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延遲退休你是贊同還是反對呢?為什麼?

HR175290506


躺著拿錢的日子誰不想,你問一百個人,99個人都會反對延遲退休。

但是養老金支出壓力越來越大也是事實,按現在趨勢要不了幾年養老基金就不夠開支了,到時要麼降低養老金,退休人員的生活水平降低;要麼在職人員提高繳費水平,增加年輕人壓力;要麼財政撥款,用發展經濟的錢養老人。

可以看到,不管用什麼措施,總有人利益受損,不可能多方共贏,只能採取影響最小的一種或多種方法。

我個人建議採用彈性退休制度,早退的人養老金低一點,晚退的人養老金高一點,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退休時間。


安徽張律師


堅決反對,我四歲上幼兒園,6歲上學,20歲大學畢業,目前年過半百,要幹到60歲已經工作了40年。我父母去世時的平均年齡74歲,和中國人的平均年齡差不多,我正常的話差不多活到那個年齡。從上幼兒園起到退休這段時間基本上都是被迫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屬於身不由己時期,可以說是為別人而活。真正能夠屬於自己的時間也就是退休以後了。4歲之前太小,不懂事,可以忽略不計。60歲退休到75歲也就15年光景,去掉生活不能自理的時間,也沒多少年了。如果再延長退休時間,屬於自己的時間又有幾年?所以延長退休對我而言就是沒人性之舉。並不是體制內的人都希望延長退休,這是網上的片面理解。退休應該按工齡來,而不是按年齡來。應該允許工齡超過30年的人退休,不應強制延長退休。


老缺5


對於延遲退休這件事情,我是堅決反對的。我曾是一名下崗職工,下崗後不止一次地失業,也不止一次的找工作。在找工作當中面臨最大的難題卻是年齡,超齡這件事在找工作當中讓人很是尷尬。

三十五六歲時,我想要的理想崗位所要的年齡是三十五歲以下。沒奈何只有努力學習,提升自己,想讓自己儘快達到40歲左右年齡所適合的理想崗位要求,可是等達到要求後,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年齡已經超過40歲了,而看準的理想崗位的年齡要求則是40以下。這樣也不要緊,咱先低配,邊工作邊學習,力求跑贏時間,提前達到45歲年齡所適合的理想崗位的要求,可是等我到了能在45歲人所適合的理想崗位上游刃有餘的水平時,卻發現我個人能力在成長時,歲月也沒閒著,它前行的速度比我更快,轉眼就將我拖到了45歲以上,而我看好的崗位卻又要求就業者年齡45歲以下(這也只是極少數崗位,大多數崗位的年齡要求一直都是35歲以下,幾十年如一日,從來沒有變過),如此一來,年齡彷彿成了我就業路上的一道無法逾越的埂。沒辦法,我只好一再降低自己的就業標準,低配低配再低配,現在已經做到最基層的崗位了。當然做工人也無所謂,咱有這準備,只不過是從頭再來。但問題是我們每天盡心盡職的工作,老闆卻對我們的付出並不認可,年齡成了老闆手上的尚方寶劍,他心情一不爽就將之揮起來斬我們一下,那個心理生理上的傷,不說也罷。

現在要延遲退休,無異於往我們傷口上撒鹽,讓我等天天惶惶不可終日,真擔心哪一天老闆不高興,炒了我的魷魚,那時候,對於超過50、55、60歲的我們,這人間還有沒有崗位能讓我們去就業,維持基本的生活開支,讓我們“活著”,就很難說了。

所以,在沒有切實的方法解決超齡人員的就業問題時,我個人覺得國家還是暫時不要推行延遲退休這事。當然延遲退休這事也是無風不起浪,肯定有一些人在提。究其原因,我覺得前不久在公交車上聽到的兩個半老下崗人員聊天時說的話還是很有見地的。當時其中一人說:現在想延遲退休的人,大多不是一線的工人,他們不光是想延遲退休,他們甚至想佔著茅坑不拉屎,不退休才好,在崗位上做到直接拉到火葬場去的那一天。當然這種說法雖然有些偏激,但也說明了一些問題。

所以,對於延遲退休這件事,我是堅決反對的,不知大家怎麼看,歡迎一起討論。


老五95983


延遲退休,這已經不是一個新話題了。已經講了太久了。我記得當初中國還沒有延遲退休的計劃的時候,意大利的那邊已經提出來了。 然後我們相關的人員聽到了之後就好像發現了新大陸,以超光速的速度去訂立了延遲退休的計劃。感覺這個好像是我們先發明的,其實是西方人先提出來的。

這幾年以來,他們都不斷的在社會上傳送的那些關於延遲退休的東西。有些甚至已經討論延遲退休,50歲的可能不用延遲,40歲的要延遲多少年?30歲了又要延遲多少年?

不久之前,我們的職業年金也開始收繳了。明明我們的工資已經上升到七八千了,突然間又收了1000多的職業年金。那我想這個職業年金又抵消了一部分的超支社保吧。

其實到現在為止沒有真正哪一個人需要延遲退休。一直都是打工一族,自亂陣腳,一天到晚在討論。其實我覺得延遲退休也不是沒有好處的。你想一下有多少人可能連退休都等不到那一天。其實人都是這樣子,只要一天還站著還在工作的話,他的健康就沒有問題。況且延遲退休,上面還要給你發工資發福利。一旦你真正退休之後,你就無所事事,找不到事做。很多的福利也被腰斬了。其實不是很多人可以真的去種一塊小菜地,養一些雞鴨鵝這樣過日子的。更何況現在人才過剩,佔著位置不放的人,同時他的後代也會找不到工作,所以一個很大的趨勢就是以後不一定能夠實現延遲退休,而且老一輩的還要提早退休,讓新一代的人接手。


教你孩子學英語


對於延遲退休,你是支持還是反對,為什麼?

從個體的角度來說,肯定是反對,我們七十年代出生的,在40-50歲之間,不到10年左右,差不多都可以退休了,退休之後,可以反選發揮餘熱,有工作繼續做做;也可以回到老家養老,自己種種菜,養養雞,靠著養老金,也可以過過日子。退休之後,對於我這個行業的職業前景來說,還有10年-15年,沒事可以兼職做做,也減少了我所在企業的負擔,他們不用幫我繳納養老保險。而我也不用為了生存為奔忙,可以去某地工作,為了享受一下生活,可以多呆幾天,而不用像現在,匆匆忙忙地趕下一趟工作。

而延退,到了白髮蒼蒼,工作不是享受,而是為了生存,中國的大部分都是為了生存而工作。我的叔叔今年61歲,農村戶口,沒有養老保險,農村養老,一個月103元;有痛風、風溼性關節炎,還有高血壓,這點養老金,過日子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家裡一個女兒出嫁了,住著的還是三四十年代的老房子,成了扶貧對象。為了讓他脫貧,扶貧工作組讓他異地搬遷,老夫妻倆搬遷到了山下,有一個50平方左右的房子;房子裡面啥也沒有,基本生活條件都不具備,自己得買床、櫃、沙發、櫥櫃、灶具等,才能開始過日子,不家一個65平方左右的菜地,以前在山上,自己可以養豬、養雞,種點油菜,做點竹掃把來賣補貼一下,現在這一切的一切都沒有了。要把日子過下去,兩老必須得找一份工作。一輩子都在農村生活,臨老了去工作,只能做做保安,洗洗碗,而他們還能工作多久,10年之後到了71歲,做保安、洗碗還有人要嗎?只有農村醫療,2019年度是220元,至少得花他們每個人 2個月的養老金。以後的日子怎麼過?

我不知道延退的目的是什麼?猜想一下,以下兩個方面應該是有一定的可能,如:

1)第一個原因:養老基金缺口太大;延退來填補一下這個缺口。中國有多少人繳納社會保險?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組織編寫、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的社會保障綠皮書《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2015)》所記載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4年6月,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8.24億人。按這樣的說法就在半數以上,但我身邊,有社會保險的人不足一半。其他的人都是沒有的,無論年輕還是年老的。因為社會保險的基數過高,企業繳納社會保險,基本上按最低基數來繳納,如果足額全繳,不要說100%的企業會倒閉,大部分民營企業會出問題,這是肯定的。前幾天在鹽津鋪子有錢請流量明星宣傳,沒錢給職工繳納社會保險。這有兩面性,我在企業做了超過10年的人力資源經理,對於基層員工,尤其是從事服務業、操作層面的員工,願意扣除幾百元社會保險的不多;他們寧願相信自己拿到的;另外一方面自然是企業也是很難負責足額的社會保險費用。我以前的企業在張家界,管理人員約13個人,平均工資大約6000元;如果足額購買社會保險,企業需要承擔:6000*(20%(養老)+8%(醫療)+2%(失業)+1%(工傷)+1%(生育))=1920元;如果加上雙方各5%的住房公積金約300元;企業13個管理人員的五險一金,企業承擔約:2220元*13=28860元;還有上百名員工,按最低繳納基數約2500元左右計約2500*37%*100,約92500元;全公司約:121360元;不計工資支出,不計因為扣除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後,需要補齊最低工資標準的部分。還不計企業的其他成本,一個企業的毛利率是多少?還有多少企業能活的下去?作為企業職工,我們沒有辦法不去眼紅中國的特殊階層,不繳納社會保險,或者少繳納社會保險的,退休了收入不減的,但養老保險的缺口越來越大,問題出在哪裡,難道只有延退這一渠道來緩解嗎?

2)第二個原因:中國能享有的人口紅利越來越小,通過延退來延長和增加人口紅利。我不是學經濟的,也不懂經濟。在網上搜索了中商產業研究的數據:2018年上半年我國就業狀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走勢良好。2018年1—6月,全國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752萬人,較去年同比增加17萬人,超額完成年度任務的半數指標。城鎮失業率保持低位。二季度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3.83%,同比下降了0.12個百分點,降至多年來的低位。但這個數據來自於經失業登記的數據,其實許多企業沒有給職工繳納過失業保險,許多人失業了也不會去登記,這個數字是存在問題的。既然失業率高,而老了的不讓退,未來是個什麼樣的景象呢?中國的工作不穩定性很強,一是中國民營企業未來壽命不長;二是員工與企業的粘度不高,尤其是女性!二胎政策已出臺這麼久,生育率也沒有提高多少,很大一部分是不敢生。民營企業的女性員工一旦懷孕,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辭職還是辭職的問題。中國產假為158天,但社會保險只有98天,另外60天的產假工資需要企業支付,有多少企業支付了女性員工的這60天額外的產假工資呢?能保留工作就不錯,還工資呢。要麼休了98天去上班,要麼離職,能不帶薪讓你休60天的企業都算是好企業了。這樣的狀態,工作的不穩定性增加,女性員工55歲之後,沒有養老金,還要去找工作,什麼樣的工作適合呢?企業是否願意用55歲以上還要為之繳納社會保險的員工呢?

說這樣多,其實我只是不願意延遲退休而已。



九峰木子李


堅決反對延遲退休,為什麼哪些專家不去認真調查一下,中國打工就業大部分都是民營企業/工廠。請問專家們有哪個工廠用工還有60歲?高管除外,流水線上的一線員工50歲以上,幾乎看不到,別說60歲還能就業。且許多企業工廠只招年青人,中老年不招,目前40歲以上就業是很困難,50歲以上就業是非常困難的,60歲就業基本上已經沒戲,連看門囗的保安都不要。專家們,延遲退休對於機關、事業單位是沒問題,但對於企業單位/工廠是大問題,50歲都已經不要了,還能說60歲嗎?且60歲的身體的各種機能都會出問題、跟不上。專家們不要坐辦公室裡憑空想象,到外面看看,一切從實際出發,“實踐是檢驗理論的唯一標準”。


浪漫之城31955013


堅決反對,中國不是沒勞動力,而是閒的人閒死,累的人累死,憑什麼讓我們這幫勤奮的人去養些上班看報紙喝茶的,普通行業同職位公私待遇相差極大,公家有五險一金,而私人小公司員工只有五險,多的付出少的回報本就不公平了,再加上私企的穩定性不確定性更大,像我這種近四十的中高級管理來說,如果失業再找到同樣的工作不難,即便五十歲或者六十歲我相信我任然有競爭力。但是普通職員該怎麼辦,基層職位競爭激烈,他們面領的就是老了被淘汰失業,找不到工作,交不起養老金房貸這群人難道不是以後的不安定因素嗎?


AngeLkiLLe


我對延遲退休持反對意見,對我個人來說延遲退休是有利的,我是事業編制,但一件事對與不對不能以自己有利與否來判斷,否則公平只能是一句空話。延遲退休理由是什麼?無非就是一些磚家為了自己的名利提出來的,好像就他憂國憂民,一是養老金不夠了,二是勞動力不夠了。三是發達國家已經65歲退休了。其實呢,養老金贏餘3、4萬億,現在國家財政補貼2、3千億,就是說現收現付缺口就2、3千億,發達國家補貼養老金比例是30%以上,我們財政收入10萬億以上,這就是三萬億,而且不要忘了我們還有強大的國企,沒有一個國家的國企像我們這樣強大,國企的利潤又是2、3萬億,國企其實應該叫全民所有,他們一半的利潤用來全民養老很合理,所以沒有養老金不夠的理由。勞動力不夠的問題就更可笑了,每年大學生畢業季很多人找不到工作,更不要說40以上的女人50以上的男人沒有特殊技能是沒有企業會要的,他們的就業都是政府出錢解決的,什麼交通協管員治安協管員衛生協管員等等,延遲退休會有大批人失業。國外65歲退休更不說了,那是發達國家,我們呢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工作環境保障醫療不可同日而語。不說了,已經說多了。


來自海上的風66


對於延遲退體,我是明確持反對態度的。不要跟我提,歐美日這些發達國家,人家都是女60,男65退休了,中國不能。但你想過沒有,人家早上十點上班,下午四點下班,一週工作五天,每年,還有一個多月帶薪休假。在中國,這些配套設施,有嗎?至少現在沒有。

每週工作量,已經嚴重超時超體力,還要延遲退休。請問,誰不想享受一下,退休後二十三年的晚年生活啊。可要按照現在的上班工作量(早上9點到晚上7點,這是常態),晚年生活,你能享受幾年。

現在,只有老年人常患的三高等各類疾病,開始向三四十歲人群暴發,為何,因為超時超量的工作。

所以,我的建議是:先配套好早十晚四,一週工作五天,每年一個月帶薪休假的措施,再來說延遲退休的事情。否則,還是繼續現在女55,男60歲退休政策吧。


董江波


延遲退休對於我們大家來說,是很難做主的。對於我自己來說,當然希望正常退休,甚至提前退休,越早越好。男同志幹到60歲,確實有點累。

我們普通勞動者年紀大了之後,體力精力衰退,反應也慢,確實就越來越多的面臨著失業的風險。一旦失業,家庭收入沒有來源,再就業崗位也很難找,所以大家就非常希望有一份保障的待遇,那就是我們退休金。這也是我們絕大多數人反對延遲退休的原因。

即使是我們號稱鐵飯碗的機關事業單位,教師、護士等一大批工作特別勞累的群體,也是堅決反對延遲退休的。


延遲退休政策也不符合我們國家的實際。目前我們國家的退休政策是按照國發1978年104號文件,《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明確的。

但實際上往上追溯,可以追溯到建國初期的《勞動保險條例》和《關於工人、職員退休(退職)處理的暫行規定》,等幾個文件。

我們國家的退休規定並不是規定的都是60歲退休那麼教條。女同志由於其生理條件和社會分工,國家照顧允許女同志在工廠工作是50歲退休。國家規定的女性職員,主要是國營商店的營業員等工作條件稍好的女性,退休年齡是55歲。不過1978年的文件裡沒有再提女性職員這一說法。


由於之前沒有靈活就業人員,2001年國家規定的靈活就業人員和農村女性合同工也是55歲退休。

男性統一都是60歲退休。

其實國家還規定一些可以提前退休的情況,比如失去勞動能力,男性可以50歲女性45歲退休。從事特殊工種滿足相應年限,男性可以55歲,女性45歲退休。

在國有企業改制的時代,也推出過一定的提前退休政策,比如破產國有企業距離退休不足五年的職工可以提前退休。

所以,延遲退休政策還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特殊情形,以及各種特殊的人群,並不是那麼容易推動的。

另外,國家的養老金政策已經體現了對提前退休人員的約束。那就是繳費時間越短,退休待遇越低。

國家的養老金待遇也有相當的彈性,並不是人人均等的養老金。2005年我們實施了完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國家的養老金更多的像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方向靠攏。

繳費15年,如果是最低基數,退休待遇只有社會平均工資的15%左右,目前只有每月800到900元,也就比低保水平略高一些。


工作時間越長,繳納社保時間越長,退休待遇越高。

可是對於很多低收入群體來講,有一份較低的養老金就知足了。

而且養老金是兼具社會收入分配調節差距的功能。低收入群體可以通過適度的打工,在獲取一定的收入。

從事高收入工作的機關事業單位、企業高級白領和管理人員,很少人在離開退休崗位之後,繼續找第二份不體面的工作。為了約束退休後繼續工作的人,國家可以通過制度來制約這樣一些一邊領養老金一邊掙工資的人。可以對大家退休後收入進行調整:如果他退休後掙的工資收入超過一定的水平,比如社會平均工資的100%或者5000元以上,國家就可以給他減發一定比例的養老金,如果他超過300%,那麼就給他停發養老金。目前稅務部門已經要於2009年1月1日接手社會保險費的徵繳工作,大家的工資收入未來會越來越透明,這樣的監管工作也會越來越簡單。

實際上較高工資的人,一旦他不工作了,如果讓他領取很低的養老金,他也抹不開臉。所以這樣的人就會自覺的堅持較長時間、較高基數繳費,想方設法的領取較高的養老金。即使使用自己的積蓄,也要維持住自己體面的生活。所以,這些人就有自願延遲退休的需要。

今年3月份,人社部副部長湯濤在答政協委員提問的時候提出,不僅是60歲,從長遠來看,退休年齡還會有所延遲。不過有的委員提出,企業幹部可以參照政府部門的規定予以優先解決,對於企業職工,允許其自我選擇是否願意延遲退休。對此,湯濤說道:“我贊同你的觀點”。

國家2015年以前對女性處級幹部和副高級職稱以上專業技術人員,採取了延遲退休政策,不過允許她們仍然在55歲申請自願退休。所以,未來我們60歲以上靈活退休,還是非常有希望的。

延遲退休是絕大多數人都反對的,不過國家可以通過靈活退休政策來調節,讓大家自己選擇可以退休的年齡,這樣更有利於社會公平和促進社會收入分配的調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