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顯示器材大多都是16:9的了,而數碼相機的傳感器為何還是4:3的?

zdhfzdhf


主流的數碼相機傳感器主要有兩個比例3:2與4:3。

其中3:2的比例主要與傳統135相機系統相關,因為135規格的膠片是36mm×24mm,所以與135系統相關的APS-C畫幅、APS-H畫幅、135全畫幅都是3:2的規格。

而與135系統無關的新系統,則大量採用4:3的比例。例如各類數碼DC、手機攝像頭、奧林巴斯與松下的4/3系統、M4/3系統,乃至現在中畫幅44mm×33mm的規格。這一方面是因為多年前定下這些規格的時候,主流的顯示器、電視機都是4:3的比例。


那為什麼數碼相機不跟隨手機、電腦屏幕的發展,搞16:9的規格呢?

這主要是因為數碼相機有豎拍圖片的需求決定的!

例如日常的拍攝中,我們經常會有豎構圖拍攝的需求,2:3、3:4的畫面相對比較合適,而9:16的比例用於豎拍,就非常彆扭了,給人一種畫面失衡的感覺。

另外,在這裡還要特別指出一點:

對於不需要考慮豎拍圖片的錄像機產品,它們的傳感器很早就與16:9的畫面比例保持一致了。例如佳能專業的電影機C700FF,它的CMOS圖像傳感器就是16:9比例的。

而從目前的發展潮流與應用情況看,未來的手機攝像頭也有可能向16:9的規格靠攏,但目前還沒有廠家動這塊主意,所以上游的供應商還是以傳統的4:3規格出新品。


從耗子胖成豬


分享我經驗~

1.從顯示器面板裁切說



顯示面板廠商如何在切割面板時,減少邊角廢料,長寬達到多少比例時才能到最少邊角廢料,分享一下索尼電視屏幕比例,在售電視屏幕比例16:9,一方面是切割面板的經濟性,另一方面是觀看能夠接近寬熒幕電影效果。

2.從4:3到16:9上下兩邊會裁切,畫面感受更寬廣,適合大風光

以索尼微單為例,畫面比例包括3:2、4:3、16:9,新固件升級後又加入了1:1,從4:3切換到16:9上下兩邊裁切,會對細節有一定影響,但是觀感方面,水平視角更開闊,豎幅拍攝人物時,人物更加修長。

觀點:

廠商成本考慮

觀看效果差別

實際拍攝效果的優勢,大風光,豎拍人像修長感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公司,文中有不足處請指出,貴在交流分享,相互尊重,現就職於索尼公司數碼影像產品事業部,如果您有在相機購買、使用和攝影學習問題,請關注我的頭條,隨時溝通)


非說有理


如今的單反相機畫面的比例,大多是3比2的。4比3的很少了。

佳能系列單反相機,可以通過LV實時監控拍攝後,畫面可以設置成4比3。經過4比3的設置後,適合2X寬銀幕鏡頭攝影。畫面比例由寬銀幕攝影3比1,變成2.67比1。接近國標寬銀幕電影的2.35比1。

附圖就是運用佳能5DSR LV實時監控拍攝的4比3畫面,寬銀幕鏡頭圖片畫面比例2.67比1。



江千里2014


我來回答你小編,第一,你準備把鏡頭也做成橢圓的嗎?那你準備開多大的口徑?尤其是大長焦,口徑得多大,才不會暗角?而且怎麼旋轉拉焦和對焦?第二,4:3可以接近鏡頭的圓形,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傳感器的面積,把裁切係數降到最小。


田地良心


傳感器面積最大化,然後你要什麼比例隨便裁切,相對浪費最少,複合多方需求。一般按最大畫幅拍攝,需要的話在電腦可以任意裁剪。


ZL張公子


簡單說就是16:9適合人眼視野範圍,看上去感覺很舒服;而4:3則是像素密度最高的成像比例,它最適合提高畫質水平,比如4k、8k影像等,所以短時間內不會取消這個比例的影像傳感器。


博客三千


不是4:3,是大部分3:2,M43的機器才是43比例


AlfaHuang


是誰跟你講的數碼相機傳感器是4:3的?


力行攝


好像和鏡頭成像圈有關係,3:2經濟


11camera


生產製程限制死了的。

誰會嫌錢多?題主嗎?可以多支援老少邊窮地區。

不榨乾設備最後一滴油,就不用資本家該乾的事,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