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鞋王達芙妮“隕落”:4年鉅虧29億港元、關店4000家

近日,在港股上市的達芙妮國際發佈2018年度業績公告。報告期內,達芙妮國際營業額約41.27億港元,同比下跌 20.8%;股東應占虧損約9.94億港元,同比上升35.4%;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60.3港元,不派息。數據顯示,自2015年到2018年,達芙妮已累計虧損29.26億港元,其股價也從2015年初的近3港元下滑至0.25港元左右,市值縮水超過9成。

達芙妮表示,消費者的消費意欲下降,使得集團營業額下跌。同時由於核心品牌業務店鋪數目減少26.2%至2648個,進而導致銷售額下滑。也就是說,達芙妮業績的低迷不振,與其核心門店大減26%直接相關。截至2018年12月末,達芙妮旗下所有品牌的銷售點總數僅剩下2820個,包括核心品牌業務銷售點2648個及其他品牌業務銷售點172個。而在過去四年,達芙妮關店3937家。2012年,達芙妮旗下所有品牌的銷售點曾達到6881個,2014年底,其銷售點總數也高達6757 個。對比來看,在過去虧損的四年間(2015年到2018年),達芙妮淨關閉了3937個門店。

達芙妮曾經是一代愛美女性的青春記憶,被稱為“女鞋之王”、“女鞋寶馬”、“大眾鞋王”。在大小城市的街頭、商場,隨處可見達芙妮的專賣店。在2004年前後,中國每售出5雙鞋,就有一雙是達芙妮。但如今,曾經的休閒鞋類大王達芙妮卻陷入虧損的泥潭無法自拔,甚至掀起了關店潮。

達芙妮,月桂女神,在希臘神話中是美與貞潔的象徵;達芙妮,女鞋品牌,在中國鞋企中曾是快與成功的代表。

1980年,石油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席捲臺灣,作為達芙妮創始人之一的陳賢民失業,“走投無路”之下,同大舅子張文儀集資2000萬臺幣,共同創辦“喬志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進軍制鞋業。

當時,臺灣製鞋業經過30年發展,產業鏈日益成熟,鞋材優良,勞力廉價,成為世界各國知名鞋企的上上之選,一度被稱為“製鞋王國”。張文儀家族,也就是陳賢民的岳父母家,還是製鞋世家。

“喬志企業”由此趕上快車,從護士鞋做起,逐漸靠代工守下一席之地。

但不到10年,伴隨勞工意識的覺醒和製造成本的提高,臺灣製鞋業日薄西山,“喬志企業”面臨招工難,生產線即將停擺。

好在陳賢民們嗅覺靈敏。1987年,陳賢民和張文儀跑到香港創辦“永恩集團”,即達芙妮集團的前身,並在1988年來到福建莆田開辦鞋廠,成為第一批搶灘大陸的臺商之一。

代工的利潤空間有限,陳張二人還有陳賢民的連襟陳明源決定自創品牌,1990年,“達芙妮”誕生。

往後的近10年時間,達芙妮靠區分地域的設計、“高而不貴”的價格策略、“三包”售後服務以及鋪天蓋地的廣告,在大陸收穫知名度。1995年,永恩集團在香港上市,1996年,達芙妮改批發為直營或代理,在全國鋪開銷售點。

但快速擴張很快引來危機。1999年,達芙妮業績出現嚴重下滑,去庫存導致長期打折,加之款式舊、鞋子磨腳等問題,達芙妮成為消費者心中的打折品牌,隨之而來的還有1500萬美元的資金缺口、公司高管的抱團跳槽。

年輕的企業第二代領導人上任,陳賢民的外甥陳英傑被緊急任命為達芙妮總經理,老少聯手,通過全新的品牌形象、中檔定位,以及關店、促銷、去庫存等策略,挽回敗局。2000年,達芙妮扭虧為盈。

經此一役,達芙妮重振江山,年青一代嶄露頭角,走多元化路線,請來S.H.E。等當紅明星代言,浩浩蕩蕩自建物流,跟隨社區發展的潮流創立面向社區的品牌“鞋櫃”,還獲得阿迪達斯的中國零售代理權。

那麼,“女鞋之王”達芙妮美人遲暮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傳統品牌如何在時尚大潮面前升級換代、自我革新?而諸如百麗、德爾惠、特步等鞋類品牌,因為沒有及時轉型,也在電商的打壓下,生存空間日漸萎縮,服裝鞋類實體企業如何面對電商的競爭?

分析稱達芙妮隕落有四大原因:敗因一:銷售費用幾乎佔到銷售收入的一半;2、敗因二:不斷開放的市場和海外國際品牌給傳統鞋業帶來衝擊;3、敗因三:電商擠壓,日益增長的租金成本和人力成本無法收支平衡;4、敗因四:前期粗獷式外延開店不會持久,需要精細化運營管理;

上游新聞綜合騰訊證券、中國經營部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