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譚氏與譚氏“湖廣填四川”

重慶譚氏與譚氏“湖廣填四川”

四川、重慶內的譚氏,多源於湖南、湖北、廣東等地“湖廣填四川”的外遷移民。隨著時代的湮沒,不知入川始祖,何處遷出,落到何處,多數只是僅知“湖廣填四川”而已。

元朝、明朝末期,四川戰亂不斷,人口大量耗損,加上天災和瘟疫又接踵而至,百姓流離失所。田地荒廢,煙火絕斷,森林灌叢復生,猛獸四處,傷人十之一二。據記載:老虎竟跑到今重慶市大街傷人,可想當時之虎患。為了恢復和發展生產,明、清初期,從兩湖、兩廣、江西、陝西,採取鼓勵扶持與“奉旨入川”移民。俗稱:湖廣填四川。

重慶譚氏與譚氏“湖廣填四川”


四川《大竹志》記:“洪武四年,廖永忠平蜀大肆殺戮,復徙徒之麻黃人來茲土。”重慶《雲陽志》“遷於明代33姓,其中26姓裡由湖廣遷入的。”外省遷川人戶:一是元末因徐壽輝紅巾軍在湖北爭戰而“避亂入蜀”;二是元末隨明玉珍10萬大軍入川定居。公元1363年正月,明玉珍在重慶改元稱帝,建立大夏王朝。公元1366年病死,其子明升繼位。朱元璋派湯和率軍從湖北,經三峽攻重慶,傅友德率軍從陝西,攻巴蜀夏滅,官軍定居四川;三是李來享率眾走川東,分據川湖間耕田自給,川中舊將王光興、譚弘等附之眾猶數十萬眾;四是明初朱元璋組織從湖廣移民四川。截止洪武十四年,四川人口從明初僅15萬戶計75萬人左右,增至21萬戶共146萬人。

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湖北麻成縣孝感鄉(今孝感市)洗腳河高家堰譚玉珍,因先世於宋景定年間(1260—1263)平西南夷僚有功,開基龍淵授世襲宣撫司職。到了其子朝禎廕襲祖職時,正值“漢壤平原,難經兵燹一蘚”。朝禎率弟兄十七人,攜子倒眷屬軍兵等逐棄楚入川。洪武二年(1369)三月初二日出發西行,到達瀘陵(湖北巴中縣廣渡口)決定各奔東西,即賦詩一首,作為以後認宗時記證。詩曰:

元朝本是將相家,洪兵趕散入西涯。

瀘陵岸上分攜手,時遇江邊一柳芽。

咬破指頭書血字,一家分作百千家。

若是本家來相會,對得詩句是一家。

今四川重慶乃至之後散居全國各地譚氏,只要屬此詩一支譚氏,便認宗合譜。譚玉珍妻一向氏生五福四佑共九子。福一朝禎,下馬走了雲邑洞溪壩(今重慶雲陽縣高陽鎮)數年。朱元璋即位後,詔“川省流寓所其採插入籍。”朝禎又才遷萬縣磨刀溪落業(今湖北利川市謀道鎮)。明末,朝禎九世孫一門三侯:譚文,明末任國子監祭酒加封涪侯;譚宏,敕封新津侯,降清後順治帝詔封慕義侯,鎮守四川為川北總兵;譚詣,明末封仁壽侯,清詔封向化侯,任雲陽水師都督時,率其子侄轉戰川東長江天險。清末,雲陽舉人塗鳳書,在“盤石城晚秋”對譚侯稱讚。詩曰:“薄暮巖攜飛瀑去,新晴天放遠山回。譚侯霸業華亭記,卻付曇華劫後灰。” 譚氏三侯共擬三十二派。即“天地鍾英,修德立名;學優登仕,佐時平衡;克承盛業,龍起鳳鳴;守以敬慎,本茂枝榮。”今其後裔多居萬州、雲陽、墊江、豐都、湖北利川。福二朝祥兄弟分手後下馬重慶石柱縣深溪鯉魚衝,生譚監(住石柱渠縣)、譚黨、譚出。譚黨移居重慶開縣浦裡二甲陰陽溝,又移大龍孔。譚出移居重慶梁平縣石板溪。福三朝進分手下馬湖北利川龍泉溪,生譚虎、譚琢。譚琢移居重慶萬邑南岸三洲壩。到第四代孫譚貢、譚廣、譚柱三人,從湖北利川入川。譚貢居萬縣市裡五甲譚家嘴,譚廣居萬縣市裡後六甲柳壩,譚柱落業湯家山。又傳至第八代譚仲,因過繼胡姓,三輩未還祖,卻以胡譚一家修譜。福四朝獻,下馬重慶墊江縣高灘譚家壩。福五朝瑞下馬重慶涪陵鶴遊坪李渡勒石。譚玉珍妻二傅氏生四佑。佑一朝瑚下馬重慶萬州譚家壩袁家山。佑二名朝璉,下馬湖南茶陵縣,生譚洗、譚春。佑三名朝碧,下馬浙江餘杭縣。佑四朝琅,下馬先去了忠州(重慶忠縣)。因土蠻難服,於洪武七年(1374)先到雲邑高陽落業,又到盤石城、黃魚段三處居住。清嘉慶已己年(1809)譚純一修譜改為:“尊高明世,忠功太清,周正久遠。”民國九年與其明初稍後同地入川的譚琉之後合譜為:“雲漢仁新立憲,三合鳳麟祥。泰濟聯芒遠,綸宏嗣爵長。元春同福壽,友夏啟家邦。一本臻全盛,書勳雲萬昌。”

譚玉春為玉珍之弟,娶二妻生八子為五滿三星。妻一生滿一、朝富,下馬重慶萬邑州溪,生維川。滿二朝貴,下馬重慶豐都縣黑石溪高家壩沙子關。生龍鳳、龍池、龍川。滿三朝榮,下馬萬州大茨壩,又移居柳壩。滿四、朝華,下馬重慶巫山縣扔子營。滿五朝宗,下馬重慶梁平縣水東里。譚玉春妻二生三星,星一朝福,下馬廣東仁化縣,星二朝祿下馬江西建昌府,星三朝壽,下馬重慶雲陽縣安渡河。

譚玉珍祖籍為江西。五代後漢時,譚中立因官由江西遷湖北黃州麻城縣孝感鄉。留有詩句,可謂氣吞山河。詩曰:“一茫提劍掃煙霞,撐住西南半邊天。鐵彈不磨唐世界,虎符自是漢時賢。耕桑奠土三千里,忠孝遺芳九百年。繼嗣勿忘先祖德,好將事業裕光前”。

明初,譚氏兄弟從湖北黃州麻城入川的同時,譚琉,元末官居翰林院編修。當紅巾軍之先,便棄官而隱,也從麻城率家徙蜀雲邑南鄉今院莊、仰坪、柑樹灣三地。而今已有六百餘年了。道光九年、同治九年、光緒28年、民國18年及2000年已五修其譜。又分三個譚氏祠堂,各修其派。幹樹彎祠堂為:“大有功德世代興,文人秀啟顯朝廷,學成名立。”仰坪譚氏祠堂為“尊高明世家功,太漢人新立憲三,合鳳麟祥。”院莊壩祠堂為:“土毓永正大乾坤,周監尊親昭重錫,漢時明德。”

譚氏等兄弟入川的另一支譚氏,因姚黃亂世,於洪武二年二月十二日,從湖北麻城縣孝感鄉譚家河,與蒲、黃、譚三姓共78人入川。譚升榮,名景盛,三月二十七日晨時到達盧陵住下。次年正月進入夔州郡萬縣三正裡甲石樓門為業,並葬於此地火地灣。其父谷祥,其祖譚雷。譚升榮生飛熊、飛鳳。譚飛熊生世德、世魁、世澤。譚世魁生譚富、譚興。譚富生永剛、永健、永升、永朝。雲陽南岸清水磁溪溝祠堂為譚永健一支,先後居石柱縣西介沱,竹林灣。六百多年來,人口居集一地,人氣旺盛。主要人口居重慶、萬縣、奉節甲高、梁平、石柱、湖北的恩施、利川。公元1736年立祠堂重修譜派:“應全洪家,以學承繼,揚在明廷,恩乃布宣,元土孔邇,月映中天,可其清合,萬事昭顯”。

這支譚氏從重慶石柱縣遷往雲陽縣南岸清水、耀靈等地,其譜也有朝禎十七人入川之詩,但就其譚升榮入川,其父谷祥、谷祥之父譚雷,又不相吻合。其地相近為孝感鄉譚家河,而朝禎等十七人遷出地為孝感鄉洗腳河高家堰。

清代,是我國曆史上規劃最大的一次移民——湖廣填四川。歷時最長,人口眾多,譚氏入川祖各異,遷出遷入地不同。據《明史》記載:“明末(1630年),張獻忠起義在陝西米脂轉戰各地。1633年第一次入川作戰,先後於崇禎七、十、十二、十七年五次在川爭戰。四川民變不斷,硝煙四起,社會激烈動盪不安,加上康熙十三年至二十年間,平定吳三桂,川東遭到前所未有的損傷。戰亂人口死亡流徙,耕地大量荒蕪,直到康熙十年,四川仍還是“有可耕之田,而無耕田之民”。

為此,清政府採取了一系列鼓勵扶持和強行“奉旨入川”的措施。順治元年(1644)規定:開墾耕地“三年起科”。康熙年間規定“準川省招民開墾——其開墾地畝,準令五年起科。”有的邊遠地區,還規定了六年。為了組織移民入川,順治、康熙年間,兩度在湖廣、四川新設一個總督,稱川湖總督。先駐湖北荊州,後駐重慶。康熙二十九年(1690)《入籍四川例》規定:“凡流寓情願墾荒居住者,將地畝永給為業。”同時,給牛種、口糧、農具、種籽、銀元等入川優惠政策。從順治16年至嘉慶元年,百餘年來,入川移民達百萬之眾,而湖廣籍佔35%,川東佔50%以上。據民國《巴縣誌》記:“自晚明獻忠而土族為之一空,外來人十九皆湖廣人。”民國《雲陽志》記“天下既定,始大遷吳楚之民以實之。”乾隆十八年(1753)四川人口僅137萬,耕地達4590萬畝,人平達34畝。經兩湖、兩廣、江西、陝西等省大量移民,到了嘉慶十七年(1812),近六十年間,全川人口猛增2100萬,耕地仍只有4650萬畝,人均降至2.2 畝,已接近全國人均水平。

清順治年間,譚世候從湖南茶陵縣,入川雲陽縣今硐鹿鄉譚家灣,歿葬硐村鄉白巖村姜家埡口(團包墳)。二世開仕,字子羽生四子:楚邦、善邦、榮邦(遷陝西漢中)、華邦。華邦生六子:奇福、奇祿、奇壽、奇禮、奇衿、奇喜均繁衍於硐鹿。其老譜派:“金玉光朝溪,壽本元如瑞,福祿東聖士,盛世開邦奇。颺微含宜秀,雲林大登基,華國表儒衣。”

乾降年間,今湖南漣源市、安化等地譚氏八郎景清生七子:仲高、仲經、仲瑚、仲和、仲春、仲華、仲源之後裔,及八郎之父學林公(諱冀、字明章)生大郎、二郎、五郎、七郎、九郎後裔,以及學林公同胞兄弟譚信福後裔,也都從湖南遷往四川。八郎後裔嚴守近700年前,元時江西西昌前輩制定的班派取名。詩曰:“景仲志應夢,必秀添文永,汝廷治(元)世(仕)興,仁能(廉)鍾(忠)有(友)德,孝順顯周親。”八郎後裔大批湖廣填四川,多在“治、世、興、仁、能、鍾”字輩,從湖南譚氏老譜記,三代同路,九子入川、舉家徙蜀,比比皆是。由於譚氏遠離故土,在道光年間,湖南、四川各自在“孝順顯周親”後,湖南續譜為“銘鼎勳華遠,登雲際會新;洪基膺福履,廣業裕經綸。”而川內統修為“啟嗣(甲弟)書香遠,經邦政治新(經綸奕業新),洪休定(卜)久大,高厚與之鈞(雅與嶽湘均)。”現在川內多有“啟、嗣”或“銘鼎”子孫了。

重慶譚氏與譚氏“湖廣填四川”


湖廣填四川,路途遙遠,可以想象其艱辛。而落業之地,又相當殘酷無情,無論是兄與弟,父與子,均各自綰草為業,互不得侵佔。先落業者佔居好田好地、好的生存環境,而後徙川者往往是荒地森林,猛獸出沒的邊坡山區。由南、東向北和西推進。經過幾代人的艱辛努力,生存條件才有所改變。乾降初年,八郎三子仲瑚十四世孫譚世賢、譚世明,從湖南安化縣遷蜀雲邑南鄉,置田買業,創建譚氏祠堂,解放前,每年八月十四,雲陽南北兩岸為譚氏入川紀念會,要相聚兩天。世賢之子興榮,可謂“百戰不須持寸鐵也”。生七子於雲邑南岸,第六子仁義後因兄弟折產,遷雲陽北岸鹽渠吉安油榨溝。因善讀能文,又有綜理之才,增置田產基業。至今譚家老屋,尚存當年風光,中堂大門書“古譚遺風”,堂屋高掛“藺臺首選”大匾,均為名人字墨。仁義之古墓其雄偉,堪稱雲陽至今首屈一指,碑文墓誌歷歷可見。譚氏二十五班輩刻於墓碑,早已是譚氏八郎後裔,入川尋譜之源。仁義生八子,一統160餘人,五世同堂,留下諸多治家創業佳語。今代其裔,譚順成為雲陽縣人大常務委員會正處副主任。譚孝才由雲陽縣副縣長改為人大常委員會正處副主任,同為世賢公這支入川后裔。

道光年間,仲瑚之孫應璋十三世孫譚仁職(字克修,號竹塢;楚南名士),雲遊僑居雲陽。倡世賢、世明之子孫:興榮、仁宅、能俊,整修入川《譚氏家譜》,並令長男能圭,沿戶開載人丁,實錄故墓葬向,於道光二十八年編輯《譚氏雲陽支譜》。可惜僅世賢、世明、仁職一脈。譚仁職其父興仁,中年由楚客居廣西興安縣開墾山地置財萬餘,歸買田業裡中,門戶多所倚賴莫不仰,竹塢由此雲遊山川,來雲陽落業。

八郎景清後裔,在清乾隆年間,大多在“治、世、興、仁、能、鍾”等輩,從湖南入川巫山、雲陽、豐都、涪陵、梁平、開縣、四川達州地區。乾隆五十年左右,八郎景清四子仲和第十二世孫治英一脈,幾乎全都入川。從湖南漣源市龍塘鄉洞花村二組花橋,譚氏五譜(民國26年)記載:治英長子世翰九子徙川,而今不知下落。治英次子世用,其子興才長子仁和,一家三代(仁和之子能奇、能操,孫鍾明、鍾吉、鍾光),入川雲邑北岸崇善裡孫家上甲。2000年筆者,為查清本支入川一脈,從能操、能奇碑記知道:公生於湖南長沙府湘鄉縣延福三十九都神童鄉荊茄保潘家邊,並找到祖宗遷出遷入之古地。其譜書記治英三子世家,其三子:興韜、興祿;治英四子世進,其三子:興略、興科、興棟、興達,也僅在湖南老譜“徙川”而已,已淹沒四川二百餘年的茫茫大海之中。

譚氏八郎後裔“湖廣填四川”,堪稱之眾。2000年僅四川開江縣收集該縣譚氏八郎七子後裔填川《譚氏宗譜》,洋洋灑灑一千六百四十五頁。譚順仕自費數省又二十四縣,收集譜書資料,成萬卷譚氏譜書也,僅僅一縣一地而已。以上譚氏為江西西昌一世祖國器公二十五世孫譚翼,字學林,於1304年拔舉湖南湘鄉州文林郎,公元1307年舉家由江西吉安郡泰和縣早和市千秋鄉遷湖南湘鄉(今湖南婁底祖師殿)。又遷安化珠梅里東灣,三遷扶勝瓦子坪(今湖南漣源市扶勝鄉),為湖南始祖,其子八郎為一世祖。

清雍正五年丁末(1727)正月初七日,譚文興(1677—1738)夫婦攜六子,從廣東韶州府仁化縣平山都重陽鄉赤石逕吳黃甲田螺壙遷四川順慶府大竹縣福壽鄉文峰裡七甲黃家壩(今烏術鄉)落業,已有278年了。七房永祥生於大竹縣黃家壩(原改黃家鄉)。隨後,譚文興長子永韜、次子永高、四子永禎、五子永臣、六子永吉,又遷往川東夔州府雲邑北岸崇善裡高陽上甲落業;再遷柴家坪、羅圈灣,貓爪子壺瓶灣。六房居高陽洞溪壩碾盤嘴。唯三房永享,仍居四川大竹縣長樂鄉(改黃家壩鄉)文峰裡五甲蜂洞壩。譚文興長子永韜。永韜長子正興,由四川大竹縣徙陝西谷安府西關牛山廟教場壩。次子正堯夫婦,徙陝西興安府平利縣獅子壩。

重慶譚氏與譚氏“湖廣填四川”


譚文興之子入川后,統一制定了二十四斑輩。即:“正大光明有定,詩書紀世克昌;承先開基作善,齊家治國安邦。”譚文興元祖廣東譚昆源。其裔龍橋生倫友,倫友生文善、文興,二子均入川。文善於康熙年間,入川大竹縣普濟滴水巖落業。倫友生七子,除文善、文興入川外,其餘文明、文甫、文勝、文炳、文星在廣東。今文興之後,多居重慶市雲陽縣白龍鄉牌房村。公元1816—1818年,他們創建了譚氏公祠,佔地40餘畝。過去每年清明,從陝西、大竹、萬源、雲陽等地的譚文興後裔,將屆時至祠堂參拜為期七天的祭祖盛會。可惜祠堂毀於1958年大鍊鋼鐵之中。其子孫人才輩出。今四川省武警總隊長大校譚詩安,為該族子孫也。

清乾隆時,另一支譚氏從湖南湘譚長沙埂譚氏祠堂,入川萬州高梁鎮。始遷祖為了生父之恩,竟從萬州打了石碑刻字,揹回湖南老家為父立碑。其孝之心堪稱一絕。這一族譚氏修譜二十輩繁衍於萬州即:“元世國家順,在維紹顯宗,言道友儒錦,鴻學西永龍。”其子孫繁衍在萬州,今代譚宗鶴、譚宗鵝在雲陽政界,兄弟同府為官,雲陽縣正處政協副主席。

清乾隆季年,譚捷山從江西宜黃縣入川落業雲陽縣盤沱市。譚捷山生譚魁林,譚魁林生譚際林,譚際林生譚在田,配餘氏生一子,名永齡,字文修,號海籌。海籌年初父歿,受田百餘畝,家幾中落,獨撐門戶,操贏緝匱;曾置田宅六七倍於昔。仍不荒於學,光緒甲午(1894)應鄉試失意。一意培養其子士先讀書即補縣學生,後任黑龍江撫軍幕,歷官教育廳長,外交特派員。海籌配塗氏生二子,長子士先名譚興之,次子章甫名譚端生。

譚興之生譚佑銘,又名譚林。因不隨父志,讀書畢業去上海,投考黃埔軍校不成,便考入了上海美術學院,參加了地下黨,並受令回雲陽發展黨的組織。因其父譚興之與時任國民黨雲陽縣長的關係,譚佑銘謀得雲陽縣文化館館長之職,以此作掩護。將其叔父譚瑞生(時任國民黨雲陽縣六區長),也發展成地下黨員。1935年11月27日譚佑銘領導雲陽地下黨起義失敗,譚瑞生被國民黨殺害,禍及其譚氏一家人。譚佑銘奔赴抗日前線。建國後兼任解放軍報社副總編,解放軍政治學院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授予少將軍銜和任國務院四機部副部長等職至離休。

譚興之曾返江西宜黃縣瞻對先瑩徵求譜牒,譚氏源流,撰寫《譚氏家譜》,因國民黨抄家無一所留,從江西入川派衍譜為:“文章華國信鳴揚,孝發嚴明浴四方”。

譚氏湖廣填四川人口眾多,時間前後不一,支脈各異,實難細數,以上僅舉幾例說明。譚氏文化早已融入川中各地。重慶市開縣有譚家鄉,雲陽縣票草鄉有譚家村。諸如譚家河、譚家山、譚家灣、譚家坪、譚家壩等等地名。早已記下了譚氏湖廣填四川的足印。1957年毛澤東同志曾在成都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談到研究歷史時說:“蒐集家譜、族譜、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也可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寶貴的資料。”

筆者對譚氏“湖廣填四川”的研究,僅知一二。兩千七百多年來,我譚氏由北向南遷徙,又由南向北,今又因三峽建壩,再又有由北向南遷的譚氏。由此,不禁感慨萬千,乃起而贊之曰:

譚氏文化,博大精深。

千年傳遞,一個聲音:

不眉權貴,剛強勤奮。

文韜武略,只為忠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