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会导致血栓问题吗?日常如何预防血栓?

姚振博


高血压会导致血栓问题,高血压和血栓的形成密切相关!



总所周知,高血压是指血液对于动脉血管壁的压力高出正常水平,导致血管承受压力偏高的一种病理状态,而血栓是从血管内皮上脱落的斑块,随着血液流动,会使血管发生淤阻,引发疾病风险。 而形成斑块的首要因素是血管内皮受损,血管内皮本身是光滑的表面,但是长期的高血压不控制,会导致血管长期承受过度压力的情况下,造成血管内皮的受损,血管内皮受损,导致凝血机制发挥作用,从导致血小板、蛋白纤维的凝集,而血液中的多余的脂质等成分,也会形成聚集,逐渐形成斑块,而如果存在血液粘稠、血流速度慢的情况下,还有血液性质的变化,如凝血因子增加,血小板增加等方面问题,就更加的容易形成血管斑块。



如何预防血栓?

想要预防血栓,必须从根源出发,从诱因出发。

健康生活:我们必须规范饮食,均衡摄入营养,合理安排膳食结构,同时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加强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这些是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预防办法。

药物控制: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是核心,阿司匹林抵抗血小板凝集,预防血小板聚集引起的血栓斑块问题;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的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内皮炎性反应,同时还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去除诱因:高血压或者不规范饮食、 吸烟只是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全部,不仅有无法改变的年龄,还有没被发现的主要诱因――脊柱病变导致的神经兴奋性增高,当人体脊柱出现相应部位的病变后,会刺激到神经系统,使其兴奋放电,让血管痉挛收缩,让血液流速变缓,血液粘稠度增高,加速血栓形成,只有解决脊柱病因,同时神经调控方可让病因消除,不仅从根本上预防血栓的形成,更可以恢复堵塞的血管,使患者恢复健康!

(本文由罗民教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我进行删除。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私聊联系,共同探讨。关注本文作者,获取更多医学知识,欢迎点赞、评论、转载,共同进步)


罗民教授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血管出现硬化变窄是无法避免的,而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得不到控制,会持续升高,对血管的冲击力增大,会影响血管弹性,加重动脉硬化,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从而导致左心室肥厚并扩张,这被称为高血压心脏病,左心室肥厚会导致冠状动脉供血量下降,出现心肌缺血,因此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很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使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增高,如果任由发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就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反之,动脉粥样硬化也会引起血管弹性降低,增加血管阻力,引起血压升高,影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所以,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互相影响,相互促进。

为了避免形成动脉血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关注血脂:血脂异常的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关注总胆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甘油三酯等血脂指标,如果出现异常,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他汀类调血脂药。
  • 戒烟:长期吸烟可使血液运送氧气的能力下降,破坏血管壁,降低血管弹性,升高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血压,加快心率,增加心脏负担,加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增加冠心病和心梗的发生率,戒烟可使冠心病和心梗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 少饮酒: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刺激肝脏产生更多的内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所以饮酒应限量,男性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 25g(相当于25~50ml白酒、100~150ml葡萄酒、250~500ml啤酒),女性应减半。
  • 合理膳食:对于高血压患者,应给予低盐低脂饮食,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g,少食油脂类食物,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每周至少吃两次鱼,保证摄入足够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多吃谷物、杂粮、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大米白面,适量增加乳制品和坚果的摄入,限制甜品和含糖饮料的摄入量。
  • 适当运动:高血压患者应当适当进行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如健步走、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等,可消除压力、扩张血管、提高血管弹性,降低血压。
  • 减肥:肥胖或超重的患者,体重超标导致心脏负担大,可导致血压升高,减肥至标准体重,可有效降低血压。
  • 服用降压药物:如果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仍不能使血压达标,就应该启动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有:利尿剂(氢氯噻嗪、螺内酯等)、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等)、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氯沙坦、缬沙坦等)、β受体阻断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医生会根据每位患者的个人情况,选择个体化的药物治疗。

临床上有很多高血压患者由于没有明显症状或担心降压药的副作用而拒绝进行药物治疗,这是不可取的,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降压药物治疗在高血压的治疗中缺一不可,血压长期达标,才能预防动脉血栓的形成。

参考文献: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南开孙药师


我是小眼睛医生

专注于心脑血管疾病

致力于公众健康

热爱于健身的心内科医生

高血压能够导致血栓形成的!

为什么高血压容易引起血栓形成呢?

第一点,高血压能够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损伤的部位容易因此血小板聚集,进而引起血管的血栓逐渐增大,从而导致血栓形成。

第二点,相比于高血压,血压反复波动对于血管的损伤更加严重 ,由于血管反复波动 ,能够引起血栓形成。


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避免血栓形成呢。

第一点,你必须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因为药物对于血压的影响非常巨大,很多患者都不喜欢服用药物,或者规律服用药物,从而血压出现波动,影响血栓形成。第二点,降低血脂。因为血脂过高也非常容易增加血栓形成风险。所以,你需要吃的清单一点。

我是小眼睛医生

觉得我的回答有道理,可以关注我

觉得我的回答欠佳,可以回复告诉我


小眼睛医生爱运动


高血压可以引起脑血栓,答案是肯定的,这也是现代医学早已证明的问题。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大类。其中95%以上为原发性,该病除了可引起高血压本身有关的症状以外,长期高血压还可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收缩压~ 18. 7 千帕( 140 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注12 千帕(90 毫米汞柱),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可有头痛、眩晕、气急、疲劳、心悸、耳鸣等症状。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目标应该是:降低血压,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防止或减少心脑血管及肾脏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r

高血压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是由于风、火、痰、瘀、虚引起清窍失养,肝肾不足为本,风、痰、火、瘀等邪气为标,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辨证分型为: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肾阴虚、痰湿中阻、中气不足、心脾两虚、气滞血瘀、命门火衰等证型。临床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治疗。

下面以肝肾阴虚型“眩晕”,治疗为例 。

证见: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红苔薄,脉弦细。\r

根据《黑龙江中医药》, 1987 ( 1 ) : 40 ,方柏荣等报道:用六味地黄丸加昧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1 例,服药5 剂后血压降为正常、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者21 例,服药8 ~ 10 剂后血压降为正常、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者10 例,总有效率100% ,随访1 年以上未复发者23 例,1年内复发者8 例。\r

处方:生地黄15 克,山茱萸10 克,山药10 克,牡丹皮10 克,泽泻9 克,茯苓10 克,肉桂3 ~ 5 克,牛膝10 克。每日1剂,水煎服。\r

加减:头痛甚者,加石决明12 克;眩晕者,加天麻9 克;失眠多梦者,加珍珠母9 克;耳鸣者,加生牡蛎12 克;腰酸腿软者,加杜仲9 克,补骨脂9 克;肢体麻木者,加鸡血藤15 克,桑寄生15 克。

特别说明的是,此案例是针对以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眩晕的治疗,不是治疗高血压的规范,特别提醒患者如有需要,请就诊医师。




杏林响马


高血压会导致血栓问题吗?日常如何预防血栓?高血压也有会有血栓的问题,以为高血压也有很多的并发症,除了眼病/肾病,就是一些心脑血管的疾病,其中包括脑梗/血栓/中风等等,因此血栓其实是长期高血压出现的一种并发症。所以控制血压并不仅仅是控制病情本身,更重要的是延缓这些并发症的到来。

所以,平时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不仅仅需要主要血压的问题,少吃盐,不饮酒等等,还需要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均衡膳食,少吃高油高脂肪以及高糖的食物,控制体重,才能更好的控制血压,以及预防血栓的发生。饮食上还要注意荤素的搭配,多吃蔬菜,对于肉类来说,尤其是肥肉最好不吃,其余的畜禽肉每天最好不要超过2两。


日常生活中预防血栓,除了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以外,还要养成好的习惯,比如戒烟,除了自己不吸烟,还要尽量远离吸烟的环境。另外还应该注意最好每天适量的运动,对于降压,预防血栓都有很好的效果,还要注意早睡,避免熬夜。


心理营养师程伟华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可以导致大脑,心脏,肾脏等等处的大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就是血管形成血栓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高血压与血栓形成有很大关系!想要预防血栓就要好好控制血压至正常,注意监测血压,坚持服用药物,同时要控制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


心血管专家谷云飞


高血压分两种,老年性的,是肾虚,会导致中风。另一种是肝阳上亢,乃是小病,容易治疗,在此不作讨论。

其实,高血压就是中风的前期症状。有高血压的人,如果判断属于肾虚,就应该高度重视,按照中风的问题,予以补肾强身。待到中风发作,已经晚了。

由于多次谈及此类问题,不能再重复。网友们可参见我以前的问答。


医学站票


高血压会导致血栓,低血压也会导致血栓,不高不低还会导致血栓,关键是有无栓子。最佳的预防方法是一,少吃多干保证进出平衡,营养平衡,供需平衡,二,对己有栓子实行如舌下静脉,局部静脉等取一拴。


用户2266926358426


血管淤堵、动脉硬化后出现——高血压。

脑局部或某只血管堵死——脑血栓。

消除血管淤堵、动脉硬化即可使血压恢复正常,确保不发生脑血栓。

参见《确保心脑血管病不发生的技术方法——肖氏推拿》


肖伯谦


会导致血栓,可以用中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