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縣脫貧攻堅成績單!

畢節市大方縣

是貴州18個擬退出貧困縣之一5年攻堅,5年苦戰

24.51萬人整體脫貧來了解一下

大方縣交出的脫貧攻堅成績單

大方县脱贫攻坚成绩单!

製圖:熊航

三月,奢香故里綠色蔥蘢,中藥材基地、蔬菜基地裡,農人或鋤草、或種苗,耕耘豐收的希望。

在這個充滿勃勃生機與美好期望的季節,大方縣脫貧攻堅傳捷報:5年攻堅,5年苦戰,24.51萬人整體脫貧,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20.85%下降到2018年的1.85%。

決戰貧困,招招抓實。大方縣成立了縣、鄉、村三級脫貧攻堅指揮機構,構建指揮、作戰、保障、責任“四位一體”的攻堅體系,整合人、財、物資源,相繼發起“春風行動”“夏秋攻勢”“百日攻堅”“冬季充電”“摘帽衝刺”等攻堅戰役。

匯聚合力,攻克堡壘。農工黨中央、廣州市天河區、深圳市龍崗區和恆大集團等無償投入近33億元,引進投資30億元,聚合起攻克脫貧攻堅堡壘的強大力量。

盡銳出戰,發起總攻。全縣1671名優秀幹部深入脫貧攻堅一線、22596名各級幹部與6.5萬戶貧困家庭“結親戚”、恆大集團選派661名優秀員工駐紮脫貧一線……他們用擔當和熱血,奮力譜寫大方“減貧摘帽”的精彩篇章。

加大基建力度 破除發展瓶頸

群峰聳立,溝壑縱橫。千百年來,雨衝鄉鳴放村新豐組都被封閉在深山裡。2018年,挖掘機的轟鳴打破了山村的寧靜,一條明晃晃的水泥路穿過陡峭的王家大坡,把散落在三岔河邊沿的新豐組連接起來。

67歲的村民謝俸林家在路的盡頭。水泥路打通那天,是他最興奮的日子:“以前馱點煤燒要兩頭黑,豬兒喂大趕不出去賣。鄉鄰外出務工,都不再回來,整個新豐組只剩下了8戶人家。這些都是因為我們這裡路不通啊。”

路通人勤奔富忙。謝俸林建起了養牛場。“去年出欄8頭牛,純收入3萬多元。”謝俸林滄桑的臉上堆滿笑容。

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才能破除發展瓶頸。地處烏蒙山腹地的大方縣山巒重疊、溝壑縱橫,基礎設施薄弱,嚴重製約經濟社會發展。過去五年,該縣集中力量攻堅,加大水、電、路、訊、房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夯實發展基礎。五年來,該縣累計建成村組公路3801公里,實施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105個,建成小水窖4911個,累計完成危房改造2.46萬戶、老舊房整治0.98萬戶;農網改造全面升級,通訊網絡縱深覆蓋。

發展特色產業 打通增收渠道

興隆鄉獅子村連綿的青山腳下,是一片綠油油的蔬菜基地。村民李修平就在這個蔬菜基地上班。“幹一天80元錢,去年得了1萬多塊。”她說。

李修平的丈夫於10年前外出務工摔成重傷,從此癱瘓在床。她一個人要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和兩個年幼的女兒,靠低保和家裡的兩畝地維持生計。

2015年,在廣州做蔬菜生意的村民張天榮回鄉創業,建起500畝蔬菜基地。當地40多戶貧困戶像李修平一樣,土地流轉給基地,自己就在基地務工。基地建立後,又帶動周邊發展起了12000餘畝蔬菜,上千貧困戶由此走上脫貧路。

發展產業是群眾脫貧致富的關鍵。該縣先後制定出臺了《大方縣“十三五”特色產業精準扶貧規劃(2016-2018)》《大方縣農業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2017-2020)》等政策文件,明確了該縣發展的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制定了相關扶持政策。同時,多渠道、多途徑開拓農產品銷售市場,大力推進產業發展。

截至目前,大方縣建成產業基地1398個,建成現代農業園區50個,休閒農業園區9個,中藥材、蔬菜、肉牛、食用菌等已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通過實施“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全面推行“保底分紅+入股分紅+務工收入”利益聯結機制,該縣已實現村村有主導產業、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帶動9.85萬貧困人口脫貧摘帽。

易地扶貧搬遷 遇見穩穩幸福

每天天不亮,龍詩有就要起床。打豆漿、洗白菜、點酸湯豆腐,等一鍋菜豆腐做成,裝進桶裡,抬上三輪車,他就要出門沿街吆喝。

“賣這個菜豆腐一天有七八十元收入。”龍詩有說,比在老家時候強多了。

龍詩有的老家理化鄉法樂村邊遠偏僻,交通不便。過去一家三口就靠種三畝薄地維持生計。老婆體弱多病,兒子還在讀書,日子過得清苦。

2017年底,龍詩有一家“易地扶貧搬遷”到恆大集團援建的奢香古鎮。他自主創業做菜豆腐,收入穩定,日子也越過越要好。

把“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地方的群眾搬出來,還要確保他們“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大方縣按照“六個堅持”原則,創新實施“四結合四靠近”模式,即易地扶貧搬遷要與工業化結合、與農業產業化結合,與新型城鎮化結合、與旅遊發展結合,靠近城區(鄉鎮中心區)、靠近工業園區、靠近旅遊景區、靠近交通幹道,科學選定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目前,該縣已在30個鄉鎮建成42個安置點,在縣城建成集中安置點奢香古鎮,分批次完成了24670名貧困群眾的大遷徙。

同時,該縣在安置點周邊建成採摘園35個、觀光基地13個、牛超市6個、牛集中飼養點18個,帶動了1.9萬名搬遷群眾參與發展,為7000多名易地搬遷勞動力解決了就業問題,實現戶均增收1500元以上,基本實現“一戶一人”以上穩定就業,解除了搬遷群眾後顧之憂。

此外,大方縣還全面落實生態補償政策,狠抓教育保障和醫療保障,實施健康扶貧,抓實就業扶持,抓好社保兜底,多措並舉全力決戰脫貧攻堅。

大方县脱贫攻坚成绩单!

對江鎮安興村村民採收聖女果 羅大富/攝

大方县脱贫攻坚成绩单!

推薦

閱讀

大方县脱贫攻坚成绩单!

關於金沙,還有一杯“金沙貢茶”

監製:劉瑾 編審:許學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