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姐拒嫁,要償還救命之恩的張先生鬆了一口氣

01

張毅是縣水泥廠廠長的兒子,嫌城裡吵,嚷嚷著要去鄉下玩,就來楊巧梅那個村了。

巧梅爹喜歡下棋,張毅三五不時陪他下一局。

一來二去,張毅跟巧梅也熟了,他弄了輛自行車,帶著巧梅在旱地裡騎過幾次,還帶她去縣裡看過一次電影。

那是巧梅頭一次進縣城,也是頭一次進電影院,鄉下妹子既忐忑又新奇,覺得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那天,張毅說下星期影院上映了新電影,還帶她去看。

巧梅抿著嘴,猛點頭。

但沒過兩小時,張毅溺了水,巧梅爹跳下去救他,他沒事,但巧梅爹沒了。

巧梅媽很早就沒了,也沒啥親人,不過她爹在村裡人緣好,那些人就要替巧梅討個說法了。

按照村裡人的想法,巧梅爹這輩子最擔心的就是巧梅了,最好的結果莫過於讓張毅娶了巧梅,照顧她一輩子。

這話一說出來,張毅的臉青了又白,剛想說啥,就被一嬸子打斷了。

她說,別不說巧梅爹為你死的,就說你騎那啥車帶著巧梅,還去那啥黑院裡看戲,你就對巧梅沒點說頭?哦,鄉下姑娘家就不要清白的啊,讓你一個男人白親近了?!

張毅心說那算啥事啊,不就是騎自行車的時候,她抱住自己的腰了麼!廣告牌上還有女人親男人的臉呢!

但他哪裡敵得過鄉下人的嘴,更何況,要是不把巧梅的事給定了,往後她一個姑娘家,一個親戚都沒有,日子咋過?

張毅好歹有個廠長爹,嫁了他,過日子是不愁了,巧梅爹也算是沒白死。

張毅被困在村裡了,他好不容易給家裡遞了信。他爸倒是來了,雖說是廠長,但面對一夥鄉下人,他爸也被擠兌得張不開嘴。

他爸恨鐵不成鋼地瞪了他一眼,叫你不注意男女之防,現在被人當成把柄了吧?該!

張毅耷著眉,他是不討厭巧梅,可他從沒想過要娶她!

他冥思苦想有啥辦法能推了這樁婚事,想啊想啊,還真讓他想到了。

這些天,逼著他的是村民,但巧梅沒有出面。

要是巧梅不同意,那甭管外人逼得多厲害,也沒辦法把她架上花轎吧?!

可巧梅會拒絕嗎?

張毅在村子裡呆了小半年,跟巧梅處的時間不算短,他自然知道巧梅見到他時,兩眼都在發光。

還有那次從電影院裡出來時,燈熄了,他牽著她出來的,她那臉啊,紅到了脖子根。

不可否認,即便那會兒張毅對巧梅沒啥想頭,但她的反應卻使他的虛榮心得到了滿足。一個男人,不管他愛不愛那女人,他都不會介意展示自己的魅力,更樂意看到她被自己的魅力所傾倒。

可現在,他後悔了!

楊小姐拒嫁,要償還救命之恩的張先生鬆了一口氣


02

事關前程,怎麼著也得迎頭直上,張毅給自己安了許多毛病,然後小心翼翼地問巧梅,你真的願意嫁給我嗎?

那些他喜歡賭啊,打人啊,都是假的。但沒辦法,當務之急,是要打消巧梅嫁給他的念頭,就算以後被人罵不厚道,他也認了!

沒想到,張毅的後招還沒使出來,巧梅就說了,她不願意嫁給張毅。

她不是拿喬,也不是以退為進,她說得擲地有聲,不容懷疑。

巧梅也不要啥補償,只要張毅去她爹的墳頭上柱香就行。

那時候的張毅,甭說他本就該好好給巧梅爹上柱香,就算是給巧梅磕頭,他都樂意。他是真對巧梅感激涕零。

出了這事,張毅不可能再呆村裡了,走前,他對巧梅說,有啥需要幫忙的,儘管說。

村裡人都說巧梅傻,張毅多好啊,嫁了他,就進了城,加上她爹的死,張家肯定不敢怠慢她。多難得的機會,巧梅卻硬生生給推了!

巧梅把家裡裡外外都收拾了一遍,該幹嘛還幹嘛。

不過一個孤身姑娘,再怎麼謹慎,還是會招來些不好的事。

有天晚上,她差點被兩流氓破門欺負了。這事傳到張毅那,他當即就趕回村裡,說要帶巧梅去縣裡。

他到底不是忘恩負義的人,不想用自己的婚姻還救命之恩,並不代表他就不管巧梅了。

張毅回城之後,時不時稍點東西給巧梅,還要帶巧梅去縣裡玩,只是她說忙,全都推了。

這次巧梅還是拒絕了。張毅急了,巧梅爹的死可以說是意外,但如果巧梅再出點啥事,他肯定會被唾沫星子淹死!

張毅一口氣吊在嗓子眼上,他喉嚨發乾地說,是不是,娶了你,你才肯跟我走?他以為,巧梅是顧忌這個才不願意的。

但,不是的。

巧梅拒絕是因為,她馬上就要嫁人了。有了男人,張毅擔心的那些事兒,自然不會再有。

巧梅要嫁的是隔壁村的篾匠阿三,阿三是家裡老三,爹媽去的早,兩嫂子容不下他,給了他一間屋就把他分出來了。他學了點手藝,就這麼一個人過著,從某種意義上說,他跟巧梅挺像的。

巧梅去買過他的篾器,一來二去,就有了那麼一點意思。

出了那事之後,阿三就跟巧梅提親了,沒啥熱乎話,只說家裡頭有個男人,安全。

巧梅想了想,同意了。

03

張毅喝了喜酒才回縣城的。

那晚,他喝得醉熏熏的,自稱是巧梅的孃家人,告誡阿三要好好待她。

阿三也知道巧梅和張毅的淵源,沒忍住,問巧梅當初為啥不嫁給張毅,張毅看著不像個沒良心的。

巧梅白了阿三一眼,新婚夜的,還睡不睡了?

他被噎了一下,不再提那茬了,睡了。

兩人都是勤快人,忙忙碌碌地把日子過起來了。

第二年,巧梅懷孕了,原想攢點家底再懷的,但來都來了,總不能說不要。

張毅知道後,給聯繫了間雜貨鋪子,對方答應賣阿三的篾器,雖然要被抽走一部分提成,但比阿三這麼單賣穩定,他還能留家裡照看巧梅。

巧梅沒主動找過張毅,但也不會拒絕張毅的幫忙。有張毅時不時的幫襯,巧梅的日子慢慢好起來了。

轉眼間巧梅的女兒就要上小學了,她尋思著,村裡只有小學,到時初中還得去鎮上,不如干脆小學也在鎮上讀。

於是把房子換到了鎮上。

那時候,張毅的水泥廠越辦越紅火。他結了婚,娶了個廠長千金,把家安在市裡,跟巧梅的聯繫少了些。但一年也有那麼幾次,每次都少不了幫襯巧梅一些。

巧梅是在女兒高中的時候,舉家搬到縣裡的,那時候,有了塑料製品,篾器早就不行了。到了縣裡,張毅託關係幫她租了間小門店,做早點賣。

巧梅女兒高三那年,她一門心思守著女兒考試。

那天,巧梅女兒剛進考場,有人給巧梅送信說,阿三被抓了。有人說阿三鋪子裡的包子用的是淋巴肉,吃了會死人。

要是巧梅在,也不會鬧到那種地步,但阿三一根筋,哪受得了被這麼說,就動了手,把人打傷了,對方報了警,阿三被抓走了。

偏女兒正是關鍵時候,中午回家時沒看到阿三,還能糊弄她說她爸有事忙,但晚上怎麼說?阿三可從來沒有晚上不歸家過。

楊小姐拒嫁,要償還救命之恩的張先生鬆了一口氣


04

巧梅找了張毅,這是二十年來,她第一次找上張毅,讓他想想辦法,先把阿三弄出來。等她女兒考完了試,該判判該罰罰,她絕無二話!千萬不能這時候分了女兒的心,那可是一輩子的大事!

張毅當天就趕回縣裡,他請了律師,跟受害者那邊談,賠了一大筆錢,那錢,是張毅出的。

晚飯的時候,張毅親自送阿三回來的,巧梅請他進屋坐坐,他說不了,她閨女在考試,不打擾她了,巧梅沒堅持。

巧梅把張毅送到門口,他沒開車,就那麼一步一步地,走出了巧梅的視線。

這麼些年,張毅每次來看巧梅,都是這麼走出她的視線的。但這一次,他走得格外灑脫,也格外……如釋重負。

他等這一天等得太久了,這些年,無論他多幫巧梅,都不足以抵消他對巧梅的虧欠。

而這次,巧梅的開口,讓他終於能長吐一口氣了。

他欠下的債,差不多還完了。

這一點,巧梅也很清楚。

女兒考上了外地大學,巧梅把早點鋪轉讓了,打算回鄉下。

張毅替他們送行,阿三老早就醉死過去,張毅替巧梅倒了杯酒,有件事,他猶豫著要不要問。

他始終不懂巧梅。當年,他慶幸巧梅拒絕嫁給他,讓他免於跟一個鄉下妹子過一輩子。後來他娶的老婆,無論家庭還是學識,都跟他相當,他很滿意。

但同時,他也反應過來了,巧梅為啥會拒絕啊?他想不通。

張毅不會記錯當年巧梅的眼神,她心裡有他的!

05

時過境遷,張毅倒想要個答案了。因為,此時,答案就只是過去的一個解釋,不會改變啥了。

巧梅把酒慢慢地抿了。其實,張毅沒看錯,當年,她是對他有好感,那時候,沒好感才不正常。

所以,村裡人逼張毅娶巧梅時,她萬般樂意,要沒她爹的救命之恩,她肯定嫁不了他。這麼好的機會,她怎麼可能放過。

只是,她並沒有立刻表態,父女倆相依為命多年,她爹剛死,怎麼也不可能這時候嚷嚷著嫁人。

就在這空檔裡,張毅媽託人遞了話給巧梅。

張毅媽自然不想要個鄉下妹子當兒媳。

在一個母親眼裡,沒什麼比兒子的前程更要緊,她才不管什麼恩不恩情。所以,她一定要下狠手絕了這門親事,她知道那對父子可能越不過道義那道坎,於是瞞著他倆找人跟巧梅說了兩件事。

頭一件,她不會接受巧梅當她兒媳婦,就算成了,她這個婆婆也有得是法子折騰她;第二件,一個嫁到縣裡的鄰村女人,抱著女兒跳河死了。

張毅媽說,有些福啊,不是所有人都享得起的。

巧梅雖天真,但並不魯莽,她知道結婚不單單是兩個人的事,張毅是獨子,肯定是要跟他媽住一塊,那要張毅事事都聽他媽的,他們……能過得好嗎?

鄰村女人那事她也聽說過,按張毅媽的說法,好像是男方家逼得跳河的。沒過多久,男方就娶了一個有錢人家的女兒,那女人連個牌位都沒撈著。

楊小姐拒嫁,要償還救命之恩的張先生鬆了一口氣


06

巧梅那顆燥動熾熱的心,冷了。

她嫁去縣城,人生地不熟,萬一……張毅媽真把她怎麼著了,她連個申冤的地方都沒有。

相比嫁給張毅,她更想活著。就這麼著,她拒絕了張毅。

沒什麼特別理由,純粹是因為她當時被嚇著了。

後來巧梅也慢慢回過味來了,張毅媽,就是扯了張虎皮在嚇她。就憑她爹是張毅的救命恩人,他們也不敢對她不好,畢竟他們有點身份,要臉面。

但誰讓她當時年紀小,不經事,一想到未來有個惡婆婆,這個惡婆婆還可能逼死她,就嚇得退了步。連後來張毅邀她去縣裡,她也不敢去。

這世上,永遠是女人更懂女人的弱點在哪兒,也是女人更懂得往哪兒插刀才能疼到讓人放手。

張毅媽也沒想過能騙巧梅一輩子,只要當時唬住了就成,過了那道坎,往後就算巧梅想反悔,張家也有說頭了。

想明白後,巧梅怨過張家不厚道。但後來她遇到了阿三,兩人呆一塊的時候跟和張毅在一起時不同。看著張毅,她確實很快活,可那個姿態是仰望的,她不懂他在說什麼,想什麼,她迷醉的,是他帶給自己的感覺。

可在那感覺裡,她只是個旁觀者,不是參與者。

跟阿三就不同了,她能掐著腰衝他嗔笑怒罵,什麼都不用藏著捏著。兩人互相扶持著,慢慢悠悠地往前走,帶著一股自在與篤定。

而真正的婚姻,要的就是這種互相參與。

巧梅多經了些事,也明白了,過日子,講個你情我願,當年假如她真嫁了張毅,張家一肚子怨氣,她又怎麼過得好?恩情並不能強迫人心。

想通了這點,巧梅不再怨了。

她沒有拒絕張毅的幫忙,她爹救了他的命,這是他欠自己的。何況,能有個人拉拔自己,有啥不好?誰都想過得更順遂一點,當年張毅媽騙她,不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她收得心安理得。

至於巧梅為啥要過了二十年,才主動去求張毅一次,事趕事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卻是為了當年他被逼娶自己時,眼裡那麼深的不情願,甚至不惜貶低自己來打消她的念頭。

被喜歡的男人那麼嫌棄,就算是,她的一點點報復吧。

她知道有點小無聊,但女人嘛,自尊上總有些過不去的坎,要時光慢慢打磨了才能邁得過去。

到如今,理由是啥已經不重要了,隨張毅想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