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倉央嘉措: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佛法像一縷虛無縹緲的清風,只能感受,卻無法抓住。塵世中的愛情倒是觸手可及。

  • 文/倪志峰


曾經,他是一位受萬人頂禮膜拜的活佛

曾經,他是一個滿樓紅袖、浪漫不羈的浪子

白天,他坐在玉堂金馬風光無限的宮殿裡,享受著錦衣玉食。在莊嚴的法螺聲和氤氳的香氣中,閱讀著艱深晦澀的佛經。

夜晚,他又化身為一名風流倜儻、胸中筆墨萬千的才子。流連在勾欄瓦肆之中,笙歌曼舞,雪月風花。他那些清新自然、感人肺腑的情詩,化作一片片瓊瑤玉屑,隨著歲月的風塵,抵達到你我的心間。

端坐在布達拉宮,他是雪域中的聖者;尋跡在酒肆茶館,他是世上最美的情郎。

經幡鼓盪,梵音洞天。推開宮殿的赭紅色大門,裡面,傳來了陣陣渾厚清明的鐘馨之聲。他願在滌盪靈魂的梵音裡,在暮鼓晨鐘的陪伴之中,追求內心的祥和和安寧。


倉央嘉措: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可是布達拉宮裡焚香青燈的寂寞清冷卻無法鎖住倉央嘉措那顆熾熱的春心。他挾著驚豔的才華,以放浪不羈為矛,以慈悲為生命的底色,用最不能窺探情愛的身份來追求戀情,在萬丈紅塵裡演繹著一出出亂世情緣。


倉央嘉措: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左邊,是命中註定無法選擇的法緣;右邊,是魂牽夢繞生生世世的情緣。倉央嘉措左手畫圓,右手畫方,戴著鐐銬起舞。快樂和悲傷並存,滿足與遺憾毗鄰,兩者註定不能雙全。

“我左眼皮上竟然跳著你,

到處都是被稱為我的你。

你右眼皮上依舊跳著佛,

互相用眼睛煮著對方。

……”

——倉央嘉措

在命運的羅盤裡,倉央嘉措註定是一個提線木偶,無論他如何掙扎,也逃不開做一隻籠中鳥的宿命,多情的倉央嘉措註定為情而殤。

於是世人演繹了倉央嘉措的詩: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裡,

不捨不棄;

來我的懷裡,

或,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相愛;

寂靜,歡喜。

——扎西拉姆•多多

嫋嫋兮秋風,江河波兮木葉下。透過時光的遠景鏡頭,在血色的讓我們把目光穿過歷史的城堞,在荒草萋萋的夕陽下,去觸碰這位世上最美情郎的指尖。

1.

清順治年間,為了平衡西藏各派的利益,順治皇帝分別給西藏的宗教領袖五世達賴喇嘛和蒙古的固始漢各一份金冊金印。

達賴負責宗教,固始漢負責政務。

身為蒙古人的固始漢不方便直接管理西藏的政務。於是他和達賴共同推選出一人作為西藏王,但這人必須聽從他們的指令。

年僅26歲的桑結嘉措粉墨登場成了西藏王。但這顆五世達賴精心佈下的棋子,卻將成為他轉世之後的六世達賴一生悲劇命運的締造者。

1683年,在西藏一個名叫門隅的世外桃源之地,一顆菩提子降生在一戶貧苦的農民家裡。


倉央嘉措: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家人給男孩取名為阿旺嘉措。據說男孩降生時天上出現了七個太陽。阿旺嘉措的父親不但滿腹經綸,還是一位情歌高手。母親則是一位賢惠勤勞的家庭主婦。

阿旺嘉措的童年是快樂的。父親教他詩歌,故鄉滋養著他的情感,雖然生活貧苦一些,可在阿旺嘉措的心裡,始終縈繞著如詩如畫的浪漫情意。

幾年後五世達賴圓寂。痴迷於權力春藥的桑結嘉措對外封鎖了五世達賴去世的消息,並秘密派人到處尋訪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

有一天,一位年長的喇嘛走進門隅。當他看到阿旺嘉措時,問男孩的母親願不願意送孩子去巴桑寺學經文。

此時阿旺嘉措的父親已經去世,家裡只剩下母子二人。當母親聽到兒子有機會接受教育時,就欣然同意了老喇嘛的懇求。


倉央嘉措: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於是9歲的阿旺嘉措和其他幾位被選中的孩子一起走進巴桑寺學習經文。5年之後,14歲的阿旺嘉措離開巴桑寺,來到藏有更多經書的貢巴寺。

在貢巴寺阿旺嘉措不但學習高深的佛理,還學會了不少詩歌。他真切地感受到詩歌散發著一種無法言語的魔力,可以把艱深晦澀的經文講解得更加生動有趣。尤其是韻律,好像父親生前唱的情歌一樣。

一次偶然的邂逅,讓阿旺嘉措結識了美麗的少女仁增旺姆。僅僅是驚鴻一瞥,就使得兩隻正處於情竇初開的彩蝶,翩然起舞,驚醒了整個春天。


倉央嘉措: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一個心中的愛意蜿蜒連綿,另一個心裡的傾心亦悄然綻放。他為她寫下一首首情詩,她為他立下有生之年絕不離開的誓言。

正在阿旺嘉措和仁增旺姆滿心風光旖旎之時,康熙知道了五世達賴去世的消息。惶恐的桑結嘉措立即確立阿旺嘉措為六世達賴。

同時阿旺嘉措也被改名為倉央嘉措。

2.

15歲的倉央嘉措在信徒的簇擁下不得不離開仁增旺姆,遠赴拉薩,在布達拉宮的金頂下開始了活佛的生涯。

從那以後,倉央嘉措每天都坐在金碧輝煌的宮殿裡,接受信徒的膜拜,享受著錦衣玉食。在嫋嫋的佛音和深沉的法螺聲中,閱讀著一本本厚重的佛經。

學識淵博的桑結嘉措成了倉央嘉措的老師。他傾盡全部心智悉心教導倉央嘉措,希冀把他打造成一名真正的活佛。


倉央嘉措: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布達拉宮困住了倉央嘉措的肉身卻無法困住他對戀人的思念,倉央嘉措寫下了一首首率真感人的情詩。可是桑結嘉措卻十分擔心倉央嘉措的情詩會成為政敵的把柄,給自己招來麻煩。

而且身為一派教主,倉央嘉措也不能擁有婚戀的自由。命運使倉央嘉措成了一隻終生養在華麗鳥籠裡的金絲雀。

狡猾的桑結嘉措告訴他仁增旺姆已經嫁人。雖然倉央嘉措半信半疑,可是作為一名活佛是不能像凡人那樣去實地調查的。倉央嘉措只得無奈地接受了失戀的現實。

收回跌宕起伏的春心,倉央嘉措將自己融入到佛法中去求索那些雲霧深處的清明。耳畔邊響起的層層疊疊的梵音,眼前一場場莊嚴肅穆的法事,讓倉央嘉措逐漸領悟和參透。他看到自己的心中開出一朵小花,清風拂過一片婆娑的疏影。

可是過不了多久,俗心未泯的倉央嘉措忍受不了每天枯坐高臺的生活,他再次披上俗裝,去追逐耀眼的紅塵煙火。

於是,在拉薩的酒肆茶館,一個名叫宕桑旺波的高貴青年出現在眾人的眼前。他身穿華麗的長袍和精緻的高筒牛皮靴,風流儒雅,渾身散發著超然脫俗遺世獨立的氣質。

宕桑旺波就是倉央嘉措。在如黑鐵般堅硬的生存空間裡倉央嘉措找到了一絲縫隙,他想將山林掩映的寺廟佈景換成穠華縟麗的風景,在這絲縫隙裡尋找美,。


倉央嘉措: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倉央嘉措花天酒地的生活引起了桑結嘉措的擔憂。他派一名老喇嘛去管住倉央嘉措的錢財,但這樣卻令倉央嘉措更加放縱自己。一切能夠讓身心愉悅的方式,他都盡情地去嘗試。

很快,一名釀酒女走進了倉央嘉措的生活。可倉央嘉措很快就發現自己與對方無法做到心意相通。這時,美麗又具有藝術氣質少女的瓊卓嘎出現了。

她愛慕他的曼妙才情,他欣賞她的心有靈犀。他為她寫下了“三箭與三誓”的情詩,以夢為馬,恣意地享受著這一段濃烈的愛情。

“那個女子,

滿身都是洗也洗不盡的春色。

眸子閃處,花花草草,

笑口開時,山山水水。”

——倉央嘉措

這段流光溢彩的時光如同天邊那一縷雲彩,終究太過短暫。桑結嘉措知道此事後馬上讓倉央嘉措進山靜修,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冷卻戀情。

3.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倉央嘉措的風流韻事也傳到了拉藏漢的耳裡。拉藏漢是固始漢的孫子,他敏感地意識到這是扳倒政敵桑結嘉措的絕佳機會。

因為倉央嘉措說到底只不過是是桑結嘉措為自己設立的一塊擋箭牌,只要敲掉這塊不合格的擋箭牌,桑結嘉措自然就沒了把持權力柄杖的理由。

拉藏漢對外宣佈倉央嘉措不是真的六世達賴,而是一個冒牌貨。惶恐的桑結嘉措懇求五世班禪為倉央嘉措立即進行受戒儀式。夾在兩派政治勢力之中的倉央嘉措成了一顆籌碼。

在五世班禪面前,倉央嘉措哭著說他不想受戒,只想過世俗的生活。這是倉央嘉措發自內心的吶喊,他不願意自己終生做一名“囚徒”,一名顯赫的囚徒。

但現實卻由不得倉央嘉措選擇。回到布達拉宮後,桑結嘉措派親信每天跟著倉央嘉措,千方百計地阻止倉央嘉措與瓊卓嘎會面。倉央嘉措只得趁夜晚偷偷溜出去尋歡。

可是紙終歸包不住火,偷歡的事情終於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暴露了。倉央嘉措在雪地上留下的腳印讓整個西藏都知道了高貴的六世達賴每天夜晚都溜出布達拉宮與情人約會。


倉央嘉措: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可樸實善良的老百姓並沒有覺得心中敬仰的活佛這樣做有什麼不妥,相反還覺得倉央嘉措的行為更貼近他們的內心。倒是在貴族和僧侶的眼裡,倉央嘉措的行徑是莫大的恥辱。

倉央嘉措把這些鋪天蓋地的流言蜚語像灰塵一樣輕輕抹去。可拉藏漢卻趁機偷襲了這一對戀人。為保護瓊卓嘎,倉央嘉措不得不選擇與之分手,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對方安全無虞。

悲情的倉央嘉措如同一片樹葉,孤零零地在政治的漩渦裡掙扎。他又好似一個黑洞,任何人只要靠近他就會被吸進黑不見底的深淵裡。

如同仁增旺姆一樣,瓊卓嘎很快也失去了音訊。經歷了兩次痛徹心扉的愛情洗禮,倉央嘉措終於明白,真正的愛是慈悲之愛,真正的佛法是永坐在心中。只要心中烙刻上愛的印記,無論彼此是否在一起,都能達到心心相通。

倉央嘉困頓的心靈得到了解脫。他選擇與命運重歸言好,與坎坷不計前嫌,他達觀而釋然,樸素而圓潤。心中之花盛開,之前所所受的悽苦也變得雲淡風輕。

4.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息,命運開始對倉央嘉措露出了獠牙。拉藏漢把倉央嘉措的風流韻事彙報給康熙,並再次堅稱他是冒牌達賴,康熙派一名喇嘛去檢驗這個六世達賴的真偽。

經過甄別,這位喇嘛得出了一個模稜兩可的結論:他既肯定了倉央嘉措有聖體的法相,但也稱從其身上未能找到五世達賴的身影。最終這個鬧劇不了了之。

可是拉藏漢與桑結嘉措的鬥爭已愈演愈烈,兩人從暗鬥發展到明刀明槍的對峙,僧人的槁木之心已棄之一旁,拉薩的天空佈滿了戰爭的陰雲。


倉央嘉措: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經過幾次你死我活的拉鋸戰,桑結嘉措最終兵敗被殺,倉央嘉措也淪為囚犯,拉藏漢準備把倉央嘉措押解到北京。

藏民得知此事後開始罷工罷市,哲蚌寺的喇嘛們索性搶走倉央嘉措。惱羞成怒的拉藏漢派出重兵包圍哲蚌寺,併發出最後通牒,三日之內不交出倉央嘉措就血洗寺廟。

為保護一寺僧人的性命,倉央嘉措毅然決然地走向拉藏漢。他要用一人的生命去換取千萬生靈的平安。這位年僅24歲的活佛,用人生中最美的絕唱詮釋了佛教大愛的真諦。

不久,康熙收到了倉央嘉措病死在青海湖的消息,這位多情的活佛就這樣在無情的青海湖邊結束了自己悲情的一生。他的性靈漂浮在拉薩的天空中與光同塵,他的情詩穿越過時光隧道,抵達到你我的心間。

在倉央嘉措的心裡,他對佛法始終充滿著敬意,可佛法像一縷虛無縹緲的清風,只能感受,卻無法抓住。塵世中的愛情倒是觸手可及,

可擺在他面前的選擇只能是其中一種。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情愛和身份兩者的劇烈衝突猶如兩條冷硬的韁繩,來回撕扯著倉央嘉措。他的心好似被一刀一刀地切割,無處遁逃。

倉央嘉措的一生猶如一首悲涼華麗的情詩,命運賜給他無以倫比的高貴顯赫,卻讓他永生永世得不到真愛。他一直都困鎖在沒有真愛的命運的沙漠裡,在世俗與高貴的夾縫間,將一生化成悽婉的美。

一顆心,一首詩,一片塵,一個人,幾番歡喜,幾番苦憂,緣深緣淺,情短情長,了卻愛恨,了卻情仇。這世間,總有人為情而殤。


倉央嘉措: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無際的歲月隨風飄逝。情僧倉央嘉措,以他曠世的才華,奔放灑脫的性情,慈悲的胸懷,靜靜地浸潤著歷史那發黃的紙張。

“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

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轉經筒

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啊

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朱哲琴《信徒》

作者:倪志峰,熱愛寫作和酷跑,喜歡用文字記錄心靈的軌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