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陣亡,鐵血大周開始轉向保守

前文我們講到魯國內亂,姬沸殺魯幽公而自立,給宗法制度撕開了一個裂縫。正當周昭王難於決定是否向姬沸興師問罪時,南方的楚蠻卻活躍起來,引起了周昭王的注意。

周昭王於是為了避免內耗,默認了姬沸的篡權,而準備集中精力對付楚蠻。

實際上,作為從鐵血戰鬥中由弱變強,並最終君臨天下的王朝,周朝向來尚武。儘管西周一直標榜德行,但尚武的血液幾乎流淌在每一位天子身上,武王姬發如此,成王姬誦如此,康王姬釗如此,昭王姬暇也不例外。

楚蠻的挑戰,應該是讓周昭王兩眼發光的,各位先王都有外敵可以用來開疆拓土、建功立業,現在終於輪到我姬暇了!周昭王16年,周天子率領大軍親征,雄赳赳氣昂昂渡過漢江討伐荊楚,大勝而回。3年後,周昭王再次親征,但是在返回時不幸落水而死,跟隨南征的六支軍隊幾乎全軍覆沒。

關於周昭王之死的記載語焉不詳,有說是因為地震造成,有說是過橋時落水而死,有說是坐船落水而死,顯然這些原因都不會導致全軍覆沒。所以我們可以推測周軍不擅長水戰,在返回時遭到楚蠻阻擊,周昭王在戰亂中落水而死。

周昭王連番的征伐,效果是顯著的,江漢流域被納入了西周的統治版圖。

有人認為周昭王征伐的楚蠻就是羋姓熊氏諸侯國,這顯然是理解錯誤。楚國是在周成王是才受封的子爵諸侯國,是西周附庸,短期內也不可能具備挑戰西周的實力,所以斷然用不著周昭王如此大動干戈。周昭王征伐的楚蠻,應該是楚地其他未服從的部落。而楚子則是這次征伐的最大受益者,因為楚蠻的凋零,讓楚國在此地一家獨大,並因此得以迅速發展壯大

天子陣亡,鐵血大周開始轉向保守

圖.春秋時的楚國

對於周昭王的陣亡和軍隊的覆滅,最震驚的是滿朝大臣,西周自從姬亶在周原立國以來,何曾遭受過如此慘重的失敗?在反覆的思考和總結中,大臣開始逐漸轉向保守。西周初年迷惑人心的“燿德不觀兵”,到了此時,逐漸成為政治正確,大臣們開始設法阻止周天子征伐。最先受到保守思想影響的是周昭王之子-周穆王,而周穆王又將如何面對外敵呢?且聽下回分辨!

#每日一句#

權力越大,責任越大-諺語

陽光君點評:周昭王伐楚蠻,辛苦奔波對周王室實力增長卻沒有幫助,最終受益的竟是楚子,為什麼他還這麼樂意去做呢?大概這就是為王者的責任吧!

本文是西周史系列第33講,由陽光舊事錄原創。歡迎關注陽光舊事錄,看歷史和現實交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