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双雄:甘地和真纳,在理想与现实中,选择印巴分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国力遭到重创,无力再维持对英属印度的殖民统治。当时在南亚次大陆,甘地领导的国民大会党,和真纳领导的穆斯林联盟掀起了独立运动的浪潮。

印度国大党主要以印度教徒为主,印度穆斯林联盟以伊斯兰信徒为主。虽然两个政党的信仰不同,但是在最开始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中,两个政党结成了盟友关系。

印度双雄:甘地和真纳,在理想与现实中,选择印巴分治


真纳在成为穆斯林联盟领袖之初,同时也忠于国大党,并被认为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友好团结的使者。他曾与甘地并肩站在反对帝国统治的战线上。

然而在英属印度联邦,印度教徒占据了绝大多数,他们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中,也一直坚持印度教徒对穆斯林的傲慢和歧视,他们认为穆斯林没有资格在独立的印度中拥有领导权。

而当英国殖民当局放松对英属印度的控制时,伊斯兰教徒也开始疯狂发泄着,他们百年来对印度教徒的积怨。很显然此时的英属印度如果独立,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立刻会爆发内战。

印度双雄:甘地和真纳,在理想与现实中,选择印巴分治


当时的穆斯林联盟主席真纳对局势看的一清二楚,他极力主张印度划分为两个国家。而国大党领袖甘地则坚持印度不能分裂,他认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是印度的两只眼睛,它们能够共存,并能更好地看到光明。

应该说国大党领袖甘地的主张太过理想化,他希望打着国家统一的旗号,将两个宗教的冲突稀释。然而真纳则认为,印度的现实情况,已经不允许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共存。

当时的英属印度联邦末代总督蒙巴顿将军,也支持甘地建立大印度联邦的主张,但是真纳坚持没有什么能阻止穆斯林建国,哪怕是爆发内战也在所不惜。

印度双雄:甘地和真纳,在理想与现实中,选择印巴分治


在感觉到局势已经无法挽回后,最终甘地向真纳做出了妥协。1946年6月,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建立印度共和国,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建立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独立后的印度奉甘地为:圣雄;而真纳也被巴基斯坦奉为:国父。然而印巴分治,并没有彻底解决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争斗,围绕着克什米尔问题,两个国家直到今天依然处于冲突之中。

如果当初甘地能多坚持一下自己的立场,而真纳可以往回退一步,那么南亚次大陆或许就会出现一个大印度联邦国家,也就没有什么克什米尔冲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