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探春遠嫁的是哪個國家?

bj山那邊是海


從探春判詞的圖畫來看,探春遠嫁的國家是一個島國,探春是乘船去和親的。至於是哪個國家,書裡沒寫。潤楊來推測一下。

一,《紅樓夢》裡出現過哪些國家?

真真國,暹羅國 ,爪哇國,茜香國,波斯國,俄羅斯,海西福朗思牙 。

真真國。

薛寶琴自稱八歲跟隨父親到西海沿子上買洋貨,遇到一個真真國的女孩子,這個西洋美人居然披著黃頭髮,打著聯垂,滿頭帶的都是珊瑚、貓兒眼、祖母綠這些寶石;身上穿著金絲織的鎖子甲洋錦襖袖;帶著倭刀,也是鑲金嵌寶的。

暹羅國

鳳姐送給林黛玉等人暹羅國進貢的茶葉,眾人都不愛喝,唯獨黛玉說好。 然後鳳姐和黛玉你來我往的鬥嘴,最後鳳姐笑道:“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

薛蟠生日,古董行的程日興送來賀禮,其中就有暹羅國進貢的靈柏香薰的暹豬。

茜香國

《紅樓夢》馮子英請客,寶玉結識了蔣玉菡,蔣玉菡送給寶玉的一條大紅汗巾子,就是茜香國女國王的貢品。因為這條汗巾子寶玉被他老爹揍一頓,襲人後來嫁給了蔣玉菡。

波斯國

寶玉生日,鳳姐的賀禮是一個宮制四面和合荷包,裡面裝一個金壽星,一件波斯國所制玩器。

海西福朗思牙

寶玉給芳官取名為“耶律雄奴”,因為眾人玩笑叫成“野驢子”,忙又說:“海西福朗思牙,聞有金星玻璃寶石,他本國番語以金星玻璃名為‘溫都里納’。如今將你比作他,就改名喚叫‘溫都里納’可好?”

爪哇國

頑童鬧學堂後,金榮的姑姑到寧國府,想告狀,結果聽到尤氏的一番話後,書中寫道【金氏聽了這半日話,把方才在他嫂子家的那一團要向秦氏理論的盛氣,早嚇的都丟在爪窪國去了。

俄羅斯

王子騰過生日,寶玉早晨去王府,賈母給他一件俄羅斯國生產的用孔雀毛織成的孔雀裘。當天就被燒個洞,是晴雯帶病連夜補好了。

二,這些國家中,哪國有可能求娶中國新娘。

爪哇國,見於談話的俗語中,不可能與中國有太多交往。

茜香國是女王,不會求娶中國女孩。

俄羅斯地處北方,不是探春遠嫁的島國。

暹羅國,據說是今天的泰國,中國到泰國可以走陸路不必乘船。

波斯國和海西福朗思牙距離中國太遠,也不會求娶中國新娘。

最有可能求娶中國新娘的是真真國。

寶琴見過一個真真國的外國美人,這個女孩子還通曉中國文化,會寫詩歌。寶琴念外國美人的中國詩道: 昨夜朱樓夢,今宵水國吟。 島雲蒸大海,嵐氣接叢林。 月本無今古,情緣自淺深。 漢南春歷歷,焉得不關心。由詩中可見真真國是一個島國。

寶琴的故事說明真真國喜歡中國文化。真真國國王求娶中國公主為妃有可能。真真國的國王向皇帝求親,皇帝就派探春和親去了,探春就是真真國的王妃!


潤楊的紅樓筆記




關於探春的人生軌跡,【紅樓夢】雖然沒明確說明,在位於朝鮮三八線的青雲山,1903年出土的王妃墓中,碑文明確記載了賈探春嫁給高麗國王,二年後成為高麗國皇后,生三子,長子樸西金,次子樸成銀,三兒子樸青銅。長子樸西金繼承高麗國王位。



王妃墓中,有賈府陪嫁物金燈一盞,上刻賈府二字,在一個密封金盒中,發現一本探春遠嫁異國的思鄉日記。


日記開篇,是探春和眾姐妹在大觀園時所寫的一首詞【春去雲斷知何處,千里誰念行客?數盡天涯雁,寄書無人傳,淚眼臨窗。當年醉,今未醒,相逢是夢中。盼盼盼,從別後,望盡落日西風,驚問他年多少事,人去樓空,…………】



出土的【探春記事】一直秘密保留在韓國的國家博物館。【探春記事】記載,皇上曾去賈府遊大觀園,看中林黛玉,醉眠大觀園,


林黛玉成為賈府的犧牲品,這是寶玉和黛玉沒能在一起的主要原因。


一年以後,高麗國王派使臣向皇上議親,想娶位王妃,皇上忽然想起賈府的黛玉,聖旨下到賈府,讓黛玉嫁高麗國王。


而此時的黛玉已經香消玉殞,魂歸離恨天。賈府害怕皇上發怒,讓探春頂替黛玉遠嫁高麗。


賈家敗落以後,探春曾偷偷從高麗派人扮成商人,把賈家人接到高麗。


寶玉出家,只是個幌子,賈政為了不留後患,真真假假,掩人耳目。

寶玉,寶釵襲人等賈家人一起去了高麗。金陵十二釵,除了黛玉,全部都到了高麗,在高麗國,重建了大觀園。

賈政等人,辭職後,成為最後一批去高麗的賈家人,至此賈家移居高麗。


白這個顏色


首先,探春遠嫁是發生在後四十回的事了。

探春底到嫁去哪裡,還要看是哪個版本的了。

高鶚續本中是賈政“世弟周瓊”調任海疆,向賈政求親,上司求娶不得不應允,探春由此遠嫁,但是按照這個說法,探春並沒有嫁去外邦,只是很遠。這樣一來就回映不上曹公的草蛇灰線寫法,之前眾姐妹“群芳開夜宴”中,探春抽籤:必得貴胥。之後眾人說“我們家已有了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所以高鶚版的嫁給賈政上司是不可能成為王妃的。

我還是很認同87版的探春遠嫁,這個續寫就精彩多了。先是寶玉在探春處說笑趙姨娘的事,這時小丫鬟說薛大爺找寶玉,寶玉急忙出去,路上撞見門子急忙進去稟報,寶玉問怎麼了,門子說是南安王府的太妃突然來訪。待寶玉到了門口薛蟠急忙說:出大事了,秋後南安王爺奉旨徵西,衛府老伯也帶兵跟去了西海沿子,打了敗仗,王爺都讓番兵捉去了,衛老伯也戰死了……所以南安太妃也是為了和親的事急忙來賈府,可以早點救回南安王爺。這一段的對話已經把探春為何遠嫁的事情說的很清楚了。

再結合當時清朝的地理位置就可以看到,西海沿子:當時大清版圖上最西邊的海沿子就是安南,而南安王反過來也是暗指了安南。也就是現在的——越南。



夏雨229471023


《紅樓夢》中,探春遠嫁是事實,但具體嫁到哪裡卻未有明示。幾百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但我們知道曹公行文字字珠璣,無一閒言贅筆。要推測探春遠嫁的地方,我們不妨從前八十回尋找線索。
在探春的警曲中,提及“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可知探春是遠嫁,而且“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探春此去必是訣別,沒有回來的可能。
現在再來找與探春有關的判詞及暗示。


判詞: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畫上是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
在群芳開夜宴中,探春的花籤是“瑤池仙品”,詩云:日出紅杏倚雲栽。眾人笑稱:“得此籤者,必得貴婿,我們家已有了一個王妃,難道你也是個王妃不成?”
在這幾處,我們可以得知:探春遠嫁需要坐船,而且是過海。千里東風和日出,探春所嫁之地應是在我國東邊。
所以類似暹羅,波斯這種南邊的地方基本可以排除了。


在第七十回,眾人放風箏。探春放的是一隻鳳凰,不想遠遠飛來另一隻鳳凰將她的攙住了,眾人方要收線,那一家也要收線,正不開交,又見一個門扇大的玲瓏“囍”字兒帶鞭炮,在半天如鐘鳴一般,也直(逼)近來。……與兩個鳳凰攪在一起。後來三個風箏斷線,飄搖去了,眾人道有趣:“只不知那“囍”字誰家的,忒促狹了些”。
這裡很有意思,推測另一隻鳳凰就是探春遠嫁的婆家,原本是尋探春來的,但探春一方不願意,(眾人慾收線,想阻止)。另一方也不樂意(那一家也要收線)。卻又事與願違,來了個一個第三方介入,而且是半空中帶著鞭炮的,如鐘鳴一般。豈不是皇帝的指婚令?想抗也抗不了啊。
那為什麼那一家也不願意呢?可能是知道了探春是庶出。古人講究嫡庶之別。王熙鳳就曾評價探春:“可惜不是太太養的。雖然庶出一樣,女兒卻比不得男人,將來攀親時,如今有一種輕狂人,先要打聽姑娘是正出庶出,多為庶出不要的。……”所以,那隻家是先來打聽探春的,發現是庶出女兒便有所不滿,但破於局勢壓力,也得娶。探春迫於皇帝的指婚令,也得嫁。


那麼哪個地方能是皇帝如此上心?縱觀我國東邊,有日、朝及當時被鄭氏政權統治的琉球。

首先日(ben)自明朝萬厲朝鮮之戰大敗後便已偃旗息鼓,在明朝後期就開始鎖國政策。到了清朝更是因日(ben)持“由xia變yi”的思想而不願與大清打交道,雙雙鎖國下,雙方並無任何政府及民間的交際現象。所以不存在。

其次朝(xian),朝(xian)在明末便被皇太極攻打,使其成為清朝的藩屬國。後來多次聯合反清勢力討伐清朝,均無果。所以在表面上朝鮮還是臣服清朝的。清朝沒必要迫使一個女子去跟沒有威脅力的藩屬國成親。



最後是琉球。
康熙年間最為頭疼的一個是三番問題,另一個就是鄭氏家族。收復臺灣的鄭氏不僅海上稱王。還聯合前朝餘(dang)不時在福建、浙江周圍給大清製造麻煩,甚至欲圖直(dao)南京。到了鄭經開始稱王,是大清東南沿海地區的一個長期隱患。

所以鄙人釐測:探春被皇帝指婚的是琉球的鄭氏家族。而最初相中探春的南安太妃更說明了探春遠嫁的意義:安定南方。

微影悼紅


《紅樓夢》中的探春,是金陵十二釵之一,賈府的三小姐,榮國府賈政與丫鬟出身的妾室趙姨娘所生,是賈寶玉的同父異母的妹妹。

《紅樓夢》中探春的判詞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逢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探春雖為庶出,但因自小在賈母身邊長大,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心性聰明,志氣高,有主見。

在大觀園裡,她可以成立詩社;鳳姐生病,她可以代理鳳姐管理賈府。在查抄大觀園時,面對搜身的羞辱時,她可以直接扇了王善保家的一個耳光。

這些都足以證明探春的能力和有主見。

無奈只因她的母親趙姨娘,地位低微,身份不尊貴,看見自己的女兒在賈府比自己強,就經常跳出來指責,辱罵她,使得很優秀的探春自卑不如意。

所以為了擺脫庶出的卑微身份,為了擺脫她母親無休止的侮辱,她選擇了遠嫁這條路。

探春把這些卑微一併割捨,只有這樣她才能活出自我,獲得新生。

按照書中和影視劇中所述,探春應該是遠嫁到東南亞一帶,成為王妃。

在當時的環境下,覺得遠嫁是不幸的,可是放在現在人的角度看,遠嫁,也應該是探春的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吧!


有書博物館


探春的結局在賈寶玉遊太虛幻境這一部分已經進行了揭示,就是“遠嫁”。但探春究竟嫁到了哪裡,卻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第一種:嫁到了當時的藩屬國,屬於跨國婚姻。

《紅樓夢》第63回“群芳開夜宴”中,探春抽到了杏花,大家戲謔道:“我們家已有了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

根據《紅樓夢》慣用的“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寫法,這句話應該是一種預言。再結合前面的判詞部分,可以推測她可能是嫁到了當時國家的藩屬國,類似於今年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之類地區。

這是一種說法,87版的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結合諸多紅學家的研究成果,採用的就是這一結局。

第二種:嫁到了當時的南部海疆,還屬於本國,只不過比較遠。

這一說法是來自高鶚續本第99回。賈政“世弟周瓊”調任海疆,向賈政求親,得到了應允,探春由此遠嫁。

從“調任”、需要乘船前往來看,這個結局中,探春所嫁的應該是今天的海南或臺灣。雖然今天的海南、臺灣經濟發達,但在那時候卻是很偏僻的地區,因此遠嫁到那裡算是一件挺悲慘的事。

賈家元、迎、探、惜(原應嘆息)四姐妹的歸宿,總體上來說,探春算是最好的。


戴眼鏡姑姑


探春遠嫁是必然。至於是和親他國還是遠嫁西鄉還真不確定。

第一,關於探春得了貴婿這是一定的。

六十三回,賈寶玉生日,大觀園眾姊妹夜宴。其中探春就掣出來一支杏花籤,簽上標記分明:“得此籤者,必得貴婿!這已經可以認定,曹雪芹的安排,探春一定可以得到一門貴婿。然後大家開他的玩笑,說“我們家已經有了一個王妃了,難道還要再出一個王妃?”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賈家只有賈元春是皇妃,而不是王妃作者有意如此只說王妃,也是暗示,探春嫁了一個王爺。

歷代紅學家對於探春嫁貴婿是沒有分歧的,主要是探春嫁到了哪裡!

第二,探春嫁到了哪裡?

我昨天在分析探春遠嫁的時候提到了南安太妃在賈母大壽的時候來道賀,就看了賈家幾個女孩子,其中之一就是探春。作者有意安排,必然有深意,十有八九,南安太妃就是促成探春遠嫁中間的一個環節。

那麼探春到底能嫁到哪裡?其實明清兩代有幾個地方最有可能。朝鮮,琉球,越南,泰國。之所以沒有菲律賓,是因為菲律賓殖民者太多,和明清政府的關係很複雜。中原王朝也看不起那些黑不溜秋的異族人。

因為探春的判詞畫的是一艘大船,兩人放風箏,一女再哭泣。有一句是“清明涕泣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我個人猜測探春遠嫁走的是長江,出的海,而千里東風極有可能暗示琉球國。上面提到的國家也只有琉球是在東邊。

清明節,探春想念家人,無法回家祭奠祖先,最好的方式就是放兩支風箏,寫上對家人父母的思念,讓人遠遠的放飛,切斷絲線,讓飄飛的風箏帶回探春的思鄉之情。

很遺憾,後四十回,我們無法知曉具體。但個人認為,我的推斷是合理的。希望大家一起探討。改天我在詳細寫一個。

君箋雅侃紅樓,多岐為貴,歡迎關注,歡迎吐槽。


君箋雅侃紅樓


紅樓夢中“草蛇灰線”的手法有很多,根據前文的鋪墊可以推斷,探春遠嫁是一定的了,至於嫁到哪裡,至今也存在爭議,就讓我們一起來書中找找線索。

探春的判詞中很重要的一句是“清明涕泣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揭示了探春遠嫁的命運。對於她遠嫁的地方第一種有理有據的說法是去和親了,代公主和親。首先,文中出現了南安太妃,在賈家眾多女子中,選中了探春,這寓意已經很明顯了。且在第63回“群芳開宴”中,探春抽到了“日邊紅杏倚雲栽”“得此籤者,必得貴婿”,隨後大家便起鬨,難不成家裡又要出一位"王妃"不成?這便是元春去和親的一個很好的佐證。推測她可能嫁到了當時藩屬的幾個小國。

當然,因為只有前八十回,所以許多說法並不能確切,除了上述的嫁到藩屬國之外,還有一種比較可信的便是嫁到了當今的海南或者臺灣等地。在高額的續書中提到賈政“世弟周瓊”調任海疆,向賈政求親,得到了應允,探春由此遠嫁。

然而,傾巢之下安有完卵,無論是遠嫁到哪裡,等待探春的都是骨肉分離、家破人亡、孃家無依無靠、若是代為和親,作為"戰利品"她的生活狀況、心理煎熬可想而知。

封建社會女兒的無奈,無一倖免。


趣點搬磚工


探春 遠嫁 原著是有根可尋的。說道一個“西海沿子”,那定是西面方向了。辨別方向都是有一箇中心立足點的,當時的天都在南京。西面並且和中國接壤還打過仗的,又是靠海的,這就不多了。就是越南


赿南本就是古代中國流放罪囚之地,山高路長皇帝遠,長久以來這些罪犯就拉幫結黨,組建軍政,自成一國了。與天朝對抗。天朝確實帶兵討伐過的。這都有史可查的。所以探春極有可能就是遠嫁到這裡——越南。


廢儒奴興人權


蠻夷島國~玉戶島。代指日本。

吳氏石頭記第八十六回 挑正庶風月斷佳偶 祭祖祠清明泣遠嫁 寫明:“豈料近幾年大旱不雨,蝗災肆虐。因之東北距海路三千里有一蠻夷島國,人稱玉戶島某屢屢滋事侵犯海疆,意圖不良。坎方有戎羌入侵,坤方有流寇作反。”因為朝廷戰敗,探春被南安太妃收為乾女兒,然後送到“蠻夷島國-玉戶島和親。”我猜想玉戶島代指日本,北方的戎羌代指滿族人,西南方流寇代指李自成。

紅樓夢真的是寫明末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