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滅亡後,王族後裔建國存續千年,留四字成語傳世,大家都知道

夏朝是我國曆史上一個比較有爭議的朝代。之所以有爭議,主要是由於流傳下來與夏朝有關的史料十分匱乏,留存的文物及文字也是無跡可尋,在比較模糊的事實面前,人們無法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儘管資料不詳,但拋開夏朝文物、遺址不講,夏朝又的確是我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王朝。

夏朝滅亡後,王族後裔建國存續千年,留四字成語傳世,大家都知道

一般認為,夏朝處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司馬遷《史記·夏本紀》中有載,“夏”是部落名號的統稱,主要包括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等十二氏族。夏朝部落眾多,但最終推大禹為首領。當時,伊、洛、河、濟一帶洪水氾濫,威脅了眾部落的安全,禹的父親鯀被推舉為首領主導治水,歷時九年而敗。鯀之後,禹接過治水重任,棄“堵”為“疏”,“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終於治水成功。

夏朝滅亡後,王族後裔建國存續千年,留四字成語傳世,大家都知道

水患治理後,大禹因功成為天子,開啟了夏朝的歷史。禹之後,傳位於自己的兒子啟,從此部落之間的禪讓制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世襲制。當然,關於啟的得位,古本《竹書紀年》有“益即位後,啟殺益而奪得君位”的記載。

夏朝滅亡後,王族後裔建國存續千年,留四字成語傳世,大家都知道

禹的兒子啟上位後,“公天下”由此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家天下”。根據史料記載,夏朝共傳十四代,延續約471年 ,鳴條之戰後,皇室覆滅,商朝取而代之。

夏朝滅亡後,王族後裔建國存續千年,留四字成語傳世,大家都知道

夏滅亡後,王族勢力主要向南方和北方遷移。往北遷移的,進入蒙古高原,與當地諸族融合,成為匈奴人的祖先。對此,《史記·匈奴列傳》曾有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往南遷移的,主要由最後一位君王夏桀帶領族人南遷至南巢。除了這兩支之外,還有不少夏族民眾留居中原,成為杞國的先人。

夏朝滅亡後,王族後裔建國存續千年,留四字成語傳世,大家都知道

據《史記》記載,夏朝後裔要麼被滅,要麼受封杞國。商朝滅亡後,大禹的後裔受到重視,尤其是杞東樓公被封杞地(河南杞縣),延續杞國國祚,主管對夏朝君主的祭祀,並享受公爵待遇。後來,杞國因捲入叛亂,又從中原遷到新泰、寧陽一帶;到春秋時,四鄰覬覦,杞國又被迫遷入魯國北部一帶,禮遇降為伯爵。春秋時期諸侯國眾多,杞國很不起眼,但卻是夏禮保存最完好的國家。為此,孔子還特意拜會考察。公元前445年,杞國亡於楚國,其地盡歸楚國,國祚延綿1500多年。周入春秋,戰亂不斷,杞國輾轉騰挪,存續這麼多年,十分難得。

夏朝滅亡後,王族後裔建國存續千年,留四字成語傳世,大家都知道

杞國在歷史上雖然國小名微,但給人的印象卻很深刻。《列子·天瑞》:“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從此,人們常用杞人憂天來諷刺那些胸無大志,患得患失的人。這種猶豫雖然有諷刺的意味,卻也是杞國生存無著的真實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