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道國學:從五行、五體、五質、五常去認識人的素質

聞道國學風欲起 易學起落幾多秋

中華沉浮五千年 世人皆醒事自休

從五行、五體、五質、五常去認識人的素質

若量其材質,稽諸五物。五物之徵,亦各著於厥體矣筋勇色,青,血勇色赤,中動外形,豈可匿也忘其在體也,木骨、金筋、火氣、土肌、水血,五物之象?也五性者,成形之具,五物為母,故氣色從之而具。五物之實,各有所濟五性不同,各有所稟,稟性多者則偏性生也。是故骨植而柔者,謂之弘毅;弘毅也者,仁之質也木則垂蔭,為仁之質。質不弘毅,不能成仁。氣清而朗者,謂之文理;文理也者,禮之本也火則照察,為禮之本,本無文理,不能成禮。體端而實者,謂之貞固;貞固也者,括之基也土必吐生,為信之基。基不貞固,不能成信)。筋勁而精者,謂之勇敢;勇敢也者,義之決也金能斷割,為義之決,決不勇敢,不能成義。色平而暢者,謂之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水流疏達,為智之原。原不通微,不能成智五質恆性,故謂之五常矣。五物,天地之常氣,五德,人物之常行。

聞道國學:從五行、五體、五質、五常去認識人的素質

[註釋]

象,即象徵的意思。

弘毅,是《論語》上所說的德性。《論語·泰伯篇》雲:留於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已,為己任,不亦重亊!死而詹已,不跡遠乎!

文理,是苟子所說的德性。《荀子·禮論篇》雲:熟知乎禮義文理乏所養情也。又云:文理繁,情用省,是禮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禮之敵也。文理是區別等級的禮節。

貞固,是所說的德性。《周易。上經》雲:“貞固足以於事。《古今圖書集成·學行典》雲:“貞固者,知正之所在而固守之,所謂知而弗雲者也,故足以為事之幹。”貞固即堅決固守。

勇敢,是《禮記》上所說的德性。《禮記·聘義》雲:“有行之謂有義,有義之謂勇敢,故所謂貴手勇敢者,其貴能以立義也;所貴立辱義者也,貴其有行也;所貴於有行者,貴其行禮也;故所貴於勇敢者,貴其敢行禮義也。”勇敢就是敢手被正義之事情。

暢,通達。

通微,就通達精妙的意思。《漢書·匈奴傳》雲:臣聞六經之,貴於未亂;兵家之勝,貴於未戰,二者皆微。微即微妙、幽深。

五質,指的是弘毅、文理、貞固、勇敢、通微等五質。

[解析]

前面講了元一和陰陽,這裡再講五行。所謂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劉邵以五行說明人的五個結構,即骨、氣、肌、筋、血等五體,再由五體的性質象徵人的五質,即弘毅、文理、貞固、勇敢、通微等五質,又以之象徵人的五常,即仁、禮、信、義、智等五常,通過彼此象徵來認識人的性格品質。

聞道國學:從五行、五體、五質、五常去認識人的素質

因為木對應人的骨,所以積之為木骨;因為火對應人的氣,所以積之為火氣;因為土對應於人的肌,所以積之為土肌;因為金對,腳應為人的筋,所以積之為金筋;因為水對應於人的血,所以積之為水血。

隨後,劉邵又用骨、氣、肌、筋、血等來說明性質,跟五質、五常之間的關係。如有柔性,就具有弘毅的性格,而弘毅的性格就是仁之質;如清純,就具有文理的性格,而文禮的性格就是禮之本;肌體如結實、雄壯,就具有貞固的性格,而貞固的性格即是信之基;筋若有勁,就具有勇敢的性格,而勇敢的性格就是義之決;血色若平暢,就具有通微的性格,而通微的性格即是智之原。

五常指的是仁、義、禮、智、信雲:五常者何,謂仁義禮智信也。仁者不忍也,施生愛人也,義者宜也,斷訣得中也;禮者履也,履道成文也;智者知也,獨見前聞不惑於事;覓微者也,信者誠也,專一不移也。故人生而應八卦之體,得五氣以為常,仁義禮智信也。弘毅、文理、貞固、勇敢、通微等五質具有恆常之性。

五行對五德的表現方式

五常之別,列為五德。是故溫直而擾毅,木之德也溫而不直則懦,擾南不毅則剉]i剛塞而弘毅田,金之德也剛而不直則決,弘而不毅則缺。願恭而理敬,水之德也[願而不恭則悖,理而不敬則亂;寬慄而柔立,土之德也寬而不慄則慢,柔而不立則散;簡暢而明砭,火之德也簡而不暢則滯,明而不砭則翳。雖體度無窮,猶依乎五質人情萬化,不可勝極,尋常竟源,常在於五,故其剛柔明暢,貞固之徵,著於形容,見乎聲色,發乎情味,各如其象自然之理,神動形色,誠發於中,德輝外耀。

聞道國學:從五行、五體、五質、五常去認識人的素質

[註釋]

溫直而擾毅:溫直為溫和而正直,擾毅是和順且果斷。

剛塞而弘毅:剛塞指的是結實,而弘毅是宏大、果斷。

願恭而理敬:願恭是厚實而禮敬嚴謹;而理敬是理智而尊敬。

寬慄而柔立:寬慄是厚實、忠誠,柔立是柔弱卻能自立。

簡暢而明砭:簡暢是簡明而順暢,明砭是明確指出錯誤。

形容,即形體容貌。

[解析]

緊接前段五行,可以象徵五體、五質、五常,也可以成為表現道德的條件,因此就用木來象徵溫和正直和順果斷的道德,剛毅宏大的品德,理智而尊敬的素質。用土來象徵忠厚而嚴肅,柔弱卻能自立的品德,簡明通順地指出過錯的美德。

聞道國學:從五行、五體、五質、五常去認識人的素質

下面解釋五德。

(一)金德:剛強而結實,宏大而果斷,剛強而不結實,剛容易斷裂;宏大而不果斷,則容易有缺失。

(二)木德:溫和剛正謙遜果斷。溫和而不正直就容易變成懦弱的人;謙遜而不果斷,則容易遭挫折。

(三)水德:厚實而嚴謹,知理而尊敬。厚實而不嚴謹就容易遭謬論;知理而不尊敬,則易造成混亂。

(四)土德:忠厚而嚴肅,柔弱但能自立。忠厚而不嚴肅的話,則易鬆懈;柔弱而不能自立則容易散漫。

(五)火德:簡明而順暢,簡明而不順暢就不會有進展,若不能明確指出錯誤,即不能針砭的話,就會模糊不清。

由五行個五質一一五體一一五德一一五常,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出人的性情上有比較大的改變,而這種變化表現在人情世故上有能幹和不能幹之分。這些可用金水土木火來表現,這是識人的基本知識。

移步到評論區留言與小道討論

吾輩皆為發揚中華文化精髓,勿惡言相贈,若是批評指教,虛心受教,多多益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