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會導致血栓問題嗎?日常如何預防血栓?

姚振博


高血壓會導致血栓問題,高血壓和血栓的形成密切相關!



總所周知,高血壓是指血液對於動脈血管壁的壓力高出正常水平,導致血管承受壓力偏高的一種病理狀態,而血栓是從血管內皮上脫落的斑塊,隨著血液流動,會使血管發生淤阻,引發疾病風險。 而形成斑塊的首要因素是血管內皮受損,血管內皮本身是光滑的表面,但是長期的高血壓不控制,會導致血管長期承受過度壓力的情況下,造成血管內皮的受損,血管內皮受損,導致凝血機制發揮作用,從導致血小板、蛋白纖維的凝集,而血液中的多餘的脂質等成分,也會形成聚集,逐漸形成斑塊,而如果存在血液粘稠、血流速度慢的情況下,還有血液性質的變化,如凝血因子增加,血小板增加等方面問題,就更加的容易形成血管斑塊。



如何預防血栓?

想要預防血栓,必須從根源出發,從誘因出發。

健康生活:我們必須規範飲食,均衡攝入營養,合理安排膳食結構,同時保證良好的生活習慣,並加強運動,控制體重,戒菸限酒,這些是最基本也是最簡單的預防辦法。

藥物控制: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是核心,阿司匹林抵抗血小板凝集,預防血小板聚集引起的血栓斑塊問題;他汀類藥物能夠有效的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內皮炎性反應,同時還有穩定斑塊的作用。


去除誘因:高血壓或者不規範飲食、 吸菸只是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一,但並不是全部,不僅有無法改變的年齡,還有沒被發現的主要誘因――脊柱病變導致的神經興奮性增高,當人體脊柱出現相應部位的病變後,會刺激到神經系統,使其興奮放電,讓血管痙攣收縮,讓血液流速變緩,血液粘稠度增高,加速血栓形成,只有解決脊柱病因,同時神經調控方可讓病因消除,不僅從根本上預防血栓的形成,更可以恢復堵塞的血管,使患者恢復健康!

(本文由羅民教授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繫我進行刪除。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私聊聯繫,共同探討。關注本文作者,獲取更多醫學知識,歡迎點贊、評論、轉載,共同進步)


羅民教授


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血管出現硬化變窄是無法避免的,而高血壓患者如果血壓得不到控制,會持續升高,對血管的衝擊力增大,會影響血管彈性,加重動脈硬化,長期高血壓可引起心肌細胞肥大和間質纖維化,從而導致左心室肥厚並擴張,這被稱為高血壓心臟病,左心室肥厚會導致冠狀動脈供血量下降,出現心肌缺血,因此高血壓心臟病患者很容易出現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斑塊,使冠心病的發生風險增高,如果任由發展,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就會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嚴重者可發生心肌梗死。反之,動脈粥樣硬化也會引起血管彈性降低,增加血管阻力,引起血壓升高,影響心臟的結構和功能。所以,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互相影響,相互促進。

為了避免形成動脈血栓,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 關注血脂:血脂異常的高血壓患者更容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因此高血壓患者應關注總膽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甘油三酯等血脂指標,如果出現異常,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他汀類調血脂藥。
  • 戒菸:長期吸菸可使血液運送氧氣的能力下降,破壞血管壁,降低血管彈性,升高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血壓,加快心率,增加心臟負擔,加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增加冠心病和心梗的發生率,戒菸可使冠心病和心梗的發生率顯著降低。
  • 少飲酒:飲酒可導致血壓升高,刺激肝臟產生更多的內源性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加速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所以飲酒應限量,男性飲酒的酒精含量不應超過 25g(相當於25~50ml白酒、100~150ml葡萄酒、250~500ml啤酒),女性應減半。
  • 合理膳食:對於高血壓患者,應給予低鹽低脂飲食,每天鹽的攝入量不超過6g,少食油脂類食物,用植物油代替動物油,每週至少吃兩次魚,保證攝入足夠量的新鮮水果和蔬菜,多吃穀物、雜糧、豆類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少吃大米白麵,適量增加乳製品和堅果的攝入,限制甜品和含糖飲料的攝入量。
  • 適當運動:高血壓患者應當適當進行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如健步走、慢跑、騎自行車,打太極拳、乒乓球、羽毛球等,可消除壓力、擴張血管、提高血管彈性,降低血壓。
  • 減肥:肥胖或超重的患者,體重超標導致心臟負擔大,可導致血壓升高,減肥至標準體重,可有效降低血壓。
  • 服用降壓藥物:如果通過生活方式的調整仍不能使血壓達標,就應該啟動藥物治療,目前臨床上常用的降壓藥有:利尿劑(氫氯噻嗪、螺內酯等)、鈣通道阻滯劑(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卡託普利、貝那普利等)、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氯沙坦、纈沙坦等)、β受體阻斷劑(美託洛爾、比索洛爾等),醫生會根據每位患者的個人情況,選擇個體化的藥物治療。

臨床上有很多高血壓患者由於沒有明顯症狀或擔心降壓藥的副作用而拒絕進行藥物治療,這是不可取的,生活方式的調整和降壓藥物治療在高血壓的治療中缺一不可,血壓長期達標,才能預防動脈血栓的形成。

參考文獻: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


南開孫藥師


我是小眼睛醫生

專注於心腦血管疾病

致力於公眾健康

熱愛於健身的心內科醫生

高血壓能夠導致血栓形成的!

為什麼高血壓容易引起血栓形成呢?

第一點,高血壓能夠引起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導致損傷的部位容易因此血小板聚集,進而引起血管的血栓逐漸增大,從而導致血栓形成。

第二點,相比於高血壓,血壓反覆波動對於血管的損傷更加嚴重 ,由於血管反覆波動 ,能夠引起血栓形成。


高血壓患者應該如何避免血栓形成呢。

第一點,你必須規律服用降壓藥物。因為藥物對於血壓的影響非常巨大,很多患者都不喜歡服用藥物,或者規律服用藥物,從而血壓出現波動,影響血栓形成。第二點,降低血脂。因為血脂過高也非常容易增加血栓形成風險。所以,你需要吃的清單一點。

我是小眼睛醫生

覺得我的回答有道理,可以關注我

覺得我的回答欠佳,可以回覆告訴我


小眼睛醫生愛運動


高血壓可以引起腦血栓,答案是肯定的,這也是現代醫學早已證明的問題。

高血壓是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升高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徵,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可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兩大類。其中95%以上為原發性,該病除了可引起高血壓本身有關的症狀以外,長期高血壓還可成為多種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並影響重要臟器如心腦腎的功能,最終導致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收縮壓~ 18. 7 千帕( 140 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注12 千帕(90 毫米汞柱),即可診斷為高血壓,患者可有頭痛、眩暈、氣急、疲勞、心悸、耳鳴等症狀。對原發性高血壓治療目標應該是:降低血壓,使血壓降至正常範圍,防止或減少心腦血管及腎臟併發症,降低病死率和病殘率。\r

高血壓屬於中醫“眩暈”、“頭痛”等範疇,是由於風、火、痰、瘀、虛引起清竅失養,肝腎不足為本,風、痰、火、瘀等邪氣為標,臨床上以頭暈、眼花為主要症狀的一類病證。辨證分型為:肝陽上亢、肝風內動、肝腎陰虛、痰溼中阻、中氣不足、心脾兩虛、氣滯血瘀、命門火衰等證型。臨床應該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給予治療。

下面以肝腎陰虛型“眩暈”,治療為例 。

證見:眩暈久發不已,視力減退,兩目乾澀,少寐健忘,心煩口乾,耳鳴,神疲乏力,腰膝痠軟,舌紅苔薄,脈弦細。\r

根據《黑龍江中醫藥》, 1987 ( 1 ) : 40 ,方柏榮等報道:用六味地黃丸加昧治療原發性高血壓31 例,服藥5 劑後血壓降為正常、症狀消失或明顯改善者21 例,服藥8 ~ 10 劑後血壓降為正常、症狀消失或明顯改善者10 例,總有效率100% ,隨訪1 年以上未復發者23 例,1年內復發者8 例。\r

處方:生地黃15 克,山茱萸10 克,山藥10 克,牡丹皮10 克,澤瀉9 克,茯苓10 克,肉桂3 ~ 5 克,牛膝10 克。每日1劑,水煎服。\r

加減:頭痛甚者,加石決明12 克;眩暈者,加天麻9 克;失眠多夢者,加珍珠母9 克;耳鳴者,加生牡蠣12 克;腰痠腿軟者,加杜仲9 克,補骨脂9 克;肢體麻木者,加雞血藤15 克,桑寄生15 克。

特別說明的是,此案例是針對以肝腎陰虛型高血壓眩暈的治療,不是治療高血壓的規範,特別提醒患者如有需要,請就診醫師。




杏林響馬


高血壓會導致血栓問題嗎?日常如何預防血栓?高血壓也有會有血栓的問題,以為高血壓也有很多的併發症,除了眼病/腎病,就是一些心腦血管的疾病,其中包括腦梗/血栓/中風等等,因此血栓其實是長期高血壓出現的一種併發症。所以控制血壓並不僅僅是控制病情本身,更重要的是延緩這些併發症的到來。

所以,平時高血壓患者的飲食不僅僅需要主要血壓的問題,少吃鹽,不飲酒等等,還需要控制總能量的攝入,均衡膳食,少吃高油高脂肪以及高糖的食物,控制體重,才能更好的控制血壓,以及預防血栓的發生。飲食上還要注意葷素的搭配,多吃蔬菜,對於肉類來說,尤其是肥肉最好不吃,其餘的畜禽肉每天最好不要超過2兩。


日常生活中預防血栓,除了飲食方面需要注意以外,還要養成好的習慣,比如戒菸,除了自己不吸菸,還要儘量遠離吸菸的環境。另外還應該注意最好每天適量的運動,對於降壓,預防血栓都有很好的效果,還要注意早睡,避免熬夜。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高血壓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可以導致大腦,心臟,腎臟等等處的大血管出現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粥樣硬化就是血管形成血栓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高血壓與血栓形成有很大關係!想要預防血栓就要好好控制血壓至正常,注意監測血壓,堅持服用藥物,同時要控制其他動脈粥樣硬化的因素


心血管專家谷雲飛


高血壓分兩種,老年性的,是腎虛,會導致中風。另一種是肝陽上亢,乃是小病,容易治療,在此不作討論。

其實,高血壓就是中風的前期症狀。有高血壓的人,如果判斷屬於腎虛,就應該高度重視,按照中風的問題,予以補腎強身。待到中風發作,已經晚了。

由於多次談及此類問題,不能再重複。網友們可參見我以前的問答。


醫學站票


高血壓會導致血栓,低血壓也會導致血栓,不高不低還會導致血栓,關鍵是有無栓子。最佳的預防方法是一,少吃多幹保證進出平衡,營養平衡,供需平衡,二,對己有栓子實行如舌下靜脈,局部靜脈等取一拴。


用戶2266926358426


血管淤堵、動脈硬化後出現——高血壓。

腦局部或某隻血管堵死——腦血栓。

消除血管淤堵、動脈硬化即可使血壓恢復正常,確保不發生腦血栓。

參見《確保心腦血管病不發生的技術方法——肖氏推拿》


肖伯謙


會導致血栓,可以用中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