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文 | 南方


3月15日,《馬雲、蔡崇信出售阿里股票》的新聞默默佔據了各大媒體財經新聞的顯著位置,當天,馬雲和蔡崇信的關聯實體和慈善基金會簽訂售股計劃:自協議簽訂之後的今年4月開始,按照事先確定的條款,在12個月內馬雲將出售最多2140萬股,在年底前蔡崇信將出售最多920萬股,用於達成公益慈善承諾及一般財富規劃。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在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前,馬雲和蔡崇信就共同宣佈,拿出相當於阿里巴巴總股本2%的期權,成立個人公益信託基金,致力於環保、醫療健康、教育發展、公益生態等四大領域。以目前阿里巴巴的市值計算,這筆投入將超過600億元人民幣。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在阿里巴巴的合夥人制度中,有兩個人是永久合夥人,一個是馬雲,另一個是蔡崇信。蔡崇信是阿里巴巴裡最低調神秘的高管,在阿里巴巴內部,員工對外可以談論任何人包括馬雲,但是唯獨他,不能談。這位低調的阿里巴巴副主席,也是馬雲背後的“隱形英雄”,馬雲說:“我最感謝的人是他”!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阿里巴巴誕生至今,蔡崇信一直都是馬雲的左膀右臂。在阿里巴巴攸關生死的每一步上,都有蔡崇信的身影。通過他的引薦,馬雲結識了軟銀集團老總孫正義,順利拿到了天使投資,這筆基金也為馬雲戰勝ebay提供了充足的彈藥。其後,幾乎阿里關於金融方面的操作都是蔡崇信策劃執行,就連阿里巴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都是他在背後推動。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蔡崇信出生在臺灣一個顯赫的律師家庭,他的父親蔡中曾、祖父蔡六乘都是法律界的名人,創辦了以國際法律事務見長的“常在法律事務所”,父親是臺灣第一位獲得耶魯大學法學博士的人,還擔任耶魯大學的校董。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蔡崇信從小就跟在父親身邊,看著蔡中曾對事情冷靜的策略分析能力,對父親極為崇拜。早期的大牌律師不只承作法律業務,包括大型投資案、財務規劃等也都是主要業務,耳濡目染父親在法律、財務等事務的處理能力,對他日後事業上的傑出表現影響極大。

1977年,13歲的蔡崇信去了美國,就讀於勞倫斯威爾中學,一所位於新澤西的精英寄宿制中學。當他來到美國時,幾乎不會說英語,然而畢業時,他已經能夠毫無口音地交談,還成為了一名曲棍球場上的健將。之後進入耶魯大學,一直拿下了法學博士學位。父子同樣出自耶魯名門,這還曾經是臺灣法律界的一則佳話。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1990年,蔡崇信從耶魯大學法學院畢業後,在紐約的蘇利文&克倫威爾律師事務所擔任稅務律師。三年以後,他轉到了私募股權行業,開始尋求一個做決定的角色,而非顧問諮詢。他開始在一個小型的私募公司中任職,隨後搬到香港,進入瑞典投資公司銀瑞達(Investor AB)工作,負責亞洲私募基金投資業務。也正是因為這份工作,讓蔡崇信認識了馬雲,兩人強強結合造就了今日的阿里巴巴。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1999年5月,蔡崇信第一次和馬雲見面,他是代表AB投資公司去考察的,結果到了杭州才發現,馬雲連公司都還沒有,只有個運行了幾個月的網站——阿里巴巴,為海外進口商和中國出口商牽線搭橋的網站。

馬雲主要向蔡崇信談了自己“芝麻開門”的夢想,談自己要做全球最佳B2B的遠大理想。“當時我覺得馬雲的想法很好,但我不認為這是驚天動地的創意。他只是把所有公司放上網而已。”蔡崇信回憶說,“馬雲這個人令我很著迷。但真正打動我的,不只是馬雲本人,或者說是他加上與他在一起的另外一群夥伴。馬雲已經有了一群追隨者。我看到了那種能量。他們非常努力地工作。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光芒。我不禁想到,‘哇,這個傢伙真能把人擰成一股繩。他是了不起的領袖。他一定能幹出一番事業。’這最終說服了我。”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蔡崇信決定辭掉年薪70萬美元的工作,跟馬雲一起幹。當時他的妻子克拉拉正處於懷孕階段,聽到他的決定覺得真的是不可思議,為什麼好好的工作不要非要去一個不知道未來的小公司呢?就連一向開朗民主、尊重孩子自由發展的父親蔡中曾也是連連搖頭,但蔡崇信還是堅定地辭職了。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1999年底,蔡崇信來到杭州再次找到馬雲向他毛遂自薦,兩個人泛舟西湖,在那裡商討了阿里巴巴未來的遠大計劃。當時的阿里巴巴前途茫茫,馬雲只付得起人民幣500元月薪,當時蔡崇信的收入,用馬雲開玩笑的話就是:“蔡崇信可以買下十幾個當時的阿里巴巴。”但蔡崇信心意已決,帶著妻子來到杭州,成為阿里巴巴“十八羅漢”之一。儘管妻子克拉拉並不希望蔡崇信這樣折騰,但她說:“如果我不同意他加入阿里巴巴,他一輩子都不會原諒我的。”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蔡崇信加入後,開始著手註冊公司。他為18個創始人準備了一份完全符合國際慣例的英文合同,上面明確了每個人的股權和義務,合同做得滴水不漏。阿里巴巴因此而得以將最初的創業激情和團隊文化一直維繫八年之久。也是他,幫助阿里巴巴明確了自己的員工持股制度,從最基本的“股份”、“股東權益”開始一點點灌輸給同事們。

蔡崇信的到來,使得阿里巴巴開始真正規範化運作。阿里巴巴的幸運在於,在事業開始發展的最早期,就有了蔡崇信這樣一位解決一切財務問題和法律疑問的守護神。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蔡崇信加入阿里巴巴之前,馬雲進行過37次融資嘗試,全都失敗了。沒有投資人相信馬雲的夢想,也不會願意去投一家尚未進行工商註冊、創始人沒有成功創業經歷、講話還特別忽悠的小公司。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那時候,馬雲早期籌來的50萬元也快消耗光了,連員工工資都快發不出來了。一文錢難倒英雄漢,融資就成為了蔡崇信的首要任務。其後,蔡崇信與高盛一位舊相識的偶遇促成了阿里巴巴的第一次融資。由於有蔡崇信背書,外界對阿里的信任大增,高盛領銜一眾機構向阿里投資500萬美元,其中就包括蔡崇信的老東家 AB投資公司。阿里巴巴獲得了歷史上第一筆“天使基金”,而這次融資意義顯然不止於此,它既讓阿里有了繼續發展的資金,也得到了投行巨頭高盛的背書。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2000年的網絡泡沫,一堆網絡公司紛紛倒下,融資難度可想而知。蔡崇信找上了日本軟銀的孫正義。

孫正義在聽了馬雲6分鐘的解說後,在沒有對阿里進行任何實地考察的情況下,就決定注資4000萬美元,同時要求佔有公司49%的股份。馬雲與蔡崇信赴日本與孫正義面對面做了一輪談判,其實他們倆都很清楚,當時的阿里巴巴還很弱小,根本沒有多少談判的籌碼,但面對孫正義時,馬雲主要說阿里巴巴的前景,而投資銀行出身的蔡崇信,深諳談判出價之道,在關鍵時刻,對孫正義前兩次的出價,勇敢說“不”。最後兩人“完美搭配”,最後交易落地為2000萬美元,保障了阿里在日後的發展中不會過多受到軟銀方面的制約。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軟銀的資金到位後沒多久,美國科技股就因網絡泡沫,從高點崩落,許多電子商務公司都在這波熊市中滅頂,惟獨資金在手的阿里巴巴,有驚無險挺過了這場世紀風暴。

此後,2004年、2005年,蔡崇信再度發揮冷靜清晰的策略分析能力,分別替阿里巴巴籌資8200萬美元,併合並雅虎中國,這兩次重要的翻身,讓阿里巴巴有充足的資源建構“淘寶網”。儘管這筆豐厚的投資,也讓阿里巴巴犯下了一系列諸如盲目進入搜索領域和併購雅虎中國後文化融合失敗等問題,但從此沒有了財政之憂的阿里巴巴已經牢牢坐穩了中國第一大電子商務的寶座。可以說,蔡崇信是阿里巴巴的“隱形英雄”。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馬雲擅於構想,蔡崇信則是那個熬夜到4點半的具體執行者。蔡崇信必須在“引進市場資金”和“掌握主導權”之間,充分折衝拿捏,如何引進資金,又不能經營權旁落,行進間,還能一步步把阿里巴巴推上電子商務王座。

馬雲曾經在《贏在中國》節目中誇讚過他的CFO,“像蔡崇信這樣的人不可能在公司內部培養出來,只能從公司外部找,但多半公司找的時候已經是快要上市了,他們來的目的就是準備上市。而前期創業者把該犯的錯誤已全部犯過了,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有些投資上的錯誤根本不可逆。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2014年,阿里巴巴登陸紐交所,蔡崇信自然是最後的操盤手,參與了IPO過程的各個環節,包括公司結構的設計以及承銷商的選擇。阿里巴巴創造了史上最大的IPO,一如往常,馬雲匯聚了所有的關注和焦點,而蔡崇信則始終保持微笑,默默地站在馬雲背後,低調且自然。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毫無疑問,蔡崇信是阿里巴巴重要人物中最少接受媒體採訪的人之一。在一次少見的採訪中,他對《福布斯》雜誌說:“我以前是個律師,懂得如何設立公司,並且能幫助公司籌集資本。我知道自己擁有其他人沒有的知識,所以他們在那個方面很信任我。在我擅長的世界裡,我感到非常自信、非常自如。我沒有想過大包大攬,我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麼。”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馬雲熱衷於慈善事業,而蔡崇信顯然更喜歡體育。學生時代,他打過曲棍球,也踢過足球,如今他一直是NBA鐵桿球迷。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蔡崇信對曲棍球和籃球都充滿了激情,他曾經給香港男子長曲棍球隊提供贊助,2017年在聖地亞哥,他還購買了一支NLL(國家曲棍球聯盟)的擴張球隊。也是在這一年,他又斥巨資收購了NBA籃網隊49%的股份,成為NBA中國董事會成員。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談及這次入股,蔡崇信將此視為對阿里人“正循環”觀的佐證,他說:“我們很幸運創辦了阿里巴巴,我們努力工作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讓公司發展得更好;同時阿里巴巴對我的回饋,讓我能夠投入到熱愛的運動,也能給更多中國人帶來健康與快樂。沒有比這更正循環而快樂的人生了。”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2018年,蔡崇信成立了個人的公益基金會,將重點關注現代職業教育、青少年體育教育及教育脫貧三大領域,“運動不光是鍛鍊體質,培養團隊精神,更重要是培養輸得起的精神。體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應該將體育與教育結合。”基於教育,融入體育,目標是脫貧。“因為經過了教育的過程,貧困的小孩子,貧困的家庭,才能慢慢地讓他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好。”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封面人物 | 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