品矩陣裡,vívo 系列面向重生活、輕運動的人,稍微有點嚴肅訓練需求的都會轉而選擇 Forerunner 系列。vívoactive 3 算的上是 vivo系列裡最適合運動的一款表。而 vívoactive 3 的“底子”也足夠好,這兩年除了有 3、Music 和新出的 trainer 這幾個版本外,此前曝光的佳明首個LTE手錶(可以收發短信),也是在 vívoactive 3 上實現的。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華為GT也有多個版本,運動版售價1288,時尚版1488(就是這次測評的咖啡色皮錶帶款),還有活力版雅緻版。去年與Meta20一同推出,系統也從此前谷歌Wear OS變成了華為自家的LiteOS系統

華為GT在網上的熱度很高。知乎相關提問下面,自稱華為GT “產品規劃人員”的回答直接用了“顏值、功能和價格全面對標佳明的Forerunner全系列”這樣的話語,而回答下面的評論區也是各種用戶的使用評價,褒貶不一。

只能說,如今智能可穿戴會越發是個差異化明顯的產品類目,使用者稍微細節的喜好/習慣不同,會很大程度左右對產品的評價,網上比較出來的各種“吊打”、“碾壓”……都不如實際拿到表戴一戴、用一用。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說回這次的測評緣由,是想為家人選購兩款運動智能手錶,他們關注心率等健康數據,正逐漸養成徒步/登山/偶爾騎車和慢跑的運動習慣,不過單次運動量並不大,有防水的需求但不會下水游泳。售價1380 的vívoactive 3 trainer和售價1488的華為GT(時尚版)比較接近。至於為什麼沒有選Forerunner,對家人而言還是太過於“運動”了,vívoactive的顏值也討巧的多。

兩款手錶到手後做了幾天體驗和針對性的測試,也是為到時候能儘快教會家人使用。筆者多年佳明Fenix用戶,上手vívoactive 3T輕車熟路,華為GT則是從谷歌Wear OS變成了自家的LiteOS系統,使用中能感覺到一些和其它智能表的差異。

幾天使用下來,這兩款手錶各有優點,在針對性上其實存在不小差別。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外觀

有點蒂凡尼綠感覺(天空藍)的佳明 vívoactive 3 trainer 是小清新,華為GT 的設計語言就要Man很多,錶盤面積/厚度都要大上一圈。重量實測,vívoactive 3T 43g(官方數據43g)、華為GT 62g(官方數據不含錶帶46g),華為GT拿手上要重的多。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兩塊表都是觸摸屏,佳明一個按鍵,華為兩個按鍵。

vívoactive 3 trainer 可選擇是否反轉,即按鍵沒有方向,可以根據用戶習慣在設置裡選擇左右邊。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錶盤是兩者相差最大的部分,vívoactive 3T的1.2寸彩屏、240 x 240分辨率,面對華為GT的1.39寸、454 x 454 AMOLED視網膜屏幕,視覺上的差異會很明顯。

呈現上,vívoactive 3T 依然是佳明一貫的簡潔,即

單屏內只顯示少量重要信息,依靠滾動查看更多信息,排列上也很有規律,上下或者左右,重要字符很大;華為GT的信息呈現則要豐富的多,單屏內羅列了大量數據

這裡會涉及到用戶使用習慣的問題,有些人更喜歡簡單直接的呈現,尤其是在運動狀態下,有些人則會覺得更多信息羅列更好——後續具體使用裡筆者會說下自己的感受。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vívoactive 3T的屏幕更“素”,亮度肯定沒有華為GT高,而華為GT的這塊小屏依然存在A屏飽和度過高的情況。華為GT還支持自動調節亮度。不過實際使用中,兩款表在陽光直射下都能清晰顯示。

vívoactive 3T硅膠錶帶,華為GT時尚版皮質錶帶,親膚性上硅膠錶帶顯然會更舒服一些(華為GT運動版用的也是硅膠錶帶)。

兩塊表使用了相同寬度的錶帶,更換方式也一致。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顏值是個很主觀的東西,只能說,vívoactive 3T實物與官方宣傳圖基本一致,所見即所得;而華為GT則有些一言難盡……官方圖的各種“高大上”,實際拿到手(尤其背面)還是覺得略感失望。細節和質感上,別說與設計語言有些接近的fenix(當然fenix貴多了),就和自家的華為watch2 pro比都有很明顯的落差感。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如今華為線下店很多,如果有較多日常佩戴需要,建議去看看實物實際佩戴一下看看。而vívoactive 3T 黑色錶盤/灰色錶帶的版本(神秘灰)會更適合男性用戶選擇。

運動及數據表現

剛跑完無錫馬拉松,27、28日都是戴兩塊表跑了10公里E/M區間有氧慢跑。結果27日晚上魔都中雨,也正好體驗了下兩塊表在雨水中的觸摸屏表現——

它們沾溼後依然觸屏順滑,完全沒有手機屏幕那種淋溼後的遲滯感

黑色為vívoactive 3T,白色為華為GT: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可以看到兩塊表GPS是存在一定誤差的。以28日的局部為例: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同樣一個區域放大後,華為GT 的GPS軌跡(右)要明顯更飄一些,這也直接導致了同樣的距離,vívoactive 3T 記錄為10.66公里,而華為GT 則多了近200米。27日的跑步距離也說明了這點。

在GPS軌跡的精準度上,vívoactive 3T 要更為精準一些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搜星速度方面,vívoactive 3T 與華為GT 沒有特別明顯差異,即便這兩天都是陰雨且出發地附近有高樓,兩塊表都很快的完成了搜星(大約20秒內)。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另外前面提到過關於屏幕上數據呈現的問題——

vívoactive 3T 的屏幕雖然相比華為GT 顯得“復古”的多,也遠沒有後者這樣高清高亮的顯示效果,但在數據呈現上,個人會更喜歡佳明一貫的大字符風格,尤其在跑動中,稍微一瞥屏幕就能很精準獲知自己心率等數據,但華為GT 難免就顯得過於豐富。

當然這與個人使用習慣也有關,畢竟多年佳明用戶。這點也是比較建議華為以後能慢慢去跟進改善的,尤其是多去詢問更多用戶在實際使用中的感受。

其它運動數據方面,vívoactive 3T 顯然無法和自家旗下的Forerunner們比(高端Forerunner系列能呈現的高階數據真的非常詳細),但對於絕大多數普通運動愛好者而言是足夠的。華為GT的數據就介於 vívoactive 3T 和Forerunner們之間,相比vívoactive 3T 得到的運動數據會稍多一些,如高度的累積爬升。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不過佳明多年在運動數據分析上的表現依然會為 vívoactive 3T 扳回一局——以心率為例,佳明的數據分析可在心率上疊加配速、步頻等參數供分析,軟件橫屏後呈現的數值變化也會更詳實一些,華為則沒有提供這些。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這些依然是基於佳明多年來在運動數據這塊的深耕,確實算的上運動手錶中獨一檔的存在,華為已經具備了收集數據的能力,更多還是需要慢慢想著如何去優化這些呈現。

心率監測對比

兩塊表都採用了腕式光電心率。每個品牌都會宣傳它們各自的技術特點,但光電心率的準確性依然還是存在誤差的。繼續以上面跑步數據為例,

華為GT收集的心率要比 vívoactive 3T 高出2、3個bpm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在無法通過更專業儀器測量的情況下, 筆者就用自己的fenix 5xp連接心率帶,同時測量心率帶和這兩塊手錶的心率數據——理論上,心率帶的心率數據要比光電心率更精準。

測量的結果,如果以心率帶為基準,在安靜狀態下, vívoactive 3T 與心率帶數值基本一致,而華為GT要略高1-2個bpm,當人開始走動,心率的變化, vívoactive 3T與心率帶依然一致,華為GT的心率變化稍微遲緩一些。

不過這裡心率帶和飛5依然都是佳明產品,有點又當裁判又當運動員之嫌,故該數據僅作為參考

最大攝氧量數據上,華為GT 顯示48,vívoactive 3T顯示46(vo2max都是基於算法,參考即可,對普通人而言對比自己前後數據的變化更有意義些)。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關於心率,能確定的只有兩點:

1.運動狀態下,華為GT顯示的心率數據會稍微高一點點;

2.對多數人日常使用+輕度運動而言,這兩款表的光電心率準確度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

高速移動中的GPS搜星能力

華為GT與 vívoactive 3T都支持全球範圍內三大衛星定位系統(GPS, GLONASS, 北斗) 的“三星搜索”。正好高鐵外出,就測試了一下高速移動中的GPS搜星能力。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華為GT搜索gps還有顯示信號,高鐵速度達到240km/h時,有約10秒時間信號都顯示很弱,總計花了約30秒才搜到星,而vívoactive 3T 只用了大約15秒,也就是一半的時間。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不貼著車窗,放在高鐵小桌板上同時開始搜星,勝出的依然是vívoactive 3T。這個結果比較出乎意料。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就日常而言,出門跑步的兩個陰雨天,vívoactive 3T和華為GT都能很快完成搜星,雙方的時間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在高速移動的高鐵上,vívoactive 3T則要比華為GT更快一些。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其它使用體驗

非常失誤的一點,在幾日使用 vívoactive 3T 和華為GT時,並沒有留意耗電情況……清明假期就要給家人用了,只能以後補上。

附上官方數據——

華為GT:2周全天候佩戴,心率監測,消息通知;22小時開啟運動,GPS 每秒記錄,運動心率與身體各項數據監測。

vívoactive 3T的:智能模式 7 天,GPS模式 13 小時。

華為GT更大的身板也會容納更多的電量,而 vívoactive 3T 這塊屏幕顯然也會比華為GT省電的多。基本可以認為,這兩款手錶即便高頻度使用,每週的充電次數也不會太多。

充電線方面,華為用了磁吸式,usb-c線接口;vívoactive 3T 是佳明這幾年最常見的觸點插口。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筆者主觀上會更喜歡佳明的這種,出門只需要帶一根線,而華為則要額外帶個充電頭(雖然它並不大),依然存在丟失的風險。並且佳明的插口與手錶連接更為牢固,之前fenix充電時幾次掉地上依然連接著,華為的磁吸式則有不小心碰到掉落的可能。

另外就功能而言,華為GT要比 vívoactive 3T 更豐富,支付寶支付、公交卡等功能也非常實用(garmin pay目前只支持部分產品,以銀聯閃付的形式支付)。華為GT綁定支付寶是通過手機端掃描手錶上的二維碼、而後再在支付寶上確認信息即可。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日常維護上, vívoactive 3T 要“省心”一些,偶爾通過手機app或者連接電腦同步即可,而華為GT的更新則要更頻繁也更耗時一些,上手的幾天時間系統就自己更新了兩次,升級用時5分鐘。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哪怕價格接近,本質上 vívoactive 3T 和 華為GT 並非是同一類產品,這與佳明和華為兩個品牌的基因也有關係——

佳明的成名技術是民用GPS,而後在運動戶外數據等方面積累了很多年的經驗(今年也是佳明三十週年);華為與民用更為相關的是近年的手機業務,智能手錶相當於它自己生態的一環,且從華為GT使用了自家系統上就能看出,華為很希望打造類似iPhone+iWatch這樣的生態。

因而佳明的諸多用戶,會更清晰自己因為什麼需求買佳明,比如運動,比如生活健康,比如戶外。而華為手錶的很多用戶,他們不需要某項特別強大的功能,但手機-手錶這個生態中所有功能的完整性是必須的。所以華為GT同時支持了交通卡、支付寶付款等功能,也因為豐富的運動功能加入,吸引到一些運動垂直的用戶。華為在一些運動數據的收集上,包括訓練計劃定製等設計,都是值得肯定的。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但具體到一些細節的用戶體驗,華為依然存在不少可以改進的地方,比如運動中數據的呈現,比如錶盤更人性化的選擇,這點佳明儘管未必有華為那樣手機端更強大支持和更快的系統迭代,但豐富的Connect IQ仍會提供很多很有趣的功能。

這也是此前在查看華為GT用戶評價時,很多人反映的問題,華為GT的LiteOS依然存在有不少bug,包括反應遲緩、不支持第三方應用、無法分享到悅跑圈等平臺之類。

華為智能手錶依然是一個有不少提升空間的產品, 而佳明的產品在成熟度上就要可靠的多。唯一的遺憾是,這個價位的vívoactive 3T缺少支付和音樂等功能,想要更強大的佳明,只能考慮更高階的產品。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佳明vívoactive 3t和華為Watch GT:不同定位的千元智能運動手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