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遵義有哪些特色美食?具體地點在哪裡?

風雨96969


一座城市一段回憶;曾經在遵義待了五年。把最好的青春留在了遵義。忘不了那遵義特色的美食;現在還記憶猶新。其中有:糯米飯、蛋包洋芋、豆花面、羊肉粉、玫瑰冰粉(夏天有)、乾餾米皮。

糯米飯當然屬八七廠(貴州鋼繩廠)小菜市的那家,基本上隔斷時間就會去。



蛋包洋芋最好吃莫過於撈沙巷的小巷裡邊小攤,每次路過都會來一份。

玫瑰冰粉只有夏天才會售賣,滿大街都有。市醫院屬於最好。

米皮還屬老城步行街的劉二媽,每次路過都排滿了隊。

豆花面在遵義非常有特色的美食,好吃的有很多家,記憶最深的南京路的那家。



羊肉粉是遵義城的一張名片吧!每次去遵義都會來一碗,去茅草鋪客運站坐車都會去車站右邊菜市入口吃一碗(店屬於老字號)。


小磊一刀


遵義土著吃貨一枚~最近在看各地的小吃餐館推薦,就想 有沒有人也會問自己家鄉的美食呢? 搜了看看確實有。那就盡我所能來回答一哈吧。(持續更新。。。)遵義的餐館我不是特別清楚,基本都是川系菜的集合體,而且自己做的也比外面好吃,所以我主要答一些比較有特色的小吃。

---------------------------------------------- 因為答主主要在老城區混 所以主要答老城附近的啦~

一、撈沙巷 本地人極力推薦。無論是網紅小吃還是蒼蠅小吃都應有盡有,這裡幾乎囊括了所有的遵義小吃,沒事在這裡面轉轉,總會發現自己所熱衷的美食。 因為我也沒有能吃遍撈沙巷的美食,所以我就推薦自己認為還不錯的了。(店名和位置我會後續補齊) 1.鐘太怪滷 海椒水是真的一絕,沒木姜子油的辣椒水不是好怪滷。。 位置在靠近碧雲路一端的撈沙巷出口,一家口腔診所的對面。

(圖片來源 高德地圖)

2.重慶片片魚 小時候和爺爺奶奶聚會的必去之處啊,魚和素菜都很新鮮,已經太久沒去過了,也不知道味道有及當初嗎? 位置在撈沙巷中段靠碧雲路那邊,撈沙巷裡就這一家片片魚。問問就知道了。

3.老亮砂鍋米線 在炎炎夏日裡吃著一碗還冒著熱泡的砂鍋米線,ben著一碗超辣的蘸水,卻吹著空調連著wifi,看著樓下頂著烈日吃米線的人,只能用幸災。。樂禍來形容最貼切不過了。 位置在撈沙巷中段靠步行街一端走一點點。

4.德珍豆花面 據說這家豆花面是原來最正宗的步行街十字路口,劉二媽對面那家搬過來的。初中吃過一次,依稀還記得那蘸水的辣度驚人啊。 上頭那家砂鍋米線再往步行街那邊走點就是了。

(圖片來源 高德地圖)

5. 肖二嬢豬肉片粉 這個不用多說,一如既往的優秀,幼兒園在撈沙巷上過幾天,別的不記得了,真的就只記得我媽媽抱著我吃肖二嬢。他的脆哨是真的好吃到p爆。不用多說了。 位置也不用多說了,在撈沙巷不會沒人知道的。

(圖片來源 高德地圖)

6.貴陽但家香酥鴨如果你喜歡椒麻口味的話這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外酥裡嫩炸鴨,撒上超麻的椒面,無與倫比。我超喜歡吃嘛,每次都要老闆加麻,享受那種舌頭被麻到流憨口水的快感。高中的時候帶了一包回宿舍吃,我東著舍友打賭說,純吃他的椒麻面而不打嗝,結果他吃到一半,一口氣沒上來。。。就吐了。。。好對不起他啊。位置就在肖二嬢對面,那條可以通往協臺壩的巷口旁。

(圖片來源 高德地圖)

二、十一中1.糯米飯這家糯米飯沒有店名,就只是推著小車車賣的,在這上學的時候,藏著一份糯米飯到教室吃直接會變成被如飢似渴的同學哄搶的對象。味道真的是相當好,也許每個人口味不一樣,但我覺得他還是比撈沙巷與碧雲路交界口、步行街小熊美髮門口、豆芽灣坡下的街頭糯米飯味道好,更是甩久不衰幾條街。因為只做早餐而且是推車賣,所以營業時間不確定,但只要和上學的學生時間同步,應該差不了。位置在十一中門口,可以通往協臺壩菜市的小巷口附近。

2.十一中冰粉冰粉和炒洋芋的味道很棒,比起味道,更多的是一份情懷了,夏天打完球,喝上六指媽做的一碗沁人心脾的冰粉,吃上一份熱騰騰的多加苕粉和泡蘿蔔的炒洋芋,就是十一中放學後的生活。位置在十一中門口往官井方向走10米左右。

3.和尚米皮(有待確定) 我只吃過一次,就喜歡上他無骨辣雞的味道,脆辣的無骨雞丁,拌著滑爽的米皮,配上一份免費蔥花湯,簡直完美。位置在十一中口往官井方向走50米左右,最近一次想去的時候關著門,而且關了好久,不知道還是否營業著。

三、羊肉粉在老城區域內的羊肉粉我推薦朝陽巷羊肉粉和戴家羊肉粉,一直的老手藝,沒有什麼變化,只。倒是門口的王五羊肉粉把店面裝修後味道就與日俱下了。戴家羊肉粉在公園路往裡走一點,左手邊的一條小巷裡面。朝陽巷羊肉粉在重百超市往丁字口方向走一點,7天酒店下面的一個小巷裡面。注意,進小巷的第一家是王五羊肉粉,再往裡面走才是朝陽巷羊肉粉。(還有一家楊四羊肉粉好像也不錯)

四、腸旺面 這裡只推薦老中醫院腸旺面,這裡也有很多家,我也不知道哪家最正宗,中醫院附近只有兩家腸旺面,一家在中醫院樓下,一家在白沙路,我比較喜歡白沙路那家老腸旺的口味一點,所以就推薦他了。位置在白沙路上坡的第一個大彎處。

五、小豆腐小豆腐是在公園,廣場閒坐時的必備零食(不知道還讓不讓擺攤),沒有固定哪家,只要價格合理就行。很久以前我們都是吃一個在鳳凰山廣場附近轉悠的大哥的,穿著得體乾淨,而且味道也很不錯,我們都叫他白豆腐,還留了電話,只是現在沒了聯繫咯。和大方手撕豆腐相比我更喜歡小豆腐的口感,大方豆腐外殼比較硬有嚼勁,小豆腐則是吹彈可破的嫩,只能說個人愛好了。

六、洋芋粑粑與豆腐圓子美食界的一對cp實錘了,他哥倆從來不分開賣的,洋芋粑粑和豆腐圓子的共同點都是外焦裡嫩,一碗好吃的水辣椒與之更是絕配了。地點太多了,撈沙巷和晚上的國貿下面都不少,而且都挺不錯,這裡就推薦撈沙巷通往協臺壩菜市的小巷子,左手邊的一個衚衕裡的洋芋粑粑和豆腐圓子。(這家疑似關門轉業了)

七、火鍋重慶火鍋我推薦獅子橋的老灶火鍋,很有名氣,只是味道好像有點不如從前,但依舊很棒,免費的甜品和飲料也很好吃,特別是銀耳和甜酒粑。但如果吃膩的話可以試試旁邊的三友毛肚,也是一家老字號了,非常獨特的毛肚吃法,在遵義應該只有這一家,我猜測應該是自家獨創的底料,無論是食材還是風格都讓人眼前一亮。這家也是我前年才去吃過第一次,這次回家一定要去吃一次。位置在獅子橋香山賓館旁邊。

八、燒烤(答主比較熱愛帶有些肥肉的烤肉)1.味道比較好的竹籤烤肉我覺得步行街劉二媽後面的會址路口有兩家很不錯,一家在外面擺攤,一家有店面的,個人認為有點面的那家要稍微辣一些,擺攤的味道更加入味且均勻。

2.小莉鮮烤雞,和大朋友小朋友的聚會之地,味道不錯,特別推薦烤的雞腸和茄子,雞胸有點稍微幹了些(也許本來就幹),味道很辣,需要小心謹慎。位置在上海路龍華山水下面,要大晚上才開門,不要去太早了。

3.楊林烤肉這裡推薦一下非遵義燒烤,這家店在湄潭,真的超級好吃,肥瘦相間的串串吃在口中油而不膩,上面提到的那兩家竹籤烤肉就是我們在遵義的替代美食,實在想吃了就開著車從遵義跑到這來打牙祭。良心推薦!!

九、涼粉這裡我只推薦兩家,原因是一家是比較有特色的,一家雖不是在遵義,但可以秒殺一切非有特色的涼粉。1.川北涼粉(現在改名叫巷口涼粉)從我小學或者更早就開著的店,現在的味道不知道,按以前的說,簡直了。一家五平米左右的小店,店裡不能坐人就拿幾根長凳放在店外吃,吃相真的難看。有蹲著的,有站著的,靠著牆的,坐在凳子上彎著腰端著碗吃的,各種各樣的婀娜身姿只為這一道美食(為什麼不打包?)

2.范家涼粉只有幸吃過一次,也是經當地美食愛好者介紹來的,一家不大的店擠滿了人,取餐口的人裡三層外三層,取過票後就只得耐心等。賣完截止,正吃的香的我聽見店小妹吆喝 賣完了。接著就是身後排隊人群的吵鬧聲,可見其火爆。剛出爐的涼粉還有些溫熱,又軟又Q彈,色澤黃潤的外表散發出淡淡米香,澆上一勺辣椒油,堪稱絕妙。一碗分量不是很足,這就導致我一下幹了四五碗還心有餘念。它的佐料和涼粉口感是我吃過鴨溪型涼粉最為頂尖的了,可以說完勝徐大孃,徐二嬢這些招牌涼粉了,在我吃過的涼粉裡面,都沒有這家好吃。位置在如圖,不好描述。

十、貴陽老素粉酸粉淡淡的酸味,就著榨菜和軟哨,淋上辣椒油,也是相當地道了,這家分量也不是特別足,但沒上邊那家厲害,我餓的時候也只能吃三碗。位置在老城沃爾瑪後面,玉屏路老城小學北門對面。

十一、過橋米線遵義的過橋米線是要蘸辣椒水的。。。從小一度認為把米線拉過碗去蘸辣椒水,就是過橋的真實含義,所以以為最正宗的過橋米線就是如此,直到來上學發現北方的過橋米線都僅僅只有一大碗米線,沒有辣椒碟,覺得很山寨。後來和家裡人調侃此事才被告知,雲南過橋米線也是沒辣椒碟的。。。。 弄了半天,原來自己家的過橋米線其實才是最不正宗的。。正宗的過橋米線注重食材和底料,而遵義的過橋米線則是食材和蘸水,一碗好的蘸水抵過千言萬語,吃法和砂鍋米線類似。這裡我推薦 千里尋蒙自過橋米線 環境好量足,米線理論上可以無限續,但要考慮到肚子大小和臉皮薄厚,基本上不會超過兩份米線。

(這種吃法是不是像在蘸水和米線間拉起一座橋,這就是我原以為的“過橋”的象形意義,實踐上的“過橋”的起源是傳說蒙自城有個楊秀才,刻苦讀書至飯菜冰涼,其母發明其米線保溫良好,此做法就被流傳下來,因給秀才送飯途中要過一座橋,所以稱“過橋米線”)

位置在沙鹽路天利寫字樓下重慶百貨小出口處。

順便安利一下街對面的夫妻洋芋,也是超級不錯的。

十二、紅油水餃我只吃過兩家,一家在湘山寺下的,一家在毛主席舊居幸福巷裡。(幸福巷改造拆遷,這家已經關門了) (湘山寺那家已經搬到國貿後門去了,就在鋼管廠小郡肝串串旁邊)湘山寺那家我也是從小學就開始吃,從地下通道上的小店吃到湘山寺下,味道一直很棒,一層黃豆麵辣椒油裹著純肉餡水餃,帶有絲絲甜味,讓人回憶無窮。吃完餃子,喝完免費的包菜湯後,再夾著湯碗裡的包菜放在餃子碗裡,煸一下吃剩的辣椒油,堪稱美味。幸福巷那家味道也很不錯,是地道的東北人包的餃子,佐料是本地人做的。湘山寺那家有點遠的話就會來這裡吃。ps:前幾月去了次紅油水餃起源地成都,吃了一次賀水餃(聽說鍾水餃做的太大已經跌下神壇),發現成都的紅油水餃是辣椒油上直接加白糖,客觀說,我更喜歡遵義版紅油水餃裡不知從何而來的甜味和香醇的黃豆麵。但我學習了成都版中 紅油里加白糖的做法,讓我在北方的學校裡get了吃包子蒸餃的新蘸料技能,不是蘸醋,而是加點油潑辣子,再找老闆要份白糖,霍在一起,然後就在旁人怪異的眼神中享受粗略版紅油包子的美味。

----------------------------------------------

再來說說一些沒必要去的招牌館子1.劉二媽米皮這真的是遵義的招牌米皮了,小時候吃過,出名後就覺得不好吃了,原來劉二媽斜對面施華諾婚紗那裡有一家紅油米皮,味道比劉二媽好吃,結果在我小學六年級沒開了,後來撈沙巷開了一家紅油米皮,量大味道好,吃過一次後也關門了,饞嘴米皮在我初中的時候超喜歡吃,不過後來吃到過蒼蠅就沒去了,所以紅油米皮這塊一直是空缺的,找不到哪家店好吃。

2.老謝氏雞蛋糕批量化生產的東西會好吃嗎?我只能把他歸為能吃的一類裡,不可否認他對遵義雞蛋糕起到的領導作用,但是要好吃的話,我推薦 白沙路菜市場再往坡上走十幾米的雞蛋糕店 和 大興路醬醋廠坡上的劉記正品鮮蛋糕 這兩家好像是同一家人開的。反正味道才是棒。)

情感諮詢師劉蓉


珠海路萬豪國際後面買宵夜的火柴廠洪橋烤雞,十幾年的老牌子,遵義人的老味道!、很多地道遵義人都知道,都吃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