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同質化嚴重如何解決,幾齣經典劇目反覆套用如何解決?

閒雜人等邊緣人


戲曲同質化嚴重,每個劇種都生搬硬套,缺乏創新,缺乏符合戲曲劇種的特點。

想要解決此類問題,第一我們要先創新,創作寫出每一個好的劇本,離不開創作者們的努力,劇本的故事情節,演員服裝,唱腔選擇等等,都需要創作者們的精心編排與指導。

二,保護作品的著作權

三,提高創作者的收入,以及演員的收入,明確規定創新創作一部戲,可以獎勵多少,我相信到那時,又是一片“欣欣向榮”之景象

其實,戲曲同質化問題一直存在,可是作為戲曲我們不應該嚴格苛求劇目劇本,而是應該苛求劇團,戲曲演員!!!戲曲曲目創作屬實不易,可是提問者忽略了這麼一個問題,《賣苗郎》、《梁祝》等等一些經典,誰也沒有規定這些劇目就是我豫劇的,就是我京劇的,就是我崑曲的,你不能唱也不能演,我要保護我的作品。

每一個經典的戲曲作品,都應該拿出來,讓每一個兄弟劇種借鑑,移植。真真正正的古代戲曲劇本,我們不應該藏著掖著,我們也不應該一支獨大。誰有能力編排,誰有能力模仿,就讓劇團表演去吧。

近現代的一些經典曲目,經典作品,以及每個劇團花心血編排出來的曲目,我們應該切切實實的給予保護和傳承。

其實還有一個問題,每個劇團的實力不同,比如有一些省劇團,市劇團,縣劇團,一些國營劇團,他們有政府資金的支持,可以拿出財力物力,進行創作新作品,可是還有一些民營劇團,根本就沒有那麼多實力,你讓他們創作,顯然是不切實際的,他們也沒有那麼多精力。

所以,我認為戲曲作品可以移植,也可以“生搬硬套”,但是每一個劇團,每一個劇種,不論是民營劇團,還是國營劇團,不論是京劇、豫劇,還是崑曲,越劇也好,只要你們用心去移植編排,不要瞎糊弄我們戲迷,我們也是可以接受的!今非昔比,以前唱戲為了“混口飯”,現在也是為了“混口飯”!

如果真真正正的要保護作品,不讓“生搬硬套”,這個戲就是我們的戲!誰也不能演!那我感覺很多劇團肯定要涼涼了!其實更多的問題是出在劇團身上!我們應該大力扶持劇團,扶持演員!扶持創作者!

當然,我還是希望越來越多好的劇本,可以用在戲曲身上,讓更多人喜歡戲曲,讓多的戲曲創作者真心實意為戲曲服務,在戲曲創作者寫作的同時,我們也要給予創作者更大更多的獎勵!讓戲曲更加繁榮昌盛!

每一個劇目,每一個劇團,每一個劇種,都應該用心去對待!


戲曲青年



豫皖龍


解決戲曲同質化的問題就要找到戲曲同質化問題的根源。戲曲從產生到衰落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之所以能夠繁榮是因為曾經的戲曲創作貼近百姓生活,是百姓的一種重要的娛樂方式,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戲曲逐漸脫了百姓的生活,開始“曲高和寡”,漸漸的失去了群眾的基礎,於是戲曲開始不招人待見,學習戲曲的人也越來越少,能創作的人也就更少了,而本就不多的戲曲演員也就只能演一些原有的劇目,同質化的問題也就出現了。

要解決戲曲同質化的問題,首先就要讓戲曲迴歸百姓生活,有了觀眾基礎,才能有戲曲人才,才能有創新能力,才能解決戲曲同質化的問題。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恐怕很難,當前擺在我們面前就是戲曲人才匱乏,雖然政府在鼓勵戲曲發展,但短時間內想解決也是不現實的,只能逐步來實現,慢慢培養戲曲人才、培養戲曲觀眾,逐步讓戲曲迴歸百姓,戲曲人才多了,戲曲從業人員多了,同質化的問題也就會迎刃而解。

當這需要我們多給傳統戲曲一些時間,多包容戲曲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想信戲曲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東北官話


經典劇目流傳至今,幾乎家喻戶曉,每個劇團演出的必排節目,必須會演,象學生的教課書一樣統一標準。

在此前提下,根本逃脫不了同質化的命運。"唱.念.做.打"雖然同一個程式,同一個劇本。但是每個演員天賦各有不同,唱腔扮相肯定有區別。

陣容整齊的劇團,無論演新老劇本,都會受到歡迎。人們並不認為老劇本而嫌棄,反而在熟戲裡面找感覺與同感。

以前無論農村劇團,城市劇團比較多。唱"對臺戲"比拼,競爭是相當激烈。戲劇發展旺盛時期,唱腔流派都己登峰造級 。後人在前輩的基礎上傳承深造。

劇目的同質化與套用或開發新劇目。只有劇團在實際操作中權衡利敝,適應市場需要,慢慢嘗試。局外提的意見也許是對的。但局內的運作也許有某種侷限,或經濟成本的提高,或者新戲排練時間太長。現在是金錢時代,只能找捷徑提高經濟收入。






寒梅曲苑


這個要怪就怪《著作權法》沒有入刑,沒有與國際接軌,原創都沒有,怎麼可能有創新呢?所以大家就互相抄襲,有個畫家抄襲外國30年沒人管。中國的《著作權法》連抄襲的認定標準都沒有,你叫大家如何搞原創?創新中國,在音樂這一塊很難實現。😄@ @ @國家版權局



潘龍江紅塵情歌創作人


同一劇目用不同的劇種演繹不是照搬,而是求同存異。


聖柳先生


解散國家及地方京劇院,讓演員走入民間,回到原來的戲班文化,這樣才會讓戲曲文化延續得到傳承。如果按現在的吃財政飯真的離滅絕不遠了!!!!的


user8794090313417



周花5


梅蘭芳大師六十多歲還自己移植豫劇穆桂英掛帥,並親自登臺演出!現在的藝術家們爬上了領導崗位就不露痕跡了,文化藝術應恢復市場經濟發展體制,國家給予適當補助。少建設大劇院多建設小劇場使文藝真正復興!


賦閒27


對戲劇的程式化擄葉化舞臺表現是比較突出顯明的,己停留在舊的時代,推陳出新式的作品欠缺,從而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曲作家和詞作家及劇作家的思路沒有完全打開,總停留於套用的方式上,一個好的作品應是全新的觀賞性強觀眾看多遍還愛看的,這就需要我們的文藝工作者體驗生活並在作品上高於生活,還有其獨創性(並非亂編亂改喪失其內質)這是觀眾所喜愛的作品也一定會受到人們的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