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這句引發後世爭議的話,恰好暴露了他與宋江人生觀的不同

晁蓋這句引發後世爭議的話,恰好暴露了他與宋江人生觀的不同

(晁蓋)

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梁山總瓢把子是及時雨宋江,宋江為人心懷兄弟,熱情仗義。但是有一個人臨死前的一句話,卻道出了不一樣的宋江。

其實先上梁山的不是宋江,是晁蓋。《水滸》中,晁蓋身為梁山第二代老大,是帶著劫持而來的生辰綱而來的,坐上老大後,也為梁山的建設發揮了巨大作用,比如梁山水軍的建設,兵器的置辦等。若無晁蓋,梁山也絕無可能在宋江手中,發展為“四大寇”之一。但是為什麼晁蓋沒有進入36天罡和72地煞呢?

這就要說起宋江其人了。

晁蓋這句引發後世爭議的話,恰好暴露了他與宋江人生觀的不同

(一)步步為營的心機婊

宋江本來就是晁蓋的上司,他根本就瞧不起佔山為王的行徑的。

可以想象,如果有政治上的需要,宋江沒準也會帶兵去攻打梁山。只是這種機遇還沒到來,宋江就已經陷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和戴宗馬上就要被斬首。是晁蓋在這個性命攸關的時候領人救了宋江。而宋江與為了活命不得不到梁山入夥。入梁山後,雖然表面尊晁蓋為大哥,但其實原來他跟晁蓋就是上下屬關係,他在情商和智商上都壓住晁蓋許多。

他一入梁山,馬上就開始招攬人心,立人社,把晁蓋暗暗架空。

晁蓋本身就是農民思想的典範,你來我就打,憎恨朝廷,想的也不是很遠,用人呢也是按照江湖義氣,沒按個人能力來分配工作。這樣一來,宋江的出現迅速把晁蓋的功勞就掩蓋了,首先狗頭軍師吳用就被“策反”了,默默滴站到了宋江的一邊,宋江的佈局和眼光看來真是超過晁蓋許多,吳用是晁蓋劫了“生辰綱”後一直跟在晁蓋身後的“大腦”,大腦沒有了,那麼晁蓋直接成了一枚傀儡。

晁蓋這句引發後世爭議的話,恰好暴露了他與宋江人生觀的不同

其實啊,在宋江上山之後,晁蓋本來就想推舉宋江為梁山之主的,不過被宋江拒絕了。宋江表面是拒絕了這樣的推舉,但是在處理事情上,他發號施令,一點點地就架空了晁蓋的權力。比如說在清風寨的時候,他拼命攔下王矮虎,不讓其強姦劉高的老婆。首先這是善舉,其次,為人際關係著想,他更得救出這位夫人。又比如酒席間宋江答應日後給王英尋一門好親事,若是換做其他大哥,整日忙得團團轉,如何還記得這種事情,但宋江偏偏就記得,他答應王英的事情,就一定設法做到。

所以宋江被稱為心機婊也不為過,但是也說不出錯來。就這樣一切都做的順理成章,以至於到後來人們只知道有宋江反而不知道晁蓋了,是晁蓋太單純嗎?

晁蓋這句引發後世爭議的話,恰好暴露了他與宋江人生觀的不同

(二)不一樣的人生觀

從他們最初的人生觀上看,晁蓋和宋江就根本不是一路人。晁蓋想的是終日結識好漢,自在快活;宋江想的是編織自己的人際關係網,以便將來能飛黃騰達。因此,晁蓋結識宋江完全是純粹的本性,沒有其他的目的;宋江結識晁蓋除了本性的愛好,還有一層目的在裡面,這目的就是自己編織的人際關係網——結識這位,以後或許能有用處。也因此,對人對事,晁蓋始終是單一人格,而宋江的人格是雙重的。

因為曾是朝廷的人,有過公務員的待遇,所以宋江依然念念不忘詔安,始終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一直不忘正統封妻廕子的人生。其實抱有這樣想法的人,並非只有宋江一人,山寨內以楊志為首的底層軍官都有這樣的想法。在當時來說,那也是高追求了。

晁蓋這句引發後世爭議的話,恰好暴露了他與宋江人生觀的不同

(三)引發爭議的一句話

在《水滸》第六十回時,討伐曾頭市的戰役裡,晁蓋被毒箭射中一命歸天,但在臨死前跟宋江說了這樣一句話:若哪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

這樣的一句話,放在別人身上應是大有文章,但是晁蓋這麼說,恰恰是他並沒有想到這一點。

因為晁蓋本來就是一個仗義疏財,喜歡結識好漢,自在快活的活在當下的一個人,他的心裡很簡單,這更能說明晁蓋的一生,是單純的一生,他或許領導能力不行,或許沒有什麼大的智識,但是他待人好。

仗義疏財,這不是晁蓋的座右銘,而是晁蓋的人生信仰,是他的自然流露,是流淌在他血液裡的東西。有了這句話,在我看來,他雖含恨而亡,但終其一生,也算善始善終了。

晁蓋這句引發後世爭議的話,恰好暴露了他與宋江人生觀的不同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