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黎明靜悄悄》講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有原型嗎?

北方的雪花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是蘇聯作家瓦西里耶夫的小說,誕生於60年代。

薩沙看過小說的原文,屬於中篇小說。

小說的主題很簡單,就是殘酷的蘇德戰爭,女人也投身作戰。

大概是1942年,准尉華斯科夫負責帶領2個班的防空兵,駐守後方一個廢棄的火車站。

然而,因為是後方,2個班的男兵們很快都胡來。他們不但酗酒,還和女人私下來往,經常酒後因爭風吃醋而打架。

在華斯科夫的要求下,上級派來了他需要的士兵“第一不喝酒;第二不會亂搞女人”。

這是2個班的女兵,除了2個班長是已婚少婦外,其餘都是十七八歲的姑娘。

一天,班長麗達夜晚溜出去到城裡看兒子時,發現了2個德國傘兵。

麗達急忙跑回去報告華斯科夫准尉。

華斯科夫判斷這2個人是來破壞大壩的,必須立即追捕,不然就會在大森林裡面失去他們的蹤跡。

目前沒有其他人可以用,華斯科夫只得挑選了5名女兵一同行動,同時向上級求援。

這5個女兵分別是:麗達、熱妮亞、索妮亞、麗莎和嘉莉婭。

華斯科夫身經百戰,有5名女兵配合,對付區區2個德國傘兵還是沒問題的。

誰知道,6個人艱難追蹤上德軍以後,發現他們竟然是整整16個人,是受過特殊訓練的精銳部隊。

他們的目標是大壩。一旦大壩被炸燬,不知道會死多少人。

這種情況下,華斯科夫只得帶著5個姑娘和德軍拼命。

最終,他們殺死了12個德軍,活捉了3個人。

但5個女兵全部戰死,華斯科夫手腕中彈成為終身殘廢。

這5個人各有各的故事。

麗達

麗達是班長。

她本來是一個普通的蘇聯女人,一個好的妻子和媽媽。

戰前她和英俊的邊防軍少尉奧夏寧結婚,1年後生了兒子,生活非常甜蜜。

突然之間,戰爭爆發了。丈夫奧夏寧為了掩護妻兒撤退,爬上機槍炮塔阻擋德軍,被德軍坦克轟成了碎片。

得知丈夫犧牲後,麗達發誓要為丈夫報仇。

參軍以後的麗達,是個優秀的高射炮手,曾經擊落過德軍戰機。她還很心疼自己的2歲的兒子。她寧可夜晚不睡覺,也要溜出營房步行數小時去城裡看一看兒子。

麗達是個沉默、堅毅、勇敢的俄國女人,有很多優秀的品質。

在最後的激戰中,麗達被德軍手榴彈炸成重傷。

瓦斯科夫悲痛萬分,認為她沒有保護好麗達這個孩子的媽媽。

麗達卻勸解他:這是戰爭,有什麼辦法呢?這不是你的錯。

為了不拖累瓦斯科夫,麗達親吻了他以後開槍自殺。

戰後,瓦斯科夫收養了麗達的兒子。

熱妮亞

熱妮亞是個驚人的美女,具有魔鬼的臉蛋和身材。

她的父親是少將,是個蘇聯將軍。

熱妮亞是個熱情的姑娘,在戰爭爆發前愛上了父親的部下上校。

戰爭爆發後,熱妮亞的父親戰死,母親和弟弟都被槍殺。

熱妮亞被鄰居藏起來,僥倖逃走,回到蘇軍中。

上校收留了逃亡的熱妮亞,成為她唯一的親人,戀人。

但上校是結過婚的,就犯了作風上的錯誤。當時是戰爭時期,這樣影響不好,上面決定將熱妮亞轉移到後方的防空部隊。

熱妮亞雖然是個絕色美女,但勇敢機智,意志堅定,同德寇有血海深仇。

第一次熱妮亞不惜裸體下河洗澡,讓德寇誤以為這裡有很多老百姓,改變了行軍路線,延遲了對大壩的破壞。

在最後的決戰時,當麗達和瓦斯科夫先後負重傷時,熱妮亞勇敢的持衝鋒槍和10個德軍槍戰,將他們引開。

結果熱妮亞射光了子彈,被多名德軍包圍。德軍見她是女人,讓她舉手投降。

熱妮亞卻不屈服,舉起空槍做射擊狀態,被德軍亂槍擊斃。

這也是個女英雄。

麗莎

麗莎是個19歲的農村少女,身體粗壯,能夠幹各種體力活,長相普通。

麗莎本來是烏克蘭人,因為是富農家庭,被斯大林流放到可怕的西伯利亞。

在這裡,麗莎的弟弟、妹妹和母親先後病死,只剩下父親相依為命。

西伯利亞的鄉下,除了漫天的白雪以外,什麼都沒有,麗莎的童年和少年就在寂寞中過去。

18歲時,她的父親接待了一個來這裡打獵的獵人。

麗莎愛上了這個城裡人,一天她脫了衣服闖入獵人的房間,想和他發生關係。

但這個獵人是個已婚男人,很有自制力:怎麼?你是太寂寞了?就算寂寞,也不應該胡來!我和你爸爸說好了,明年就讓你來大城市上學,不能這樣留在鄉下。你出去吧

於是,麗莎就去了大城市上學,但1年後戰爭就爆發了,她參了軍。

因童年和少年的經歷,麗莎是個孤僻、內向的女孩,內心卻非常火熱。

她因一句話就愛上了准尉瓦斯科夫,願意為他做一切。

她的結局卻很慘。

瓦斯科夫發現德軍有16個人以後,急忙讓麗莎回去報告。

麗莎獨自穿越沼澤時,不慎落入淤泥。

在驚恐的呼救中,麗莎活活淹死,結束了她19歲的生命。

索尼婭

索尼婭是個高材生,是莫斯科大學的優秀學生,通曉多國語言。

她是猶太人,身為大學教授的父母都在明斯克教書。

在戰爭爆發前一天,索尼婭和大學同學確立了戀愛關係。

第二天,男友就趕赴前線,戰死在明斯克。

而索尼婭的父母因是猶太人,都被關於集中營處決。

索尼婭是個溫和、機智的女孩,對很有男子氣的瓦斯科夫也有好感。

她是最早犧牲的人。

在森林中,索尼婭突然被一個大個子德軍偷襲(身高有1米9),用刀活活刺死。因為乳房擋了一下匕首,索尼婭死前還能夠發出一聲尖叫。

瓦斯科夫後來用芬蘭刀刺死了這個大個子德寇,為索尼婭報了仇。

索尼婭的遺物,只有一本帶血的詩集。

嘉莉婭

嘉莉婭是5個姑娘中最不起眼,最可憐的角色。

嘉莉婭當時只有17歲,嚴格意義上說還是個孩子。她的相貌平平,胸部扁平,毫無女性的吸引力。

嘉莉婭出生在所謂反動家庭,身為沙俄貴族的父母都被蘇聯處決。

嘉莉婭成為孤兒,被送到孤兒院,在這裡長大。

在冰冷沒有感情的孤兒院中,嘉莉婭從小就會幻象一些事情,甚至會當做現實。

她幻想自己父母上了前線,又幻想自己的母親是醫生。

在被麗達惱怒的戳破了謊話以後,嘉莉婭躲在善良的熱妮亞懷中痛哭。

幻想是她活下去的唯一動力,因為現實太殘酷了。

在第一次和德軍的槍戰中,毫無作戰經驗的嘉莉婭被嚇得渾身發抖,一直趴在地上,一槍沒放。

第二次和德軍交手時,面對距離自己不到半米,相貌凶神惡煞的德軍,嘉莉婭再次因為極度恐懼而站起來逃走。在被德軍擊中時,嘉莉婭只喊了一聲“媽媽!”,結束了她17年痛苦的生活。

作者沒有把她當做膽小鬼,認為她也是為國獻身的英雄。

瓦斯科夫

准尉瓦斯科夫是個只有小學低年齡文化的農夫,多次死裡逃生才獲得了准尉的軍銜。

他本來沒有什麼大的理想,只想退伍以後做一個好的木匠,同妻兒好好生活。

誰知道,妻子背叛他私奔了,心愛的兒子死於肺炎。

瓦斯科夫外面粗獷嚴厲,其實內心忠厚善良,對女兵們非常關心。

女兵們也知道這點,沒有人真正怕他。

他是個勇敢的軍人,也頗有作戰的技巧,從不畏懼敵人。

帶著5個女兵深入森林後,准尉瓦斯科夫卻驚訝的發現德軍不是2個而是16個。

這群毫無作戰經驗的女兵和他們對抗,是九死一生的。

這就要瓦斯科夫做一個選擇:要麼保護這5個女兵放棄追擊德寇,德寇炸燬大壩導致成千上萬人死亡;要麼不惜代價同德寇決戰,同時拖延時間等後續大部隊趕來。

准尉瓦斯科夫痛苦的選擇了第一,畢竟這是戰爭,要講究戰爭的邏輯。為了成千上萬的人,無論是5個女兵還是准尉瓦斯科夫自己,都是可以犧牲的。

最終,瓦斯科夫殲滅了全部的德軍,自己的一隻手被打斷終身殘廢,但他更心疼那5個姑娘。

是他做了決定,才讓這5個年輕女孩死去的。

這成為他一生的夢魔,直到晚年。

簡而言之,這是一部優秀的戰爭題材電影,說明戰爭會摧毀所有美好的事物。

薩沙


在慘烈血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德戰場無疑是最殘酷、最血腥的戰爭,因為它是二戰的主戰場,更是決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負關鍵。

在列寧格勒北方的一個小火車站上,蘇軍中尉瓦斯科夫,指揮裝備有兩座四聯裝高射機槍的防空班,保衛著這個只有十二戶居民的171會讓站。

因為這裡平日無所事事,這個防空班的男兵紀律鬆弛,他們每日在喝的醉醺醺之後,就去這些居民家中鬼混(因為家中的男人都去打仗了)。瓦斯科夫中尉在無奈之下,被迫向上級請求,派一些“不喝酒的”士兵來守衛171會讓站,由此拉開了《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的序幕。

瓦斯科夫中尉終於盼來了上級指派來兩個班的“兵力”,雖然是一些“不喝酒的”,但卻是一群穿短裙的年輕女兵。

瓦斯科夫中尉“無奈”的指揮她們守衛171會讓站,這些女兵們在駐紮下來後,她們們的日子過得十分平靜,因為她們似乎並不在意戰爭,她們把軍服修改得十分熨帖,把伙食烹調得有滋有味。這些漂亮的女兵們為小小的會讓站增添了不少情趣,但也帶來了一些麻煩,因為每一個女兵的背後都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然而,她們平靜生活卻在一個靜悄悄的黎明終止了。

在一個黎明時分,當嘉莉婭在從城裡趕回駐地走過一片松林時,突然發現了兩名全副武裝的德國兵。

她迅速報告了中尉瓦斯科夫,兵站也拉響了戰鬥警報,瓦斯科夫決定帶領五名女戰士:麗達、熱妮亞、索妮亞、麗莎和嘉莉婭前去狙擊這兩名德軍。當他們6人通過艱難跋涉,一路的急行軍,終於趕在德軍之前趕到沃皮潮畔的西牛欣嶺,扼住了德軍通往鐵路的必經之路時,然而,情況卻發生了驟變,德軍不是兩個人,而是一支整整16個人的精銳小分隊。原本計劃中的六對二,突然變成了六對十六,瓦斯科夫必須立即派人回去報信,請求增加援兵。

麗莎接受了報信的任務,但她不幸陷入沼澤中第一個犧牲了。

而索尼婭則因胸口中了德國人的匕首第二個犧牲,嘉莉婭被索尼婭的死嚇壞了,成為在戰鬥中的第三位犧牲者。熱尼亞在把受傷的麗達留給瓦斯科夫後,跳出去用衝鋒槍向敵人掃射,把敵人從麗達和淮尉藏身的地方引開,自己卻壯烈犧牲。在激烈戰鬥中受了重傷的麗達,為了不拖累大家,她用中尉留給她防身的手槍,悲壯的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當中尉準備去找那剩下的五、六個德軍報仇時,他把手槍留給了麗達自衛,但他沒走多遠便聽見背後一聲沉悶的槍響,他知道麗達用防身的手槍結束了她自己的生命,最終,精疲力竭的瓦斯科夫俘虜了全部德國人。

在談論蘇軍的時候,就不能不談論他們的對手德軍。

這支精銳的德軍小分隊,那從開始刺殺騎車的老頭開始,每次都是神出鬼沒的出現,哪怕是在突然中伏的交火時 也只是戰死一人負傷一人,並隨後將傷兵自己解決。當索尼婭跑回去給中尉拿香菸時,突然 被一隻匕首突然戳進了胸膛,這無疑說明德軍的訓練有素,他們在整個行動中具有相當高超的判斷力,即便是在中了蘇軍的埋伏,蘇軍先發制人先開火的情況下, 對手也沒佔到什麼便宜。

瓦斯科夫是位蘇軍中尉,但從影片中的服裝判斷,他的軍銜應該是大士,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軍官,只是一位老兵油子。

他帶著五名蘇軍女兵,幾次伏擊了德國人的小分隊,而在戰鬥中,這幾名蘇軍女兵幾乎是以一個換一個的代價,並且這些德國兵大多數是被瓦斯科夫幹掉的,這也令人聯想起蘇德戰爭中蘇軍那恐怖的傷亡數字,不得不感慨德軍訓練之有素,裝備之精良,而蘇軍的最終勝利,完全是用人海和鮮血換來的。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是一部不朽之作,而在中國更是家喻戶曉。

故事最感人之處來自它的真實性,作者鮑·瓦西里耶夫、導演斯·羅斯托茨基、攝影師維·舒姆斯基全都參加過蘇德戰爭戰爭,他們對蘇德戰爭有著真切的感受。1992年春,導演羅斯托茨基到北京電影學院講課時曾說:像他這樣1922年出生的蘇聯人,在經歷過蘇德戰爭後,只有百分之三的倖存者,而他就是這百分之三中的幸運兒,但他失去了一條腿。

1987年夏,作者瓦西里耶夫在訪華期間,親身感受到了中國觀眾對《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的喜愛之情。

在遊覽長城的路上,瓦西里耶夫遇到的每一個遊人都知道這個故事。在飯店吃飯時,瓦西里耶夫詢問一位女服務員,是否看過《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女服務員激情滿懷地說:“我看過兩遍!我感動得哭了!”隨後便開始滔滔不絕地談起自己對這部影片的感受。瓦西里耶夫被女服務員生動的表情和聲音所吸引,不禁流下了激動的淚水,他對陪同的高莽先生說:“你不用翻譯了,我都明白了!”《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是一部傳世經典之作,絕非我們那些抗日神劇能比及萬一。

在蘇德戰場上,蘇軍付出了難以承受的巨大損失,蘇統帥部被迫徵招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為龐大的女兵部隊參戰。

在整個蘇德戰爭期間,蘇軍共徵招了九十萬名十八至三十歲的女兵,而四十多萬女兵最終血灑沙場,其中就包括《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中因失去丈夫而絕望的母親麗達、全家慘遭德軍殺害的紅軍後代熱尼婭、情竇初開的邊疆少女麗塔、孤兒嘉麗婭、莫斯科大學的高才生索尼婭,這五朵金花各自綻放著她們美麗,然而在殘酷的蘇德戰爭中,等待她們的卻只能是在戰火中凋落……


刀墓手札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根據作家瓦西里耶夫的同名小說改編,內容取自一個真實事件,講述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在廣袤森林中進行的一場驚心動魄、激烈殘酷的阻擊戰的故事。1972年,導演斯·羅斯托茨基把《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搬上了銀幕,獲1973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等,成為一代經典。

這是我看過,印象最深刻的蘇聯電影了。

故事主要講述了,偉大的衛國戰爭的殘酷和蘇聯人必勝的決心。

當然也有很多細節的描寫,依然感嘆戰爭之殘酷,落實到幾個女子身上。魯迅說,悲劇就是美的東西一件一件撕裂。本劇亦然。發現敵兵非2個而是16個,以及送信的麗莎淹死在沼澤地,等橋段,讓人代入感較強。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60410000ebfc287c2305\

電影解密師


注意軍街,是准尉不是中尉。


hiway913


j 8


村長7497


簡單說就是戰爭忒殘酷,無人能倖免。和平時期,活的平平凡凡,各有各的幸福與不幸,快樂和憂傷,戰爭來臨,死的普普通通,或壯烈或無聲。總之都是不起眼的普通人,沒招誰沒惹誰,一生基本沒得選,只是默默的接受。她們就是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