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特賣區上線主打性價比 與拼多多“拼刺刀”

原標題:淘寶特賣區上線 與拼多多“拼刺刀”

8毛錢一包的家庭裝抽紙,19塊9就能買15雙的襪子,25元買一送一的口紅……淘寶特賣區在清明假期前夕正式上線。經歷了價格戰、物流戰等一輪輪比拼後,進入流量紅利瓶頸期的電商平臺們再度進場,加入了這場對追求高性價比、對價格及品質皆具敏感度的下沉市場爭奪戰。

主打“性價比” 手淘特賣區上線

在手機淘寶APP首頁搜索任一商品,如“紙巾”,就能在主搜第三欄看到名為“便宜好貨”的特賣區。記者搜索商品進入特賣區發現,首批特賣區商品均已打上“超值購”標籤,商品銷量信息以及“買退包郵”“正品保障”等服務承諾都有清晰展示。

淘寶方面稱,手淘特賣區的最大賣點是“極致性價比”。記者體驗後發現,搜索關鍵詞“口紅”後,在搜索欄的“全部”一欄下,搜索出的結果大多為聖羅蘭、美寶蓮、歐萊雅、TOMFORD等品牌口紅,而在“便宜好貨”一欄下,搜索結果裡則多為9.9元3支、25元買一送一的“平價小眾學生款”。

手機淘寶特賣區上線,也被業界視為淘寶全面發力下沉市場的最新動作。

與拼多多正面“拼刺刀”,淘寶打出的不僅是低價牌。此前流出的招商材料顯示,特賣區入選商品除了滿足“90天最低價”,商家還需簽署全場包郵、正品保障、48小時發貨、7天無理由退貨、退貨險全覆蓋等服務承諾。

為吸引商家,淘寶給出的承諾則是,加入特賣區後,商家們將享受平臺流量扶持,以更低的運營成本和獲客成本,更好觸達淘寶數以億計的目標消費人群。

淘寶拼多多上演“攻防戰”

其實,淘寶早年間崛起時,靠低廉價格圈住了不少用戶,也培養出了一大批最早的網購一族。近幾年來,在“消費升級”趨勢下,主打品牌電商的天貓成為阿里新零售平臺的主力軍。

然而,過去一年,淘寶卻憑藉在下沉市場中的“戰績”,在整體增速放緩的阿里大體系中表現亮眼。根據最新一季的阿里巴巴財報,淘寶的月度活躍用戶規模已經達到6.99億,接近7億大關,較去年同期增長20.52%,在電商人口紅利逼近天花板的大趨勢下增速可觀。淘寶2018年自然年增長的1.2億用戶,有70%以上來源於三四線城市和鄉村地區。

回顧過去一年,隨著電商領域黑馬拼多多快速崛起,淘寶也開始迅速發力低價拼購市場,去年3月,淘寶特價版APP就悄然上線,8月,淘寶在支付寶首頁推出了“拼團”板塊。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如果說特賣區與聚划算的優勢打法構建了淘寶作為國內頭部綜合性電商平臺在性價比市場上的絕對優勢,那麼在可預期的未來一段時間內,在下沉市場風頭正盛的玩家如拼多多無疑將直面與前者的對壘格局。

根據諮詢公司QuestMobile的報告,卸載淘寶的用戶有50.3%流向拼多多,拼多多的卸載用戶中有78.3%流向淘寶,兩個平臺中部分人群已經呈現高度的重合性。

下沉市場消費升級遠未結束

加入下沉市場鏖戰的不僅是淘寶與拼多多。

3月初,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發佈2018年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中發聲,直言京東在2019年要關注三個領域,放在首位的就是三四線城市用戶。“從一些三四線城市來看,當中增長趨勢非常明顯,京東在未來會提供更多產品吸引各個縣城市用戶。”劉強東說。

此前,在拼多多成交總額破千億元之後,2018年京東也開始發力社交電商,在6月份上線京東拼購小程序。2018年底,京東內部宣佈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在五大業務部中專門成立了拼購業務部。

2018年,蘇寧將其此前推出的拼購產品改名升級為蘇寧拼購。就連以信息和內容為主業的今日頭條,也趁著開拓下沉市場的紅利期低調入場,跨界“奪食”,上線了主打優質低價購物的電商平臺“值點”。

曹磊指出:“隨著一二線城市的用戶流量紅利逐漸成為過去時,眾多電商玩家們亟待尋找新的增長點,這其中,以四五線城市、農村地區為代表的下沉市場所蘊含的可觀流量與商業價值日益凸顯,儼然已經成為了一片兵家必爭之地。”

創新工場合夥人張鷹認為,隨著各個收入階層人群消費升級潛力被充分挖掘,“消費分級”正創造出新的消費潛力,不僅為巨頭提供新的增長空間,也正萌生新的創投機遇。“刺激消費彈性大的中低收入人群多花兩百塊錢來消費,這比讓一個億萬富豪多買一輛車貢獻更大。”

易觀的用戶調查報告顯示,下沉市場用戶對質量和品質、用戶口碑和評價的關注度明顯高於價格,且呈現持續走高的態勢。報告分析,這反映出一個清晰的事實:下沉市場用戶也在經歷“消費升級”,他們對價低質次商品的容忍度正在降低,“便宜+好貨”將精準切入他們的痛點。記者 孫奇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