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什麼意思,如何理解呢?

黃種人105955502


不要以為很難,越深奧的道理其實越簡單,用一個字解釋就是“空”,用兩個字解釋就是“無我”。

五祖神秀的是意識到自我的存在,強調日常修行,所以北宗講究漸悟,而六祖的境界更高一些,意識到自我根本是不存的,強調頓悟,所謂一朝悟道,立即成佛。

六祖的境界更類似於莊子提出的“天地與我共齊,萬物與我為一”,我其實是天地萬物中的一分子,根本就不存自我,一切都是歸化入天地宇宙之中,所以你根本用不著去撫拭,一切順應天地順應大道即可。

所以,你做事做人都不會受到外界外物的影響,包括外界外物都影響不了你的情緒與修為,這是一種“超然物外”的境地。

最後補充一句,北宗的漸悟和南宗的頓悟實際上都有道理,不應該過分強調哪個好哪個不好。


口水丁羊羽


這首詩偈為禪宗六祖慧能所作。慧能,唐朝貞觀十二年(638年)生於新州(今廣東新興縣)。自幼喪父,長大後靠打柴為生。雖然他從小沒接受過教育,目不識丁,但悟性極高,聽人念一邊佛經就可以為人講解。後來投入五祖弘忍門下學習佛法。

有一天,弘忍召集弟子們,讓他們各自作偈闡述自己學佛的心得。弘忍最得意的弟子神秀作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弘忍覺得神秀的回答非常的好,便傳令下去,叫所有弟子背誦這首詩偈,學習神秀同志講話精神。【神秀】

慧能當時沒在場,後來他聽說了神秀的詩偈,覺得神秀講得不對,就另作了一首詩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並叫人幫忙寫在了牆壁上。不久之後,弘忍看見了慧能的詩偈,覺得慧能已經證悟了禪宗的精髓了,便偷偷將佛祖的衣缽傳授給慧能。

佛祖的衣缽就和丐幫的打狗棒一樣,繼承了衣缽就等於成為了禪門教主。但是慧能入門時間很短,而且大字不識一個,將教主之位傳給他,下面的所有弟子肯定不會認同,甚至可能危害慧能的性命。所以弘忍叫慧能逃回嶺南。【五祖弘忍】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弘忍把衣缽傳給慧能,而不傳給自己本來的得意門生神秀呢?顯然答案藏在二人的詩偈當中。神秀的詩偈的第一句中的“菩提樹”源於佛教典故,傳說佛祖當年是坐在一棵樹下時證悟到佛法的,後來那棵樹便被稱為“菩提樹”,“菩提”為梵語Bodhi的音譯,本意為“覺醒、覺悟”,菩提樹就是“覺醒之樹”的意思,引申出來可以指代佛性。“身是菩提樹”的意思就是說,佛性就蘊藏在人的身體當中。這句話表明神秀的覺悟已經時相當高了,所以一開始弘忍才會那麼欣賞他的詩偈。第二句“心是明鏡臺”和第一句意思一樣,明鏡臺指的是古代女子用來擺放鏡子的梳妝檯,女子愛整潔,通常會把梳妝檯收拾得很乾淨。【佛祖在樹下頓悟】

再來看慧能的詩偈,其每一句都是明顯跟神秀對著幹的。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意思是佛性就蘊藏在人的身心當中。慧能卻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這是不是意味著慧能認為人身上沒有佛性呢?不是的。這要聯繫禪宗的另一首詩偈來解讀。禪宗最早是由佛祖開創的,佛祖將禪宗傳給迦葉時作過這樣一首詩偈:“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這首偈咋看很矛盾,很難解,其實它的意思跟老子說的:“道可道非常道”是一個意思。佛祖和老子皆認為真理(或者稱為“佛法”或者稱為“道”),是無形無相的,要用語言去說也說不清楚的,要思考也思考不明白的,只能直覺的去領悟。佛法的這個特性是佛教兩千多年來一直反覆在重申的,歸納為一個字就是“無”。神秀用菩提樹和明鏡臺來比喻佛法,當然是為了讓人更容易理解,可是他犯了一個佛教的忌諱,就是試圖用有形的事物來形容無形無相的佛法。所以慧能反駁神秀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意即佛法、佛性根本就不是菩提樹、明鏡臺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直接踩中了“無”這個得分點。

神秀的後兩句詩“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表明了他的修佛態度,即要像女子勤快的收拾梳妝檯一樣,勤快的收拾自己的心靈,不要讓心中的佛性沾染上了塵埃。這種學習態度如果放在別的地方通常是沒錯的,可是很不巧,這是在佛教裡面。佛教教義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叫人放下執著,不要有任何精神負擔。而神秀的話裡面恰恰暴露了他把修行這件事做成了負擔。你想,把一面鏡子反反覆覆的擦,不准它沾上一點灰塵,這不明擺著是強迫症嗎?用佛教的話來說就是執著太深了。這也是佛教修行弔詭的地方,既要修行,又不能把修行看得太重。

【六祖慧能】

而慧能的態度就跟神秀完全相反。他把自己的精神徹徹底底的清空了,“本來無一物”——這恰恰是佛教修行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那還用擔心沾染上什麼塵埃呢?由此看來,神秀的境界明顯不如慧能,神秀才走在修行的路上,而且還把路走歪了,而慧能卻早已經到達終點了。

不過上述故事只是一面之詞,相關的分析也只是就詩論詩。歷史上是否真的有過慧能和神秀鬥詩偈和弘忍傳衣缽的事情不得而知。這些事或許是後來南禪宗為了樹立自己的正統性而編造出來的。


妖怪博士潘神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六祖慧能禪師的一首詩,本來沒有這首詩的,是因為他的神秀師兄寫了一首詩,他附和著才唸了出來。也不要就把這首詩的境界抬得那麼高,這樣的詩會寫的人多了去了。

這就像老師比如在考大家的思想境界,然後一個人說出他的學習領悟。而我聽了之後,覺得這個領悟思想還有不足,我再進一步作個補充。

神秀師父怎麼寫的?他寫的是:【菩提本是樹,明鏡亦是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神秀師父說的這個,境界就很高!高在他從實際處落手,持戒精嚴。這是一種修行精神,不管開悟不開悟,都需要這麼做,而且他就是這麼做。

當時五祖老師,問的也就是這個:你們學的怎麼樣了?各自表達一下我看看。於是,神秀作為大師兄,第一個交了作業。五祖也表揚了,說寫的好,大家依照這個精進學習,可以成佛。

慧能師父呢,看了神秀這首詩,他就說他也要寫,於是有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看了,即刻擦掉,說胡扯!

五祖為什麼說胡扯呢?因為如此空洞的東西,更像我們現在講的心靈雞湯,如果人人學習這個心靈雞湯的話,就不會精進修行了。人人若是都學習做些無病呻吟的句子,那大家就落空了。



可是五祖為什麼將衣缽傳給慧能呢?這是早看好慧能了。慧能初次參見五祖,說的話表現的很有深度,五祖為了考驗你這人是不是空口大白話,叫他去舂米,看他是不是言行如一?在要大家交作業之前,他已經發現言行如一的慧能了,衣缽傳與誰,其實早有定數。

慧能師父這首詩的意思是怎麼樣的呢?意思是:菩提樹本來就不是樹,銅鏡子本來也不是鏡子,本來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是,哪裡可以沾染塵埃呢?

慧能做到了,言行如一,他在舂米的過程中已經表現出來了,連他自己都置身度外,儘管用心做事,不會沾染了什麼心情煩惱。

可是,若是別人寫的這首詩的話,能說意境高嗎?絕對不能。因為你沒法言行如一,就是空口大白話。

我對於佛學不是太多認識,今天看到問題,隨便答一下,有失誤的地方,歡迎指正賜教,謝謝!


命理師陳一宏


要談這一偈子,先談一談它的由來,五祖要傳位,必須要傳給,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的,要用偈子,表達出來,就傳位給誰,五祖的第一大弟子教授師神秀,,就提了「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始惹塵埃」,慧能,那時還在材房工作,因有人念此偈,有感而說出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瞭解其偈的來歷後,我們就可好好地談一談到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都知到,五祖弘忍最終傳位給了六祖惠能,但完全的知解,了知其偈的深意,又領悟,應用,到生活面的,實在很少。


先談一談神秀的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在人世間,有幾希能如此般?以身和菩提,心與明鏡臺作比喻,亦是一種自我要求成長的境界。

慧能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人世間本是夢幻一場,是人不知自在夢中,以為一切皆是實有,人的一生本是緣起緣滅的,生滅現象,自心迷失在得失,有無,來去中而不知,,金鋼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菩提本無樹,是對身,是菩提樹,身也好,樹也好,皆是生滅的現象,菩提中那有真實不變的樹,而以為是真,明鏡與臺的比喻兩者的完全不同層面,說明菩提的實,人生的生滅,夢幻與不實,並認清什么才是真,方能不為生滅現象所迷惑,金鋼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兩句偈,完全不同的味道,它不是對錯,也不是高底,兩偈前後皆是妙對,是人生成長到回家的過程,每人的業不同,迷悟有遲急,所需也各異,五祖也吩咐其他弟子多念神秀偈子,對自我成長有大助益。

五祖弘忍,今要的是,佛的傳人,今神秀說的是二法,雖然完美,但皆是心識中的,相與用,維摩經雲:「佛法是不二之法」。法華經雲:「法,是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佛法是體,相,用,的不二之法,

若是平常人用知識,心識來研究慧能所說的,可能僅會體會他的表層,很難進入那最深處,亦是在神秀的相對面去認知,瞭解,殊不知本來無一物,與何處惹塵埃,是在生滅中顯不生不滅,唯有用本有清凈,的菩提心,動,用方能以之相應,而感悟其中至深之義。

惠能的偈,皆是自心最深處的真如本性,「真我」的流露與顯現,不為現象的生滅,有無,起心動念,而動搖,是來去自由,本自具足,是本起清淨,和光接物,心體無滯,如實的展現。


和_子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這是我們所熟悉的禪宗六祖慧能所作的一首偈詩。

這首詩給了我們太多的感悟,僅從做人的心態上來說,就是啟迪我們要放的開些,不要太執著,太固執了,要學會悟道,求得心靈的安靜。

六祖在《壇經》上說:“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其實每個人的智慧是一樣的,那為什麼又會有智人和愚人之別呢?

六祖說:“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人們往往總是被世俗之物所迷倒,所束縛,使得心靈得不到解脫,一味的執著,一味的追求,反使得我們的心越來越沉,越來越濁。心得不到解脫,人就被束縛了。

人需自悟而醒,方能見性成佛。

只要我們出於自己的良心、自己的本性去做事情,我們自然是會得到回報的。回報不應是我們的追求,不能因為有回報就去做而沒有回報就不做。

現在社會上有人批評一些大學生在接受了別人的幫助之後而沒有感恩之心,甚至有的捐助人因此而停止了捐助,這些大學生的做法固然是不對的,人的確是需要有感恩之心,可是真正的善心是不應該苛求回報的啊!

修身不去修心!


亮說史話


前一段去湖北的四祖寺、五祖寺轉了一圈,十年前去過六祖寺。

秀師、能師的兩個偈子很有名。很多人認為能師偈子的境界高一些,我倒不這麼認為。有幾個原因,一是他們的老師五祖弘忍大師可是說了,大意是按秀師的偈子修行可不墮落。大師不會打誑語,不墮落可是一件大事!《雜阿含經》中說過人身難得,好比盲龜海中遇浮木之孔。一是能師的偈子是在秀師的偈子的基礎上寫的,不吃第一個饅頭能直接吃第二個饅頭嗎?一是從實踐來看,說頓悟的人很多,真頓悟的人有多少呢?倒是狂禪、口頭禪很多。

古德雲“寧起有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如芥子許。”說空容易,真空一個試試!沒那個功夫和資糧,自欺欺人而已。

看佛家的東西,比較忌諱望文生義。很多東西是有功夫在裡面的,如果自己沒有那個功夫,沒到那個境界,是不會“相應”的,也就無法真正理解。這一點很關鍵。比如佛家典籍中有很多故事,某人因為一句話就開悟了,我們也看到那句話了,怎麼沒開悟呢?

不管學什麼,還得紮紮實實,腳踏實地。佛家三學戒定慧,得老老實實從持戒修定開始。





老張說學而君子


佛學教導我們人人都可以成佛,但怎樣成佛卻沒有固化的模式,因人而異。其實每個人的心都住著佛,只不過佛被矇蔽了,所以我們在眾生的道路上苦苦求索,離佛越來越遠。通過比較下面的兩則偈語,我們大致可以理會成佛是怎麼回事。

話說大唐時代,五祖弘忍廣收門徒,宣揚佛法,弘揚佛學,他有一個弟子叫神秀,是一棵苗子,五祖打心中喜歡他,有意將他培養成自己的接班人。有一天神秀心有所悟,便將自己的學佛心得寫在了寺院的牆壁上: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這樣的心得也叫偈子或偈語,其中有些禪意,可以誘導啟發人領會佛學深意。

本人認為(本人是眾生中的一員,所以才有如此見解)這首偈語側重於對眾生說法。有身有心是眾生。學習佛學需要發菩提心,生智慧心,立志成佛,勤於修持。這就好比今天教學生在學校學習,要遵守紀律,聽老師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立志成才,報效祖國。不要心生雜念,跟著賴學生瞎胡混。這是常規教育,一般人都要通過這樣的途徑完成學業。

奈何在這所寺院裡隱藏著一個佛學天才,他目不識丁,是個文盲,但聰明絕頂,領悟力超強,是個奧數天才,旁聽別人誦經即能領會要旨,表面看是個賴學生,沒有地位,一個砍柴劈柴的雜勤,他就是六祖慧能,他善於站在別人的肩膀上摘果子吃,這就是智慧。他站在神秀的肩膀上摘到了寺院裡最大的果子。他砍柴回來聽人誦讀神秀偈語,忽然大徹大悟的,也搞了四句偈語,叫人用木碳胡亂塗亂畫在神秀的褐語旁邊。第二天他的褐語就在寺院傳開了。五祖慧眼識天才,他要重新培養接班人,並暗中將衣缽傳給這個大文盲,並授意他遠走他鄉求發展。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我們且看這則偈語高明在哪裡。

佛學造詣深的一看就是大智慧者的覺悟,身心俱空即為佛,自性清靜即為佛。慧能絕對是個悟空高手,他不需要終日盤坐在廟堂上,雙手合十千萬遍誦讀"阿彌陀度",他完全超越了形式的束縛,突然之間,天地萬物盡入囊中。

《金剛經》中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萬物、智慧、法門、身心、佛、眾生都是空中因緣。

佛道是一家。《道德經》“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風糜李唐的《道德經》~道學與佛學有異曲同工之妙,正所謂“天下殊途而同歸"。老子認為無私無慾無我無為的人,可以把天下暫寄給他治理,可以放心地託付給他治理。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劉懿壬


這句話,源於古時候的佛教門徒,現在,一般只有修道、修佛、修心的人才會主動去了解。還有一句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兩句話代表了修行人,必須經歷的兩種境界,一種是“執迷”,一種是“超脫”。

菩提樹,是釋迦摩尼頓悟成佛的地方,後世人漸漸將菩提樹衍生視為一種大覺悟、大智慧的代表。

明鏡,就是女孩子梳妝打扮用的那塊鏡子,可以正衣冠,妝容顏,後來人們將這種鏡子衍生到內心世界,成為了一種可以窺視本心、瞭解自我的事物。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句話講的就是執迷執念。修行是為了成佛,成佛是為了超脫這個世界的種種苦難,種種悲哀,甚至是種種無奈。可是人們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忘卻了成佛是為了什麼,以致於只是為了成佛而成佛,為了成佛而修行。

許多人為了家庭幸福而努力賺錢,為了孩子妻子幸福快樂的成長而賺錢,後來,走著走著,成為了只是為了賺錢而賺錢的皮囊,妻子、家庭、孩子,都已經忘卻了。這就是執迷!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講的就是超脫。菩提樹之所以成為了“大覺悟、大覺醒”的代表,是因為釋迦摩尼在此成佛,而釋迦摩尼成佛,是因為他內心想要人們脫離苦海的這種大願景,是因為願景想法,才使得釋迦摩尼成了佛!是因為願景想法,才使得這棵菩提樹有了那麼大的功德和寓意!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有大願景的人,才能達到的境界。不執迷於肉體,不執迷於財貨,不執迷於功名利祿,一切都是為了實現心中願景而存在。像毛主席、周恩來這樣的先賢,像焦裕祿、任長霞這樣的前輩,都有著大願景,為了世界的美好,甘願犧牲自我幸福,雖然肉體經歷不少磨難,但內心卻是無比聖潔,即使身上沾惹泥土汙垢,受其恩惠的人,也覺得“乾淨”的很。


思想聖潔,為大世界福而犧牲自我,即使身體破敗、汙垢,也不會沾惹“塵埃”,所以“何處惹塵埃!”。


都市修道人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覺悟不分場合,隨時悟,隨時定。心如明鏡也不是臺,本來就啥也沒有,只要悟了,心裡透了,清了,哪裡還會惹得塵埃!

人生在世,無非就是心境的歷練!只是每個人看法不同,角度不同。所呈現出的景象也不同!

佛教化眾生,應行善,積德。因行善以致心境不缺,每日日行一善,慢慢積累,讓心境趨於圓滿,從而悟得本真!

道家因勢利導,教人向善,遵守孝道。也是讓心境圓滿,得而悟得本真!

人生有四大境界:入微之境、掌控之境、融合之境、悟真之境

人過五十,看待事物非常清明,經常會看清事物的本質,為何?因為心境已趨於圓滿,只是受文化水平的影響,而說不出來,會用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來比較,只是想把悟到的東西表達出來!

但萬法又講究個“緣”字,若能有所悟,則緣已到!若無所悟,講的再多,也是廢話!

“心”為一切法,“心”是佛,是魔,是道,是本真!萬事由心起,萬事由心滅!


歷盡紅塵體悟人生


我不懂佛學,沒讀過佛經。聽人說慧能,神秀都是學佛,並且開功開悟。

那麼這兩首詩的分岐在哪兒呢,其實意義是一樣的,本質是一樣的。不在於有文化沒文化,它是一個修練方法,稍有區別。,要清醒地認識本質相同。

禪宗也和別的法門相同,要坐禪,坐禪要有一定姿勢,要念經,要和本人實際行動相復,就是言行一至,。當主席,當總統,要一心為民,當省長,縣長要辛勤治理好夲地區範圍,當工人,農民要勤儉度日。就是說哪層人都能在本層修練。

丶禪宗裡的神秀,時時克服缺點,一心向上,修著修著就看到了一層空間,修著修著又看到第二層空間,這樣的修煉方法是漸悟,很難,因為看到不如看不到,看到了不好長進。而看不到修得比較快。那六祖慧能是頓悟,修練多少年,什麼都見不到。當修煉到一定層次,突破了很多空間,,命門穴突然炸開,各個空間都能見到。以上也就是這兩首詩,詞語不同的原因。

再多說一點,命門穴怎麼炸開,當然不是我們的肉體破開了。真心修煉之人。在丹田裡長一個元嬰,象米粒吧,因為是田裡生長,你的修煉就是給營養,元嬰逐浙長大,象小兒時從丹田往上走,入腦,到天目出去,又回到腦,下來到田裡,繼續生長,當長得和人體一般大時就離開人體了。使練出的功變成元嬰的世界,元嬰是從命門穴走出來,命門穴炸開,所有功能都有了,元嬰就是神佛,有自己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